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闻与新闻

2024-02-23王逸然韩立新

新闻爱好者 2024年1期
关键词:旧闻现实性现实

王逸然 韩立新

【摘要】旧闻的激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介质,虽然这种激活是在现实意义上的,但它依然带着旧闻的背景而来。这些特性表明,图像是弘扬观念和传承文化的媒介,即使在新闻传播中,它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相对于单纯阐述历史的内容,现实与历史相关联的内容显然会加强用户对于新闻的感知,并触发积极的情感态度,留下深刻的情感记忆。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旧闻,还需要将旧闻通过再利用、再创作重新展现给世人,实现旧闻的“再新闻化”,进而在新时代凸显出这些宝贵资源的价值。

【关键词】旧闻;新闻;现实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新闻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变动的事实,那么作为历史资料的红色新闻如何在新的时间获得运用和传播呢?这就要在理论和策略上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让旧闻得以在新时间再次传播呢?

一、问题的提出

2022年9月16日上午8点30分,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此次韩方向中方交接88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837件相关遗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这一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上都引发了热烈讨论,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致敬最可爱的人”“欢迎烈士回家”等,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志愿军烈士的敬仰之情。在这一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关于抗美援朝的旧闻糅合其间,旧闻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再次传播,人们的注意力从新闻延展到旧闻。那么,旧闻是借助新闻获得再次传播的吗?新闻的传播会引发旧闻的再次传播吗?新闻与旧闻有内在的关系吗?还有哪些因素会引发旧闻的再次传播?

国内外新闻研究者和从业者大都强调了新闻的时新性。学者杨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她认为,新闻不是时间的一种形式,相反,时间却实实在在是新闻的一种表现。所以,新闻所具有的时间性也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1]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有这样一种作用:“使什么东西过时或者说它取代什么东西?它使什么过时的东西得到再现?”[2]杨琴和麦克卢漢的观点对理解新闻时新性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视角。马克思关于现实历史的论述[3],使我们认识到新闻的时新性并不仅仅是由时间因素决定的,现实性及“不在场”的未来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4]。由是,本文提出这样的问题,即旧闻再次传播的可能性寓于现实性之中。这里的传播不是指个人或组织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它发表在媒介上的行为,而是指较大范围内的传播主体不约而同去言说它的现象,就像突发新闻在社会上所产生的传播一样。媒介及实物陈列的易获得性和仪式是再次传播的中介物,受者已有的相关记忆反映了旧闻与现实性的某种联系。1957年,毛泽东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中指出:“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新闻的快慢问题也是这样。有的消息,我们就不是快登慢登的问题,而是干脆不登。”[5]这一思想被概括为六个字,即:“新闻、旧闻、不闻。”[6]这里的旧闻,是指大众媒体延期报道的意思。“旧闻,是指有些情况如果一旦发生,还无法对其社会后果、社会效应准确地作出价值判断,或该事件还处在发展中,如果传播出信息,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骚动,那么,就不要及时报道,要把它压后处理,等事件相对平息,对其有了正确认识,再加以报道。”[7]这里说的旧闻不是指过去发生的新闻以及媒体对过去发生新闻的报道,而是对旧闻特性的运用,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现实性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回顾已有的研究文献发现,对旧闻的研究还存在着不少需要讨论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旧闻概念上还存在有多种理解的现象。二是新闻与旧闻是直接发生关系还是通过实践发生关系?三是旧闻的现实意义问题。总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旧闻,对旧闻是不是新闻业创造的人类新资源作出判断。

二、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旧闻是否会在新的时间再度传播,旧闻再次传播的可能性是否寓于现实性之中,本文提出了“长久传播”这一概念。长久传播是指特定的信息、观念在传播时间上的长久,这个长久,一般表现为跨代传播,即旧闻在一个新的时期的传播。本研究以服务红色基因传承为目的,以红色新闻为研究对象,以作为红色新闻承载物的文物——红色新闻文物为观察点,通过对红色新闻文物——红色基因传承的物质化载体的实验设计来研究这一问题。

(一)红色新闻文物图画作品创作体验

本研究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成立3人研究小组,描述创作体验,观察旧闻再次传播的可能性是否寓于现实性之中这一问题。

研究小组以红色新闻文物为对象,以“人民就是江山”为主题,以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支持为故事内容,采用国画形式,设计制作出5幅作品:《手推车》《竹篮》《小胶鞋》《竹篓》《搪瓷碗》。

