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盐”复习课探究式教学*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重点自筹课题

2024-02-22宋伟

化学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探究式教学

宋伟

摘要: 以制作豆腐为真实情境设计并实施“豆腐制作中的点卤剂”探究式教学。通过设置“探究课堂中点卤用的盐类凝固剂成分”“设计制取氯化镁的方案并完善海水中提取氯化镁的方案”和“分析不同盐类凝固剂制作的豆腐应用价值”三项学习任务,完成盐类章节的复习,建构“盐的化学性质”乃至“酸、碱、盐”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真实情境; 盐; 复分解反应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4)01005807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教学背景

1.1 知识结构化的需要

“盐”复习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在新授课中学生已认识盐的概念,了解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等常见的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作为一节复习课,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更应该将碎片化的知识建立关联,通过“复分解反应”这一桥梁,建立起结构化的“酸、碱、盐”知识体系。

1.2 学段衔接的需要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化学新课标”)提出“要加强学段衔接”“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科特色,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1]。初中化学对于“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局限于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水、气体或沉淀,而高中阶段的复分解反应实际上是两种电解质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进行到什么程度,要通过平衡常数定量分析。因此在复习课中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可作适当的延伸,有助于衔接高中教学。

2 设计思路

本课题对应化学新课标中“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两大学习主题,利用化学变化围绕盐类物质进行检验、制取、应用,真正理解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学会调控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认识到物质性质和应用之间的关系。选取生活中常见的黄豆制作豆腐为教学情境,“点卤”操作中选择不同凝固剂可制成不同的豆腐,其中常用的盐类凝固剂有CaSO4和MgCl2。学生在自制豆腐时会对所用盐类凝固剂成分产生好奇,通过物质鉴别与实验探究得出选用的盐类凝固剂为MgCl2,该过程复习了盐的化学性质,更深入理解复分解反应,并归纳得出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多种制取凝固剂MgCl2的方案,涵盖了盐的化学性质复习。实际工業生产中利用海水提取氯化镁的方法较多,如有氢氧化钠法和氢氧化钙法等[2],教师适时提供文献资料,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发散,从离子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利用盐的化学性质对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探究、反思、评价。在对文献具体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中选择最佳反应条件,得到最佳实验方案,形成证据意识,提升思维能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对知识重组、应用和升华,感受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化学学科的魅力。

3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盐的性质对盐类凝固剂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建立混合物体系中物质鉴别的方法模型,并建构盐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结构。

(2) 能够利用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等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初步形成工程意识和条件控制意识。

(3) 能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动手实践,体悟化学学科在资源利用和创造美好生活中的价值。

4 学习任务及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及教学流程见表1。

5 实施过程及学习成果

[播放视频]课前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三集:转化的灵感(部分)。

[创设情境]黄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豆类,视频中在石膏凝固剂的作用下,让黄豆得到了升华成为美味的豆腐。石膏的成分是硫酸钙,同学们,硫酸钙在化学上属于什么物质类别呢?

[学生回答]盐。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利用盐作凝固剂来制作豆腐,感受其中的奥秘。

5.1 固“豆”有盐:探究点卤用凝固剂的成分

[展示制作过程]老师自己在家用新鲜黄豆制作了一份豆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制作流程(见图1)。①泡豆,使豆泡发;②磨浆,制豆浆;③滤渣,豆渣不要扔,用来做饼;④过滤出来的豆浆放入锅中加热煮沸5分钟左右,转小火再煮5分钟后关火,除去浮渣;⑤等豆浆冷却至80℃左右,进行点卤,这一步至关重要。凝固剂有不同种类,选择想要的凝固剂,将其加入到豆浆中,使蛋白质凝聚沉降;⑥最后将其放入模具制成豆腐。

[互动]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完成最重要的一步——点卤。同学们的桌子上有配好的卤水,要边用筷子搅拌边加入卤水,搅拌速度要慢,不要有水花。当豆浆内出现一半的豆花时,就停止加卤水,停止搅拌,盖上盖子,静置15~20分钟。

[学生活动]用事先煮好的热豆浆进行点卤操作。

[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所加的卤水,是老师用这包凝固剂配制而成的。常用的盐类凝固剂除了课前视频中的石膏粉(CaSO4),还有盐卤(MgCl2)。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刚刚用的是哪一种凝固剂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检验?

