APP下载

武汉水文化城市品牌建设的内涵、价值与构建路径研究

2024-02-26饶鉴李畅宇

艺术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水文化武汉

饶鉴 李畅宇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城市形象建构的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设计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YJA760050

摘要:目的:近年来,武汉市政府积极推进水文化城市品牌建设,促使城市的水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文章旨在深入研究武汉水文化城市品牌建设的内涵和价值,并为武汉市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具体指导和战略方向。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观点法,全面探讨武汉水文化的关键内涵,分析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价值,并提出相关的构建路径和策略。结果:文章详细阐述了武汉水文化的特质,包括传承智慧、水域丰盈、治江兴城、江城诗韵等,以及武汉水文化城市品牌建设的价值,包括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以及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结论:文章强调构建路径的关键要素,包括挖掘城市独特性、塑造水文化城市品牌形象、强化文化推广和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这些建议将有助于武汉更好地展示水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推动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通过品牌的全面构建和推广,武汉水文化将持续焕发魅力,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夯实基础,为城市的可持续繁荣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武汉;水文化;城市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2-00-03

0 引言

《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开拓进取,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下,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为此,本文聚焦武汉市独特的水文化内涵,深入分析武汉水文化城市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提出武汉水文化城市品牌建设的发展路径,以期能为武汉市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1 武汉水文化的主要内涵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目前,水体总面积达2117.6平方千米,占全市辖区面积的25.01%,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水面率居首位。水文化作为城市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深深植根于武汉的历史与生活中。李明(2013)等学者从四个维度剖析水文化的内容,分别是水智能文化、水物质文化、水制度文化、水精神文化[1],本文对这四个维度展开说明。

1.1 传承智慧,开创水利

武汉水文化积淀着丰富的智能文化,表现在古代先民对水患治理和利用技术的传承,以及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武汉作为水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以其著名的长江大桥(一桥)为代表,展现了传承智慧、开创水利的内涵。这座桥横跨万里长江,连接汉阳和武昌的龟蛇二山,成为我国长江上第一座公铁路两用桥,形成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立体交通格局,为武汉江城增添了壮丽景观。自改革开放以来,除了长江大桥(一桥)外,武汉相继修建了长江二桥、天兴洲大桥、白沙洲大桥、汉江上的江汉桥、晴川桥等众多水利建筑,以及“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这些桥梁和隧道的建设代表着武汉在现代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武汉水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水利工程不仅提供了重要的交通通道,也為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助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武汉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造福了本地人民,还为其他国家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2 水域丰盈,建筑风华

武汉作为“百湖之城”,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这些水域资源对武汉的发展与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龙王庙作为历经水患而闻名的古建筑,是水物质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承载了城市的记忆和文化,见证了武汉人民抗击洪涝灾害的坚韧和勇敢。而汉口江滩作为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拥有壮观的长江美景和多样的水上活动,也是水物质文化的生动展现。在历史长河中,长江和汉江为武汉的水运交通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大量码头的建设。历史上的粮食运输和盐业运营,正是这种水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武汉的水物质文化也孕育出独特的码头文化,其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治江兴城,繁荣经贸

武汉水制度文化渗透城市的方方面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湖广总督张之洞曾在一副楹联中高度概括了武汉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体现了武汉独特的地理优势。同时,毛泽东对武汉的水也充满了热爱,他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不仅描绘了武汉的壮美气势,还为武汉未来以水兴城指明了道路。历史上,武汉依托长江等水域,发展成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城市。如今,武汉也被纳入中部崛起的战略规划,并明确要将武汉建设成具有滨江、滨潮特色的现代城市,进一步凸显了武汉的江水特色和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1.4 江城诗韵,历久弥新

江城武汉的水精神文化是跨越时空的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和人文积淀。历史上,无数文学佳作因水而生,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唯见长江天际流”“烟波江上使人愁”等,这些千古绝唱为研究水精神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汉水精神文化的内涵不断拓展,增添了“防汛文化”。古代,武汉作为江城,长期面临洪水威胁,从而形成了深入人心的防汛文化。现代社会,武汉一以贯之地注重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众多文化人才纷纷以水为主题,创作出一批反映武汉特色和精神内涵的作品。从学术角度探讨水精神文化的多重内涵和时代意义,使水文化在当代得以不断拓展和深化。江城武汉的水精神文化凝聚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和人文情怀,其诗韵之美历久弥新。

2 武汉水文化城市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2.1 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常被视为旅游业的黄金资产。这些元素不仅体现了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更是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参考因素[2]。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东湖的自然美景、汉口江滩的现代活力,都成为武汉的水文化名片。独特的水文化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武汉水文化的品牌形象也成为吸引投资者的重要资本,许多企业和投资者看到了武汉水文化所蕴藏的商业潜力,纷纷前来武汉投资兴业。

