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推进,让单元习作走向精彩

2024-02-23黄丽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要素习作创设

黄丽

习作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语文习作水平,不仅注重学生的语用训练,还编排了单元习作,目的是立足单元整体角度,围绕单元要素,有系统、有步骤地推进学生的语用训练,以便着力推进单元要素落地生根,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创造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习作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习作情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搭建习作与生活的桥梁,强调的是写作真实情境,真实评价;还有一类是较为抽象的认知情境,主要是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培养学生习作的内化运用能力。在单元习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真实情境融入学生的认知情境,创设与习作目标相符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习作训练搭建平台。

1.把握教材逻辑,完善认知情境

统编教材是围绕单元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双线编排的。这种编排充分遵循了从理解到迁移,再到内化运用的认知规律。具体到一个单元之中,单元导语将单元要素细致梳理出来,交流平台便于学生对单元要素进行巩固理解,继而构成一个认知闭环。由此可知,學生的认知情境构建基础是教材,它与教材编排目标是一致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单元目标,主动创设认知情境,强化学生对文本语文基础知识以及习作知识的学习理解。认知情境的创设,首要的是以教材为基础,打通阅读与习作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行内化运用,这是统编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更是单元习作训练的主要资源。

2.创设真实情境,唤醒生活体验

如果说认知情境是基于教材创设的,那么真实情境必须依赖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从教材内容到学生生活,也是设计单元习作活动的重要途径。毕竟教材为单元习作提供内容,其编排逻辑为学生习作活动开展提供了依据。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创设真实情境,让习作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乃至他们的精神世界发生联系,让他们通过“身临其境”唤醒生活体验,激发习作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不再将习作当作一种任务,而是自己内心欲望表达的需求。

相对而言,认知情境是基于教材相应内容,属于内在运行;真实情境却是基于学生体验,属于课堂外在活动。认知情境充满理性,真实情境却充满情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将认知情境与真实情境相融,如有可能还要融入多重视觉,可以是学生个人的,家庭的,也可以是学校、周边社区的,乃至社会上热点的,等等,目的是通过真实情境开启学生的习作活动,将教材中的认知情境转化为学生的表达需求与能力,在推进单元要素有效落实的同时,也能着力提升学生的习作表达水平。

前面已经提到真实情境,那么单元习作活动的创设就必然基于认知情境,融入真实情境,将学习内容、方法以及资源有效融入单元习作活动之中。具体来说,这个单元习作活动可以按照教材编排逻辑进行,将目标、任务,乃至内容、资源、步骤融为一体,并且有序推进。

1.强化针对性,精准习作活动

每一个统编教材单元,在其导读中都已明确了单元要素。这是单元学习的目标,也是单元习作活动开展的目标。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其单元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这也是该单元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以及单元习作,乃至口语交际中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将其目标细化到每一课的随文练笔之中,每一处的语用训练之中。目标越具有针对性,学生的习作活动收获才会更多。

2.推进最优性,精选习作资源

统编教材单元习作活动已经扎根于整个单元教学之中,是与阅读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具体到单元习作,教师应着眼于习作活动,教学环节设计不能循规蹈矩,而应别出心裁,根据活动需要筛选内容。但是,具体选什么内容,怎么选,这就需要根据习作活动的目标任务来确定。具体地说,也就是精准瞄准单元要素,将教学资源最优化。

3.完善系统性,精分习作内容

习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但是,这些习作实践活动,不是其他语文实践活动,如果教师安排过多的与习作无关的活动,必然会影响习作目标的达成。因而针对单元习作活动,教师应以写为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习作活动,借助具体的随文练笔、口语交际、单元习作等实践活动,创设相应的真实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自觉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

资源是习作活动设计的前提。习作活动要立足于单元教材,顺着编者思路,在推进单元要素落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习作表达水平。目标越精准、资源筛选越优化、层次越清晰,学生的习作活动效果才会越明显。在具体教学中,针对单元习作教学,教师要打破单篇教学思维,立足整个单元设计习作活动,通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融会贯通,最终指向练笔。

三、优化教学评价,提升单元习作整体效能

评价也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评价,可以有效增加师生互动,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评价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了单元习作的整体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评价,重点做到四个变量,有效优化习作教学。

变量一:是否激发表达欲望

习作也是学生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与途径。如果学生被动习作,效果可想而知;只有结合认知情境,创设真实情境,才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为习作教学取得实效奠定基础。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明确习作任务目标,创设任务情境。教师将习作任务情境与学生内在需求无缝对接,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突出他们的情感,鼓励他们讲真事、叙真情。

变量二:是否进行读写融合

阅读与习作相辅相成,开展单元习作活动,不是强行整合阅读与习作,而是找准交汇点,通过创设情境,搭建习作平台,通过习作的方式助力学生的阅读理解。这种读写融合,可以根植于讲读课文,也可以根植于口语交际,或者融入课后习题,等等,目的是找准最佳训练点,适时开展随文练笔活动,推进语用教学。

变量三:是否进行扎实训练

阅读可以立足教材,但习作训练更多立足于学生的内在表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经过反复训练,坚持不懈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表达能力。针对习作训练,教师不能立足于单篇训练,而是立足于整个学期,整个单元习作,聚焦到一次单篇习作,乃至一次随文练笔,进行细化,逐层推进,在讲究细化梯度的同时,进行扎实训练,确保每个训练都有习作价值。

变量四:是否支撑活动高效

无论什么样的活动,最终都要体现在学生的习作表达上。新课标倡导构建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习作活动来说,首要的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构建,内化运用单元要素,学会写作。教师需要把握高效率习作的三个特征,一是必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二是需要采用学生熟悉的言语交际活动贯穿起来,三是需要针对单元要素采用可操作的方法与策略,助力学生掌握写作技能。

总而言之,针对单元习作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思维,认真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编者的意图,进行单元统筹,整体推进,在有效落实单元要素、着力推进单元习作走向精彩的同时,也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要素习作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习作展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