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问题及优化策略探析
2024-02-22姜雪瑶
姜雪瑶
【摘要】本文将从建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开展的特点及必要性入手,进而提示建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有针对性提出优化税务筹划工作的相关策略。希望通过文中的论述为建筑企业提升税务筹划工作水平,进一步降低纳税成本、规避税务风险,从而实现其持久、稳定增长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问题;策略
一、前言
税务筹划又被称作税收筹划、纳税筹划(英文为Tax-Planning),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本着合法性原则,在经济业务未有发生之前,采取相应措施及手段开展相应的筹划活动,以实现少缴税款或是延迟纳税目的。目前,随着国内税收征管体系的日渐完善、金税三期工程的成熟、金税四期的即将上线,使得国内的税收收入呈现出连年递增的局面。与此同时,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释放改革红利,逐步推出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为纳税人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创造了条件。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以营改增新政为“分水岭”,也为建筑企业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此,建筑企业须转变原有传统财税管理理念,利用自身的经营特点、税收制度、优惠政策展开税务筹划工作,以合法、合理、合规的方式为自身节约纳税成本、降低税务风险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二、建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特点及必要性
1.建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特点
(1)合法性。合法性是税务的筹划基础,建筑企业税收筹划工作须依据国家税收法规与政策进行,否则将被定性为税收违法行为。
(2)专业性。税务筹划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否则若税务筹划失败,则有可能使得企业因其而遭遇税务风险。
(3)规划性。税务筹划主要目的在于合理规划企业的日常纳税行为、加强税务管理工作,实现企业合理利用资金,避免重复纳税。
2.建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1)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税务筹划工作开展最为直接的目的在于节约纳税成本、节约现金流,而上述目标的实现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2)实现企业合规经营。法治中国的今天,企业若想在我们这个诚信社会中立足,合规经营成为其生存之本。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还具有防范纳税风险、实施企业合规经营的作用。税务筹划可以预先对于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与经济行为有可能出现的纳税风险进行合理规避,使得企业免受税收征管部门的行政处罚,进而维护其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建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于税务筹划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建筑行业内部竞争较为激烈,导致企业管理层没有过多精力投入到税务筹划工作当中。客观地讲,建筑行业入门门槛较低,导致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另外,由于近些年受疫情、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地产市场较前些年相对降速等不利因素的叠加,使得管理层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市场、工程预算、质量、安全、回款、融资等方面,而对于税务筹划工作认为其是财务部门本职工作,无须有太多的过问,从而使得税务筹划工作开展中在无法得到管理层有效支持的前提下显得有些滞缓。
其次,企业对于税务筹划工作认知存在偏差。目前,由于国内建筑行业大多数为中小型建筑企业,其对于税务筹划工作认知度存在偏差,认为税务筹划工作主要是为了少缴税款,并将一些偷税行为误认为税务筹划,从而在业务开展中虚进发票、虚增成本的现象屡见不鲜。上述不正确的思想理念存在,导致建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走入了误区,难以发挥其效果。
2.业财融合不足,导致税务筹划方案无法落地
业财融合顾名思义,是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进行很好的融合,以使得财务部门将其工作重心由传统的事后监督向事中控制、事前预测的业务前端转移,实现对于经济活动的开展全流程、可视化监管目标,以最大程度上实现税务筹划降低纳税成本、规避纳税风险的作用。税务筹划属于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财务部门对于工程项目整体有所了解,并以此为契机结合项目运作特点、运作阶段开展不同方式的税务筹划。目前而言,许多企业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导致整体税务筹划方案无法有效落地。究其原因,一方面与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较弱有关,另一方面与业务部门自身的本位主义思想有关。
首先,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亟待提升。目前,许多建筑企业的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中存在重核算、轻管理问题。其将日常工作重点放在财务核算、税务筹划、各类报表的编制方面,而对于工作项目的整体进展、项目特点、企业战略发展布局却是“充耳不闻”,更没有做到深入到项目第一线了解项目情况,为税务筹划方案制定收集最终资料,使其即使出具了税务筹划方案因脱离实际、无法实施而最终难以落地。