2.2 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城市品牌的塑造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占据了核心地位。通过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活动和产业投资,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3]。武汉的水文化建设和传承展示了城市品牌建设的活力和创新。通过推广与水有关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景点,如青山江滩、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等,武汉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不仅推动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增长,还进一步促进了餐饮、住宿和零售等相关领域的繁荣。水文化的丰富性赋予了武汉独特且引人入胜的城市形象,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吸引力。

2.3 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

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能够促使他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从而推动城市的和谐发展[4]。武汉水文化使武汉居民对城市文化建设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居民在欣赏和传承水文化的过程中,对城市产生了情感共鸣,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记忆。水文化的品牌建设也增强了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居民在认同水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共同体验和参与的文化活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促进了社区和睦和社会稳定。

2.4 推动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品牌建设有助于降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詹一虹(2020)等学者认为,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利于增强城市韧性,而韧性则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5]。武汉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其水文化品牌建设为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武汉不断丰富和拓展自身文化内涵。市政府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如武汉东湖高新光谷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众多人才以水为主题进行创作,推动了武汉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武汉的文化软实力,也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 武汉水文化城市品牌构建路径

3.1 挖掘城市独特性

武汉水文化的独特性源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水域资源。在挖掘独特性时,可以从历史和文化角度入手,寻找与水相关的优秀文化资源,以及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对水的表现。武汉水文化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历史文化中,还体现在当代社会中。例如,历史上发生的洪涝灾害让武汉逐渐形成了防汛文化,体现了居民的抗灾智慧和勇气。同时,武汉水文化也与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传统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如龙舟竞渡和灯光秀等活动。挖掘武汉水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水作为核心元素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生活中的水文化元素,武汉水文化品牌得以打破传统束缚,焕发出新的魅力。

3.2 塑造水文化城市品牌形象

武汉水文化的品牌形象应突出其韵味、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在建立品牌形象时,可以设计专属标志、口号和主题活动。例如,标志可以江水流动的形象为基础,寓意武汉水文化的源远流长;口号可以选用“江城诗韵,历久弥新”,表达武汉水文化的历史沉淀和不竭发展。同时,将品牌形象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城市规划中体现水文化元素、建设水文化景点和旅游设施等,在城市的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延伸品牌形象。

3.3 加强水文化推广

水文化品牌的推广是让公众了解、认同和喜爱水文化的关键环节。除了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学术研讨活动、文化交流活动推广水文化外,武汉还致力于打造以水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些创意产业园成为水文化创作的孵化器和展示窗口。园区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以及文化企业入驻,他们以水为灵感来源,创作了一系列与水文化紧密相关的作品。这种结合文化推广与创意产业园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水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城市的文化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4 产业链协同发展

水文化品牌的构建需要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以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共同繁荣。在产业链协同发展时,可以整合旅游、文化、住宿、餐饮等产业资源,形成互补互利的产业生态。例如,将文化旅游与水文化相结合,开发水文化主题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探寻水文化的魅力。近年来,武汉逐渐兴起以水为主题的民宿,成为水文化品牌推广的新亮点,如水上楼阁、湖边小屋等。室内装潢也常用水的象征元素,这种设计既展示了武汉独特的水文化魅力,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居住体验。此外,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政府可以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水文化相融合,推动文化人才的创作和作品的推广,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确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武汉水文化城市品牌的构建路径包括挖掘独特性、建立品牌形象、强化文化推广和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挖掘水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建立品牌形象,强化文化推广和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武汉水文化品牌将得到全方位的塑造和推广。在品牌构建过程中,武汉水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得到全面体现,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使江城的水精神文化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 李明,赵阳,任慧.武汉市水文化旅游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144-146.

[2] 王昕兵.文化对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评《文化符号与城市旅游品牌管理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8,38(1):258-259.

[3] 刘彦平,王明康.中国城市品牌高质量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协调发展理念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21(3):73-83.

[4] 李文勇,叶竹,肖琛琛.西藏农牧区居民认同感对旅游发展意愿的影响研究:社区依恋与社区参与的中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4):167-175.

[5] 詹一虹,龙婷.城市韧性视角下城市文化空间参与城市危机应对的探索[J].理论月刊,2020(7):90-99.

作者简介:饶鉴(1980—),男,湖北武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品牌设计、智能艺术。

李畅宇(1997—),女,湖北十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城市品牌设计。

猜你喜欢

水文化武汉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Food is the problem, food is the solution
武汉加油
武汉挺住
决战武汉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云南的稻作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