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稻新品种宁12 优156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4-02-21汤凯毅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1期
关键词:福安秧田父本

汤凯毅

(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福安 355000)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稻米的品质与健康,同时为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变,选育出米质优、适口性好的水稻新品种成为当前主要育种目标之一。宁12 优156(原名宁12 优154)系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宁12A 与亚恢156 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熟期转色好、米质优、适口性好等特点。2020 年推荐宁12 优156 参加福建省金泰科企联合体区试,2021 年区试续试和生产试验同步进行,2022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220057)。

1 选育经过

1.1 不育系宁12A 的来源

宁12A 系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宁94B 与IR58025B 杂交配组选育的保持系,将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与谷丰A 测交,经过多代镜检回交转育而成。2006 年晚季在福安以自主选育的宁94B 为母本与IR58025B 杂交,收回种子16 粒。2007-2009 年在福安、三亚两地种植其后代,利用系谱选择法在其后代中筛选出优良单株,2010 年在海南种植F6,从中选取1 个优良单株与谷丰A 进行测交,其后代田间表现败育彻底,镜检花粉表现典败,并对其持续回交5 代,相应父本继续进行田间种植,利用系谱法选择至2013 年的第12 代,经认真观察父本与母本田间群体均已稳定,定名为宁12A 和宁12B。2018 年宁12A 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180028)[1]。

1.2 恢复系亚恢156 与宁12 优156 的选育过程

亚恢156 系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天优3301为母本、以自育抗稻瘟病材料亚恢627 与中间材料宁恢142 杂交后代F1为父本复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水稻恢复系。

2007 年春在海南三亚用亚恢627 为母本与宁恢142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收回25 粒种子;2007 年晚季在福安种植F1,当季用天优3301 与之复交,收回102 粒种子;2007 年冬季在海南三亚种植F2。2008-2011 年在福安、三亚两地穿梭选育至F9,用谷丰A 测交1 个优良单株,冬季继续在海南种植F10(RH154)与杂种(编号T58),经观察F10已稳定,杂种田间群体整齐、优势强、结实率高。2012 年暂定名为亚恢154,表现群体整齐、茎秆粗壮、配合力好。2013 年春在海南三亚用宁12A 与亚恢154 测配,2013 年中稻在福安种植,杂种表现优势强,后期转色、丰产性好,米质优。2013 年冬季在海南少量制种,收获适量种子;2014 年在闽东地区多点试种,表现良好。亚恢154(F10)和亚恢156(F10)为相同特征特性,均来源于2011 年在福安作中稻种植的F9,因亚恢156 配制出的特优156 于2018 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琼审稻2018010)、金泰优156 于2020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200030)、福农优156 于2021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210037),于是在2022 年把亚恢154 更名为亚恢156。宁12 优156 于2022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220057)。

宁12 优156 的选育系谱见图1。

图1 宁12 优156 的选育系谱

2 产量表现

2014 年闽东地区多点试种,福安市溪柄镇井头岩村试种平均产量9.31 t/hm2,比对照Ⅱ优明86 增产6.38%;柘荣县富溪镇富溪村试种平均产量9.18 t/hm2,比对照Ⅱ优明86 增产5.36%;寿宁县甲坑村试种平均产量8.98 t/hm2,比对照Ⅱ优明86 增产6.12%;福安市溪柄镇榕头村试种平均产量9.32 t/hm2,比对照Ⅱ优明86 增产7.15%。

2020 年参加福建省金泰科企联合体中稻组区试,平均产量9.16 t/hm2,比对照Ⅱ优3301 减产0.8%,未达到极显著水平,位列第6 位,增产点率33.33%;2021 年续试平均产量9.53 t/hm2,比对照Ⅱ优3301增产0.3%,未达显著水平,位列第7 位,增产点率44.44%。2 年平均产量9.34 t/hm2,比对照Ⅱ优3301减产0.25%;2021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35 t/hm2,比对照Ⅱ优3301 增产1.2%。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