其次,业务部门本位思想较为严重。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关键在于業务部门,若建筑企业业务部门不予以有效配合与帮助,税务筹划工作将无法实现。一方面,业务部门为了完成公司下达的工作任务与绩效工作,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本部门业务方面,而对于税务筹划工作的配合程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财务部门向其索要相关数据信息时显得有些漫不经心,最终使得税务筹划工作开展因缺乏业务部门的有力配合最终无法达到相应效果。另一方面,部分建筑企业业务部门出于本位思想考虑不愿意将业务信息分享给财务部门,有的部门个别人员甚至在开展经济活动中因存在部分舞弊行为而更加担心将业务信息传递给财务部门后会被发现。鉴于此,由于财务部门无法得到最为真实、实时的业务信息使得税务筹划工作开展显得困难重重。
四、建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优化策略分析
1.企业须注重税务筹划工作开展
首先,管理层须注重税务筹划工作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助力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管理层应将一部分工作重心向财务管理、税务筹划方面转移,通过制定相应制度与机制、合理配置相应资源给财务部门,鼓励其完成税务筹划工作,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其次,正确对待税务筹划工作。税务筹划目标虽为节约纳税成本,但是前提条件却是合法、合规。对此,建筑企业须正确对待税务筹划工作,运用合法方式节约纳税成本。如,在对外签订采购合同过程中,同等条件下找寻一般纳税人企业合作,以实现利用税率差来达到节税目的。再如,签订合同中将合同额分成不含税价及增值税两个部分,利用印花税优惠政策节约一部印花税。
2.提升业财融合能力,促进税务筹划方案实现
首先,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新时期下,财务人员须了解本企业的业务活动特点,通过与业务部门的及时沟通与协调,全面掌握业务信息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稅务筹划方案。同时,财务部门还须与税收征管部门及时沟通与协调,了解最新税收政策以便于税务筹划方案得到税务部门的支持从而降低税务筹划风险。
其次,业务部门须鼎立配合财务开展税务筹划活动开展。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不仅仅是依靠业务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关键在于风险的规避。因而,业务部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配合财务部门开展税务筹划工作,为财务部门提供最为详实的业务信息,使得税务筹划方案能够方便实行的同时,也可为业务部门工作开展扫清障碍,体现其“双赢”价值。
3.税收筹划实例分析
(1)增值税税收筹划。2016年5月1日以后建设的工程项目,建筑业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税率为9%,而其工程用的材料、机械设备、电力消耗等税率均为13%。由于存在4个百分点的税率差,建议建筑工程企业尽量签订总包合同,从而实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另外,企业在对外采购建材过程中,采购的材料须考虑合同流、发票流、资金流等“三流”统一问题,从而规避企业纳税风险。
(2)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目前,我国对于企业购进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下的设备可以在购置当年一次性计提折旧,并计入当年的成本费用。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中所使用的工程机械完全可以采取自行采购的方式购进。这样可以在购进当年一次性抵顶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实现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3)印花税纳税筹划。企业在对外签订印花税合同时,可以将合同标的额的不含税采购额与增值税税额分别列示,从而在申报并缴纳印花税时可按不含税采购额缴纳印花税,以降低印花税纳税成本。
五、结论
建筑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为GDP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了《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3 383.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6.89%,连续10年高速增长。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能够带动国内建材、冶金、化工、有色金属等百十余产业发展。同时,建筑行业可以为解决闲置劳动力就业创造机会,2022年建筑业从业人数达5 184万人。然而,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回归理性,导致建筑企业整体发展前景不容太多的乐观。并且,随着营改增新政的实施及相应效果的显现,对于建筑企业项目建设、日常管理中税务筹划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建筑企业如何通过合理的途径实施税务筹划活动,实现降低纳税成本、节约纳税风险的目标成为管理层、财务管理者在未来企业运作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建筑企业须重视税务筹划工作,并长抓不懈地予以坚持,为建筑企业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经济增长而贡献其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志勇.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及涉税风险点防范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0):151-153.
[2]马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产经,2022,(12):126-128.
[3]郑军,刘海燕,杨瑞衡.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研究[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十五次(2022年度)论文集[C].北京:2022.1325-1331.
[4]裴小妮.新时期下建筑企业纳税筹划问题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4):79-81.
(作者单位:湖南省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