[学生活动]展示实验方案:

A小组提出滴加AgNO3溶液,如果有氯化镁,就会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2AgNO32AgCl↓+Mg(NO3)2,产生白色沉淀。

B小组提出滴加NaOH溶液,如果有氯化镁,就会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2NaOH2NaCl+Mg(OH)2↓,产生白色沉淀。

C小组提出滴加Ba(NO3)2溶液,如果有硫酸钙,就会发生复分解反应:CaSO4+Ba(NO3)2BaSO4↓+Ca(NO3)2,产生白色沉淀。

[对各方案的评价]师生逐一研讨A、 B、 C三个小组的方案是否可行。

A小组方案:有学生认为不可行,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浓度大了也是沉淀。

B小组方案:有学生认为不可行,因为CaSO4和NaOH溶液也可以生成溶解度更低的Ca(OH)2,浓度高时Ca(OH)2便会析出。但也有学生结合澄清石灰水的经验,认为Ca(OH)2仍然有一定的溶解度,当它浓度较低时未必会析出。因此他们完成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向室温下等量饱和CaSO4溶液滴加20滴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通过实验发现,1%的NaOH溶液遇CaSO4无明显现象,不干扰实验。

C小组方案:利用Ba(NO3)2溶液的不会有干扰现象,这个方法最好。

[小结]可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利用Ba(NO3)2溶液最没有争议,但若是改变NaOH溶液和AgNO3溶液的浓度,同样也可以防止干扰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将用凝固剂配制的卤水分别加入井穴板三个卡槽内,分别滴入1%NaOH溶液、AgNO3溶液、Ba(NO3)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现象]滴入1%NaOH溶液和AgNO3溶液后的卡槽内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滴入Ba(NO3)2溶液的卡槽内无白色沉淀产生。

[得出结论]用的凝固剂是MgCl2。

[整理归纳]上述实验,可以归纳出盐的主要性质:盐+盐→新盐+新盐(A、 C组);盐+碱→新盐+新碱(B组)。

[拓展]同学们用自己想出的方案解决了问题,现在老师再补充一个信息:20℃时CaSO4溶解度是0.255g,MgCl2溶解度是54.6g。你还能设计出其他的实验方案吗?

[学生活动]学生用溶解度差异,加水鉴别物质种类。教师强调体现控制变量思想和明确加入水的量,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究。

[总结升华]同学们最先提出了用化学方法进行定性的检验,现在我们又尝试了用物理方法进行定量的检验,这说明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不同学科的视角都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去解决。

5.2 制盐有“术”:设计制取和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的方案

[回顾旧知]在我们之前所学的化学知识中,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取MgCl2呢?请同学们尽可能选用不同类别的反应物制取MgCl2。

[交流反馈]Mg+2HClMgCl2+H2↑

Mg(OH)2+2HClMgCl2+2H2O

MgCO3+2HClMgCl2+H2O+CO2↑

MgSO4+BaCl2MgCl2+BaSO4↓

Mg+CuCl2MgCl2+Cu

……

(学生说出方案的时候,让学生说出反应物的物质类别)

[提问]同学们怎么想到这么多方案的?

