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回医简〈脉书·上经〉》之“脉句”与带钩浅议
2024-02-21毕洋柳长华
毕洋,柳长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5)
1 引言
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四川成都天回老官山清理了一批汉墓。其中,老官山M3出土有数量较多的竹简。考古发掘简报根据这些竹简的摆放位置、竹简长度、叠压次序、简文内容和书法风格等,将其分为八部医书和一部律令[1]。
2022年,柳长华先生将成都天回老官山M3出土的所有医简以及《律令遗文》《文书散简》等一并搜集整理,根据其出土地点,命名为“天回医简”[2]。同时,柳长华先生还检核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于“《脉书》上下经”的记载,并结合“天回医简”中数次引述“敝昔曰”的简文内容均与《素问·病能论》所言:“《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的解题相合的情况,将“天回医简”中的其中一部医书命名为《脉书·上经》。
需要说明的是,《天回医简》中唯有《脉书·上经》数次引述“敝昔曰”,且内容可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难经》《脉经》等传世医学文献中所引扁鹊之说互证,因此推断其与仓公淳于意所“受读解验”之扁鹊《脉书》应出于同源[2]5。
已有研究表明,“天回医简”是四川省首次考古发现的医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医学文献[3]。而在“天回医简”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脉书·上经》。该书的著述内容不仅显示出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扁鹊仓公之医学密切相关[4];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秦汉时期的医学其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这对于探索我国先秦秦汉时期医学的思想与实践,重新认识传世医经典籍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价值。
一般而言,古代的医经典籍其著述内容不仅反映了古代医师的生命观、疾病观、药物观以及各种诊疗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同时也间接体现了根植于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对于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精神信仰和比类取象、司外揣内的认识论[5]。
因此,对中医学著作中相关“比类取象”器物的形制考证,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中医相关医理的理解,而且也有益于对医经典籍所载器物的名物考证;同时,这也是我们补充典籍疏漏和重新认识古代医学,探索先贤智慧的重要途径。既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考古资料,拟对《天回医简〈脉书·上经〉》中的“脉勾”与考古发现的带钩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便。
2 “脉勾”、钩脉与带钩
《天回医简〈脉书·上经〉》载:“敝(扁)昔(鹊)曰:脉句(钩)至者曰病出心……”[2]8。整理者释“脉勾”为“脉钩”,并注言,钩,即为带钩[2]8。据《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载:“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注曰:“前曲后居:脉来如钩。”[6]又《难经·十五难》云:“弦、钩、毛、石,四时之脉也。”[7]
相传黄帝问岐伯太素质之始,即黄帝与岐伯讨论生命与疾病的本质时,黄帝问道:“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6]115又《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载:“鼓一阳曰钩。”[6]64《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也言:“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6]139《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脉法曰:脉来数疾去难而不一者,病主在心。”[8]
