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足迹和SD模型的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2024-02-18黄丽想王健泉邸齐梦秦欢欢

人民珠江 2024年1期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山东省

黄丽想 王健泉 邸齐梦 秦欢欢

摘要:水資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对于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具有关键的指示意义,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水资源利用中愈发重要,但现有研究缺少针对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核算与评价。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山东省水资源供需系统动力学模型,对200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与评价。结果表明:①200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值和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平均值分别为0.379、0.106 hm2/人,两者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由此导致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均为负值(均值为-0.273 1 hm2/人),即所有年份均存在水资源生态亏损,山东省水资源始终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承受较大的水资源生态亏损压力;②200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且呈上升的趋势,平均值为3.581,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波动不大,平均值为1.232,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平均值为0.143 hm2/万元,下降幅度高达90.9%,山东省在2001—2022年会承受较大水资源生态压力,水资源处于不安全利用的状态,水资源的生态经济协调性较好,但离1.414的最佳生态经济协调度还有不少距离,需进一步加强山东省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性,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③山东省需要在节水设施的推广、节水栽培技术的采用、用水效率的提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力量,在生活用水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需要在民众节水意识的培养、对保护现有水资源的大力宣传及节水措施在全社会的普及等方面加大力度,让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深入人心,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系统动力学;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235(2024)01.0001.12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SD Model

HUANG Lixiang1, WANG Jianquan1, DI Qimeng1, QIN Huanhuan1, 2*

(1. 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 China)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are of key direc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a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However, existing research lacks account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ystem dynamic model of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22 are calculat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 From 2001 to 2022,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showed a fluctuating downward trend, with the average per 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the average per capita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being 0.379 hm2/person and 0.106 hm2/person, respectively, showing a slow downward trend. As a result,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profit and loss of water resources were both negative (with an average of -0.273 1 hm2/person), indicating that there were ecological losses of water resources in all years. Water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have always been in an unsustainable state of utilization, enduring significant ecological losses of water resources. ② From 2001 to 2022,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index of water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greater than 1 and showed an upward trend,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3.581.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ordination index of water resources had little fluctuation,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232.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tensity of water resources showed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0.143 hm2/104 RMB and a decrease of up to 90.9%. Shandong Province suffered from significant ecological pressure on water resources from 2001 to 2022, and water resources were in an unsafe state of ut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ordin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s good, but there was still a gap from the optimal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ordination of 1.414.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ordin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③ Shandong Province needs to invest a lot of effort in promoting water.saving facilities, adopting water.sav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improving water efficiency. In terms of domestic water use, as the population is constantly growing,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efforts in cultivating public awareness of water.saving,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protection of existing water resources, and popularizing water.saving measures in the whole society. Only by making the awareness and behavior of water.saving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hearts can we better and more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Keywords:ecological footprint of water resources;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system dynamics;Shandong Province

水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键基础性资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水资源生态足迹是基于Willam Rees提出的生態足迹概念发展而来的非货币度量方法[2-4],指能满足区域内人群的水资源需求且具有生物生产力的水域面积[5-8],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是指可以支撑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水资源能力[9]。对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匹配与平衡情况进行研究,能深入了解区域水资源利用盈亏情况,掌握该地区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可以帮助制定有针对性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在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逐渐成为水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10-18]。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水资源供需失衡问题在持续恶化,水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19],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可持续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

目前,有诸多学者在不同时空尺度对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包括城市尺度的广东省中山市[25]、浙江省台州市[26]等,省级行政区尺度的上海市[7]、广东省[27]、福建省[28]、甘肃省[6]、山东省[29]等,流域和地区尺度的鄱阳湖流域[12]、长江流域[14]、西南地区[5]、淮河流域[11]等及全国尺度[13]。这些研究案例通常是基于公报或统计数据对研究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然而,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中涉及的区域需水量与多种因素相关,准确进行需水量计算是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和分析的前提条件。目前,通常采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法[2]、灰色预测模型法[30]、ARIMA模型法[31]、BP神经网络模型法[11]和GRNN模型法[32]对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相比而言,SD模型能定量考虑影响需水量的各种水文、气象、社会、工程、经济和科技等因素,从而进行较准确的需水量和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

山东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人口、灌溉耕地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7%、6%和10%[33],但受气候及地形限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334 m3/人)仅有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的1/6和1/25,是中国水资源供需压力最大的省份之一[34]。目前,针对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较少[29,33,35]。因此,为掌握山东省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盈亏状况,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有必要对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与评价。

