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周期下,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答案
2024-02-19施歌曾敏婷
施歌 曾敏婷
在近几年的公众讨论中,职场是个热度颇高的话题。
说到底,工作是每个人的生存之道,它占据了我们生活中最多的时间,反之,我们的社会身份、生活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建构在各自的职业发展之上。
然而,职场并非简单的个体叙事,它发生于企业、依附于行业,更离不开整个社会和经济市场的发展。纵观中国市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几轮经济周期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重点产业的变革与升级不仅影响了公司,也影响了就业市场的供需,以及劳动个体的心 态。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单位制逐渐解体,工作的“稳定性”首次被动摇,“拼搏”“奋斗”成为新的思潮;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进入高速稳定增长期,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带来了职场生态的繁荣: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先后蓬勃生长,外企和民企交替成为“金字招牌”,不断吸引人才涌入,通过工作谋求高回报成为一种新的就业观念。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青年的“个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工作越来越多地与“热爱”“个体价值”绑定。同时,楼市与金融业的蓬勃发展让普通人看到了实现财富阶级跃迁的路径。这是过去30年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时代红利。
直到经济新周期到来。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的GDP增长率:5.2%。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表示,保证就业的核心首先要保GDP。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中国GDP曾连续多年超过10%,现在,经济新周期、技术的加速迭代,使得职场或者说整个人生都不再是“线性上升”的。这种大背景下,工作带来的上升的朝气被压迫与内卷取代,比起成就感与回报,“倦怠感”成了职场人更显性的体验。在充斥着裁员、缩编等现实的职场,工作的“稳定性”重回大众视野。
北京大学教授林小英在为《躺不平的千禧一代》所做的推荐序中写的:80后、90后、00后,10年划分一代代人,这显然不是以生育间隔为区分,而是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会差异来辨别的。
社会急剧转型带来了就业觀念的变化。去年年末,我们发起了“2023年职场生态调查”,除了关注大家收入的变化,也观察到了在几年职场震荡过后,公司人的职业规划、就业观念都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降本增效依然是2023年大多数公司的主旋律。自2023年年初开始,各行业间的裁员此起彼伏。素来以高薪领跑全行业的互联网公司也先后启动了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和职级变革制度,这意味着即便没有被裁员,公司内部晋升加薪的空间也会变窄、难度增加。“降本增效”并非短期手段,而是企业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一种长期管理思路。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有9. 47%的职场人在2 0 2 3年遭遇裁员,这一数字在2 0 2 2年是6.7%;此外,选择“工作难找,在家待业”的占10.04%,同比增长4.83%。而在公司内部,经历了“停薪或降薪”“升职加薪计划被取消”的职场人比例为12.22%与10.51%,相比去年都有所增加。
李义杰在一家美国化学品公司负责供应链管理,15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在这家公司做到了高级经理。尽管公司尚能盈利,李义杰也观察到,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长时间的经济下行,公司高层愈发关注成本控制,已经提前开始降本增效的布局,其中就包括了减少看不到成果的项目、严控海外出差、不再招聘新员工以及裁员等。
“外部市场变化太大了,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所以公司管理层要在内部做一些应对不确定性的调整。”人力资源专家、51猎头联合创始人朱聚鹏解释道。
一旦公司活力减弱,继而收紧人才吸纳,招聘市场的供需结构就会发生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人才市场的机会变少了,2023年里感到“就业市场机会少、选择不多”的人达到55.97%,市场活性降低成为公司人感受到的最大的职场危机。比起担心一时找不到工作,职场人更焦虑的是未来就业市场上可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
在我们的调研中,选择主动跳槽的人占比从2022年的20.9%下降到2023年的16.67%。这一比例的降低一方面反映了具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在减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不确定的当下,公司人更倾向于保守,即守住自己所拥有的。
即便在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时,多数人的首选还是“先苟着再说”(63.07%),同时他们也不再寄希望于公司——2023年,期待在公司内部晋升或转岗的比例从2022年的26.98%下降到20.36%。
