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推拿学专业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

2024-02-19马铁明白增华李记泉戴俭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腧穴经络针灸

金 颖 马铁明 秦 悦 白增华 马 原 李记泉 戴俭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如下总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的符合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社会是非曲直价值标准的高度体现和总结。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人体经络、腧穴特点为基础,探讨运用各种针灸学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针灸学在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广泛吸收了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是集中华民族传统科学、哲学、文化于一体的宝贵遗产,其内涵体现了传统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和华夏民族根本的价值追求。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针灸学的入门课程,结合以往授课对象的学情分析和既往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这一关键时期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其打好专业基础外,还亟需做到加强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价值方向、树立开阔的全球视野,使其适应针灸学乃至中医药全球发展大市场环境的需求。

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也是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了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鼓励高等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们也认识到,作为一门承载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专业课程,应当在课程建设中突出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价值观培养。作为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排头兵,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必须扎好根、育好魂,兼备精湛的专业素质、过硬的品德修养,坚持民族自信、专业自信,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才能在全球大市场环境下不迷失、不迷茫。这也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课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经络腧穴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强培养、注重引导,提升课程思政元素的质与量。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这是华夏民族对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也是思想道德精髓、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与民族精神的基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概括为六个方面:“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广义来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追求是相契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基。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我们的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要求[1]。

2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医药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厚德仁爱,敬畏生命,心怀天下”,具体在医师职业道德观上体现为“大医精诚”与“医者仁心”,这种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是符合我们文化底蕴和社会价值追求的,也应作为当代社会中医院校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的基本目标[2,3]。此外,既往针灸专业课教学思政的重点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而我们认为建立学生对本专业乃至中医药文化、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应纳入针灸专业课教学思政的教学目标。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应当树立对针灸学、中医学、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这对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我们认为,当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高质量且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人才,而文化传承反映和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追求,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 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路径

经络腧穴学是经络学与腧穴学的合称,是研究经络、腧穴理论及其应用的学科,是针灸推拿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核心理论与实践课程。本课程是针灸学专业的第一门核心基础课,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培养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理论基础薄弱、文化底蕴不厚、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中医药思维欠缺、思辨感悟能力低;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适应性不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特色优势不突出,不适应现代大健康产业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要求。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革。

3.1 强调经络腧穴学课程建设教学目标设计中情感目标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也就是说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目的为导向,先确立教学目标,再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性、高效率的教学方法[4,5]。我们确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强调了学生对课程理论内容的掌握程度;能力目标在本门课程中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训、实操能力上;情感目标包括两个维度,一方面是建立无私奉献、大医精诚的情怀,另一方面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专业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使命感。在既往针灸专业课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培养重点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而我们认为建立学生对本专业乃至中医药文化、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应纳入针灸专业课教学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应传递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者、传播者的自豪感。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对“合”的追求上,即对和谐、和善、天人合一的推崇。这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鲜明特色,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谋而合,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课程建设中,我们鼓励学生阅读针灸经典著作、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针灸发展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通过课堂分享、课后交流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在分享、交流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将结果纳入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

3.2 在经络腧穴学课程中创新建立一个中心 两强 三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们在经络腧穴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提出了“一个中心、两强、三结合”的教学理念。“一个中心”即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两强”指强化针灸理论与临床技能教学、强化专业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三结合”代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结合、继承经典与创新性科研思维建立结合。我们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德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即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突出课程思政的地位,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心认同感,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追求并立志将民族传统国粹继承好、发展好。

3.3 经络腧穴学课程建设中落实价值观培养的难点与解决策略我们认为,经络腧穴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学生价值观引导、落实立德树人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引导的方式方法,一个是考核方式。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难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并实施于课程教学中。

3.3.1 通过改革教育引导方式 加强经络腧穴学课程建设中的价值观培养

3.3.1.1 基于传统理论课堂 通过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传递思政教育内容讲授法是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优点是传授知识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可以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案例、时事新闻等内容的讲解,如中医药发展近况、中医药的全球发展概况等,合理地利用知识点的节律性,加入思政教育,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爱国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提高综合人文素质,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优秀医务人员。

