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春打春牛

2024-02-22黎江毅

阅读时代 2024年2期
关键词:牛尾长鞭打谷场

黎江毅

小时候,我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立春。不为别的,只为那一年一度的“打春牛”。

那时的村庄,耕牛作为农村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作用不言而喻。听老一辈说,我们的祖先自古便有春耕祈拜、醒牛试犁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说的是三个舞者手里握着像牛尾一样的道具,大家一起载歌载舞,足足跳了八章舞乐。这大概就是古时候的打春牛吧!

立春前夕,雨润大地,万物萌发。需要举办一个仪式来迎接春天的到来,任务自然落在了打春牛身上。一般春节刚过,村里的长辈们就会忙碌起来,用糯米饭喂牛,在牛角上贴上红纸,拉牛到井边“照镜子”,为打春牛做好准备。那时,我还是家中年纪最小的顽童,总是好奇地跟在大人身后,想要一探究竟。我问的最多的问题是:“牛那么辛苦帮我们干农活,为什么还要打它?”这时候,村里的大人总是笑而不语。

到了立春当天,天还没亮,我就被响亮的鞭炮声吵醒。匆匆吃过早饭,迫不及待地跑到村头的打谷场,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村民,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期待。这时我才明白,大家要打的春牛根本不是真的牛,其实是“土牛”。只见人群中央,一尊用泥土塑造的春牛像威严地站立着,牛身用竹篾扎成、外糊纸张涂彩,牛的身形高大,五官栩栩如生。至于牛腿,则是在打谷场打下四根粗桩,几匹大布一围,春牛就活灵活现了。春牛的前面早已摆好了供桌与供品,众人拈香跪拜,口中念念有词,说些合境平安、来年丰登之语。我围着春牛像转了好几圈,用手轻轻抚摸着它的身体,感受着那份粗糙而真实的触感。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牛像显得格外庄重而神圣,眼神坚定、有力,仿佛真的能够带来丰收的希望。

随着一阵密集鼓声的响起,打春牛儀式正式开始。春牛不是谁都能够打的,有资格执鞭的往往是村里最有名望的老人,牛鞭也很有讲究,要使用柳条。老人手持长鞭,大步上前鞭打春牛,一声吆喝,奋力抽一鞭下去,周围响起一片欢呼。打第一鞭时喊“一打春牛风调雨顺”,打第二鞭时喊“二打春牛国泰民安”,打第三鞭时喊“三打春牛天子万年春”。每打一鞭,春牛都会颤抖一下,仿佛感受到了人们的期望和祝福。伴随着震天的鼓声和隆隆的鞭打声,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春天的欢腾氛围中。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首《观小儿戏打春牛》就记述了这一盛事:“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我看着老人家挥舞着长鞭,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心中充满了羡慕和敬佩。那时的我,虽然还小,但也想要参与到这个神圣的仪式中去。于是,我捡起一根小树枝,模仿着大人的样子,轻轻地抽打着春牛像。虽然力量微不足道,但我也尽自己所能为春天的到来助威呐喊。每一次鞭打,我都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一次亲密的对话,似乎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打完春牛,还有舞牛。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牛尾,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打春牛时所用的泥土,也被认为是吉祥之物,据说可以驱邪避灾、保平安,大家在打春牛后都会争相拾取一些泥土回家。还有妇女们抱着小孩围着春牛绕上三圈,传说可以一年不患病。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古老的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我也离开家乡多年,已经很少有机会再参与到打春牛的仪式中去。不过,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份对春天的期盼、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一些事一些情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我深深地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敬畏自然,自然就一定会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牛尾长鞭打谷场
无题
魂牵梦绕打谷场
牧童乐
文怡拿手菜:白萝卜牛尾汤
打谷场上的春天
多一项指控
多一项指控
面对空空的打谷场 (外一首)
打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