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研究

2024-02-19金玲

南北桥 2024年1期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新能源

[摘 要]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具有融资难、管理复杂等诸多问题,如何优化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及拓展融资渠道,逐渐成为广大学者积极讨论与研究的问题。对此,文章以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为讨论方向,对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及特点、难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新能源企业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新型产物。新能源技术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因其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科研投入大,且由于内源融资不足、外部融资渠道缺乏、银行贷款限制、企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差、偿债能力不足等,融资难日益成为我国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壮大,极大地限制了社会经济的转型。

1 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新能源科技型企業有多种融资途径,但融资方式不同,所涉及的资金成本和风险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渠道及方式可参考表1。

我国目前诸多现有融资方式,对社会和新能源科技型企业都有一定帮助。大部分新能源科技型企业都会根据市场环境、企业内部实际、企业目前战略发展规划来确定最佳的融资模式。从融资途径和渠道来看,大致分成两种,具体如表2所示。

在外部融资中,新能源科技型企业主要以银行融资为主,包括银行借贷、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证券市场融资、发行股票等方式,因为相比于其他形式融资方式,银行贷款成本更低,可以保证企业在很短时间内就得到稳定的资金来源。相较外部融资,内部融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融资风险和融资费用两个方面,企业内部融资具有风险小、利润高、投资少的特点,且对企业控制权没有任何影响。诚然,从实质角度来看,多数企业内部融资资金不充足,无法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在融资渠道方面,外部融资更具可持续性,这也是导致诸多新能源科技型企业选择外部融资渠道的主要因素。

2 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特点

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其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开发、新能源应用推广、新能源应用等。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融资是指在资金短缺时为保障项目正常运行、偿还债务等正常运作而对外提供资金。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可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市场规模和现状选择最合适的融资途径[1]。

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融资方案、财务指标评价、流程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等都将对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技术含量高,同时研发经费消耗相对巨大[2]。对此,如想持续、长久地发展,新能源科技型企业需要有足够的资本。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扶持,对市场依赖性相对较弱,导致新能源科技型企业产能过剩,从而给发展带来不利影响[3]。

3 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方法

3.1 银行贷款

银行借贷是主要的负债融资方式,是指资金需求方以一定利率向银行借款,并在协议中约定还款。通常情况下,唯有企业信用记录和运营情况都比较好,才能申请银行贷款。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进行债务融资,是国内相对常见且普遍的融资模式。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在贷款上的优势在于,银行会根据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信用情况给予相应贷款;同时,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因为自身经济的实力,从银行得到融资相对稳定。同时,银行信贷融资风险控制体系完善,安全可靠[4]。

3.2 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股东自愿将其一部分股权转让给企业,并以扩大企业股本规模来吸收新股东。企业以股票方式筹集到资金,无需偿还本金和利息,不仅可以保障企业运营,还可用于企业投资,逐渐成为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融资方式如表3所示。

同时,股权融资具有永久性、无需偿还等特性,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股权融资无需偿还本金、利息,对新能源科技型企业流动资金没有压力,使得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很低。

第二,相对于负债融资,股权融资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且不存在长期未偿还财务压力,且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财务风险相对较低。

第三,通过股票融资可以提高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信用和能力,尤其是IPO可以极大地提高新能源技术型企业的知名度。

第四,其资金来源较为宽泛,可满足广大投资者的融资需求,并充分发挥相对优势。

3.3 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是指资金需求方直接向市场筹资,二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当前,债券融资已成为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可行融资方式,但其关键在于发行时机,所以在进行债券融资时,必须充分关注未来利率趋势。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债券融资方式有如下优势:

第一,税盾作用。利率具有税负效应,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中的一大部分由政府负担,使得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税后收益增加。

第二,通过财务杠杆,债务可以扩大新能源技术型企业的运营业绩。

第三,资本结构优化,新能源技术型企业资产质量越高,其负债率也就越高。

3.4 租赁融资

租赁融资是以融资融物、贸易和技术革新等方式进行融资的一种形式,它是指承租人分期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所有权不变,但是承租人享有该期间租赁物件的使用权。随着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融资租赁企业也纷纷加入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生产和制造中。

