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二级心理辅导站+辅导员工作室”模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究

2024-02-20吉冬梅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关键词:辅导站辅导辅导员

谷 宇 吉冬梅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与分析

目前,高校以“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为载体的四级心理网络体系日益普及,并且院系一级的作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很多高校初步设立了二级心理辅导站,诸多功能日趋完善。但由于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缺乏,很多高校的二级心理辅导站在建设方面尚存不足。

第一,重治疗性关注轻发展性辅导问题突出。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主要职责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相关活动的开展、日常心理问题的辅导、全体学生心理状况的实时监控、配合心理咨询中心完成心理问题较严重学生的咨询工作等方面[1]。二级心理辅导站“重心理问题关注,轻发展性辅导”的特点较为突出,对普通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关注度不够。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创新。二级心理辅导站开展的活动内容老生常谈,形式不够创新,没有很好地将专业理论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导致参与度不高,效果不够明显,加上院内专业师资力量未能得以充分利用,专业特色融入度不高。

第三,辅导员专业基础薄弱、缺乏“横向”交流。辅导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辅导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专业知识的缺乏与实操技能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跨学院的心理辅导员之间互相缺乏“横向”交流,工作较为分散,导致各学院辅导员的能力不能均衡发展,同时没有很好形成一个团队,导致在很多方面没有形成系统性、方向性和特色性。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个性”。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学生管理、党团学活动等工作没有很好结合,多角度、多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性帮扶心理困难群体、深层次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心理品质效果未能体现。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探索基于“二级心理辅导站+辅导员工作室”模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旨在更好地发挥基层辅导员作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特色品牌活动,树立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强化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2]。

二、“二级心理辅导站+ 辅导员工作室”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明确发展目标,建立完善运行机制

工作室负责人每年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室发展计划与辅导员个性化的成长计划,完善准入、培训、考核、反馈机制,确保工作室运行的高效性与长效性。并以工作室带动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发展,培养团队骨干,使二级心理辅导站运行机制得以完善,形成以发展性辅导理念为主,辅以矫正式辅导理念的发展目标。推进集体实践与集体研究的团队协同,从辅导员的“独角戏”到团队共同的“演武场”,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助力学生健康成人成才。

(二)有利于深入挖掘学院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二级心理辅导站灵活之处便是具有专业特色。辅导员工作室由跨学院的辅导员组成,不同学院的辅导员可根据学院的专业特性和实际状况策划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因院施策、因生施策,共同探索策划凸显自身专业特色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挥理工、艺术、文综、体育类等专业的重要作用,将其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3]。

(三)有利于加强辅导员横向交流,形成多维度的育心工作模式

形成辅导员“纵横交叉”育心工作模式。依托于“校—院—班级—宿舍”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主要是从纵向构建心理健康网络体系。通过“二级心理辅导站+辅导员工作室”模式,二级心理辅导站的辅导员可转变单一化、固态化的思维模式和方式,跨学院、跨领域组成工作室进行横向交流与探讨。一方面,可根据特色活动、工作案例等进行集思广益、深入研讨,或者邀请专家指导,学习交流,做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真正提升辅导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辅导员之间的互相交流也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增加职业认同感,同时也有利于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与发展。“纵横交叉”育心工作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纵横交叉”育心工作模式

(四)有利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辅导员工作室的成员中有党团建设、资助、就业等不同专业方向的辅导员,通过深入探讨、统筹规划跨工作室合作交流等方式,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学生管理、党团学活动等工作深入结合,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全过程、全方位中发挥心理育人功效。二级心理辅导站把各项活动落实,将育心工作做实做细,打造学院“心理+”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五)有利于汇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打造心理育人专业团队

二级心理辅导站和辅导员工作室融合模式可以汲取两者优点,形成专业育人团队。二级心理辅导站汇集大批学生力量,包括副站长、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新媒体成员等;辅导员工作室则汇集教师骨干力量,包括心理咨询师、不同学院的心理工作辅导员。因此,二级心理辅导站和辅导员工作室可以将两者的优点聚集,形成多支专业团队力量。例如通过定期培训交流,强化倾听和谈话技术,形成专业朋辈辅导队伍;将心理问题转化成理论研究,形成专业化师生科研团队;结合新媒体成员特长,形成新媒体团队。

