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

2024-02-21徐婷

文理导航 2024年4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体验式教学

徐婷

【摘  要】体验式教学,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理论基础,符合当下“学生中心”教育理念的要求,在实际音乐鉴赏教学中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同时,在体验式音乐鉴赏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弊病,如各环节的体验式教学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音乐教学中教师施教能力的不足和学生音乐基础的薄弱性。在本文中,教师坚持以生本课堂为出发点,凭借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素材翔实丰富的音乐鉴赏教学,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彰显体验式音乐鉴赏的育人能力。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中音乐鉴赏;生本课堂

大卫·库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理论,此后,关于体验式教学的研究和创新实践策略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学》中提出的“在做中学”也是一种体验式教学,从二十世纪的下半叶起,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都较为认可的一种教育理念。在我国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等教育改革的全面推动下,符合我国国情和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验式教学越来越多地被教师应用于教学之中,其强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高中音乐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一)聆听环节感受性差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施教环节包含聆听、感受、创排等多个环节。音乐是一种以声音振动传播为媒介的艺术,因此聆听是学生直接接触音乐、感受音乐的方法。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和策略的不足,许多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环节,认为学生在后续的创排等多个环节依然会反复地进行聆听。在对于聆听环节的教学设计上亦有所不足,教师往往倾向于在播放结束后,通过提问互动等简单的问题,就直接利用文字性或口头语言较为确切地向学生灌输乐曲或歌曲的立意,而非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感受分析和交流,艺术作品奖赏的多样性被同质化教学所取代,因此聆听环节的感受性不足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间进行交流和学习。

在湖南艺术出版社《音乐鉴赏》中《少女的祈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初步聆听后向学生提问,音乐给予了学生怎样的感受,由于《少女的祈祷》是波兰钢琴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其了解不足,因此大部分学生无法一下子准确地说出感受,其余学生的感受叙述也比较简单,如“温柔”等等。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少女画面和音乐相搭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启发,并通过PPT展示了教师的感受,因而使学生在尚未感知清楚时就先入为主地得到了“正确答案”,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音乐鉴赏。由此可见,学生的聆听能力与教师教学设计之间存在的矛盾会严重影响音乐鉴赏课程的效果。

(二)课堂参与感不足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渐趋同于成人,也积累了更加丰富的个人经验,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然而部分教师依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灌输式地、线性地进行音乐教学设计,使音乐课堂气氛缺少艺术感染力和参与感,学生不能投入到音乐鉴赏中,从而对于后续的音乐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就教材编制而言,高中阶段的音乐学习具有更加明显的模块化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编制时,如果不能及时地发掘教材内容的特性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联系,就很难实施叩击学生心灵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此外,由于长久以来音乐课在学校系统教学中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学生的音乐基础大多较为薄弱,许多学生甚至不认识简谱中常见的音乐小节、音乐符号,这也是造成学生课堂参与感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两种情况下,教师机械式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音乐教学并不能实质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素养,反而可能挫伤学生音乐鉴赏的积极性。

在湖南藝术出版社《音乐鉴赏》中《1812序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未能考虑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时代性有着较大的差距,对于1812俄法战争的补充内容太少,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从而影响到了学生感知音乐魅力。由于序曲由序奏、不同主题部分组成,因此整个乐曲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场景描绘性,但教师并未准备相应的画面或是影像,这加深了学生音乐感知的困难,使学生的听、分享仅仅停留于表面,课堂参与感不强,缺乏个性化、创新性的表达。

二、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

(一)构建生本课堂,拓宽学生审美视野

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情境塑造能力,在中国古代,情境交融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艺术创造手法,其中不乏通过音乐来写景抒情的名篇。由此可见,一节好的音乐鉴赏课程,必须回归音乐鉴赏的本质。学生既是音乐教学中的主体,也是音乐发生无数种可能的载体,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当引领学生进入音乐世界,而非将学生禁锢于传授刻板音乐知识的囚笼。生本课堂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下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学生在学习和课堂中的主体性,在音乐教学中,让音乐浸润学生的身心,以音乐载入学生,以多种形式输出音乐是建构音乐鉴赏生本课堂的中心。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以此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担当起主体地位。首先在音乐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教师应破除陈旧的教学论,不仅选用国内外传统的、经典的音乐素材,更要增添时代性因素,利用当下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新媒体、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图文结合地提供音乐鉴赏素材。此外,教师还应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够得到有效的抒发,不将音乐鉴赏局限于音乐理论性之中,允许学生在音乐鉴赏中个性化地表达,通过音乐陶冶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全面而和谐地

