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溶区地下水数值模拟分析及开采方案比选

2024-02-20张凤娟杨子龙邢学睿王立艳刘淑芹

中国矿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排泄量补给量含水层

张凤娟,杨子龙,邢学睿,王立艳,刘淑芹,刘 莉

(1.山东正元冶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3;2.山东地矿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3.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2)

0 引 言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灌溉、工业供水、居民饮用水和畜牧业用水均源自地下水。近年来,随着地下水开采量超负荷增加,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引发了严峻的地下水地质环境问题。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城市地区存在超采现象,引发了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通过采取“节、控、换、补、管”等治理措施,大力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地表地下协同互馈、地下水源置换等措施,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地表水与地下水相均衡。地下水位持续恢复,有效缓解了地下水漏斗区扩张趋势,减缓地面沉降,对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赵颖旺等[1]基于有限单元法模拟地下水流运动,对水头反常现象进行分析,据此研究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特征。李东琦[2]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对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土体沉降位移进行研究。穆金霞[3]、狄胜同[4]、马海会[5]、蔡建斯等[6]、李文博等[7]通过对岩溶区地下水运移与地下水均衡开展模拟研究,揭示了岩溶区塌陷成因机制。王军进等[8]系统总结了地下水模拟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实例,分析了地下水数值模拟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刘芮彤等[9]、封丽等[10]采用数值方法对岩溶地下水均衡进行模拟,对地下水运动特征与空间效应进行研究。魏亚强等[11]、金江跃等[12]、高学通等[13]、吴立彬[14]、韩亮[15]将Python、FloPy 和NSGA-Ⅲ等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地下水模拟,通过案例分析解决了地下水运移规律、污染防治等科学问题,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融合渗透,同时解决多元复杂问题。从上述研究可知,针对岩溶塌陷区的地下水开采方案研究尚存在不足,实际工程开采地下水时其引发塌陷灾害防控效果不佳,为此,针对岩溶区地下水开采进行数值模拟,以期为塌陷灾害防治与风险规避提供建议。

1 数值模型建立

1.1 实例概况

本文实例为山东省临沂市岩溶区,研究范围东起临沂市罗庄区汤庄街办-褚墩镇,西至兰陵县卞庄街办,南自磨山镇山南村-旺庄村-涌泉村一带,北至G206 国道附近,涉临沂市兰陵县、郯城县、罗庄区,总面积约144 km2。研究区地处隐伏岩溶区,上覆第四系厚度较薄,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破坏了地下水的采补平衡,临沂市区已形成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漏斗中心最大降深达30 余m,且边缘还在不断扩大,境内原有日涌水量3 000 m3以上的泉20 余处,大部分相继出现了断流现象,导致原有提水工程基本报废。由于超采地下水,使其含水层的自然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加速了污水的渗透能力,污水渗入地下,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地下水污染监测表明,临沂市区水井水质合格率仅在5%左右。其中,水源井的分析结果如下所述:自来水厂5 号井的大肠杆菌数高达230 个/L,沂蒙化肥厂、付家屯两井的大肠杆菌数为11~18 个/L,均超过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要求。自来水厂几口深井抽出的地下水含有黑色悬浮物,水泛黄并有异味。岩溶地下水作为临沂市的重要优质供水水源,在临沂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水位快速下降,引发了严重的岩溶塌陷等地质环境问题。

因此,对临沂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科学的开采方案,预测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并提出地下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是十分紧迫且必要的。

1.2 模拟范围与含水岩组结构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研究区为具有单独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水文地质单元。因此,模拟范围东边界、西边界、南边界至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北边界以弱透水断裂为边界。研究区可分为3 个含水岩组:松散岩类孔隙、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其中,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孔隙水富水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开采孔隙水产生与农业争水的矛盾,因此,不具备集中供水意义。而奥陶系的碳酸盐岩富水性好,因此,以该含水岩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且中间有一定厚度的弱透水层阻水,局部地区灰岩直接隐伏于第四系之下,无弱透水层阻水,岩溶水含水岩组与松散岩类孔隙水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应将松散岩类孔隙水与岩溶水作为一个地下水流动系统进行研究。研究区概化为三层:第一层为孔隙水含水层,厚5~40 m;第二层为弱透水层,厚约30 m;第三层为岩溶水含水层,具承压性,厚约300 m。