在图像设计上,本系列作品从文物、场景、颜色、标语和文本五个维度构建起了图像框架。在创作对象选择上,本研究优先选取了有故事背景且朴素平凡的新闻文物。在场景上,每幅作品都以水墨风格的群山作为背景,并增加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进行点缀,凸显“江山之基”这一主题,如在《竹篮》这幅作品中,因故事背景发生在海南省文昌县,因此选取了海南省的省花“三角梅”作为视觉符号。在颜色上,每幅作品都选取了和卷轴颜色贴近的浅褐色作为背景,以增加历史感;标题和标语则选取了鲜艳的红色,用意为表现“红色基因”。在文本上,每幅作品都配以文字描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并附上了文献来源。设计的五种图像框架包括特定的意象符号、颜色象征、情景语境、标语隐喻等,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创作这一系列作品,我们认识到,旧闻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在当下需要利用好这些资源。此外,旧闻和现实仍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旧闻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往往是因为现实中新闻的出现。也就是说,旧闻再次传播的可能性寓于现实性之中。

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旧闻,还需要将旧闻通过再利用、再创作重新展现给世人,实现旧闻的“再新闻化”,进而在新时代凸显出这些宝贵资源的价值。此外,在热点频出的当下,旧闻若想仍然引起受众的注意,应重视历史和现实的关联性,并在再创作中加入具有创新性、艺术性的元素,将旧闻讲出“新意”,引发受众更深的想象,唤起受众的审美体验。

(二)用对比实验测量传播效果

周勇等人在郭庆光的研究基础上,依照传播效果发生的逻辑顺序将传播效果分成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心理态度层面和行动层面。[8]传播视角的差异,会导致用户信息理解的差异,并使用户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用户对信息的认知。基于此,本实验主要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1)与单纯阐述历史的内容相比,将历史与现实相关联的内容是否更能够促进受众认知效果的深化?

(2)与单纯阐述历史的内容相比,将历史与现实相关联的内容是否更容易使受众产生积极的情感投向?

(3)与单纯阐述历史的内容相比,将历史与现实相关联的内容是否可以促进受众行为的改变?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以朝鲜妇女和小胶鞋的故事作为样本,分别制作了两个短视频,其中一个视频以胶鞋的图片和其历史资料为主,并附上数据来源,让受众清晰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旧闻。另一个视频则由“朝鲜志愿军遗骸回国”这一新闻展开,从该新闻中一个有关鞋子的细节,转引到小胶鞋的图及故事。即一个视频的内容是历史,另一个视频的内容则是历史和现实的关联。视频剪辑完成后,我们以某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两个班的同学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测验。为不让实验意图影响实验效果,本次实验采取自愿参与、填写不记名的原则,让两个班级分别观看上述两个短视频,并让他们以“鞋”为题,撰写200字左右的感想,之后当场收取材料。

两个班的同学共78人,其中1班38人,观看历史视角的视频,共回收有效问卷17份;2班40人,观看现实与历史关联的视频,共回收有效样本20份。我们绘制了两个视频的关键词云图,对两张关键词云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如下异同:在相同点方面,“中国”“抗美援朝”等主题词的出现频率均较高。在不同点方面,在单纯阐述历史视频的高频词中,出现了“胜利”“战争”“志愿军”等客观的、阐述实际情况的词汇;而与现实相关联视频的高频词中,则出现了“英雄”“精神”“敬意”等主观的、带有正向情感的词汇。此外,有关单纯阐述历史的视频反馈中,有部分同学表示“虽然看完很感动,但容易遗忘”。基于此,从认知效果来看,比起单纯阐述历史的视频,现实与历史相关联视频的受众所产生的认知会更加深刻。

人们总是在记忆中保留情绪唤起度高的事物,情绪唤起度不高的事物则容易被遗忘。而话语本身是藏匿情感的最佳工具。从心理态度来看,本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参考了姜婷婷等学者所划分的3种情感类型: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对视频评论文本进行分析。[9]通过对两个视频评论文本的情感分析,我们发现受众所流露出的情感极性分布并不相同。其中,历史视频评论文本中,积极情绪占比34.7%,中性情绪占比53.5%,消极情绪占比11.8%,总体呈现为中性偏正面的情绪,情绪唤起度不高;而在现实与历史结合视频的评论文本中,积极情绪占比70%,中性情绪占比25%,消极情绪占比5%,总体呈现为积极情绪,情绪唤起度高。情绪与记忆显著相关,承载着强烈情绪的事件,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会被牢牢记住。[10]两个视频相比,与现实产生关联的视频明显更能触动受众,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投向,进而留下更加深刻的记忆。

