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中体温保护对高血压患者体温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4-02-21朱朦朦金莲锦李罡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温动力学血流

朱朦朦 金莲锦 李罡

医学上, 因为患者的本身因素、全身麻醉、外科暴露等原因, 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手术中的体温突然下降。患者容易发生寒战反应, 使氧气消耗量增多, 增加患者的心肺负担[1]。高血压患者由于毛细血管弹性较差, 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明显下降, 低温环境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负面影响也比较明显[2]。所以, 为减少或降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观察手术中进行体温保护措施降低高血压患者体温波动对机体的影响, 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血液动力学平衡。现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21 年10 月~2022 年10 月于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且手术前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的患者60 例为实验样本。纳入标准: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Ⅱ~Ⅲ级;②年龄为50~80 周岁;③男女不限;④因手术前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故同意开展该研究并取得书面知情认可。排除标准:①手术时基础体温不在36.0~37.3℃范围内;②患者术前2 周内使用影响体温控制的药品;③患者术前4 周内有感染性发热史;④血压收集成功率<60%的患者;⑤假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经患者及亲属签名认可后,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 组和C 组, 每组3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x-±s, n(%)]

1. 2 实验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心率(HR)、血压以及鼓膜温度(通过耳温枪记录)。通过桡动脉穿刺置管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两组患者通过静脉通路行静脉快速诱导, 给予0.04 mg/kg 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1037), 0.25 μ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54171), 0.10 mg/kg 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1172), 0.3 mg/kg 依托咪酯(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511)。C 组于常规手术室环境下进行手术。D 组使用输入液体加温器将输入液体加温, 术中使用循环水暖加温毯,温度均设定为37℃。手术结束后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 拔除气管导管, 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体温及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MAP)水平, 时间点包括T0、T1、T2、T3、T4、T5、T6、T7、T8;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 血压变异系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体温比较 D 组T4、T5、T6、T8 时的体温高于C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T2、T3、T7 时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体温比较( x-±s, ℃)

2. 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D 组T3、T4、T5、T6 时的SBP、DBP、MAP 高于C 组, T7时的SBP、DBP、MAP 小于C 组, T8 时的DBP、MAP低于C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T0、T1、T2 时 的SBP、DBP、MAP 及T8 时 的SBP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4, 表5。

表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SBP 比较( x-±s, mm Hg)

表4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DBP 比较( ±s, mm Hg)

表4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DBP 比较( ±s, mm Hg)

注:与C 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T0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D 组 30 97.9±9.6 90.4±5.5 89.3±7.1 87.1±5.7a 82.8±6.1a 83.0±5.0a 82.7±6.2a 81.4±5.9a 85.8±3.7 C 组 30 101.2±7.3 90.5±5.3 91.4±7.2 78.6±7.6 76.9±9.1 75.0±8.1 78.4±7.9 88.8±7.9 89.2±8.4 t-1.499 -0.072 -1.137 4.901 2.950 4.603 2.345 -4.111 -2.029 P 0.139 0.943 0.260 0.000 0.005 0.000 0.022 0.000 0.047

表5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AP 比较( ±s, mm Hg)

表5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AP 比较( ±s, mm Hg)

注:与C 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T0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D 组 30 116.3±7.1 107.7±5.0 109.1±5.7 104.6±5.1a 98.4±5.1a 98.6±5.0a 98.8±5.5a 98.7±5.7a 102.5±3.1a C 组 30 119.1±5.5 108.1±5.2 110.0±7.4 94.1±4.8 92.0±7.8 89.4±7.5 94.1±7.8 105.8±8.5 105.9±7.5 t-1.708 -0.304 -0.528 8.212 3.761 5.590 2.697 -3.800 -2.295 P 0.093 0.762 0.600 0.000 0.000 0.000 0.010 0.000 0.025

2. 3 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压变异系数比较 术后24 h,D 组的SBP、DBP、MAP 变异系数均低于C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术后24 h 血压变异系数比较( x-±s, %)

3 讨论

随着人体生存条件、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逐步增高, 到2000 年全国将有26%的成年人出现高血压, 到2025 年这个人数还将增进一步加到29%[3]。在平均血压升高后, 个体的血压变化性也就随之增大, 因此从平均血压最低的0.5 h 到最高的0.5 h, 平均血压的变异水平逐步上升, 从正常血压到高血压, 血压水平变异的上升和平均血压的上升呈正比, 而血压变异性的不同则体现在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个体之间的血压稳定性的不同[4-6]。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通常与心血管事件、脑卒中以及靶脏器的损害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7-9]。24 h 内血压变异性越大,伴随心血管疾病和致命事故的发病率就越高。同时低体温对心血管系统的破坏也十分严重, 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体温下降,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冷应激可引起心肌细胞损伤、明显的间质纤维化、线粒体损伤和心脏炎症的发生[10-12], 因此, 高血压患者围术期体温保护尤为重要。

近年来提高对患者术中的低体温防护, 以保持术中体温稳定, 从而减少手术中低体温的发病率越来越成为了人们所关心的焦点[13-15]。因此本文借助手术中采取体温保护措施探讨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 D 组T4、T5、T6、T8 时的体温高于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体温保护措施可以高效的避免患者低体温的出现。D 组T3、T4、T5、T6时的SBP、DBP、MAP 高于C 组, T7 时的SBP、DBP、MAP 小于C 组, T8 时 的DBP、MAP 低 于C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了体温保护能减少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T7、T8 时间点C 组患者血压值较高, 可能与拔管刺激以及长时间低温引发交感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的反射激活有关。低温引起由增加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介导的血管收缩调节, 交感反应是由神经末梢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及其对血管系统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和心脏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影响介导的[16-18]。术后24 h 血压变异系数变化情况, D 组的SBP、DBP、MAP 变异系数均低于C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体温保护措施能较明显的稳定体温和术中血流动力学, 从而降低了术后血压的波动性, 使患者在围手术期间更稳定, 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19, 20]。

综上所述, 在手术中采取的体温保护措施可以维持患者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平衡, 也可以减少术后血压变异性, 从而减少了术后血压波动变化, 降低了高血压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体温动力学血流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