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ECT/CT融合骨显像联合碱性磷酸酶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研究

2024-02-21杨荣水陈国强

吉林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肺癌资料病灶

范 群,苏 福,杨荣水,马 超,汤 辉,张 红,陈国强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厦门市核医学分子影像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厦门市核医学质控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0)

肺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呼吸系统癌症之一,有较高的转移发生率,其中骨转移便是常见的并发症,但是肺癌骨转移早期较为隐秘,但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便会出现胸痛、躯干痛或背痛等局部疼痛[1-2]。研究表明虽然骨转移往往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但是其会引发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骨痛等并发症,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部分患者的转移涉及骨盆、锥体等部位,进而会诱发患者出现瘫痪[3]。现在大多学者认为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早期诊断较为重要,会对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SPECT)是一类在肿瘤骨转移中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测手段,据池艳丽等[5]研究结果可以看出,SPECT可以在早期帮助医护人员查找肿瘤的骨转移情况[5]。相关研究显示,该诊断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可以达到80%以上,但是依旧存在漏诊和误诊情况[6]。碱性磷酸酶(ALP)是人体内一种水解酶,其由骨细胞分泌,虽然研究显示其在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不高,但是其特异性较高[7]。所以本研究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探索SPECT/CT 融合骨显像联合碱性磷酸为临床早期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 2017年5月~2022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218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患者[选用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8]];②年龄>18岁;③所有入选患者都进行过SPECT/CT 融合显像检查与血清 ALP 检测;④患者有无骨转移情况须在病历资料明确并有明确诊断。排除标准:①患者年龄≤18岁;② 患者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③患者3个月内有服用激素类药物和影响骨代谢药物的患者;④患者临床资料不全;⑤进行过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治疗的患者;⑥患者合并有肝胆、甲状腺、糖尿病和风湿等会影响研究结果疾病的患者;⑦患者1年内出现骨折等不适合参与研究的患者。最终筛选出218例患者,其中发生肺癌骨转移147例,其余未发生转移。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检测方法

1.2.1SPECT/CT融合显像方法:本研究SPECT/CT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Discorvery NM/CT 670仪器。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在患者检测前需在3 h内静脉注射99Tcm-MDP(亚甲基二磷酸盐)550~700 MBq,同时嘱患者饮用800~100 ml水,嘱患者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进行检查。具体检查参数设定为能峰140 keV,矩阵256×1024,窗宽20%,扫描速度为15~20 cm/min,当查找到疑似病灶时,对该部位采取20 s/帧、矩阵128×128的SPECT断层显像,连续收集360°,然后对检测出的疑似病灶行CT检查(120 kV,150 mA,视野500 mm,层厚5 mm),最后将CT图像与SPECT图像进行同机融合。对于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给予止痛剂。

1.2.2血清ALP检测方法: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并使用离心机得到血清,最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ALP浓度检测。

1.2.3诊断标准:图形诊断采用双盲法由2名核医学医生和1名主任医师阅片,并按照Sofoway标准分级,其中将全身骨显像分为四个等级,0级:患者骨显像正常或有良性病变;1级:患者有1~2个转移病灶;2级:有3~5个转移病灶;3级:有5个以上的转移病灶。SPECT骨显像诊断标准:病变部位的放射性浓度明显与正常骨侧不一致(浓度高于或低于均可),同时结合病史、症状等,在排除炎性反应、代谢疾病或退行性改变的前提下却认为骨转移;CT诊断骨转移多为相应骨位检测到穿凿样或虫蚀样溶骨性骨质破坏,在成骨性骨转移方面多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半点或斑片状的高密度阴影,有时可看到骨膜下的新骨。ALP诊断标注为ALP浓度在38~126 U/L时属于正常值,>126 U/L时表示ALP为阳性。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太分布数据采用采用M(P25,P75)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行χ2检验 。 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等级资料的相关性,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种诊断方式的效能。

2 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结果中可以看出发生肺癌骨转移和未发生转移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理诊断和分级上有明显差异,同时非小细胞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2.2各患者血清ALP水平以及ALP与肺癌骨转移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可得出,骨转移患者ALP浓度为300.01(177.52,426.77)U/L,未转移患者ALP浓度为106.91(48.02,129.97)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2.902,P<0.001)。在将ALP水平与肺癌骨转移数目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ALP与肺癌骨转移呈现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69,P<0.05)。

2.3SPECT/CT融合显像与血清ALP检测单独和联合检测价值的比较:金标准下发生骨转移为147例,未发生骨转移71例,通过相关数据检测最终数据见表2~3。可以看出相较于ALP和SPECT/CT单独检验,ALP联合SPECT/CT的准确率更高,同时通过绘制ROC曲线可以得知当血清 ALP 截断值取214.89 U/L诊断效果最好,具体见图1。

图1 各诊断方式诊断肺癌骨转移ROC曲线

表2 不同诊断方式与金标准检验结果比较

表3 不同诊断方式诊断价值比较[%(n/N)]

3 讨论

对肺癌患者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显示:①非小细胞癌患者的骨转移概率更高,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与癌症细胞特殊性有关,如陈晓冬等[9-10]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的全身转移率相较于小细胞肺癌的概率更高。②ALP含量与体内病灶转移数目呈正相关,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应该与ALP本身生理学特性有关,因为ALP是一种由成骨细胞释放的酶,且主要存在于骨骼、肾脏和肝脏中,故其含量增加时表示患者体内骨质有一定的受损,同时ALP已被相关专家指出推荐用于骨代谢的生物化学指标[11]。③SPECT/CT联合ALP检测的效果,从最终的联合检测的结果来看,SPECT/CT的检测灵敏度较高,ALP检测的特异度较高,当联合检测时,可以有效综合两种检查结果的优点。研究显示,联合检测的准确性要高于单独的检测手段,同时准确率也较高。最终通过绘制ROC曲线可以看到当ALP浓度在 214.89 U/L时,可以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造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SPECT/CT属于影像学检查,当结果较为准确时,往往代表患者病情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血清ALP作为体内酶水平的检测,可以在患者未出现相关症状时便提供一定的预警信息[12],如本研究中有一位患者在检查中未发现相关病灶,但是后续金标准检测结果显示其发生了骨转移,所以联合检测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病情的诊断效果。综上,在对肺癌患者进行骨转移诊断的过程中,结合血清ALP检测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增强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通过ALP水平的高低来预测患者体内病灶的数量。

猜你喜欢

肺癌资料病灶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