发展。

在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中《学会聆听音乐》这一单元,着重从音响感知、情感体验、联想与想象、理解与认知等四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进行音乐鉴赏的大致思路,在学习《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时,学生们往往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耳熟能详,教师在互联网上下载了电影《梁祝》的“楼台相会”经典片段,利用电影《梁祝》饱含哲理的台词、构图合理的画面和经典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给予了学生良好的审美体验,学生很快地沉浸到了剧中的世界。紧接着,教师请学生分享一下配乐对于电影和故事有着什么样的意义?这一问题难度较大,学生的回答也比较简单,如“渲染氛围”等等,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再听一遍《梁山伯与祝英台》,从音乐鉴赏的角度看能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不少学生提出了“曲调哀婉、旋律交织、首尾呼应”等感受,在学生充分分享后,教师进一步为学生指出了音乐特点背后所潜藏的音乐知识,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运用了大提琴和小提琴两种乐器进行“对答”,因此学生才会有缠绵悱恻、互有交织的感受,再比如小提琴适用于抒情的音乐特色等等。在生本课堂的音乐课上,教师充当着引导者的身份,孔子有云“不悱不启,不愤不发”,教师要先利用有效式提问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带着问题聆听音乐,在学生得出答案后再帮助学生不断地丰满和优化这一答案,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深入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二)强化情感体验,增强鉴赏活动任务性

音乐鉴赏的本质是主观上乐曲对于个人情绪的激发,对于学生而言,音乐鉴赏活动并非通过多么精深的音乐理论或音乐技巧来凸显音乐的魅力,而是通过音乐旋律、歌词等内容较为主观地进行判断。俗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鉴赏中教师也应注意到这一点。生本课堂中,教师作为音乐鉴赏课堂的组织和发起者,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从音乐乐曲聆听中的所得,因此教师主观选择的教学素材不一定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其次由于人生阅历不同,学生从教师处所得并非百分之百地转移,而是有选择性地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上进行延展。基于以上两者,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当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教师集体间的交流等多种形式来为学生展现音乐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音乐中获得良好的音乐鉴赏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化。在确定了教学素材的基础选择原则后,教师应妥善处理教学活动的策略选择,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以任务式教学活动为主,驱动学生的音乐鉴赏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体验式音乐教学中通过自发的探索和深入,获得独特的音乐鉴赏体验。

在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中的情感体验模块,正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从情感入手感知音乐的教学内容,其中《快乐的女战士》和《松花江上》是两首不同情感的音乐选篇,教师请学生聆听了两个选篇的片段乐章,并请学生说一说对于两段乐章的第一印象,在学生分享后,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了舞剧《红色娘子军》,学生受到舞剧的感染,对于女战士多了一丝敬佩之情,因此能够理解音乐由欢乐情绪推向宏大婉转的高潮。由于舞剧有剧情、人物和神态上的表现,从而变相地肯定了学生对于《快乐的女战士》的情感分析,此时教师请学生想一想从音乐的角度看,这首乐曲是如何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感染力的?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提出了节奏、节拍、旋律、调式等音乐要素,教师通过音乐合成网站,将乐曲旋律线可视化地展示给学生,并按照学生的分享对于音乐进行改编,如改编节奏和调式后,音乐情感是否发生改变,学生发现用小调演奏的乐曲较为忧郁,而大调则相对舒缓一些,再如,欢快乐器往往节奏律动比较鲜明等等。依托现代化的音乐实验,教师将较为抽象的乐理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强化了学生音乐鉴赏的基础,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鉴赏素养。由此,学生在未来面对不同风格、调式的音乐时,不再感到茫然,而是能够从情感和专业性两方面找到切入点,从而进行音乐鉴赏。

三、结束语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路径,音乐鉴赏的美育作用能够在其他各育之间起到疏通和融合作用,使五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的思想提升和身体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验式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能够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带动教师和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实现共同成长,其与音乐学科的固有属性存在着共同基础,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发掘体验式教学的精髓和创新办法,理实结合地共同优化体验式教学模式,拓宽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从而推动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雅倩.体验式教学在中职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明日风尚,2019(9):88.

[2]王大治.试论课堂体验式教學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10):79.

[3]王娟.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8):16-17.

[4]孙洋.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2):48-49.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体验式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学生性格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的影响分析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