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回医简》诊损至脉相关词义新证
2024-02-21杨恺柳长华
杨恺,柳长华
(1.成都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5)
“诊损至脉”是秦汉时期一种独特且十分重要的诊脉方法,其背后蕴含的原理或为中医脉诊之理论根源。所谓损至脉主要是根据呼吸与脉搏的频次相互对比,以半次呼吸(一呼或一吸)脉搏跳动两次为正常脉象,命之曰平。脉动次数大于这个脉息范围的名曰至,意为太过之脉。脉动次数小于这个脉息范围的名曰损,意为不及之脉。损至脉理论虽然在后世中医临床中被逐渐遗忘,但在早期中医传世文献之中多有提及,如《素问》《难经》《脉经》《千金翼方》等,且多与扁鹊医学密切相关。其中《难经·十四难》《脉经·诊损至脉/扁鹊脉法》中描述最为详尽,可见此时损至脉诊体系已相对完善成熟。
察息按脉是扁鹊仓公医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淮南子·泰族训》:“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擫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1]《盐铁论·轻重》:“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2]《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仓公“合色脉表里有余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3]。通过呼吸与脉动的关联及对比,首先分辨人体的正常及疾病状态,而后根据具体病变程度来判断生死,这是扁鹊脉法的基础及核心内容。扁鹊医学独特的“五色脉诊”及“独取寸口”诊法皆依赖于此呼吸与脉搏的关联。
在出土文献之中,《天回医简》中《脉书·上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二书最早出现损至脉,也是目前出土秦汉医药文献之中唯一关于损至脉理论的记载,更可证明《天回医简》与扁鹊医学的密切联系。尤其是《脉书·上经》之中,将其放在开篇位置,首言通天之后即提出损至脉,可见其重要地位。《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中将《脉书·上经》损至脉作了进一步的详细阐释,业师柳长华先生[4]认为是为《上经》解经训诂之作。
1 天回医简损至脉相关字词考释
《脉书·上经》涉及损至脉医简如下:[5]
《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对其论述更为详细,涉及医简如下:
人一息脉二勭(动),曰平。(简三壹)
·人一息脉一勭(动)曰少气。(简四贰)
根据以上二书记载,可与传世医书对照,详见下表1。
表1 天回医简与传世医书损至脉对照表
从此表可以看出,出土文献损至脉相关内容与传世文献有联系又有所不同,现就天回医简《脉书·上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所涉及相关字词进行考释。
1.1 离经
《天回医简》整理组原释文(以下简称“原释”):“离经,指脉动失常。”《脉经·肝胆部》:“肝脉……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病,四至脱精,五至死,六至命尽。”
今按:《难经集注·十四难》“三至曰离经”又“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6]。离,过也。《仪礼·大射》:“中离维网。”郑玄注:“离,犹过也。”[7]离经,气血运行超过正常经脉长度,为太过之脉。《脉经·诊损至脉》:“脉三至者离经。一呼而脉三动,气行四寸半。人一息脉七动,气行九寸。十息脉七十动,气行九尺。一备之气,脉百四十动,气行一丈八尺。一周于身,气过百八十度,故曰离经。离经者病,一阴二阳是也。”[8]常人一备之气,气行一丈二尺,二刻则脉气运行一周身,合十六丈二尺。脉三至之一备之气,气行一丈八尺,二刻则脉气运行二十四丈三尺,超过正常经脉长度之半,一周身为三百六十度,气过百八十度,故曰离经。再按,《脉经·诊损至脉》再损之脉(一息一至)亦曰离经:“脉再损者,人一息而脉一动,气行一寸五分。人十息脉十动,气行尺五寸。一备之气,脉二十动,气行三尺,不及周身二百节。疑气血尽,经中不能及,故曰离经。”此再损之“离经”与三至之“离经”义正相反,为气血运行不及正常经脉长度,为不及之脉,当属反义为训,与下“离亶”用例同。
1.2 离亶 参擅 四澶
原释:离。《玉篇》:“两也,判也。”亶,当读为颤,振动。人一呼一吸脉一动,一次脉动于呼吸间分为两半,故名离亶。《难经·十四难》及《脉经·诊损至脉》作“离经”。