宁12 优156 属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 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4.7 d,比对照Ⅱ优3301 早熟2.1 d,适宜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

3.2 农艺性状

宁12 优156 株型适中、剑叶挺直、熟期转色好、米质优。2 年区试平均表现:株高133.2 cm,穗长26.3 cm,有效穗数225.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81.6 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8.8 g。

3.3 稻米品质

2020-2021 年福建省金泰科企联合体区试统一安排,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宁12 优156 出糙率80.4%,整精米率57.3%,粒长6.9 mm,长宽比3.1,垩白度0.8%,透明度1 级,碱消值7 级,胶稠度70 mm,直链淀粉含量16.8%。符合优质二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3.4 稻瘟病抗性表现

2020-2021 年福建省金泰科企联合体区试统一安排,宁12 优156 在2020 年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指数2.56,穗损失率最高级别7 级,感病(S),苗期进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为中感,综合评价为感(S)稻瘟病;2021 年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指数1.88,穗损失率最高级别3 级,中抗(MR),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为中抗(MR),综合评价为中抗(MR)稻瘟病;综合2 年鉴定结果,评价为感(S)稻瘟病。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宁12 优156 适宜在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一般采用湿润育秧的方式,4 月下旬或5 月上旬播种,选择肥力中上且便于排灌的田块作秧田,大田用种量15.0~18.8 kg/hm2,秧田播种量控制在188~225 kg/hm2。秧田播种时适当稀播匀播,力争培育出多蘖壮秧。

4.2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

移栽秧龄控制在30 d 以内,移栽叶龄控制在5~6 叶,栽插株行距19.8 cm×23.1 cm,每蔸插2 粒谷秧,确保基本苗插足60 万/hm2、有效穗数251 万穗/hm2以上。

4.3 科学肥水管理

科学施肥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提高作物产量,控制好田块总施氮量,合理、节约使用氮肥,控制好田间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实现高产稳产。耙田时,以尿素150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作基肥;为保证水稻分蘖期苗体的含氮水平,秧苗在移栽后7 d 施尿素150~225 kg/hm2、45%复合肥225 kg/hm2作促蘖肥,同时结合施用除草剂;幼穗分化期观察田间水稻生长情况,施氯化钾150~180 kg/hm2作穗肥,在整个大田生长期间氮、磷、钾质量比例控制在1∶0.7∶0.9 为宜。田间水分管理要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需求进行排灌。秧苗移栽保持浅水层,切忌淹深水,整个有效分蘖期间浅水层保持2~4 cm,促进水稻有效分蘖;够苗时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生长;后期采用间歇灌溉的方法,保持田间干湿交替,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与谷粒的饱满度,收割前7~10 d 断水[2]。

4.4 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合水稻不同生育期,坚持以预防为主,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播种前用70%恶霉灵拌种,可有效预防水稻恶苗病,移栽前注意防治稻飞虱。在整个大田生长期间宁12 优156 重点防治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防治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20%噻菌酮悬浮剂1 800~2 250 mL/hm2,兑水750 kg喷洒;防治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750 g/hm2、40%福戈1 500 g/hm2,兑水750 kg喷洒。在使用药剂防治的同时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降低药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5 制种技术要点

5.1 选好制种基地

制种田块的选择与制种种子的质量、纯度、产量息息相关,选择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力中上、方便排灌、自然隔离条件好、交通运输方便的田块作为制种基地。制种隔离有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2 种方法,空间隔离的田块要求制种田块与相邻水稻间隔250 m 以上,时间隔离则要求与周围水稻品种抽穗期相差25 d 以上[3]。制种田块选择空间隔离更有益于保障种子的纯度。

