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效果

2024-02-21刘婷婷段玉薇王楠赵璞李梦荷费景兰

河南医学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虎符嗳气刮痧

刘婷婷,段玉薇,王楠,赵璞,李梦荷,费景兰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脾胃肝胆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0;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因多种原因导致的慢性炎症反应。中医属“胃脘痛”范畴,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常伴有恶心、反酸、嗳气等症状[1],临床以肝胃不和型最为常见[2-4]。目前,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多为药物干预,然而仍存在疗效不明显、干预时间长等诸多问题。虎符铜砭刮痧是李道政先生在中医外治法领域的守正创新,对疑难杂症的调治,屡屡突破现代医学的瓶颈,此疗法简、便、廉、验、安全,无需肝肾首过代谢,易被患者接受[5]。本研究旨在探讨虎符铜砭刮痧对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胃脘痛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干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病例来源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医诊断符合慢性胃炎,中医诊断符合肝胃不和型胃脘痛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共6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过程中,共脱落5例,其中对照组3例失联,治疗组2例失联。本研究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3HL-017)。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6]中慢性胃炎相关标准。(1)临床表现:有症状者主要为上腹部疼痛、腹胀、食欲不佳、反酸、嗳气等,部分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目前明确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依据是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2)内镜诊断标准:非萎缩性胃炎为在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及出血点、黏膜粗糙伴有或不伴有黏膜充血水肿渗出;萎缩性胃炎为在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黏膜皱襞变平或者消失、伴有颗粒或结节状黏膜。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7]及《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1],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中医辨证标准如下。(1) 主症:①胃脘胀痛;②两胁胀痛。(2)次症:①每次发作或加重由情绪困扰引起;②心烦;③嗳气频作;④善叹息。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证候诊断:主症必备,加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研究前2周内未服用任何治疗胃痛的药物;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加入本研究。(2)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B超、CT等检查提示合并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或其他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或胃黏膜病理提示有异型增生或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③合并其他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及皮肤疾病;④精神病患者。(3)剔除、脱落、终止临床试验标准:①发生意外疾病者;②需接受其他治疗者;③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1)奥美拉唑肠溶片(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4871) 20 mg,早晚各1次。(2)口服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组成:甘草9 g,柴胡20 g,浮小麦30 g,陈皮15 g,枳壳12 g,川芎9 g,芍药12 g,香附12 g),每日2次,每次200 mL,餐后30 min温服。(3)疗程:共治疗14 d。

治疗组接受基础治疗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治疗。(1)器具。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油、切纸。(2)部位。开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开阳脉(刮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穴、脾俞、胃俞;侧面肝区、脾区,刮至腋前线);手臂:手三阴、大肠经、三焦经(胃与大肠属同名经具有相同效果,三焦可解肝气郁);下肢:胃经、胆经。重点刮拭穴位有:肝俞、胃俞、太冲、期门、内关,合谷,足三里及中脘穴。(3)手法。砭与皮肤呈45°,力度300~500 g,频率一致,不紧不慢,“徐而和”手法。以毛孔张开、皮肤微红、发热,不再出痧为度。(4)每次60 min以上,5 d进行1次。3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对每例患者均进行13C呼气试验检测,对于DOB值≥4的患者,在相应治疗基础上接受常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1.5 观察指标

1.5.1中医症状积分

参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8]观察临床症状积分,恶心、上腹疼痛、嗳气、反酸、胀满共计5项,每项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计0~3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重。

1.5.2生活质量

采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9]评估,共有3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4分最重,0分最轻,总分范围0~144分,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高。

1.5.3焦虑程度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0],14个条目,每项0~4分,总分<7分为无焦虑,7≤总分<14分为可能存在焦虑,14分≤总分<21分为确定存在焦虑,21分≤总分<29分存在明显焦虑,总分>29分为严重焦虑。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中医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腹疼痛、胀满、嗳气、恶心、反酸等症状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疗患者上腹疼痛、胀满、嗳气、恶心、反酸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M(P25,P75),分]

2.3 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分)

2.4 焦虑程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较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胃炎缠绵难愈,若不有效治疗,可演化为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增加癌变的风险。药物治疗容易复发,且个体疗效差异较大。近年来中医外治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医属 “胃脘痛” 范畴。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五谷,胃与脾以膜相连。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则气机阻滞,失其和降,水谷不化,湿热内生,诸病乃发[11]。肝胃不和型胃脘痛虽然病位在胃,但与肝脾两脏有紧密联系。肝气横逆犯脾胃导致胃失和降而发生胃脘痛。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原则,才能祛除病邪,以达治病求本之效。

刮痧疗法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通过刮拭皮肤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通达气机”的作用,《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考,诸经皆然。”[12]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与经络气血相通,起到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虎符铜砭刮痧是李道政先生经过40余年反复临床实践,引经据典形成的独特的疗法体系,比传统刮痧疗法更具优势,李道政先生遍用各种材质刮痧板进行刮痧对比效果后,选用铜砭效果最佳,且出痧最快,疼痛感最弱。其作用部位在皮部,无侵入操作,安全有效;根据诸病同治,着眼诸病共性,通过改变体内环境,调动人体免疫力,自我修复。本研究通过对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患者使用虎符铜砭刮拭督脉调动全身气血,使肝郁得疏、胃气得降。根据李老独创的“脊柱中心错位理论”胸椎第四节对应胆、第五节对应肝、第六节对应胃、第七节对应胰腺十二指肠、第八节对应脾脏,用铜砭45°斜切进去刮拭脊柱两侧,模糊复位,调整脏腑功能。辅助改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刮拭三焦经、心包经,以达到疏肝理气止痛的效果。本研究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重点刮拭肝俞、胃俞、期门、中脘穴、足三里、太冲穴等,刮拭背俞穴上的肝俞、胃俞,可调理肝胃,刮拭肝经原穴太冲、募穴期门,可达到疏散肝郁气滞;刮拭腹部胃之募穴中脘、胃经下合穴、足三里可降逆、止痛。费景兰等[13]研究表明,刮拭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有缓解肝区不适的效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谢小兰等[14]研究发现通过四井排毒,恢复人体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经络之气的正常功能活动,达到疏肝解郁、和胃止痛之作用。张雪婷、王晓玲[15-16]研究表明刮痧可以疏通气机,缓解疼痛严重程度,同时对改善肝胃不和相关中医症状效果更显著。运用虎符铜砭刮痧调治肝胃不和胃脘痛,可以有效改善上腹疼痛、嗳气等症状,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4 小结

本研究运用基础治疗配合虎符铜砭刮痧,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调动人体自愈力的特点[17],以文火炖蹄髈的节奏、“徐而和”手法,透皮入骨[18],调和气血、通达气机、协同药物作用。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群、生活质量方面及焦虑情绪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因本研究样本量偏少,后续还需大量样本、高循证级别的临床数据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虎符嗳气刮痧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gua sha:A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ulticulturalism
虎符:古代军事权力的象征
李郑生论治嗳气经验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虎符的下落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古代持虎符者真能号令全军吗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