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大院“小编辑部”的历史实践与时代价值
2024-02-23郝晓静
【摘要】1948年,根据革命形势需要,新华社跟随党中央迁至西柏坡。这个设在中共中央大院里的编辑部,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指挥了全国各战场和各解放区的新闻报道。这一时期,新华社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新局面做准备。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历经时代变迁,新华社的工作方法、原则、经验,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关键词】西柏坡大院;党的领导;舆论导向;“新华体”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史册。新华社始终紧紧跟随党中央,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喉舌、耳目、智库。中央进驻西柏坡后,新华社也自太行北上,总部设在西柏坡附近的陈家峪村。在此期间,新华社的机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工作作风得到锤炼,积极开展对敌宣传斗争,指导全国新闻工作,培养新闻骨干力量,在土地革命、三大战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我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做好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新华社开始随党中央撤离延安,进行战斗转移。1948年3月下旬,党中央离开陕北向西柏坡转移。根据要求,新华社从涉县再次进行战斗转移,迁至西柏坡,以便党中央就近直接领导。“承志同志(时任新华社社长)在结束历时13个月又25天的太行时期之后,于5月27日率领新华总社人员,分三批经冀南、冀中抵达平山,6月6日全部在平山西柏坡附近新址开始工作。”[1]在西柏坡时期,新华社进行队伍整编,扩大编制、充实力量、调整机构,编辑业务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中共中央大院里的“小编辑部”成立
为了严格宣传纪律,便于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同时,为便于进行政治和业务集中训练,为新中国培养新闻人才,成立了以胡乔木任总编辑的新华社总编室,当时也被称为“小编辑部”。“在解放战争形势迅猛发展时期,这个设在中共中央大院里的‘小编辑部,指挥了新华社在全国各战场和各解放区的新闻报道。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各分社的来稿,编写新闻和评论。新华社的文字广播、口语广播和英语广播的主要稿件,都在这里编发。”[2]此时,新华社发出的很多稿件都是由中央领导亲自审改,极大提升了新闻业务水平,同处一个大院的物理空间优势产生了“化学反应”。
(二)新华社地方分社建设进一步发展
解放战争前夕,党中央根据革命形势需要提出“全党办通讯社”。作为针对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新华社通讯网业已展开。“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的地方分社建設与抗战时期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各个解放区,新华社地方分支机构建设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总分社—分社—支社的组织体系。”[3]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这个时期在解放区新成立多个总分社,部分总分社进行合并、调整和重组,比如,1948年5月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合并成立华北解放区,晋察冀总分社和晋冀鲁豫总分社合并组建华北总分社。
(三)人员空前壮大
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的前身)从1931年11月成立时由三五个人组成的小机构,发展到如今拥有国内外200多个分支机构、以15个语种为全球8000家用户服务的全媒体机构,一路风雨兼程,不断壮大。西柏坡时期,是新华社人员扩充、队伍逐渐成熟的重要节点。“这时(西柏坡时期)的新华总社,既汇合了太行总社和陕北小分队的全体人员,又把钱俊瑞、徐健生同志带领的留在晋察冀参加土改的同志召回来,再加上原在中央工委和中央后委工作的一些同志也参加工作,总共有八百三四十人,可谓盛况空前。”[4]新闻队伍在西柏坡集结,人员扩充、进行培训,为此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配合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做好宣传鼓动和对敌斗争工作
被誉为革命圣地的西柏坡,留下了革命党人的红色足迹。正是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中国革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孕育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在信息传播并不发达的时期,组织好全国新闻宣传舆论工作,使其更好地配合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进而夺取全国的解放显得举足轻重。这个时期,党中央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团结人民群众、增强我军信心、消磨敌人斗志、揭露反动派的罪行,为加快解放战争胜利进程产生积极影响。新闻稿件的写作根据不同受众进行区分,面向全国还是国外,面向解放区还是国民党统治区,都有所考虑。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也提到了这一要求:“你们写东西要考虑对象。这就是说每写一篇稿子,就要考虑这篇稿子大体上是写给谁看的。”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亲自撰写或修改稿件。1948年10月,由胡乔木起草、毛泽东修改的《蒋傅军妄图突袭石家庄》把国民党企图偷袭石家庄的消息及时发出,揭露了敌人的阴谋。同年7月,周恩来撰写的消息《豫东大捷》祝贺人民解放军的重大胜利,提振信心。西柏坡时期,刘少奇直接领导新华社工作达9个月,《每日电讯》在印发前都需经过刘少奇审阅。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这一时期,新华社紧密配合党中央的工作,斗争经验的积累、业务的全面提升都离不开党中央直接领导。
(二)通过各种方式培养骨干力量,提升新闻业务能力,为解放全国做准备
一是通过办训练班或新闻学校培养新闻人才。1948年9月在西柏坡附近陈家峪北沟村开办了第一期新闻训练班,为期三个月。训练班共办三期,后两期在总社随党中央迁至北京后开办。训练班期间,授课内容除党史、新闻业务与社科知识外,还涉及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记者修养等。集中政治和业务训练,为新中国培养急需的新闻领导人才。
二是讨论、分析、研究日常稿件,提升新闻业务。“那时(西柏坡时期),每天晚上照例召开编辑会议(被戏称‘记者招待会),大家各抒己见议论风生。胡乔木谈对当日稿件的审阅意见,大至方针政策,小至标点符号,从稿子的主题思想、体现的方针政策乃至文字技巧、错别字等等他都要求严格,评点入微。”[5]
三是稿件严格把关,在反复修改过程中提升改稿能力和采写水平。这个大院里的“小编辑部”编发的稿件都由胡乔木修改,重要的稿件还要送中央领导同志审阅。胡乔木对稿件的要求非常高,不少稿件要经过多次返工才能通过。此外,中央领导同志批阅的稿件还会贴到墙上让大家反复学习研究。正是在这种“高压”下,大家的业务能力迅速提升。
(三)指导全国新闻工作
总社先后发出许多有关新闻工作的业务函电,对新华社乃至全国的新闻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新华社“小编辑部”对各地来稿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意见,提出写作规范;及时转发采写活动中的有益经验,供大家学习借鉴,推动报道更加深入;分析斗争形势,对报道节奏和内容提出意见和参考。“这一时期,新华社发出的业务指示电的内容包括:《关于军事报道的几点意见》(1946年)、《关于提高胜利信心,动员一切力量争取胜利的报道意见》(1946年)、《加强瓦解敌军的宣传》(1948年)、《改进军事报道与加强对敌斗争的指示》(1948年)、《要有系统地宣传解放军的优良传统》(1949年)等。”[6]