3.3.1.2 充分利用实训课程 融入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教育针灸推拿学专业的经络腧穴学课程共计126学时,包括课堂教学64学时、在线教学8学时、实训教学54学时。实训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大医精神、树立医生职业形象的关键。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中,我们尝试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操练内容相结合,这个过程不仅是对现有教学大纲的提高,也是为了应对社会对医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案例教学法加强对医疗事故风险和医患矛盾风险的判断和预防教育;(2)通过课堂讨论、模拟诊室,教导学生把握患者的普遍心理需求、与患者做有效沟通、注重人文关怀;(3)采用随机渗透的方法,将严谨认真的治医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建立“大医精诚”的针灸临床医生职业形象。中医所谓大医精诚,是中华传统文化“厚德仁爱,敬畏生命,心怀天下”影响下的医者仁心的品德与情操,这种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是中医院校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根本目标,是我们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具有正确价值观取向人才的基础。

3.3.1.3 应用翻转课堂加强针灸经典学习 提高学生文化自信与专业自信我们认为,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应阅读中医经典,从中体会刺灸法应用中的中医思维结构、了解丰富针灸临床总结。中医经典是古人留存的宝贵财富,早在1954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明确指出我们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整理中医书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随着几代人的努力,众多的中医药古籍文献、学术思想和民间技法等得到了整理。屠呦呦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也证明了毛泽东主席对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一判断和指示的正确性。我们认为,通过翻转课堂的方法,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并进行现场汇报,让学生主动探索专业背后蕴含的知识,发散思维,树立对针灸学、中医学、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这对理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3.3.1.4 尊重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 形成教学 实践 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中医药发展的指示,突出了“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6]中也有专门章节内容对中医药人才培养作出指导,明确提出要“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我国一贯鼓励中医药教育高等院校加强社区服务实践教学和中医药师承教育,这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第二课堂”,即加强实践教学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和探索创新,也更有利于他们建立卫生服务伦理意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并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励他们刻苦学习。通过传统授课方式与实训实践的结合,我们形成了“教学、实践、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从“理论-模仿与实践-反思与再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加强学生内心认同感的新模式,引导学生建立专业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1.5 加强教师素质培养 通过教 育互促使思政教育

融入专业课课堂教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德才兼备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而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这需要我们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注重专业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协调发展,二者并重。核心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坚持尊重教师、相信教师的原则,鼓励教师通过自我学习、协作交流、外出进修等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教”专业知识的能力和“育”思想品德的能力,积极倡导课程思政;坚持以传承点燃传承、以创新推动创新,发挥教师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当代青年人文化自信的核心作用,通过教育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这不仅是提升针灸学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3.3.1.6 以创新和发展的理念影响和激励学生 针对情感目标的设置完善学生的考核评价体制针灸学在传承经典中不断突破与创新,可以说它是一门承载厚重历史而又朝气蓬勃的学科。我们在教育和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当不断以创新的理念影响和激励学生,坚持在传承历史和古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突破,让学科的发展保持新鲜。创新是时代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需要,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7]中,突出强调了在“十四五”期间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也提示我们要在创新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把个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发扬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中医药人的智慧与力量。

3.3.2 通过改革考核方式 加强经络腧穴学课程建设中的价值观培养在课程考核评价中,我们坚持紧密联系德育教学目标,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取得与课程建设目标相一致的良好教学效果。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中,经络腧穴学课程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期末笔试占70%、实训技能考核占20%、期中在线考试占10%。为提高对学生德育效果的评价,我们在实训技能考核中突出对其操作规范、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等方面的考评。在期中在线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加入对针灸经典学习、科研成果掌握情况汇报的考评,鼓励学生注重经典学习、加强课外学习,拓展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另外,我们通过积极建立和完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针灸基本功、心理素质、医德医风及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等形成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和全球市场需要的综合性评价,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中医药文化特色,满足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人才培养需要。

4 结语

中西医并重,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内容。2016 年8 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8],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明确作为我国新时期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工作方针。“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提出和逐步实施,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6]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医药进入了更加规范、快速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国家在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中的投入和决心,中医药正迎来发展的大好阶段。经络与腧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名片,传递着古人的智慧和医疗技能,更蕴含中华传统哲学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作为针灸学子,肩负传承重责,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心怀使命担当,遵循规律、继承发展、传承精华、扬弃创新,推动针灸学科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为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腧穴经络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经络考证
李顺保教授奇经八脉腧穴考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