从受众行为来看,本实验尚未得出具有显著意义的结论。因此,本研究将对参与实验的同学进行后续跟踪,如探究他们在实验后是否更加关注抗美援朝相关新闻、是否更积极参与爱国主义相关活动等,以进一步验证假设。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初步结论:相对于单纯阐述历史的内容,现实与历史相关联的内容显然会加强用户对于新闻的感知,并触发积极的情感态度,留下深刻的情感记忆。

三、研究发现与讨论

(一)现实是旧闻再度传播的物质基础

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旧闻都会再度传播,只有当旧闻获得特定现实性的时候,它才会再度传播。可以说,是现实性“唤醒”了旧闻。“在价值论层面,现实概念始终依附于人的‘类力量的完成这个价值概念,意味着人的自我实现。在本体论层面,现实指个人的感性活动以及通过这种活动创造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认识论层面,现实是为了具体地认识社会历史总体,在思维的行程中再现的具体的总体。”[11]旧闻作为人类认识的产物,当它所认识和反映的对象与人的感性活动以及通过这种感性活动创造的各种社会关系产生某种联系时,当它所认识和反映的对象与人的自然实现产生某种联系时,当它所认识和反映的对象与认识社会历史总体产生某种联系时,这种旧闻就获得了现实性。

新聞是对现实中有新闻价值事件的认识的反映,但现实总包含着它自身的演变过程,因而具有历史性。旧闻即是对这种演变过程的认识和反映,即是这种历史性在认识上的反映。因而,当新闻发生的时候,与之相关的历史及对这种历史的认识,包括旧闻,都可能会获得再度传播。从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看,是实践,是创造现实的实践,将旧闻与新闻联系起来,这种联系表现为新闻具有历史性,旧闻具有现实性。其本质是新闻认识和反映的是现实,旧闻认识和反映的是现实的历史性,即其演变的历史过程。不是从某种观念出发,而是从实现及其创造的现实出发,才不难发现旧闻与新闻的联系。“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2]从这个意义上讲,旧闻及其反映的对象也应成为媒体报道和内容选择的一个重要对象,旧闻及其反映的对象也是重要的新闻资源。对于新闻传播实践而言,建立一个旧闻检索平台,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再新闻化”是旧闻实现再传播的认识条件

新闻传播实践表明,旧闻具有了现实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会再度传播,因为每天发生的新闻,都会在认识和反映对象层面赋予特定旧闻以现实性,但并不是新闻都会激活旧闻。研究发现,有三个因素影响旧闻的再度传播:一是旧闻的可获得性;二是事实演变过程的复杂性;三是实践主体追求目标的当前性。这三个因素概括而言,就是认识能力局限性和目标当前性的影响。实践主体追求目标的当前性,使其认识和反映的情况多是当前性的,利益的当前性加剧了这一倾向。对事物演变过程认识的艰难,使对事物性质的追求变得成本高昂。旧闻,只有那些实践主体所经历的旧闻,才会为现实性唤醒。那些发生在他们体验和经历范围之外的旧闻,则常常淹没在人们的当前性运作中。这时,如果旧闻和新闻产生的现实性联系被揭示出来,并被通过一定的渠道传播出来,旧闻就会“再新闻化”。“再新闻化”是发挥认识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旧闻实现再传播的认识条件。

大众媒体应重视历史和现实的内在联系,在新闻报道中揭示这种联系,在揭示这种联系中认识旧闻与新闻的联系。这样做,就不仅仅是当前性的运作,而是对事物演变规律的认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现实观。在上面的实验中,当“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一社会实践成为新闻学意义上的“新闻”,“背着孩子的朝鲜妇女”这一旧闻便具有了“现实性”。但其现实性并不会直接使其再新闻化,只有通过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它才会“再新闻化”。新闻和旧闻都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转化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江山之基项目中的各项作品,它们的源头虽然已经成为历史或过去,但是通过作品的再创作,仍能发出新的光芒,对传承红色基因的强调以及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都是必要条件。旧闻的“再新闻化”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其现实性的认识。旧闻是新闻业积累的宝贵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三)图像框架可以唤起受众的审美体验