今按:亶,或作澶、擅,当读为惮。亶、惮二字互通前人早有先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惮,叚借又为亶。”王引之《经义述闻》解《大戴礼记》“观其信惮也”云:“亶、惮古同声,亶之通作惮,犹亶之通作单矣。”[9]惮,惊惧动荡之义。《广雅·释诂一》:“惮,惊也。”《周礼·考工记·矢人》:“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也。”郑玄注引郑众云:“读当为‘惮之以威’之惮,谓风不能惊惮箭也。”《灵枢·本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又“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10]惮散、荡惮指因情绪过喜过恐导致心神涣散、动荡失常。传世医书中又常将这种心神动荡不安之貌写作“憺憺”或“澹澹”,如《灵枢·四时气》:“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脉经·胆足少阳经病证》:“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将捕之。”《灵枢·经脉》:“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说文·水部》:“澹,水摇也。”《汉书·礼乐志》:“相放怫,震澹心。”颜师古注曰:“澹,动也。”[11]澹原指水波起伏貌,可引申为情绪波动所致心神动荡不平之义。天回医简中之亶、澶、擅亦当指人体气血震荡波涌不平之貌。《素问·离合真邪论》:“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真邪以合,波陇不起”。根据震荡程度不同,故有离亶、参擅、四澶之称。《逆顺》:“人一息脉三动,曰参擅,参擅者夺精”“人一息脉四动,四澶,四澶者夺血”其中参擅、四澶表示脉搏震动不平之不同程度,非具体脉搏跳动次数。《素问·热论》:“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12]此三、四亦表示病邪深入程度,非言具体时日。离亶,此离字与上离经之离字反义为训,跳动不及也。两呼一至,故曰离亶、离澶。三至、四至、再损均较平脉相差不远,程度较轻,故用“亶”字表震动不平之义。
1.3 争
原释:争,读为静。《逆顺》简五:“人三息脉一勭,曰静,静者夺血。”《脉经·诊损至脉》引扁鹊曰:“脉三损者,人一息复一呼而脉一动……故曰争。气行血留,不能相与,俱微,气闭,实则胸满藏枯而争于中,其气不朝,血凝于中,死矣。”此处“争”亦读为“静”。夺血。《脉经·诊损至脉》:“三至而紧则夺血。”
原释:疑同“橆”,“橆”“無”古今字。天回医简中多用“无”字,亦可见“橆”字(如《犮理》简二二、简四五)。
1.5 绝
原释:《素问·平人气象论》:“脉绝,不至,曰死。”《脉经·诊损至脉》:“脉五损者,人再息复一呼而脉一动……故曰绝。绝者,气急,不下床,口气寒,脉俱绝,死矣。”简六原断作两截,二残简间相隔距离依本篇竹简形制及简六贰编绳位置推测,约可容三字,据上下文例,似可在二简之间补“□·人”。
今按:脉绝,不至,指脉搏跳动断绝不续,久不一至。《脉书·上经》简四开头有“不至,死。”亦当言五损之脉。此与传世文献记载相合,《脉经·诊损至脉》:“脉五损者……故曰绝。绝者,气急,不下床,口气寒,脉俱绝,死矣。”《素问·平人气象论》:“脉绝,不至,曰死。”《太素·卷第十四·真脏脉形》:“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萧延平按:“一息五六至,乃连上文脉绝不来而言,以脉绝不来,或来而一息五六至,复绝不来,此即经所谓不满十动而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故真脏虽不见犹死。”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损脉皆止于五损,五损则脉绝,脉搏跳动断续,久不至则死。
1.6 暴
原释:暴,《素问·五常政大论》:“伏明之纪……其用暴。”王冰注:“速也。”
1.7 重
原释:重,重叠,重复。《周易》两卦相叠为重卦,凡六爻。人一息脉六动,亦名为重。《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
今按:《广韵·锺韵》谓“重,复也,叠也。”《脉经》云:“六至曰命绝”“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十死脉也。”然未论及具体六至之脉具体循行情况。依照《脉经·诊损至脉》“扁鹊曰”一段体例推算,五至之脉已经一周于身,气过五百四十度,再遍于身,气过百七十度(当为百八十度);六至之脉应当一周于身,气过七百二十度,再遍于身,气过三百六十度,气行三遍于身。四损之脉再遍于身时云:“一时之气而重至。”此重字当与此例同,指血气循环周期重至。
2 天回医简《脉书·上经》中诊损至脉原理