由此可知,《天回医简〈脉书·上经〉》所言“脉句”者为脉钩,即中医脉学中的钩脉,意指夏季正常的其形如钩一样的脉象。所谓“脉如钩”者,是指脉象来盛去衰,以形容脉象来去消长之貌。换言之,即“脉如钩”形容的是夏季时脉管中血液流量洪大,脉势来盛去衰的状貌。
由于中医脉学理论中多采用取类比象之法来形象生动地描述脉态特征,故钩脉的特征即为“稍坚洪大,来盛去衰,如钩之状”。
所谓带钩者,一般而言,多指古人腰带上的挂钩,抑或带钩本身就是腰带的一种,其形呈弯曲状。《黄帝内经词典》言:“带钩,带革之钩”“如果脉来前曲后居,象执带革之钩一样……”[5]586也就是说,钩脉即像古人腰带上佩系之带钩的形状一样,因其弯曲有形,故触摸起来有来盛去衰,稍坚洪大之状。
由上述我们对脉勾、钩脉、带钩词义的条分缕析可知,“脉勾”即脉钩,意指中医脉学中的钩脉,带钩即古人腰带上的束革之钩;因夏季脉势洪大有来盛去衰之貌,故钩脉的特征可以带钩之形状比象,即所谓“脉如钩”者是。
3 考古发现的带钩
按《中国文物考古辞典·带钩》所言:“带钩,亦称‘师比头’”,即古代束腰皮带一端的挂钩。”一般为铜制,亦有铁制、玉制、金制、骨制者。器物形制大致为钩体主体呈“S”形,下端有一柱钉,用以钉住皮带的一头,上端曲首回钩,用以钩挂皮带的另一头。其种类多样,有棒形、琴面形、竹节形、圆形和兽形等多种。带钩原为北方草原民族使用,于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一直沿用至汉代[9]。又《中国考古学大辞典·带钩》载:“带钩,古称‘钩’”,为束腰带具上的构件,主要为束带或佩系时使用。大多为铜质和铁质,也有金、银、玉、石等多种质地。带钩一般由钩首、钩体、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钮固定于带具上,钩首用于钩住带具的一端,或用于钩挂器物、配饰等。其侧视如“S”形。其形制常见有水禽形、兽形、琵琶形、竹节形等。带钩出现于春秋时期,流行至魏晋时期[10]。
由上可知,带钩是春秋时期由北方的草原民族传入中原地区并一直流行至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实用的束腰带具构件,主要作为束带或佩系时使用,其使用者多为具有一定身份或等级的贵族,男女均可使用,质地有金、铜、银、玉、石等多种,以铜为主,器形侧视一般为“S”形,但形制不一。
从考古发现看,带钩自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历代均有发现,而部分带钩(如玉带钩、金带钩)甚至于明清时期亦为一些王公贵族所沿用。而不同质地的带钩其形制不仅具有较大的差别,而且其形制在不同时代也有所不同。
故从材质来看,如玉带钩,浙江余杭瑶山M7:53,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器形为长方体形,由一块长方体玉料经切割、钻孔后琢磨而成。一端挖琢成弯钩状,可钩连腰带;另一端是一个两面对钻的大孔,可穿绳联系,固定腰带,相当于钩钮的作用[11](图1,1)。又如金带钩,广东广州西汉南越王墓C102,钩体为一长喙作回首状的雁形;长喙突出于体外,以细线刻画出眼睛;双翅合敛;圆柱形钮柱;末端有凹槽;钮扣为一圆形薄饼状,有凸榫套入钮柱中。榫头分叉,套入钮柱后,钮扣仍可转动[12](图1,2)。再如铜带钩,湖北江陵望山沙塚楚墓M3:26,其器体略呈长牌形,钩体长且宽,身近长方形,似厂牌,颈细短,腹宽,尾平直,兽形钩首,腹上饰浮雕相互缠绕的两龙,圆形钮[13](图1,3)。
注:1.长方体形玉带钩(浙江余杭瑶山M7:53,新石器时代晚期);2.圆形金带钩(广东广州南越王墓C102,西汉时期);3.牌形铜带钩(湖北江陵望山沙塚M3:26,东周时期)
如前所述,带钩以铜制为主,大致流行于春秋至西晋时期,形制主要有禽形、棒形、琴面形(琵琶形)、耒耜形、兽形等。由此,再从铜带钩的形制和流行年代来看,禽形如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出土的带钩,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至西晋时期,钩首作短喙状,长颈,钩身有两翅膀作敛翅状,钩尾作尾翼形[14](图2,1)。兽面形如陕西临潼上焦村秦墓出土的带钩,流行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晚期;其钩首大耳兽面作合弧形,饰有眼目,钩体较短、粗壮,圆钮较粗[15](图2,2)。耒耜形如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带钩,亦流行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晚期;钩体略短,钩首略长,钩尾较宽呈耒耜状,背部有一圆形钩钮[16](图2,3)。棒形如陕西耀县汉墓出土的带钩,从战国早期一直流行至西晋时期;短钩首作兽首状,有目、双耳;钩身曲棒形,为弓式,背中部有圆形钩钮;钩尾平滑或圆润[17](图2,4)。