本文在文献[34]构建并校准的SD模型并充分考虑山东省社会经济和水资源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对山东省2001—2022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选取水资源生态盈余、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等指标分析山东省水资源利用状况,为山东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山东省(经纬度坐标为34°23′~38°17′N、114°48′~122°42′E)是中国东部沿海省份,总面积1.558×105 km2,南北和东西长度分别为400、700 km,与江苏、安徽、河南及河北等省接壤,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从东往西分别为东部低山丘陵区、西北部平原区和中部中低山地丘陵区。山东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省份,经济总量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也是中国人口和农业大省,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山东省降水集中、雨热同期,2001—2021年水资源量和降水量呈波动变化趋势(表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还未公布),平均降水量、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691.86 mm、294.05亿m3、194.61亿m3和99.42亿m3,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人口、农业及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由此造成水资源短缺既是山东省基本省情又是经济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的客观事实,山东省水资源利用压力越来越大。

1.2 系统动力学方法介绍

出现于1956年的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法是美国的J.W.Forrester教授创立的,起初是用于企业生产与管理问题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仿真方法,后来逐步发展至各个领域,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系统动力学。SD模型法通过分析系统行为与内在机制之间的关系而构建数学模型,获得系统产生变化的因果关系,从而对系统行为进行定量仿真。

在数学上主要使用微分方程组来描述系统动力学中的各个系统及其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假设系统动力学模型中一共有n个要素变量Vi(i=1,2,3,…n),每个变量均在其定义域内为可微的函数,并且满足式(1),则这n个要素变量构成一个系统。若要考虑到依赖于时间和空间,则联立方程组就应该用偏微分方程表示。式(1)表示了系统动力学的一般原理。

在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中,需要先把系统分成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再对各个子系统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使模型逐渐充实。子系统由基本单元和一阶反馈回路组成,一阶反馈回路包括状态变量、速率变量和辅助变量这3种基本变量,而这3种变量则分别由状态方程、速率方程和辅助方程来表示。另外还有一种叫做表函数的方程,表函数是用来表示那些无法用显性方程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程。所有形式的系统都可以用这些方程来表示。

1.3 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描述,生态足迹将如同其他各个账户,将消耗的水资源量转化为相应账户的生产面积——水资源用地面积,然后对其进行均衡化,最终得到可用于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可以相互比较的均衡值。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见式(2)、(3)[35-36]:

式中 EFW——水资源生态足迹,hm2;efw——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hm2/人;TP——总人口,人;EFWi——第i个部门水资源生态足迹,hm2;Ui——第i个部门用水量,m3,i=1~4表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部门;αw——全球水资源均衡因子,取值5.19[2];Pw——全球水资源平均生产能力,m3/hm2,取值3 140 m3/hm2 [2,12];ECW——水资源生态承载力,hm2;ecw——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hm2/人;θ——区域水资源产量因子,取值0.7[35];RT、RS和RG——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m3;0.4——在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中需扣除用于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补偿面积后的可用水资源比例[28]。

1.4 可持续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可持续水资源利用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能保证子孙后代发展经济社会需求的水资源利用。本文选取水资源生态盈亏、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等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见式(4)—(7):

式中 DW——水资源生态盈亏,hm2;dw——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hm2/人,正/负值代表水资源生态盈余/亏损,表明水资源可以/不可以继续利用,数值越大,这种可以/不可以继续利用的程度越高;IW——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大于1表示水资源需求大于水资源供给,区域处于不安全的水资源利用状态,不安全程度与其数值大小成正比,小于1代表水资源需求小于水资源供给,区域处于安全的水资源利用状态,安全程度与其数值大小成正比;ECI——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取值范围为[1,1.414],数值越大,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性越好,其数值越大/小,区域水资源生态协调性和安全性越好/差;EFIW——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hm2/万元,用来衡量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值越小表示用水效率越高;GDP——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1.5 山东省水资源利用SD模型

本文在文献[34]构建并校准的山东省水资源利用SD模型基础上进行研究。图1是山东省水资源利用SD模型流图,展示了变量之间定量因果关系。模型校准结果表明,除少数结果外(2021和2022年的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包括灌溉需水量和牲畜需水量)、工業需水量、生活需水量和总需水量模拟值与历史值拟合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表2),而这2 a工业需水量模拟值与历史值拟合误差仅为5.86%和6.91%,小于10%,说明该SD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结果和较强的适用性[37-38],可用于本文的研究。

1.6 模型数据的来源

模型参数有常数类、表函数和初始值等3类,本研究中使用的现状年份参数数据来自于山东省相关统计数据,包括《山东省统计年鉴》中的社会经济数据和各类增长率数据及《山东省水资源公报》中的水资源数据和用水定额数据。这3类参数的数值根据山东省不同用水部门特点和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参考国内外相似研究区域的相关参数,依据山东省人口增长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应用状况、水资源利用程度、工农业节水工艺和技术等因素的变化,综合评价并确定这些参数的数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资源生态足迹及其组成

根据用水部门的不同,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分为生活用水生态足迹、工业用水生态足迹、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和生态用水生态足迹等4部分。图2是山东省2001—2022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2001—2005、2006—2008、2009—2014、2016—2017年为下降阶段,2005—2006、2008—2009、2014—2016、2017—2022年为上升阶段。整个研究期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趋势