三、“辅导员工作室+ 二级心理辅导站”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通过“辅导员工作室+二级心理辅导站”的模式,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心理育人方式,最终需要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专业“自助”。“线上+ 线下”载体广泛宣传,普及积极心理学专业知识,通过专业知识来进行自我察觉、自我疗愈。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健康常识的宣讲、相关课程及讲座等方式,开展一系列富有趣味性、普适性、多元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吸引大学生的兴趣,让大学生实现从要我自助到我要自助,再到我能自助的转变,进而主动学习一定的心理自助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意识到心理问题时首先自主应对,纠正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未见成效,再寻求亲朋、老师、心理咨询师等的帮助。

全员“助人”。通过朋辈辅导系列培训,让青春同伴社团、心理协会成员进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气象员下宿舍,将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助人技能运用到实际,在给予朋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同时,丰富自身的经验,提升自身助人能力,相互促进、彼此成长。联合学生社区、宿管部门、保卫部门等,制定心理危机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力争全员掌握“助人”能力。

团体“互助”。自助和助人的结合,利用生涯规划、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倾听、共情能力,大学生在帮助身边同伴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共同面对困惑挫折,共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在一起付诸行动中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4]。

四、“辅导员工作室+ 二级心理辅导站”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与实践

(一)完善组织管理体系,保障心理育人成效

组织管理体系是学校心理育人的基础,良好的运行环境需要建立在严谨的管理体系下,以下从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工作模式、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着重介绍管理体系的建设途径。

1.基础建设。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可形成“多廊多馆多站”的专用场地。第一,学校在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建立多条文化长廊,为同学们提供心灵休憩,心理知识宣传等地方。第二,建立多个沉浸式体验馆,比如抗挫折体验馆、生命健康教育体验馆等多功能场馆,场馆设有宣传展示、宣泄体验、团体辅导等多个功能区域,有条件的还可配备有心理自助系统、智能呐喊宣泄仪、VR 心理干预系统等设施,通过现实的空间体验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每个二级学院还下设二级心理辅导站,里面设有沙发、图书、音乐放松椅等设备,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解压放松平台,同时二级心理辅导站负责本院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关注本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受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2.制度建设。这是心理育人辅导员工作开展的保障,辅导员工作室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管理制度、值班制度、培训制度等多方面管理体系。同时,工作室和二级心理辅导站还要和心理咨询中心对接,完善心理预警机制,构建电子心理档案,动态更新,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心理预警等级,以便做好后期的跟踪和分析。

3.工作模式。为了健全全方位育人体系,高校可形成“面块点”的育心工作模式:“面”即为全体学生,比如心理健康课程、主题班会、组织冥想的开展;“块”即为同质性群体,如适应性辅导、学业困难生辅导、转本心理辅导、家困生教育等活动;“点”即为重点关注学生,如有特殊行为学生,实行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周报和月报制度。

4.队伍建设。辅导员应转变“单兵作战”的思维,形成心理育人合力的团队力量。形成以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引导、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学生骨干为支撑的核心工作力量的队伍。积极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学生骨干定期开展朋辈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朋辈教育能力。

(二)开展“心理+”特色主题活动,全方位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探索“心理+”特色主题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生涯就业辅导、党团学建设、资助育人、阳光体育等活动相结合,创新工作内容[5]。

1.“心理辅导+生涯就业辅导”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求职相结合,打造以“生涯团体辅导”和“针对性一对一生涯辅导”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大学前期和中期,以发展型团体辅导为主,通过开展系列生涯活动,帮助同学们培养理性思维,认识生命价值,进而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大学后期,以一对一就业辅导为重点,对求职失败、求职目标模糊、反复签约毁约等问题造成情绪起伏波动较大的学生,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分享实际案例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帮扶,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

