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H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控制
2024-02-19孙伟艳王莹萍
【摘" 要】我国“双碳”目标相关政策和文件的陆续出台,对包括煤炭等在内的“两高”行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从“双碳”目标出发,分析其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论文选取H煤炭企业2019年至2023年数据,从筹资、投资和运营3个方面分析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控制策略,以期能够为H企业与同行业企业降低财务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碳”;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F406.7"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11-0158-03
1 引言
在国际环境保护逐渐加强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在制定自己的碳减排指标。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愈发重视,于2020年9月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3月两会时,“双碳”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出重要报告,提出应当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有计划地实施碳达峰行动。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双碳”目标的提出及相关政策的实施,促使其自身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需要进行更新,会对其筹资、投资和经营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引发财务风险。研究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地做出调整,寻找合适的对策,明确市场发展趋势,提高企业发展的弹性,以此来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
2 “双碳”目标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
“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全面绿色转型。通过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多方面举措,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随着“双碳”目标的实施,我国社会及煤炭产业展现出一系列新的变革:低碳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政府对煤炭产业的管制日趋严格,同时对煤炭产业的转型与清洁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在这些因素中,低碳观念较为普遍,对公司融资规模及投资倾向有较大的影响;政府对煤炭产业的管制,对企业融资渠道、投资前景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我国提出了清洁煤开发的政策,对企业的投资费用及企业的短期运营费用都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变动对企业融资、投资及运营等各环节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从而导致了企业筹资、投资及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3 “双碳”目标下H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3.1 H煤炭企业
H煤炭企业创建于2008年,主要从事煤炭资源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总部设在中国河北省,在山西和内蒙古等地设有多家矿井,拥有十分丰厚的矿产资源,主营业务涵盖煤炭洗选、运输以及销售等多个领域,煤炭产业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受“双碳”目标影响,近五年H煤炭企业财务状况呈现波动性,面临着一定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运营风险。
3.2 “双碳”目标下H煤炭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
3.2.1 企业筹资规模受限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低碳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几年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H煤炭企业的信贷额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20年开始,H煤炭企业的银行授信额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21年的授信额度增幅达28.4%,但是次年授信额度降幅为22.77%。H煤炭企业近年进行多元化发展,积极推进企业转型,需要的资金也相应地增多。这种不平稳的变动态势对H煤炭企业的筹资规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企业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用于企业战略转型和发展,进而增大了企业的筹资风险。
3.2.2 企业筹资结构恶化
绿色金融的兴起,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并非一件好事。在这种发展的大背景下,银行、债券市场等金融机构对环保和绿色项目的青睐程度越来越高,对于高碳企业,如煤炭等企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小。这使得煤炭企业融资途径受到限制,融资困难,从而影响到公司融资结构与策略配置。
自2020年起,H煤炭企业短期借款占主要部分(见表1)。2021年与2022年,H煤炭企业筹资结构全部由借款组成,而H煤炭企业2023年短期借款有所下降,长期借款有所增加,增加了13.28亿元的应付债券,筹资结构有所优化,但短期借款仍处于较高水平,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的结构变化仍反映出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不够合理。并且2023年长期借款较2022年增加24.16亿元,应付债券新增13.28亿元,债务规模的显著增长使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3.3 “双碳”目标下H煤炭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
3.3.1 长期投资收益减少
目前,“双碳”目标已被各行各业普遍接受。按照其规定,在中长期内,煤炭的需求量将会急剧减少,这会给目前的煤炭企业带来一些不利的冲击,从而使得他们对于主要产业的投入更少。从长远来说,H煤炭企业对煤炭固定资产投入的降低,意味着其今后的煤炭经营只能靠目前的储备和生产能力来继续发展。根据H煤炭企业的煤矿储备,如果继续开发,它还可以持续29年,而其他同类企业却可以持续70多年。煤炭企业的投资意向下降,对H煤炭企业今后的煤炭经营的长远利益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同时,其所获得的投资回报也会随之下降,由此带来的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大。
3.3.2 增加投资回报不确定性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高碳产业及工程项目进行了严厉管控,促进了有关企业持续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向其他领域拓展,形成了多样化发展。但是,与以往所熟知的煤炭行业不同,企业在其他行业的投资还处于摸索阶段。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H煤炭企业已逐步改变了其投资方向,并逐步将其投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中。但是,最近几年H煤炭企业转型后,一些重大的投资工程收益并不理想,且存在着很高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
3.4 “双碳”目标下H煤炭企业运营风险的成因
3.4.1 影响经营成本