1.3 模型建立及求解

根据研究区含水层结构特征、边界条件及地下水流场等,在垂向上分为三层,其中,第一层为潜水含水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为承压含水层。在平面上剖分成大小为10 m×10 m 的正方形单元,各层均剖分为54 行、87 列,其中,各层有效单元格为1 763 个。模 型 的 识 别 期为2018 年5 月31 日 到2020 年5 月31 日,共731 d;验证期为2020 年6 月1 日至2021 年6 月1 日。每30~31 d 为一个应力期,同一应力期内地下水系统补排项保持不变,每个应力期分为10 个时间步长,由模型根据迭代的误差标准,自动控制时间步长。经多次调参拟合,得到三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图,分别见图1、表1 和表2。

表1 调试后的孔隙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分区表Table 1 Division table of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of pore water aquifer after adjustment

表2 调试后的岩溶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分区表Table 2 Division table of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of karst aquifer after adjustment

图1 孔隙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图Fig.1 Partition map of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of pore water aquifer

1.4 地下水均衡分析

通过均衡法计算得出岩溶水含水层水量均衡结果见表3。岩溶水总补给量为1.51×104m3/d,总排泄量为−1.35×104m3/d,均衡差为0.16×104m3/d,岩溶水基本处于采补平衡状态。在岩溶水含水层总补给量方面,降水入渗量为1.15×104m3/d,占总补给量的76%,大气降水为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次是地表水体渗漏补给量,其中,河流渗漏补给量占总补给量的24%,主要为燕子河和沂河支流渗漏补给岩溶水,河水水位高于岩溶水水位,且在褚墩一带和岩溶水具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对岩溶水形成有效补给。在岩溶水含水层总排泄量方面,地下水径流排泄量为−0.75×104m3/d,占总排泄量的55%,岩溶水越过尼山-苍山断裂的次生断裂向南排泄,是岩溶水含水层的主要排泄方式;其次为“村村通”机民井人工开采,占总排泄量的24%;此外,由于隐伏的岩溶水具有承压性,可通过顶托补给的方式向第四系孔隙水排泄,或直接排泄补给洼地。综上所述,岩溶水含水层基本处于自然均衡状态,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影响程度较小。

表3 模拟期地下水均衡表Table 3 Groundwater balance table in simulation period

2 开采方案模拟与预测分析

2.1 开采方案模拟

根据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确定开采目的层位为岩溶含水层,在研究区内富水地段确定了两种开采方案,见表4。方案一:在3 个地点布置井位,分别为褚墩、兰山、虎山岭西。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布井地点,新增地点位于磨山镇西。4 个布井地点共布设11 个抽水井,开采量总计1.1×104m3/d。方案模拟时间为10 a,每年分为2 个应力期,即枯水期与丰水期。分别预测分析2 个方案运行后地下水系统的均衡变化情况,以及运行10 a 后地下水变化情况。在岩溶塌陷高易发区褚墩附近增加了一眼观测孔,预测不同方案对该处地下水位的影响。