1999年出生的胡玉婷在2023年经历了两次跳槽。去年7月,她的公司因为现金流问题开始裁员,胡玉婷并不在裁员列表中,她原本以为经过这一轮裁员公司还有能力继续走下去,直到公司开始拖欠员工工资,她也终于失去了待下去的信心。之后,胡玉婷跳槽到一家新能源车企,但第二份工作内容“货不对板”,以及大量重复机械的工作内容,她决定及时止损。当时正逢家人生病,种种因素叠加,她选择回到浙江老家,入职一家国企。她接受了降薪25%的落差,觉得“环境就这样了,降薪比没有工作要好一些,起码有收入”。
胡玉婷感受过大城市带给人的独立和自由,也慢慢接受了小城市的“岁月静好”。刚毕业时她将工作看成生活的全部,把工作成果等同于个人价值的全部。然而过去一年的经历让她意识到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在工作上,有很多公司层面的事情是劳动个体无法控制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家人是自己的,比起飘忽不定的职业未来,手边能抓住的才是值得自己付出精力和时间的。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了一组有趣的数据对照:关于“今年所遭遇的职场危机”,选择“工作压力大、健康堪忧”的比例从2022年的24.86%升至28.88%,而在缓解职场焦虑的解决方法中,有33.81%的人选择了“放松身心,给自己放个假”,2022年仅有17.53%的人选择了这一项。
38岁的刘颖就在2023年给自己放个了假。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她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先后经历了多家互联网公司,为的是确保自己的职业轨迹始终呈线性发展。她一路做到了公司中层,直到在最后一家公司经历了一系列人事上的纷争,让她身心受挫,最终她选择了裸辞。
被工作牵动的情绪影响着公司人的心理健康,前程无忧发布的《2023职场人情绪状况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2023年的情绪状况不如上一年,其中,工作不稳定成了引发情绪不佳的首要因素。
向外求而不得,公司人越来越懂得向内探索,不仅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样也关注心理健康。
裸辞之后,刘颖开始自学心理学相关课程,并在2023年年底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的全国统一考试。她发现,随着公司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心理咨询师、冥想师、疗愈师等“心理”相关职业正在兴起。在自我修复和探索的过程中,她也将“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作为自己的下一个职业方向,她希望在帮到自己之后,也能帮到更多当代职场人。
在前程无忧的调研中,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在2023年对跳槽和晋升没有强烈意愿,更多人渴望在现有公司获得涨薪。
但现实难以如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仅48.78%的公司人薪酬有所增长,2022年这一比例是62%。而在涨薪的公司人中,37.86%的人薪酬涨幅在5%以內,2022年这一比例为27%,更多人的薪酬涨幅降低了。同样,2023年,超过42%的公司人(预期)拿不到年终奖,2022年这一数据是31.33%。
更多人对自己这一年的收入感到“不满意”,同时,对于来年的薪资也不抱有期待,觉得“没啥盼头”的公司人占54.26%,同比增长8.5%,认为“行业低迷、可能要降”的公司人占比也增加了,从2022年的9.51%上涨到11.84%。
加薪的底层逻辑来自于企业对利润增长和未来市场增长的信心,而在对未来不再乐观的情况下,曾经被当作激励手段的薪酬,也成了“降本增效”的项目之一。
曾位于薪酬金字塔顶端的金融行业也“同此凉热”。拥有12年金融业从业经历的鲍长青在一家内陆城市的股份制银行工作,2023年他被上级强制要求从业绩较好的营销岗转至运营岗,薪酬下降了70%。据他了解,公司部分同事2022年的奖金都还没有发。
“金融肯定是在市场活跃的情况下才能挣到钱,如果经济不活跃,去哪家银行都是一样的局面。”鲍长青说。
同样来自金融行业、在一家外资银行总行担任客户经理的李威廉也表示,他的收入来自工资及绩效,2023年他的基本工资没降,但由于来贷款或存款的客户数减少,个人业绩受到不少影响,收入也急剧下降。
既然工作的投入产出比已经大大降低,不工作,可能吗?
在问卷当中,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经济压力,你还会选择继续工作吗?结果只有30.68%的人选择“不会”。已经工作了17年的李威廉表示,工作对他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如果没有工作的话,你会和别人失去联系、被边缘化,即使再有钱也没有用”。
但实际上,对于多数公司人来说,“没钱”仍然是他们不工作后最大的担忧。即便离开公司,成为数字游民,他们依然要为了生存,用劳动换取明码标价的经济回报。
陈薇薇结束了长达一年半的gap year之后,得出结论:“上班”是一种比自由职业更具性价比的赚钱方式。
2022年年中,陈薇薇被当时所在的互联网公司裁员,头几个月她并不着急找工作,而选择尝试做了段时间的“数字游民”。她来到聚集了国内外最多数字游民的城市之一大理。她很快发现,这里尽管不受固定办公地点的约束,但“每个人都要做事情”。无论是在咖啡馆还是在民宿的公共区域,都能听到“小红书如何起号”之类的讨论。这种环境并没有让她觉得放松。
当时她将撰稿作为自己的谋生方式,时间和空间上都获得自由了,但如果要赚够生活费,她依然要时时刻刻带着电脑出门。此外,没有了公司的保护壳,在还未建立起个人品牌之前,个体在合作方面前没有什么议价能力。
随着为gap准备的存款消耗殆尽,陈薇薇的数字游民生涯匆匆结束,在一番密集的找工作动作后,她选择了一家广告公司。