从图1可以看出,H煤炭企业2019年至2022年的经营成本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23年则下降。其中,2021年增幅最大,较2020年增长39.5%,主要是因为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导致运营费用上升,以及“双减”政策和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所引起的企业研发支出、环保支出等费用的增加。2023年的营业成本虽然降低,但仅恢复至2020年的水平。随着“双碳”目标和有关政策的实施,H煤炭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企业的绿色和环境有关的费用有所上升,对企业的正常运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还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随之加大。
3.4.2 企业主营业务发展受限
按照“双碳”战略的整体部署,到2030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将占全国能源消耗的20%,2060年这个比例要超过80%。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将逐步取代煤炭作为基本能源,而煤炭也将从现在的基础地位转变为备用支撑和辅助能源。根据预测,在2020年至2060年,煤在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将显著降低(见图2)。到2060年,其所占比例将只有5%左右,燃煤发电将逐步从电力市场上消失。煤炭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已基本定型,到了2025年,煤炭在发电、工业燃烧、建筑、交通等方面将出现大量的替代。这一趋势不仅会制约H企业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也给同行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进而加大了企业的长远运营风险。
4 “双碳”目标下H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4.1 筹资风险控制措施
4.1.1 营造绿色企业形象
“十四五”计划提出,国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决控制“两高”项目的发展,加快工业、交通和建筑等产业向低碳化转变。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如果按照原来的发展模式,以煤炭为主导的发展思路,必然会被排除在国家的政策和环保金融投资之外,从而使其在融资方面变得更加艰难。为了应对企业的发展转型所需的大量资本,H煤炭企业必须主动改变自己的企业面貌,抛弃以煤炭为主导的发展思路,进行低碳环保、企业专业化的有关行业的发展,继续在自己已经涉足的建材和医药等行业中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新材料、新能源等新领域进行探索,把它当作公司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树立绿色高技术的企业新形象。
4.1.2 持续优化资本结构
H煤炭企业在不断地进行多样化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自己的融资问题,不断地进行现有的资金结构的优化。首先,可以通过适当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手段降低债务融资的比例,降低企业的财务杠杆,减轻公司的债务负担;其次,还要注意长期负债的比重,在后续融资中,要适度增加长期负债的比重,或者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法来降低公司的短期负债压力,从而加强公司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变和抵御能力。此外,H煤炭企业还要注意对债务规模的控制,因为负债的大幅增加会给其带来很大的负担。
4.2 投资风险控制措施
4.2.1 制定多元化投资战略
H煤炭企业应立足低碳经济,改变传统纵向产业布局,制定合理的多元化投资战略。特别是要把握好新能源革命这一重大机遇,发挥资本、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力度,是实现企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构筑企业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煤炭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新能源进行协调配置,积极开发光伏、储能、风力发电、地热和分布式能源等新型能源,推动各行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企业整体发展。通过实施横向多样化发展,构建网络型的产业链,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抗毁性,使公司的投资风险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
4.2.2 重点投资低碳绿色业务
随着“双碳”目标的实施,低碳能源体系、低碳产业体系、低碳科技等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低碳市场则是围绕着工业节能减排、资源回收等方面的投入逐渐建立起。对于H煤炭企业而言,应采取科学的、多元化的投资战略,加强新材料、环保设备、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将自身的煤炭经营向绿色、清洁方向发展。同时,将重点放在公司的新型低碳行业的发展上,为公司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公司的投资回报,把投资风险控制在适当水平,实现企业的绿色转型与长远发展。
4.3 运营风险控制措施
4.3.1 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投入
近年来,H煤炭企业处于新发展时期,逐渐注重发展与减排、短期与长期的均衡,并对各种节能、保护工程进行积极的推动。但是,总体来说,H煤炭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和煤炭的清洁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没有达到排污标准而受到惩罚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地损害了公司的品牌和形象和长远发展。今后,H煤炭企业应该始终秉承着“短期经营与长远发展”的思想,在节能减排方面加强科技研究与资本投资,持续地将企业的资源利用程度提升起来,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污染排放量降到最低,充分发挥企业盈利的正外部效应,让企业的长远运营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3.2 坚定绿色转型发展道路
在“双碳”目标下,H煤炭企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的发展之路。一是根据自身实际,大力发展建材、医药、现代服务业,构建新材料、医药健康、现代服务业等多种产业,逐步提高这些产业的比例;二是要提高煤的质量和附加值,提高其在冶炼等工业领域的应用水平,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和价值,把它从燃油煤变成原料煤,促进H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其在今后面临的运营风险。
5 结语
本文从“双碳”目标出发,分析其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选取H煤炭企业2019年至2023年的数据,从筹资、投资和运营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双碳”目标影响企业筹资活动,致使H煤炭企业筹资规模受限,筹资结构恶化,长期投资收益减少,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增加,影响经营成本,企业主营业务发展受限。建议H煤炭企业营造绿色企业形象,持续优化资本结构,制定多元化投资战略,重点投资低碳绿色业务,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投入,坚定绿色转型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聂艳红.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财会通讯,2018(14):106-109.
【2】黄世忠,叶丰滢,李诗.碳中和背景下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J].财会月刊,2021(22):7-11.
【3】张先治,石芯瑜.基于双碳目标的会计与财务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21(09):24-34.
【4】李波.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务与会计,2021(22):64-65.
【5】胡熠,靳曙畅.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J].财会月刊,2022(06):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