2.“心理健康教育+党团班建设”模式。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级是高校发挥学生组织管理育人的三个重要主体,也是学生思政工作的前沿阵地[6]。辅导员是这三个重要主体接触者、指导者、推动建设者。同时,也是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主要领导者。因此,在开展党团班建设的过程中,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可以有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党团班建设和管理中,比如结合党团活动开展“红色党史燃我心”红色心理情景剧活动。此外,以寝室与班级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寝室与班级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传播心理正能量。

3.“心理育人+资助育人”模式。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引领,通过配合资助团队,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机结合,针对困难学生开展生命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活动。如开展“情暖冬日”感恩教育活动,让资助育人成效更加突出,让学生勤勇奋进、诚实守诺、投桃报李、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得以提升。

4.“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模式。运动是生命之源,通过创新“体心”融合的育人路径,开展融合趣味性、运动性和心理团辅性质的小游戏和小比赛,如“心心相印”“袋鼠跳”“三人四足”等,将健康精神和快乐精神在学生中传递,寓育于乐,合理引导学生享受锻炼、享受汗水、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健康成长。

(三)贯通“线上+线下”双渠道,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广度

网络平台已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辅导员也应抢占网络心理育人阵地,辅导员工作室和二级心理辅导站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线上以微信、QQ 等新媒体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健康心理理念;利用大数据技术,判断学生危机状态和程度,实现高效精准的心理预警和危机干预。另一方面,线下调动可用资源与空间,充分利用校图书馆、宣传栏、教室走廊、食堂、宿舍等,宣传心理知识,开展前期、中期、后期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实践活动以及品牌特色活动。比如,某校打造“一站一屋”平台,“一站”指心理辅导站,用于谈心谈话、心理辅导和活动开展等;“一屋”指“知心小屋”网络平台,用于心理测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帮助学生自助助人,通过拓宽线上和线下双渠道,来贯通心理育人全过程。

(四)打造多个专业团队,切实提高心理专业技能

精心打磨,主动作为,打造团体心理辅导名师团队。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以及购课等形式,提升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专业技能;争取多部门协作,为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团体心理辅导教师每年确保全员参加线上或线下团体心理辅导专题培训,通过夯实基础、模拟实操、集体研讨等形式,让辅导员掌握沙盘、心理剧、空椅子等多种辅导技能,切实提升团体辅导育人技能,真正成为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团队[7]。

培养学生心理助人团队,发挥朋辈心理帮扶作用。辅导员工作室联合二级心理辅导工作站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培训工作,带动新任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岗位、胜任新工作。邀请学校心理指导中心教师举办心理主题班会、朋辈团体辅导、心理问题的评估与察觉等技术培训,开展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专题讲座,形成专业学生心理助人团队[7];此外,还搭建心理委员专业能力成长平台,鼓励心理委员在完成基础课程之后,进一步选修进阶课程,使倾听和谈话技术得以提升,增强助人能力,实现朋辈互助[3]。工作室和辅导站还可以共同组建学生成立新媒体团队,通过线上定期发布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科普等短视频,通过演绎身边的校园生活,情景畅想,发散思维,从而来实现助人自助,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

以赛促学、潜心科研,走师生科研团队带动师生双向赋能之路。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形成了每月读书会、工作坊、案例研讨等技能内训方式,鼓励辅导员积极参加谈心谈话、教学能力等技能大赛;鼓励学生骨干积极参加朋辈辅导、心理班会大赛,让师生更好地提升工作自信、把握干事方向、收获工作成果。积极鼓励辅导员将平时事务中遇到的学生心理问题转化成理论研究,潜心钻研,深入探索,以师生团队的形式申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课题,形成理论成果,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学生,从而形成高水平、多层次、专业化师生科研团队。

猜你喜欢

辅导站辅导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在晋函授教育辅导站年检合格名单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生命,在爱的奉献中更美丽
——叶连平义务兴办校外家庭辅导站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八旬老人的校外辅导站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