表4 开采方案一览表Table 4 List of mining plans

2.2 开采方案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现状条件下岩溶水受人为影响较小,基本处于自然均衡状态,运行10 a 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水仍然由北向南流,南侧是岩溶水的主要排泄途径。由表4 可知,褚墩观测孔水位基本处于稳定波动状态,地下水位随丰枯水期变化,但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运行方案一后,地下水位产生明显变化,在布井地点出现了3 个小型地下水降落漏斗,最大降深位于褚墩附近,最大降深约为2.5 m,其次为虎山岭附近,降深约为2.3 m,兰山附近地下水位降深约为2.1 m,表明开采量越大其地下水位降深也越大。运行方案二后,地下水位变化更加明显,除方案一产生的3 个降落漏斗之外,在磨山镇西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降落漏斗,其最大降深达3.1 m。褚墩、虎山岭和兰山的地下水降深分别为2.0 m、2.2 m、2.5 m。磨山镇西增加了0.2×104m3/d 的开采量,小于兰山的0.3×104m3/d,但是降深却大于兰山的降深,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①补给来源问题:该处岩溶含水层上有一较厚的隔水层,且抽水后得不到有效补给,抽取的水量主要为岩溶含水层的弹性释水量,因此水位降深大;②含水层结构问题:磨山镇西岩溶含水层隐伏深度大,有效含水层厚度薄,要想提供更多的水量,只会产生更多的降深。

此外,实施开采方案后,观测孔水位有所下降,虽然下降幅度不大,但有可能改变研究区东北边界的补排方向。实施开采方案后,会袭夺部分径流排泄量,导致径流排泄量减小。

图2 展示了不同方案条件下观测孔水位预测过程线。由图2 可知,方案一条件下,数值观测孔水位在第1 279 d、第1 644 d、第2 019 d 和第3 105 d 时水位降至灰岩顶板标高(39.9 m)以下,将会引发岩溶塌陷风险。方案二条件下,数值观测孔水位枯水期时接近灰岩顶板标高,但一直维持在灰岩顶板标高以上,既充分开发了该富水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又保证了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因此,方案二满足生态约束水位条件下地下水资源充分利用的要求。

图2 不同方案条件下观测孔水位预测过程线Fig.2 Process line of water level prediction of observation hole under different scheme conditions

2.3 地下水源汇项对开采方案的响应

当应力条件发生改变时,地下水系统的源汇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或激发系统更多的补给量,或袭夺系统的径流排泄量。由表5 可知,增加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源汇项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补给量的增加与径流排泄量的减少。方案一与方案二在增加开采条件下,激发了补给项中的河流渗漏量,分别增加了17%和22%。排泄项中,地下水径流排泄量分别减少了40%和53%。这主要是由于开采方案位于地下水径流区,增加的地下水开采方案袭夺了大部分地下水径流排泄量。同时,岩溶水向第四系的顶托排泄量也有所减少。

表5 增加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均衡表Table 5 Groundwater balance table under increased mining conditions

综上分析,方案一、方案二不仅激发了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同时也使顶托排泄量和地下径流排泄量减少,且地下水均衡状态由正均衡转变为负均衡。

3 结论及建议

1)本文建立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以2018 年5月31 日—2021 年6 月1 日为模拟期,通过合理的参数辨识,获取水文地质参数,模拟结果达到预期,均衡差为0.16×104m3/d。

2)根据区内岩溶塌陷发生规律,选取了若干有代表性的控制点,并以其预测水位不低于控制水位(灰岩顶板标高以上)为原则,利用地下水模型预测了两种规划开采方案下的水位动态演变,提出了两个开采方案:方案一:在褚墩、兰山、虎山岭西共布设9 个抽水井;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布井地点,新增地点位于磨山镇西4 个布井地点,共布设11 个抽水井,开采量总计1.1×104m3/d。方案一在褚墩地区具有岩溶塌陷危险,较方案二更易引发岩溶塌陷。

3)地下水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水网建设规划布局,打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壁障。应长期、连续开展岩溶塌陷区地下水水位监测工作,尤其要在岩溶塌陷频发地段进行加密监测,以便掌握岩溶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一手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岩溶塌陷预警分析研判。

猜你喜欢

排泄量补给量含水层
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均衡分析
巨厚充水含水层疏放水层位优化研究
术前尿钙排泄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利用点尿钠估测24h尿钠水平准确性的验证
福清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平泉县供水工程地下水总补给量及可开采量分析
美国西部奥加拉拉含水层水位下降原因初探
Musical Isomorphisms and Problems of Lifts∗
全球地下含水层下降惊人:要被抽干了
岩溶含水层水流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