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研究

2024-02-25赵艳菊王玲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3期
关键词:稳定型恐惧进展

逯 平,赵艳菊,王玲玲

(郑州人民医院:1.心血管内科;2.门诊办;3.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2]。近年来,因人们生活习惯、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病率不断上涨,给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众多危害[3-4]。若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将会进展为心肌梗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目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手段,能开通阻塞血管,恢复血流供应,由此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5]。然而,少数患者因病情本身、手术操作等原因的影响,其在手术后较易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的发生会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不利于其术后恢复。因此,积极了解择期行PCI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PTSD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实行针对性的防范手段,对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120例择期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术后PTSD发生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1.1.2纳入标准 (1)符合第3版《内科学》[6]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关诊断标准;(2)生命体征平稳;(3)依从性良好;(4)意识清晰,能正常沟通;(5)未合并恶性肿瘤;(6)对本研究知悉并同意参与。

1.1.3排除标准 (1)合并传染性疾病、凝血系统紊乱、全身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以及肝、肾功能衰竭等;(2)妊娠或哺乳期女性;(3)存在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1.2方法

1.2.1PTSD筛查 所有患者均于本院行PCI,术后3 d以PTSD筛查量表[7]评估术后是否发生PTSD,量表分为回避/麻木症状、警觉性增高症、再体验症状3个维度,17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取1~5分的评分标准,总分为85分,分数越高表示PTSD越严重,17个条目中各项目得分3分及以上者判断为该项目阳性。PTSD发生的评估依据:体验症状阳性项目大于或等于1条,回避/麻木症状阳性项目大于或等于3条,警觉性增高症阳性项目大于或等于2条,符合以上标准者判断为发生PTSD。

1.2.2资料收集 采用本院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所有患者年龄(>60岁、≤60岁)、性别(男、女)、体重指数(BMI)(>25 kg/m2、≤25 kg/m2)、高脂血症(有、无)、糖尿病史(有、无)、高血压史(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有、无)、文化程度(小学、初高中、专科及以上)、婚姻状况(有配偶、无配偶)、家庭月收入(<5 000元、≥5 000元)、医疗费用来源(自费、医保)、社会支持(良好、不良)、疾病恐惧进展感觉(一般、强烈)、创伤后成长水平(高、低)、应对方式(消极、积极)等,分析患者PCI后PTSD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

表1 影响因素变量赋值

2 结 果

2.1PTSD发生情况 120例患者中术后共有27例发生PTSD,发生率为22.50%(27/120)。

2.2单因素分析 年龄、性别、BMI、高脂血症、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来源,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史均与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PTSD的发生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疾病恐惧进展感觉、创伤后成长水平、应对方式均与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PTSD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单因素分析[n(%)]

2.3多因素分析 社会支持不良、疾病恐惧进展感觉强烈、创伤后成长水平低、消极应对为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PT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状态,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一类[8]。主要是因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造成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引发,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9-10]。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胸痛为主要症状,疼痛性质与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类似,但程度更重,发作时可伴随恶心、出汗等[11-12]。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常呈进行性加重,如若未对患者施以积极的治疗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3-14]。近年来,该病患病例数不断增长,严重危害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15-16]。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现阶段多选择PCI进行治疗,PCI能有效疏通阻塞血管,恢复血液灌注,挽救濒死心肌,从而降低病死率[17-18]。然而部分患者因自身病情、手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PCI后常出现PTSD[19-20]。PTSD指人们面对疾病或其余创伤事件产生的精神、心理障碍,而对较为严重的PTSD患者还将对其社会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21-22]。因此,积极探明择期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PTSD发生率与有关影响因素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120例择期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术后共有27例发生PTSD,发生率为22.50%(27/120)。由此可见,PCI后PTSD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对此需予以高度关注。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高脂血症、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来源,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史均与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PTSD的发生无关;社会支持、疾病恐惧进展感觉、创伤后成长水平、应对方式均与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PTSD的发生有关;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不良、疾病恐惧进展感觉强烈、创伤后成长水平低、消极应对均为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PT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2.591、1.812、1.995、2.324,优势比=13.348、6.120、7.350、10.214,95%可信区间=4.224~42.178、2.386~15.700、2.688~20.101、3.513~29.699,P<0.05)。分析原因:(1)社会支持是指外部给予个体经济、情感等支持的总称,优良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维持社会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优良的患者能感受到比较多的关爱,有利于患者本身保持良好状态,从而更为优良的应对病情。而社会支持不良的患者缺少家人、朋友的关心,内心容易滋生较多的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增加术后PTSD发生风险[23]。(2)疾病恐惧进展是指患者对疾病形成、复发的恐惧感。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少数患者术后仍会担心病情复发,从而导致疾病恐惧进展感觉强烈。而患者过度的担心自身病情将会对其家庭、社会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内心容易滋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健康,最终引起PTSD[24]。(3)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有助于患者积极面对病情。而低水平的创伤后成长将会增加患者心理痛苦体验,影响其人际交往与日常生活,最终诱发PTSD[25]。(4)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且还会主动寻求家庭、社会的帮助,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由此减轻疾病引发的压力。若患者选择消极应对的方式逃避疾病将导致其心理负担加重,增加PTSD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择期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PTSD发生风险较高,而PTSD发生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如社会支持不良、疾病恐惧进展感觉强烈、创伤后成长水平低、消极应对等。因此,需高度重视上述高危因素,积极采取个体化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PTSD发生率,确保患者术后快速恢复,获得优良的预后。

猜你喜欢

稳定型恐惧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