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4-02-23彭铭韫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挑山工劳动情境

彭铭韫

劳动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具性学科,是一门承担着独特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的独立学科。有的小学生很少有劳动实践的机会,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贯彻劳动教育理念,以劳动教育的活动拓展和优化语文教学内容,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塑造优良的人格特质,促进学生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本文围绕新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研究主题,着重阐述了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方法。

(一)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教育的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让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助于良好劳动环境的营造

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能完善学生的薄弱环节,将学生引入劳动学习中,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

(三)符合现代化教育目标

从古至今,人与劳动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学生若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没有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缺乏劳动能力,在未来的生活中便会有很多不便,难以担当建设强大祖国的重任。劳动教育就是以具体、科学、操作性强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挖掘教材内容,整合劳动资源

统编教材的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其中突出劳动主题的课文不少,比如《朱德的扁担》《邓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等,都歌颂了劳动光荣的主题。对于年龄小、认知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讲,他们通过阅读这些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的感情和主题,品读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接受教师的正确指导,就可以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珍惜劳动成果。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解读,整合教材中的内容,挖掘与劳动有关的素材,创新教学方法,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来深化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印象,让学生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步入课文情境,布局劳动教育训练点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场景,引领学生感悟劳动之美。当然,有些场景对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学生而言,十分陌生。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中还原这些劳动场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再现的方式深化对劳动观念的认识。在《田家四季歌》教学中,笔者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相关农事,开展教学活动。(1)还原生活情境。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农事视频,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2)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完成课文阅读后,笔者追问:如果你是农民,最喜欢四个季节中的哪个季节?(3)走进真实情境。在农忙时节,笔者带领学生参加农事活动,积累一定的劳动经验。

2.移情入境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作品中的劳动人物、劳动场面、劳动环境,促进学生深入领会课文的主旨、感情。笔者曾把《挑山工》《慈母情深》两篇文章串联起来,在学生心中刻画出劳动者的伟大形象。《挑山工》一文既描写了挑山工的登山动作,又描写了挑山工的朴实语言。学生从“挑山工的一只胳膊有节奏地‘一甩一甩’”“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等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挑山工劳动的艰辛。《慈母情深》最令人震撼的则是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通过比较,学生得出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都能烘托劳动者的精神品质。

(三)注重方法引导,抢占劳动教育生长点

1.潜移默化重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利用作文课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让劳动意识与习惯培养逐步内化,从而增强他们的劳动能力。如何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呢?一是参与家庭劳动,让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感受劳动的快乐;二是参与社会劳动,如社区服务、义务植树、小志愿者服务等,收获丰富的劳动体验;三是学习劳动技能,如剪纸、泥塑、养花、植树、刺绣等。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细心观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在实践中强化了认知,积累了劳动经验。

2.多种角度勤观察

劳动教育与习作教学巧妙融合,可以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提问,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包汤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某个人包汤圆的一系列动作、面部表情、眼神等。劳动实践结束后,学生把所看所思在任务单上记录下来。有了第一手材料,他们便能得心應手地完成细节描写。这种体验、积累、交流、运用的学习方式,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了习作能力。

(四)注重课外延伸,瞄准劳动教育拓展点

教师应该把劳动教育的触角延伸到课外,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去年春天,笔者带领本班学生创设了以“播种希望,收获快乐”为主题的校园劳动实践系列课程,让学生自主管理植物,关注植物的变化,体验劳动的乐趣。

我们开辟了学校东面的一小片空地,这片小小的空地也并未辜负我们,从最初的一片荒芜到第一棵黄瓜苗破土而出,从第一朵黄瓜花的绽放,再到满园的累累硕果,学生收获了劳动成果,制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学生将劳动的经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锻炼了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无论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还是从小学学校的整体建设来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都有着诸多的优势。面对当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的相关问题,教师应当不断探索两者有机融合的路径和方法,着力于立足新时代的教育大环境和大背景,构建科学有效的语文劳动教育融合教学模式,有效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挑山工劳动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弘扬新时代“挑山工”精神 永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党员干部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热爱劳动
我国著名景区内挑山工调查报告
我国著名景区内挑山工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角色定位研究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