本研究所进行的实验是将与旧闻相关的文物制作成画幅、视频等视觉文本的方式来表现旧闻。实验发现,观看画幅和视频的被试者产生了明显的审美体验。“审美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审美活动不仅以情感驱动为心理起点,也以情感升华为最后归宿。”[13]审美体验与情感体验的发生,表明在传播中使用视觉文本表现旧闻与新闻的现实联系的复杂性。

一方面,图像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化成视觉框架,凭借着自身特有的“在场”方式,具有涵泳高情的叙事功能[14],在传播过程中提供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出现,表明传播效果的增强,表明通常艺术作品才有的感染力在新闻作品中出现。“审美愉悦是由美的形式引发的个体对艺术作品或者自然之美的一种情绪性回应。”[15]这种情绪性回应,与理解事实所要求的理智,有时相互促进,有时相互抵牾,增加了传播的复杂性。同时,“在审美想象中,情感犹如‘酵母,将审美感知和审美联想中提供的审美经验通过‘化学作用,创造出一个带着审美主体强烈感情色彩的新的形象”[16],艺术因素进入了新闻事实的传播过程中。

类似于文字语言对应的话语框架,视觉文本也应当有相应功能的图像框架。在媒介探索上,本研究从图像入手,以图像框架作为载体,通过向受众直观地传递作品意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受众,并将其熔铸在受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最终让这些旧闻在时间单位上实现更为长久的传播。

另一方面,图像具有多义性和自证性。图像的多义性来源于图像自身对场景的表现,场景包含多种信息,观看者可以从多个视角观察和解释。图像的自证性是指图像对观看者的观点有证明的效用,表现为视觉文本的“命题的论证功能——呈现观点主张及其推理过程”[17]。这种图像的自证性,并不是科学的论证,而是观看者自足的一种论证,它既会佐证正确的解释,也会佐证错误的解释。当审美愉悦体验[18]与图像的多义性、自证性在传播过程中相交错时,可能产生执念,也可能强化或改变观看者的观念,具象的图像与抽象的观念便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联系。

总之,旧闻的激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介质,虽然这种激活是在现实意义上的,但它依然带着旧闻的背景而来。这些特性表明,图像是弘扬观念和传承文化的媒介,即使在新闻传播中,它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真正的创新是以实践为桥梁,一端连着历史,一端连着未来。在大历史观下讨论创新,应该立足现实去思考,回看历史去引申,面向未来去发展”[19]。旧闻与新闻之间的联系,不是观念的联系,而是实践意义上的联系,这种建立在现实及创造现实的实践基础上的联系,是新闻学理论创新的真正源泉。

[本文为河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太行山地区红色新闻文献调研”(项目编号YJGZD23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琴.激流中的文化記忆与精神守望:史态类新闻勃兴现象透视[J].当代文坛,2007(5):164-166.

[2]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5.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4]贺来.马克思哲学与现代哲学变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22-23.

[5]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93.

[6]丁柏铨,丁和根,董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48.

[7]韩运荣,喻国明.典论学:原理、方法与运用:第2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91.

[8]周勇,倪乐融,李潇潇.“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信息认知、情感感知与态度意向的实验[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5):31-36.

[9]姜婷婷,贺虹虹,张正楠.搜索任务复杂度对用户情感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6(4):74-82.

[10]乔瓦尼·弗契多.情绪是什么[M].黄珏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49.

[11]韩志伟,马淑琴.论马克思的“现实”概念[J].理论探讨,2021(1):54-60.

[1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13]徐良.情感体验:审美实践的驱动力[J].中国美学,2017(2):257-268.

[14]李吉品,包崇庆.文化视域下图像叙事的美学省思[J].文艺争鸣,2022(1):100-106.

[15]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6]曾繁仁.审美体验:形象与情感的交织[M]//美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7]Blairand J.A,“Thepossibilityand actuality of visual arguments,”Argumentation and Advocacy,33(1),1996,pp.23-39.

[18]Thomas Armstrong andBrian Detweiler-Bedell,“Beauty as an emotion:The exhilarating prospect of mastering a challenging world,”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2(4),2008,pp.305–329.

[19]马正立.大历史观下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之维[J].思想教育研究,2016(9):44-48.

作者简介:王逸然,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生(保定 071002);韩立新,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保定 071002)。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旧闻现实性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春日田家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5G不仅仅是快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旧闻”新作:地市报文化副刊的拓展之道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的现实性分析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