[学生回答1]想到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两个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而且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就在思考,哪些物质含镁元素,哪些物质含氯元素,可以满足条件发生反应。

[学生回答2]氯化镁属于盐,盐和盐反应能生成盐,盐和碱反应能生成盐。然后根据物质类别猜想具体哪些物质可以发生反应。

[小结]盐的化学性质:盐能与酸、碱、盐和金属发生反应(见图3)。

[过渡]我们写出了那么多方案,其实在实际工业中要节约成本,如果反应物(原料)的价格超过了生成物(产品)的价格,就不会有人愿意去生产了。从原料看,金属镁价格最高,碳酸镁、硫酸镁等的价格较低,但仍然比氯化镁贵。但是,我们参考表2的资料,海水晒盐的过程中,一部分以氯化钠形式析出,剩下的母液,我们称之为苦卤,其中含有丰富的MgCl2,可以进一步利用。你能完善海水中提取MgCl2的方案(见图4)吗?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首先讨论了除杂的方式,钠离子和钾离子难以沉淀形式除去,所以可以将所需离子沉淀出来。学生提出将苦卤中的镁离子转化为碳酸镁或氢氧化镁。

[资料展示]20℃时,不同含镁化合物的溶解度:Mg(OH)2溶解度0.00064g,MgCO3溶解度0.01g,MgSO4溶解度33.7g,MgCl2溶解度54.6g。

[学生回答]将苦卤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更合适,可以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

[追问]本质上是利用碱溶液中的什么与苦卤中的Mg2+反应生成沉淀?

[学生回答]OH-。

[过渡]本质上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资料展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最新价格(在相关网站上查阅两种物质的最新价格)。

[追问]同学们,从成本角度考虑,你们会选择氢氧化鈉还是氢氧化钙?

[学生回答]氢氧化钙。

[追问]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液中氢氧化钙含量较少,所以工业上一般不选用澄清石灰水,而是选择含氢氧化钙较多的什么物质?如何制得?

[学生回答]石灰乳。可用生石灰和水反应。

[追问]生石灰如何制得?

[学生回答]可以高温煅烧石灰石或贝壳,海边贝壳很多,用贝壳成本更低。学生画出了图5所示的流程图:用贝壳煅烧制得生石灰,进一步制得熟石灰。随后将镁离子进行沉淀过滤,后加盐酸,结晶析出,制得氯化镁。

[提问]实际工业生产中,在沉淀池中获取氢氧化镁的同时也会引入氢氧化钙,在过滤工序中工艺动力和材料消耗较大,需消耗一定的成本。老师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工厂依旧选择价格较高的氢氧化钠,但却可以尽量避免后续杂质进入沉淀池(见表3)。

[提问]氢氧化钠法中为了防止后续有氢氧化钙的生成,加入碳酸钠除去钙离子,你觉得可不可行?

[学生回答]碳酸钠中的碳酸根可以同时与钙离子和镁离子反应。

[过渡]工业生产有窍门的!其实该工艺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尽可能除尽钙离子,同时减少镁离子的损耗。请同学们看看下列哪组实验中脱钙条件更优(见表4)?

[提问]面对这么多数据,眼花缭乱,你最想关注哪组数据?

[学生回答]钙离子去除率和镁离子损失率。

[追问]哪几组数据较好?

[学生回答]第五组和第七组。

[追问]这两组数据,同学们通过对比分析,关注其他变量,每组的优点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第5组的优点是:①消耗Na2CO3少,成本低;②静置时间短;③Mg2+损失率更低。第7组的优点是:①温度略低;②Ca2+去除率略高。

[追问]以去除钙离子为核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哪个方案更好呢?

[学生回答]第5组。

[提问]此工艺在实验5方案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将反应温度从原来的30℃改为25℃,请问下列哪个反应时间作为脱钙条件更优(见图6)?