三、西柏坡时期新华社发展实践对当下的有益借鉴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从烽火岁月中一路走来的新华社是中国共产党舆论宣传的坚实力量,其工作方法、原则、经验,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一)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党所指引的方向,就是新闻战线前进的方向;党所开创的事业,就是新闻工作者为之奋斗的事业。瑞金、延安、涉县、西柏坡、北京,新华社始终紧紧跟随党中央,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传播党的政策主张、团结人民、激浊扬清的政治使命,始终忠实履行党的喉舌、耳目、智库的职责。90多年来,一代代新华人不断锤炼政治品格,一位位革命先辈身上闪耀着先是“革命人”再是“新闻人”、先是“党的人”再是“新华人”的政治光辉。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宣传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新华社事业发展的鲜明特征,更是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新时代,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更要以对党的绝对忠诚、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续写中华民族的恢弘史诗。其中,逻辑起点是对身份明确而深刻的认知,将“党的人”这一身份置于当下历史进程和国内国际舆论环境所建构的坐标系中,用心用情讲好中国的故事、人民的故事,讴歌时代,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进新征程,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性”内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当下的创新和发展。
创刊于1931年12月的《红色中华》报曾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让大家积极投稿报告基层最新消息和工作经验。报道者中有前线的红色指战员、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的团体和工作人员,也有后方的工作青年和农民等;他们的来稿中有当地的动态、有鲜活的故事,还有可复制推广的经验等,丰富了报道内容、活跃了报纸版面。革命战争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号召人民群众团结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岁月記录人民谱写“春天的故事”;新时代抒写人民扬帆再起航……新华社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厚植人民情怀,呼民之所呼、急民之所急,把人民的关切放在重要位置,真正做到寻民情、解民意、纾民困。
人民是时代的主角,是历史的创造者。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善于发现好人物好故事,挖掘实践中的有益经验,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产品。
(三)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始终保持清醒政治头脑,肩负职责使命,坚决守牢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政治安全、导向安全绝无一失。越是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越要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大力传播当代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批判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弘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实践证明,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革命建设任务有所不同,新闻宣传的重点各有侧重,但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至关重要。目前国际舆论形势复杂,新闻工作者更要以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和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守牢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肩负起扭转“西强我弱”国际舆论格局的使命,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有力回击西方的恶意诋毁和遏制打压,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书写崭新篇章。
(四)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
2021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新华社建社90周年的贺信中要求新华社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从“茅屋通讯社”“马背通讯社”“窑洞通讯社”,到国际一流全媒体机构,立时代潮头、应时代之变,党的通讯社一路栉风沐雨,不断守正创新,重大事件权威发声、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彰显了新华社报道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
调查研究一直是新华社的看家本领。近年来,新华人深入践行“四力”,提前谋划、抵近现场、创新表达、动态跟进,新闻报道以深邃思想打造深度、以独家解读呈现锐度、以准确切题打磨精度、以多元形式拓展宽度,以丰富细节传导温度,以量质齐升提高传播效度。消息权威及时、准确无误,重磅稿件先声夺人、引领舆论,融媒产品创新样态、爆款频出。
面对时代发展、媒体格局变化,“新华体”不断创新、丰富、完善,以应对媒体生态变革新机遇新挑战。稿件采写持平常心、讲家常话,通过生动的故事、充沛的情感、灵动的语言,力求神足、根深、形动三者兼备;加强互联网思维,将创意、艺术与技术融合,全链条组织、全媒体发力、全形态发稿,构建跨终端跨渠道跨平台传播矩阵。
赓续着红色血脉、传承着红色基因的新华社,发扬西柏坡新闻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高度重视、讲求方法、务求实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把握时代脉搏,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7]。
参考文献:
[1]吴冷西.从延安、太行到西柏坡:记廖承志领导新华社工作[J].中国记者,1991(1):12-14.
[2]《新华通讯社简史》编委会.新华通讯社简史(内部资料)[M].2023:50,64,68.
[3]《新华通讯社简史》编委会.新华通讯社简史(内部资料)[M].2023:50,64,68.
[4]吴冷西.从延安、太行到西柏坡:记廖承志领导新华社工作[J].中国记者,1991(1):12-14.
[5]史进平,康彦新.对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历史的几点考证[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4.
[6]《新华通讯社简史》编委会.新华通讯社简史(内部资料)[M].2023:50,64,68.
[7]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84.
作者简介:郝晓静,新华社国内部编辑,主任编辑(北京 100803)。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