不过,重新进入职场,她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大理的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过去拥有的“大厂技能”——写材料、做汇报等,并不能直接在市场上交换价值,反倒是业余时间坚持写作的习惯让她掌握了写文案、做策划这些能养活自己的技能。因此再回职场,她更清楚应该把精力和时间用来积累哪些方面的能力。除了为“简历”打工,还要为自己的作品打工,高薪和福利已经不再是她衡量一份工作的最高标准,留出属于自己的时间,以及能积累更多优秀作品才是她希望在新工作中获得的。
这正如美国文化研究学者安妮·海伦·彼得森《躺不平的千禧一代》里描述的:他们不再渴望自己梦想中的工作,而只想要一份报酬不至于太低、不会太过劳累、不会由于为自己主张权益而心生愧疚的工作。
对大部分普通职场人来说,公司依然是一个比较稳妥和安全的选择,但他们看待工作、个人成长和个人价值的角度已经发生了改变。公司上升和个人上升不再是一体的,尤其在自媒体和灵活用工发展得愈发成熟的情势下,大家开始有意识地寻求公司之外的突破。
多数人会选择从“开展副业”开始。在我们的调查中,54.26%的人选择将“做副业或兼职”作为应对当下职场环境的Plan B。而在大家想要开展的副业类型中,41.38%的人选择做自媒体、建立个人IP。
副业能否带来可观的收入,起码在此次调查问卷中看不到明显的迹象——73.67%的人并没有公司薪酬之外的收入。然而,副业常常是个人感兴趣以及所热爱的事情的延续,是工作之外的个人支点。
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付宇长期研究年轻人的工作价值观,他认为公司人的工作特点就是要做大量的“书面工作”——开会、写邮件、制作PPT等,公司人越来越难感知个体与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我做的这个PPT真的会让这个世界变好吗?”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会有很多年轻人在业余时间从事泡咖啡、做插花等“轻体力劳动”,这也是我们定义的“副业”的一种——为了减压再做一份工。
“我需要一种看得见劳动成果的东西,来治愈漫长的、无聊的公司工作给我造成的心灵伤害。”付宇分析道。
《第一财经》杂志曾在2022年10月刊发表过一篇关于副业的报道,这一次,我们回访了当时的采访对象魏亭圆。在北京经营民宿的经历讓她认识到,在副业上能投入的精力与时间有限,收入大于主业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不变的是,她始终觉得这是一种很棒的生活体验。
这种愉悦感和满足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公司人过去习惯于把个体价值与工作单一捆绑的缺陷,如今个人成长与公司成长成为双线故事,或者说,越来越多职场人不再把公司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
李嘉是《第一财经》杂志2022年“公司人薪酬福利调查”的采访对象,在2022年已经遇冷的就业市场里,他是个“幸运儿”,从一家互联网大厂跳槽到某电池制造厂后薪资翻倍。但经历了2023年,他对于接下来的行情表示谨慎。这一年,李嘉感觉到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也看到在大厂已经升至高层的人被裁员,那种人到中年的风雨飘摇感,使毕业后一路踩着风口择业的他开始怀疑自己接下来是否还能如此顺利。李嘉觉得与其在公司打工,不如和几个朋友一起做个小公司,“做个个体户,养活自己就行”。
刘颖也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职场起伏后感叹,“形势比人强”,换个角度理解,个体的努力只有在行业蓬勃发展时才更容易被认可、被予以“高价”。反之,当行业落寞,大势遇冷,个人所能改变和影响的少之又少。所以,与其把自己和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牢牢绑定,不如锻炼自己的适应力和灵活性,拓宽自己的技能边界,“现在的职场人必然要面对一到两次转型”,刘颖表示。
当看到越来越多脱离职场的个体故事,你可能不禁要问,职场的上升通道真的被封锁了吗?可能没有,只是变得更难。相信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没有一劳永逸的职业规划,也没有立竿见影的职场妙招。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还听到了许多不同的故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生吴玮用“欣欣向荣”形容自己所在的光伏行业,“正好赶上以华为芯片为代表的国产替代成为行业浪潮,中国企业纷纷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吴玮择业时本可以回到老家的苏州大学任教,但他还是想做一些和社会需求相关的,“能够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的工作。
在义乌,负责公司旗下品牌抖音账号运营的刘丹经历了工资从4 0 0 0元涨到1万元的变化。她纠结过是否要“专升本”提高自己的学历,但在抖音上她看到了机会,在视频剪辑、直播运营等方面,她看到大量可以学习的空间,“只要不断学习,在哪里都是学习”。
苏运玺则是开了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在大学期间,他曾跟着学长一起从打包发货做起,积累过一些业务经验。2019年毕业至今,他经历了第一份工作月入三四万的风光,也曾跌入疫情后被裁员的低谷。面对这几年的职场变化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职场年龄焦虑等风险,苏运玺觉得与其依赖于某家公司,不如靠自己,他的跨境电商公司成了他的底气,也给了他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权。
“你必须找到自己那张卷子”,付宇这样形容每个职场人必须面对的课题。每个人都得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爬职场的梯子,也可以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除付宇外,其他采访对象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