[学生回答]6分钟。

[教师归纳]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利用Na2CO3中CO2-3尽可能除钙离子,再利用NaOH中OH-提取镁离子,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制得MgCl2(见图7)。

我们可以发现,改变或控制条件,可以使反应向更有利方向进行。生产生活中的工艺流程是复杂的,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我们需要用变化的眼光去分析、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意义之一。

5.3 选盐有“悟”:分析不同盐类凝固剂制作的豆腐应用价值

[师生互动]现在静置时间结束,请同学们打开盖子,看看你们点卤成功了没?这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豆腐花。请同学们把点卤后的成品拿到讲台上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与老师一起压制豆腐,需要1~2小时,后续我会将成品豆腐再交给同学们。

[豆腐展示]同学们,选择不同的盐,可以制成不同种类的豆腐,老师今天早上也利用氯化镁凝固剂做了豆腐,同学们看一看。以氯化镁为凝固剂制成的豆腐,在我们生活中叫北豆腐,也就是老豆腐,适合煎、焖、炒。而以硫酸钙为凝固剂制成的豆腐,在我们生活中叫南豆腐,软嫩细腻,适合烧着吃,做豆腐汤等。

[提问]我们可以通过豆腐摄取蛋白质,但是不同豆腐中蛋白质含量是不一样的,如果要摄取更多蛋白质应食用哪种豆腐?如果要摄取更多钙元素呢(见表5)?

其实现在市场上的豆腐种类,远不止这两种,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更多的知识。

[提问]今天,我们围绕盐讨论了很多化学变化,你能否总结归纳盐的化学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结合MgCl2鉴别和制取方案交流反馈。

[小结]盐与酸、碱、盐和金属发生反应。盐的性质多样,所以在生活中具有很多广泛的用途,比如卤水、化肥等。普通的黄豆,脱去坚硬的外壳,粉碎成渣,稀成了汁,竟然能以豆渣、豆浆、豆腐等多种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再经历了蒸炒煎炸尝尽酸甜苦辣咸后,便成了一道道可口的美食,发挥了它的大作为,而我们也要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磨练自己,带着这份持之以恒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定能成就自己的大作为!

6 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中有关“海水制盐”的学习通常只限于食盐(氯化钠),而对于剩下母液(氯化镁等)的学习要在高中“从海水中提取镁工艺”时才会展开。初中化学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本节课即是从豆腐凝固剂中的成分氯化镁引出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实现了初中知识的拓展延伸,为高中学段的学习预设线索。

整个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利用酸、碱、盐、金属等不同种类物质进行反应来检验和制备凝固剂氯化镁,从而培养学生能从元素层面细化物质分类,从元素守恒角度实现含镁物质和含氯物质反应转化为氯化镁,促进学生形成元素观和物质转化观。培养学生从离子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酸和碱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也能更好地搭建盐的化学性质知识体系。此外,以氢氧化钠与硫酸钙反应为载体,补充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其他情况,为高中沉淀溶解平衡的学习作好铺垫。本节课还帮助学生培养“宏观-微观-符号”化学思维方式,提高了化学复习课的有效性和发展性。

任务2是重要环节,学生设计了多种制取氯化镁的方案,不仅唤起对盐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回忆,更是深层次实现对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利用评价制取方案优缺点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意识,学会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物质变化,加深认识反应条件对物质变化的影响,从化学角度去思考和解决真实复杂情境中的实际问題,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学科对生产生活的价值和作用。未来还可以拓展其他更多的工业情境问题,如非沿海地区如何制取氯化镁、氯化钠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李朝章, 全梅山, 何文慧等. “海水提镁”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2, 43(9): 43~51.

[3]刘玉胜, 刘翠, 马培华. 利用盐湖卤水制取氢氧化镁的技术探索[J]. 盐湖研究, 2004,(2): 51~55.

[4]宋彦梅, 衣守志. 氢氧化镁的生产及应用技术进展[J]. 海湖盐与化工, 2006,(2): 15~20.

[5][6]王倩, 林冠豪, 孙明明等. 氢氧化钠法提取镁元素的资源化利用研究[J]. 山西建筑, 2018, 44(11): 120~122.

[7]云无心. 豆腐, 糙点儿的更营养[J]. 决策探索(上), 2018,(4): 87.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探究式教学
用情境式抛锚优化信息技术课堂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双重情境学习模式(DSLM)案例介绍及评析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