3.5 票据融资

票据融资是以有价证券为载体的金融工具,其形式包括商业承兑汇票融资和银行承兑汇票融资。我国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信誉,在一定时间内发放商业承兑汇票。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还可以向银行缴纳一定费用,使其成为承兑人,从而增强票据的流通性。新能源科技型企业之所以选择用票据进行融资,主要在于票据融资简单、灵活;票据贴现具有较低利息和较低融资成本;票据融资担保能够提高新能源科技型企业信用,解决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通过票据融资,可以使新能源科技型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得到优化,从而达到银企共赢的目的[5]。

3.6 政策性融资

政策性金融是指以政府信贷为保证的新能源科技型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可以申请各种资金、贴息贷款。新能源科技型企业之所以选择政策性融资,是因为其具有低成本、低风险、低利率甚至无利率等优点。由于其灵活性、使用方便,企业可以在任何时候申请到贴息贷款,期限为一至三年。此外,由于政策性金融具有非营利性质,可以灵活调整区域内投资发展失衡,有效地改善政府财政投入,从而增强政府的投资能力[6]。

4 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融资管理建议

4.1 促进融资方式多元化

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在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其市场规模、日常经营所需资金、未来发展战略等都存在很大差别,因而其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采取的筹资方法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而言,采用股權转让等方式进行融资较为适宜;在企业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企业在融资时要注意运用财务杠杆;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可以通过上市来筹集资金。基于企业发展阶段来确定其融资模式,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模式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一旦判断错误,将会对其未来融资运营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融资方式选择难,是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一大明显特点。从国外经验来看,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业资本的支持。诚然,我国创业资本退出机制建设尚不健全,如投入新能源科技型企业项目中,势必出现退出困难、难以进行再投资等问题。另外,我国创业投资尚处在起步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创投机构对新能源科技型企业项目知之甚少,部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未能获得风投机构的青睐。相关因素制约着我国创业资金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发展[7]。

4.2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中小板、科创板和新三板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一些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要,但是由于上市企业发行费用高、限制条款多,无法满足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使资本市场融资效应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效率低下。新能源科技型企业为了应对上述融资困难,应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减少间接融资比例,提高企业自身融资效率,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加强资本市场改革,建立更为灵活的资本市场,以适应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8]。

4.3 加强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自身素质建设

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增强自身能力,增强企业实力,这样才能从外部融资中获取资本。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树立先进经营思想,采用现代经营模式;第二,加强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研究和创新,引入高技术人才、开发新技术产品及增强产业竞争能力;第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科技和管理人员培训。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应进一步强化科技和管理人员培训,切实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得到投资人的大力支持[9]。

4.4 加大对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政府要发挥“有形手”的作用,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政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支持新能源科技型企业:

第一,建立和完善有关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法律和法规,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证;第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成立专门的政府部门。第三,在新能源科技型企业产品创新、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以减少企业融资成本;第四,建立金融机构,支持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给予金融支持,并给予贷款优惠。

5 结语

文章从新能源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模式入手,旨在为我国新能源科技型企业找到一条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融资途径,从而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改善资本结构,推动我国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倩.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困境探究[J]. 河北企业,2022(10):21-24.

[2]徐子熙,钟雨欣,权佳欣. 中小型新能源企业融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金融数字化平台的应用[J]. 商讯,2022(18):66-70.

[3]颜向松. 海上风电项目技术经济及融资策略研究对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J]. 质量与市场,2022(10):187-189.

[4]蒋建勋,唐宇晨,李晓静. 双碳背景下数字金融赋能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基于融资约束视角[J]. 当代经济管理,2022,44(5):81-89.

[5]龚红,朱翎希. 政府研发与非研发补贴“光环效应”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来自新能源企业的实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4):70-77.

[6]李红霞,成小楠. 能源企业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基于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企业的比较[J]. 财会通讯,2020(22):62-65,100.

[7]于鲲. 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制度设计[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7):113-114.

[8]邹璇,张梦雨. 风险投资、融资约束与新能源企业创新——基于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J]. 工业技术经济,2020,39(1):3-12.

[9]李曦. 新能源企业融资效率的DEA实证研究——来自50家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福建金融,2019(12):39-46.

[作者简介]金玲,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市交控控股集团,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中级会计师、中级审计师,本科,研究方向:预算、融资、项目决策、财务管理、团队建设等。

猜你喜欢

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新能源
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期技术员工流失现状与对策研究
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型企业定制营销策略研究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