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池之谜 瑶池缘何落人间

2024-02-23马志飞

百科知识 2024年3期
关键词:瑶池水怪西王母

马志飞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八月,45岁的纪昀(字晓岚)因在“两淮盐引案”中“漏言获谴”而被发配乌鲁木齐。谪戍新疆的经历促成纪昀写出了《乌鲁木齐杂诗》,诗集共包括160首七言绝句,且在每首诗后的附录中介绍了西域的风土、民俗、物产,展现了西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有一首描述天池的诗这样写道:“乱山倒影碧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该诗既描绘了烟波瀚渺的天池美景,也展现了天池泄水不断、造福人类的奇特景象。诗后还有作者自注:“博克达(今博格达)山有龙湫,周环十余里,深不可测,万峰拱抱如莲瓣。初若田水不足,遣使祀以太牢,水即坌溢。”

据史书记载,享有“天山明珠”之称的天池,古称“瑶池”,还曾被叫作“冰池”“龙湫”“龙潭”“神池”等。在传说中,天池是盛满琼浆玉液的仙界之地,令人心驰神往。在现实中,天池是美丽的高山湖泊,以湖水冰冷、幽深、清澈而著称。

除了天山天池,我国还有许多以天池为名的地方,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其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我国民间传说中流传着许多关于西王母的故事。西王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是住在昆仑山上的一位女神,又被称为王母娘娘。据说,她的模样与人差不多,却长着豹子的尾巴和老虎的牙齿,喜欢发出吼声,头发蓬松,头上戴着玉制的发饰。在西王母居住的地方有一座瑶池,瑶池边的蟠桃园中种着桃树,这些桃树需要3000年才会开花,再等3000年才会结果。传说这些蟠桃具有神奇的功效,能够让吃了它的人永远年轻,凡人吃了还会飞升成仙。每逢蟠桃成熟时,西王母都会大摆宴席,宴请诸仙。西周时期的历史典籍《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曾经西游,在瑶池受到西王母的款待,他们互赠礼物,交替诵歌,非常欢乐。周穆王更是登上昆仑之巅,立下一块名为“西王母之山”的石碑,把自己与西王母相见的事迹刻在碑上,并亲自种下槐树,以纪念与西王母之间的这段交往。西王母夜宴周穆王1700多年后,唐代诗人李商隐拜谒西王母,写下了流芳千载的诗篇《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后人把西王母的瑶池称作天池。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非常喜欢神仙般的自由生活,在他的诗中就曾表达过对天池仙境的向往。他在《白纻辞三首》中写道:“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天池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很多学者曾进行过考证,但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可能指的是如今的青海湖;也有人认为,它可能位于中亚或西亚一带,如咸海或里海。

实际上,关于天池的说法早已有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庄周曾在其代表作《逍遥游》中写道:“南冥者,天池也。”后面又写道:“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意思是,南方的大海是天池,而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由此看来,所谓的天池,其实就是广阔的大海而已。

更多的文献资料显示,天池只不过是湖泊的代称。《汉书》中记载:“天池大泽在县西。”《水经注》中记载:“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明史》中记载:“东北有燕京山,上有天池。”在古人眼中,高山湖泊远离大海,深居内陆,清澈的湖水从天而降,显得十分神秘,所以冠以“天池”之名。

如今,我国还有很多湖泊被称为天池,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为我国与朝鲜的界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和积雪而得名。这里是著名的火山遗迹,在2274平方千米的火山群范围内分布着93个火山锥,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白山的主峰白头山。地质学家调查发现,白头山曾经出现过多次火山喷发,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702年。岩浆喷发之后,导致火山口塌陷,汇水形成了一座美丽的火山口湖,这就是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是我国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呈椭圆形,南北长约4850米,东西宽约3350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373米,周围被16座山峰环绕,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北坡的天池,即是纪昀曾经“打卡”并赋诗赞美的地方。因这里属于天山山脉东段,所以被人们称为天山天池。与长白山天池不同的是,天山天池是第四纪冰川消退形成的冰碛物堵塞冰川谷形成的,因此,它属于冰碛湖或冰川湖。这座天池南北长约3500米,东西宽500~1500米,平均水深60米左右,最大水深103米,水源主要来自博格达峰冰川。博格达峰仍保存有许多现代冰川和古老的冰川地貌遗迹,远远望去,山峰上部白雪皑皑,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山腰处的云杉林郁郁葱葱,山脚下的天池碧波荡漾,雪峰、绿林和碧水交相辉映,仿佛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又恰似西王母的瑶池仙境,令人陶醉不已。

相比之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阿尔山天池显得略小一些。它也是火山作用的产物,东西长450米,南北宽300米,从上空俯瞰,就像是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高高低低的树木环绕着湖水,如同天然屏障守护着这片圣洁的水域。关于阿尔山天池的深度,没有人说得清楚。曾经有人到这里进行过实地测量,他们把测量绳的一端系上重物投入水中,结果放下去300多米仍然没有探到底。更不可思议的是,无论天气如何变化,这里的水位常年保持不变,不涨不落,令人啧啧称奇。而且,人们没有在阿尔山天池中见到过鱼类,当地林业部门曾向湖中投放了大量鱼苗,却始终未见到长大的鱼儿,即使投放了大鱼,它们最终仍然消失得无影无踪。阿尔山天池中的鱼儿究竟去了哪里?它们是隐藏在湖底,还是被其他未知生物吃掉了?留下的谜团让人费解。

此外,还有些天池是冰川活动导致山脉垮塌形成的堰塞湖,例如青海循化的孟达天池;有些是人工筑坝蓄水形成的水库,例如湖北武汉的木兰天池、安徽池州的九华天池等。不同的成因塑造了这些天池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也使它们成为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天池的神秘不仅在于它位置偏僻,人迹罕至,更在于它水质清澈且深不见底。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将天池与“水怪”联系起来,从而为天池平添了神秘的色彩。

庄周在《逍遥游》中写下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堪称最早的天池“水怪”记录。宋代著名文献《太平广记》中记载:“云安县汉成宫绝顶,有天池深七八丈。其中有物如蜥蜴,长咫尺,五色备具,跃于水面,像小龙也。”当然,《太平广记》是一本小说集,其中收录的主要是各种野史传说,难免以讹传讹,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直到今天,关于天池“水怪”的传言依然层出不穷。2013年7月29日,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到天池边监测温泉水温,并对温泉溢出气体进行取样。完成取样后,他忽然看到远处原本平静的水面被划开了一道“V”形水波,水波的最前方还有一个黑点露出水面,就像一头难以辨认的怪兽疾速向前游去。据说,自从这里被开发成旅游景区后,类似这样目击“水怪”的记录已有60多次,很多人都曾拍摄到“水怪”的影像。至于“水怪”的模样,人们的说法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它像恐龙,还有人說它像水牛、像大鱼、像小船……正是因为“水怪”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当地人甚至巧妙地设计了“水怪”吉祥物以吸引游客。

天山天池最近也出现了关于“水怪”的报道。2023年8月31日下午,一位游客正围着天池散步,突然听到水中发出一阵奇怪的声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拍打水面。她朝远处望去,发现在相距约200米的水中,有一个目测约15米长的物体正在快速地移动,短短十几秒之后就消失了。后来,这位游客将拍下的视频上传至网络社交平台,引发不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大型虹鳟鱼,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就是一道水浪而已。由于拍摄距离较远,视频不够清晰,“水怪”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现在仍是未解之谜。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瑶池水怪西王母
西王母信仰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尼斯湖水怪
吟荷
美丽的“人间瑶池”:黄龙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瑶池会
女娲补天
瑶池玉蚌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