5.2 合理安排播差期

根据闽东地区气候特点,宁12 优156 父母本花期最佳相遇时期安排在8 月下旬至9 月中上旬较适宜,在福建省福安市秋制,父母本播差期18 d 左右。父本分2 期播种,第1 期父本于5 月25 日左右播种,第2 期父本于6 月1 日左右播种,在第1 期父本播后18 d 播种母本,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

5.3 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

稀播培育出多蘖壮秧,提高秧苗素质,有利于提高移栽后群体的质量,为高产制种打下坚实的基础。父本亚恢156 秧田播种量110~120 kg/hm2;母本宁12A 秧田用种量185~195 kg/hm2,父本秧龄控制在25~30 d,母本秧龄控制在20~22 d,父、母本制种行比1∶10,间距30 cm。父本插植规格为16.7 cm×20.0 cm,1 期父本和2 期父本交替插植,父本移栽每穴2 本;母本插植规格为13.3 cm×13.3 cm,母本单本插植。

5.4 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鸟害

本田选择肥力中等田块,旋耕耙田时施有机肥1.5 t/hm2、过磷酸钙450 kg/hm2、尿素120 kg/hm2作底肥。父本移栽后5~7 d,施尿素37.5 kg/hm2、复合肥75 kg/hm2作分蘖肥,此后每间隔5~7 d 连续施尿素37.5 kg/hm2,施3 次,确保父本有效吸收氮肥,提高父本花粉量;母本移栽后5~7 d 施尿素150 kg/hm2进行一次追肥,母本幼穗分化期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作穗肥。田间水分管理注意浅水移栽、寸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及时烤田,减少无效分蘖,扬花期保持10 cm 左右水层,成熟期保持干湿交替,提高根系活力,收割前7 d 左右排水。

防治好病虫鸟害是取得丰收的关键,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大田实际情况,在秧苗期及时防治稻飞虱、稻螟虫、福寿螺,在破口期及齐穗期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同时抓好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的虫害防治,在授粉结束后及时盖好防鸟网。

5.5 及时剥查,调节花期

根据父母本的特征,从幼穗分化Ⅰ期开始及时剥查父母本幼穗发育进程,每隔2~3 d 剥查1 次,直至幼穗分化Ⅳ为止,做到早发现早调节。父母本的发育进程一致或者父本比母本晚2~3 d 为最佳花期;若父母本发育进程不一致,应立即通过施肥、割叶等进行调节,对花期偏慢亲本增施钾肥、花期偏快亲本增施氮肥并结合田间实际进行割叶,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

5.6 科学使用“九二〇”

科学喷施“九二〇”有利于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增强母本柱头和父本花粉活力、调节父母本花期,是取得高产制种的一项重要措施。水稻植株对“九二〇”吸收的高峰期是上午7:00-9:00,因此“九二〇”最佳喷施时间为上午6:30-8:30。母本见穗10%左右时喷施“九二〇”60 g/hm2;见穗25%左右时进行二次喷施“九二〇”,用量为90 g/hm2;当母本抽穗达50%时用“九二〇”对父母本同时喷施,用量为120 g/hm2。利用竹竿和绳子等工具做好人工辅助授粉,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节赶粉时间,于父母本盛花期连续进行人工赶粉3 次,每次间隔30 min 左右,持续赶粉至父本花谢为止。

5.7 及时去杂,提高种子纯度

及时去杂是确保种子纯度的关键,去杂工作贯穿水稻制种的整个生育周期。根据亲本的特征特性在秧田期和大田期反复去杂,特别是抽穗扬花期前连续进行5~7 次去杂,确保彻底去除杂株。赶粉结束立即割除父本,可提高母本光合作用、降低病虫为害,提高种子质量与制种产量;母本成熟度在80%以上时即可收割,在收割、晒种、标注、贮存时应由专人负责,保证种子不混杂。

猜你喜欢

福安秧田父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张福安作品
福安廉村
感怀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福安八斗村:扶贫做得精,荒山野茶能刨金
福安廉村:不廉洁就不能葬在村里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