琵琶形如河南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带钩,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至东汉时期;钩首弯弧作兽首状,颈部略细;钩身至钩尾粗壮平滑,背部有圆形钩钮[18](图2,5)。又如江苏丹阳宗头山汉墓出土的带钩,钩首细弯弧状,钩身至钩尾部逐渐粗壮宽大,钩尾稍缓和钝圆状,背部一大圆形钩钮[19](图2,6)。再如四川巴县冬笋坝汉墓出土的带钩,钩体作琵琶状,上首直,下宽圆;钩首为短嘴或短喙的兽首,钩下部宽阔圆润,钩尾钝圆,背部一小圆形钩钮[20]。(图2,7)兽形如四川昭化宝轮院出土的犀牛形带钩,钩体全兽形作犀牛状[21](图2,8),异形带钩如四川巴县冬笋坝出土者,具有较强装饰性,上部宽大有镂孔,下部较瘦小,有小钩尾[20]11- 32(图2,9)。以上后几类带钩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至汉代。
注:1.水禽形带钩(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出土);2.兽面形带钩(陕西临潼上焦村秦墓出土);3.耒耜形带钩(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4.棒形带钩(陕西耀县出土);5.琵琶形带钩(洛阳烧沟汉墓出土);6.琵琶形带钩(江苏丹阳宗头山汉墓出土);7.琵琶形带钩(四川巴县冬笋坝出土);8.兽形带钩(四川昭化宝轮院出土);9.异形带钩(四川巴县冬笋坝出土)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带钩具有兴起时间特别早,流行时间特别长,分布地域特别广,不仅质地较多,而且形制尤为丰富多样等特点。显然,《天回医简〈脉书·上经〉》中的“脉勾”,即钩脉脉象所类比的带钩形制,应仅是上述所举各类带钩的其中一种或一类;至于其具体所指哪一种带钩,还应结合文献的成书年代、脉象的状貌或特征、带钩的质地与形制及其流行时间等情况综合分析。
4 “脉勾”与带钩
已有研究表明,天回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22],也就是西汉早期或西汉前期。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天回医简〈脉书·上经〉》所言“脉勾”(即钩脉)之脉势特征所类比的带钩其主要流行时间也应大致为西汉时期。
又钩,《说文解字·句部》:“钩,曲也,从金”[23];且带钩,古又称“钩”,加之不同质地之带钩形制差别较大,不同质地的带钩形制又与年代相关(相对而言,如石质、玉质带钩在新石器至商周时期亦有考古发现;春秋至秦汉时期多为铜质[24];魏晋时期或多为铁质[25])。由此,我们暂可排除与之不尽相符的带钩质地,如玉、铁、金、石等。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天回医简〈脉书·上经〉》之“脉勾”所指的钩脉脉势特征其类比的带钩,应是指主要流行于西汉时期金属质地的铜带钩。
从相较《天回医简》成书年代稍后的医学经典对于钩脉脈势特征的描述来看,如《黄帝内经·素问》:“前曲后居,如操带钩”[26]“稍坚洪大,来盛去衰,如钩之状”[27]。我们可将其分别对比前文所举不同形制的铜带钩,如水禽形带钩,其形制相对“瘦小”,与“稍坚洪大”不符;兽面形、兽形带钩,又与“来盛去衰”之脉势不合;而耒耜形、异形带钩则仅有“钩之状”,其形制亦与“稍坚洪大,来盛去衰”不同。既此,仅余棒形、琵琶形铜带钩。
从棒形、琵琶形铜带钩的形制观之,其钩首均弯弧较大,大致均有“稍坚”之象;钩体均则皆作“S”形,抑或有“来盛去衰”之势;但钩尾却不尽一致。结合前人对于“前曲后居,如操带钩”的详细释义来看,如“前曲后居”,谓轻按脉来坚强,重按则牢实不动,无和缓胃气之脉象[5]648。明人张介宾《类经》注曰:“居,固,牢实。死心脉来,前曲后居。”[5]560“前曲者,谓轻取则坚强而不柔;后居者,谓重取则牢实不动。”[28]而“如操带钩”,清人孙鼎宜认为,“操,执持也。钩,犹结也。两手持带结,则带必紧直,此乃喻其直,非喻其曲。”[5]648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前人对于钩脉脉势特征的前段描述较为一致,而后段则较为不同。结合棒形、琵琶形铜带钩的形制来看,如棒形带钩,其钩尾稍平直,与清人孙鼎宜所言“喻其直,非喻其曲”相合。而琵琶形铜带钩其钩尾则稍宽大平缓,尾部又作钝状,则与明人张介宾所言“后居者,谓重取则牢实不动”相似。综合后世对于钩脉脈势特征的总体描述来看,钩脉因夏季脉势洪大有来盛去衰之貌,这一描述大致与琵琶形铜带钩的形制较同,不仅有来盛去衰之势(钩体),又有脉势洪大之象(钩尾),与文献记载所类比“前曲后居”的带钩形制更为相符。
综而言之,基于《黄帝内经·素问》中关于钩脉脈势特征的描述与记载以及相关中医脉学理论中对钩脉脉态特征的理解与释义,结合考古出土的带钩质地、形制来看,对于《天回医简〈脉书·上经〉》之“脉勾”(即钩脉)的脈势特征所类比的带钩形制,我们更倾向于其所指的是主要流行于两汉时期的琵琶形铜带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