古人认为呼吸是推动脉气运行之原动力。《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在天回医简《脉书·上经》中,有诸多关于诊脉原理探讨,其中最关键的当为简一:“朝于气”,简一二壹:“金之通天气为天府”,简一三壹:“臂之大阴为脉口”三处,此为整个扁鹊医学脉学体系纲领性内容,其背后是诊损至脉甚至整个脉诊理论的基本原理,因此有必要对朝于气、天府、脉口三大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
2.1 朝于气
2.2 天府
天府,后出文献属手太阴肺经腧穴。《灵枢·本输》:“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黄帝内经明堂》卷第一手太阴:“天府,在掖下三寸,臂臑内廉动脉,手太阴脉气所发。”杨上善注:“肺为上盖,为府藏之天,肺气归于此穴,故谓之天府。”然检天回医简称天府者,仅此一见。按通天经脉人像体表二十字均指部位而言,又按天回医简全书未见后世所谓腧穴名称者,故此天府恐与后世手太阴肺经之天府穴有所不同(以今释古恐为不妥)。又按通天经脉人体表文字表示部位,提示天府亦应指部位而言。《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府者,聚藏蓄积之处;天者,天气也。天气所藏之处,故称天府。后世称气海,《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周礼·秋官·县士》:“王拜受之,登于天府。”郑玄注:“天府,祖庙之藏。”《灵枢·邪客》:“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说文·宀部》:“宗,尊祖庙也。”肺为金藏,主呼吸运行,《逆顺》简一二:“肺出辟(臂)大阴”天府之气,见于脉口,以为诊病之处,故此下言“臂之大阴为脉口”。
2.3 脉口
脉口,天回医简仅此一见。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齐太医先诊山跗病,灸其足少阳脉口”又“肾气有时间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又“臣意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湿然风气也。”又“所以知潘满如病者,臣意切其脉深小弱,其卒然合合也,是脾气也。右脉口气至紧小,见瘕气也。”似经脉皆有脉口,而臂之大阴脉口可用于诊候疾病,当为扁鹊医学的一种诊脉方法,为后世所传至今。《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脉经·迟疾短长杂脉法》:“外别浮沉、前后、左右、虚实、死生之要,皆见寸口之中。”下言五藏之病脉,如“脉长而弦病在肝(扁鹊云:病出于肝)。”《素问·五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王冰注:“气口,则寸口也,亦谓脉口。以寸口可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可以切脉之动静,故云脉口。皆同取于手鱼际之后,同身寸之一寸,是则寸口也。”按此与上“金之通天气为天府”二句,文义特出,当是扁鹊仓公诊脉之重要理论基础。扁鹊医学的“独取寸口”诊法,当与天府之气出于臂之大阴脉口有关,诊此可侯天府之气,而十一脉皆汇聚于天府,呼吸脉动相应,故诊臂之大阴脉口可知人体整体生理病理情况。
胸中所聚结之天气(天府),通过呼吸出入鼓动气血运行,与脉动如潮汐相应(朝于气)。从臂大阴之脉口,可以诊得脉动频次,从而与呼吸进行节律对比,形成损至脉理论体系,评断人之平、病、生、死,此为扁鹊仓公经脉医学理论的重要一环。
3 结语
《天回医简〈脉书·上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二书是目前最早的损至脉文献,也是后世诊损至脉理论的源头文献。其涉及损至脉相关字词,描述相较后世医书如《黄帝内经》《难经》《脉经》《千金》等更加详细,更多的是描述一种气血运行状态,这在《脉经·诊损至脉》“扁鹊曰”一段中仍有诸多残留痕迹,在后世其他医书之中有些说法已经不存,采取的是更加简化的说法。诊损至脉的原理在《脉书·上经》之中有所论述,通过胸中所聚天府之气,与十一脉气血运行如潮汐相应,从臂大阴之脉口,可以诊得脉动频次,从而与呼吸进行节律对比,形成诊损至脉体系。不过这不单单是诊损至脉的原理,也是其他脉诊如“五藏脉”“五色脉诊”“独取寸口”等一系列脉诊的理论根基。
损至脉虽然当前中医临床已经逐渐生疏,甚至弃之不用,但是中国学问的传承,往往是层累叠加,后出者并不尽能取代前者,消失的也并不代表没有价值,梳理损至脉理论的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学习秦汉时期的医学的本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