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合一回归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 *
2024-02-19王科军毕殿勇于晓飞
王科军 刘 莹 曲 骞 毕殿勇 于晓飞
(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内容主要包括四诊和辨证,涵盖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1]。依据中医诊断学课程的特点,理论与实践教学应有机融合,方能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提升其对基本技能的运用,帮助其形成中医诊断辨证思维。对接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要求,中医诊断课堂教学应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积极发挥课程育人作用,贯彻“三全育人”,应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严格把控学生学习过程;应回归中医经典,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基于此,课程组积极构建“五结合一回归”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中医诊断学课程,实现了课程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医诊断学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以往的教学,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再进行实践教学,如此一来,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不能有机融合,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难以被充分调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边学理论边实践,边实践边学理论的机会,加强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体现了自身价值,提高了学习兴趣及自信心[2,3]。
教学中,课程组积极探索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比例。明确教学目标,构建36 个知识模块。将教材中重复的内容整合,仅体现在一个知识模块之中,避免重复讲解。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36 个临床资源库,包括图片、视频、临床医案等。对接中医执业医师及临床诊疗需要,构建12 个中医诊断实践技能项目,融于知识模块讲解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每讲完一种诊法或某一辨证方法,立即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践,将临床案例教学贯穿于教学始终。课程最后安排中医诊断思维训练综合实践项目,提高学生各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积极搭建教学平台,建设集授课、实训、考核于一体的参与式、交互式中医诊断学实训平台,包括多媒体教学、中医舌诊辅助系统、中医脉象实训系统、中医脉象描记仪、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系统及中医模拟门诊。
课程结束后,设置中医诊断学综合实践课程,以实训+见习+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实训内容主要为中医诊断基本技能强化训练和中医临床诊疗模拟实训。实训结束后,安排学生于附属医院中医科进行临床跟诊见习,见习中带教老师选择典型患者进行分析,讲解辨证论治的过程,让学生初步形成中医辨证论治思路。最后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社会实践,依托学院“一周一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医诊断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锻炼动手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中医传播能力。
2 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 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
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点较多且零散,单纯的课堂教学若要完成全部授课内容,会面临学时不够、学生被动接受、效果较差等问题。课程组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探索混合式教学改革。实施知识点分级讲解,重点知识反复讲、一般知识课上讲、了解知识线上讲。
线下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体验式、虚拟仿真等教学方法,引入真实性病人和体质标准化病人,还原临床情境,让学生早接触临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医患沟通,开拓辨证思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授课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可选择一些病情较为缓和、典型,且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复诊时将其作为典型案例,预约至中医模拟门诊进行诊病,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小组汇报,最后教师点评。如此,学生可以真实感受带教老师的辨证论治全过程。引入中医体质标准化病人,设计与其紧密相关的脚本,让其能够基本体现出所选案例的舌象和脉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四诊实训,重点训练学生问诊采集病史以及舌诊、脉诊的能力。
线上构建交互式学习平台。先对中医诊断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分为重点知识、一般知识和了解知识。根据梳理的知识点,针对重点知识和了解知识制作视频,由课程组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借助中国大学慕课(MOOC)平台建立中医诊断学校内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将中医诊断学的相关课程资源,如教学大纲、习题、临床案例库、望诊图片、闻诊声频、出诊视频、微课视频等上传至SPOC 平台,使学生在线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线上学习,并利用平台教师答疑区、讨论区实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使学生能够应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中医诊断学。
针对某些重点知识,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的学习。布置任务,学生先行自学,而后小组协作进行课上汇报、讨论及练习。通过线上自学和线下汇报讨论,反复学习,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于一般知识点,教师仅在课堂讲解,当堂解决,学生在课下复习即可。对于了解性知识点,学生自行在线上学习,教师仅做考核性练习,并针对问题进行讲解。
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筑牢了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主体”关系,使教学中心由“以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为中心”,打破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平台,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3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打造协同育人新模式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中医诊断学第一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发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作用,课程组开设了以中医四诊体质辨识、中医诊断医疗实践、中医诊断知识推广、中医诊断科技创新项目为主题的第二课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
中医诊断学课堂教学以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为主,具体如何将所学理论与技能应用到实践中,第一课堂教学尚难以解决。课程组积极利用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社区义诊、体质辨识、健康宣教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社会实践完成之后,根据实践所遇问题,作进一步总结分析,查阅相关文献,形成科研思路,申报与中医诊断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医诊断学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与技能,可有效指导第二课堂的实践;而第二课堂的具体实践,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第一课堂所学理论与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协同沟通、医学素养、社会责任、服务意识等综合素质,达到良好的协同育人效果。
4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 探索课程育人新形式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需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积极利用专业课程的思想引领及价值观塑造的独特优势,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协同育人作用[4]。在具体实践中,根据课程特点,课程组将“仁心妙术”的校训和“大医精诚”的理念有机结合,构建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深挖思政元素,建立以知识技能为载体的课程思政资源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授课中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引入案例式、情景式、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真实性病人等教学方法,还原临床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临床诊疗过程,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主义医德规范,养成良好的中医诊断辨证思维,热爱中医药事业。另一方面,积极对接与中医诊断学授课学期相同的思想政治实践课,与该课教师联合备课,找准切入点,共同设计既体现思政又体现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医诊疗服务的基础上,融入红色教育和传统文化,形成“中医诊疗+红色教育+文化感悟”的实践育人模式,积极发挥中医诊断学课程实践育人功能。
5 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单纯的终结性考核通过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习过程管理,显然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不能真实体现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掌握的程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辨能力、诊断思维及专业素养。因此,课程的考核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具体学情及课程内容制定[5],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过程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形成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融合式发展的考核模式。过程性考核注重学习过程的价值,将目标与过程管理相统一[6],将教与学有效连接,学生评价反馈促使教学调整,教学调整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实现良好的“教”与“学”互动。
课程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构建了五位一体考核指标体系,将学习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中医思维以及专业素养考核融为一体,贯穿于过程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占50%:线上成绩占20%,包括视频学习进度、单元作业、单元测验、主题讨论,由中国大学MOOC平台生成成绩,其中单元作业以生生互评的形式进行;线下成绩占15%,包括章节练习、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翻转课堂汇报;中医诊断实践技能成绩占15%,对接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类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及中国医学技能大赛,望诊考核学生面色及舌象辨识能力,问诊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临床问诊过程,切诊考核脉诊操作,闻诊考核学生对常见病理声音辨识能力,辨证通过模拟门诊考核学生中医诊断辨证思维。终结性考核占50%,采取计算机网络考试,加大能力、素质型考题比例,融入图片、声频、视频等与中医临床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考题,考核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6 回归中医经典 强化中医思维
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7],强调把中医药经典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将中医药经典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涵盖了中医基础与临床,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中医经典对增强学生中医文化自信及促进学生中医思维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应回归经典,将中医经典的内容融入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教学时,纳入与中医诊断学授课密切相关的一些经典原文,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中追本溯源,早接触中医经典内容,加深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经典、用经典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7 结语
2018 年,《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8]提出,把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作为改革的战略选择。2019 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9]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2019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10]指出,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由此可见,“五结合一回归”模式,符合中医诊断学课程特点,遵循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中医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融合式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