可以由曲线y=0.0737x4-3.6099x3+60.626x2-409.71x+4537.3(R2=0.834 8)来刻画,由2001年的4 203.146万hm2下降为2022年的3 635.783万hm2,降幅为15.6%。

图3是山东省2001—2022年各用水部门水资源生态足迹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3是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组成比例。从图3、表3可以看出,山东省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61.66%~ 79.21%)最高,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其变化的趋势可以由曲线y=-41.248x+3022.3 (R2=0.859 7)来刻画,下降速率为41.248万hm2/a,由2001年的3 130.529万hm2下降到2022年2 241.782万 hm2,下降了39.64%;山东省生活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为5.99%~16.76%,呈上升的趋势,其变化的趋势可以由曲线y=13.655x+341.91 (R2=0.871 2)来刻画,上升速率为13.655万hm2/a,由2001年的374.282万hm2上升至2022年的604.261万hm2;山东省工业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为9.81%~16.76%,先降后升,呈U型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的趋势可以由曲线y=1.7613x2-36.872x+615.71(R2=0.648 5)来刻画;而山东省生态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为0.12%~5.70%,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其变化的趋势可以由曲线y=9.230 4x-8.8482 (R2=0.931 8)来刻画,上升速率为9.230万hm2/a,由2001年的5.620万hm2上升至2022年的175.534万hm2。

造成山东省各用水部门生态足迹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具体来说,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导致生活和工业用水生态足迹的增长以及对粮食需求的增长,从而导致农业用水生态足迹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随着节水技术的推广与用水效率的提高,山东省生活和农业用水生态足迹的增速低于工业用水生态足迹的增速,导致它们在水资源生态足迹中所占的比例在下降,而工业用水生态足迹的占比则有所提高。

在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部门的共同作用下,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山东省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占比最高且呈下降的趋势,说明农业领域是山东省节水的重点,农业部门采取的相关节水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业用水效率得到了提高。由于山东省经济发展较快,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生态足迹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幅度较小,说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导致生活用水生态足迹和工业用水生态足迹的显著增长,这可能与生活和工业部门节水措施采用和用水效率提高有一定的关系。由以上分析可知,200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处于不断改善状态,这可能与山东省在产业结构调整、节水技术与措施的推进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等方面所做努力息息相关。

2001—2022年平均来看(表4),山东省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生态足迹分别为2 547.908万、495.499万、498.948万、97.301万 hm2。灌溉用水生态足迹在农业用水生态足迹中占主导地位,决定了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大小,其值(2 220.400万 hm2)约是牲畜用水生态足迹(327.508万 hm2)的6.78倍。城镇生活用水生态足迹占据生活用水生态足迹的主导地位,其值(346.862万 hm2)是农村生活用水生态足迹(152.086万 hm2)的2.28倍。从以上分析可看出,200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利用趋向合理,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及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用使得占比最大的农业用水生态足迹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使得工业与生活用水生态足迹的比重在提高,而生态环境用水生态足迹的比重则变化较缓慢。

2.2 水资源生态足迹盈亏分析

水资源生态盈亏指的是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大小关系,若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小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则该地区存在水资源生态盈余,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可以继续开发利用该地区的水资源;若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大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则该地区存在水资源生态赤字,水资源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的状态,不应该或需要谨慎开发利用该地区的水资源。

图4是山东省2001—2022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跡、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与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变化曲线。从图可以看出,2001—2022年山东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均值为0.379 0 hm2/人)始终大于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值为0.105 9 hm2/人),两者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分别由2001年的0.464 9、0.128 8 hm2/人下降至2022年的0.357 7、0.096 8 hm2/人,分别下降了29.98%、33.06%。结合以上两者,山东省2001—2022年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均为负值(均值为-0.273 1 hm2/人),即所有年份均存在水资源生态亏损。山东省人均水资源生态亏损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1年的0.336 1 hm2/人下降至2022年的0.260 9 hm2/人,下降了28.83%。

以上分析说明,由于在2001—2022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大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山东省水资源始终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承受较大的水资源生态亏损压力,需采取更严格措施来压减水资源生态足迹,从而扭转水资源生态亏损局面。然而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山东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均呈下降的趋势,说明山东省水资源生态亏损的程度和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程度在不断地缓解,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2.3 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比较

与中国北方地区相比较(表5),山东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显著低于宁夏回族自治区[39]、内蒙古自治区[39]、青海省[39]、甘肃省[39]、全国平均水平[13]、河南省[39]和辽宁省[30],与山西省[39]和陕西省[40]的水平相当,高于北京市[1]的水平。同时,山东省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处于偏下水平,显著低于青海省[39]、陕西省[40]、辽宁省[30]、河南省[39]、内蒙古自治区[39]和全国平均水平[13],高于北京市[1]、甘肃省[39]、宁夏回族自治区[39]和山西省[39],由此导致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则处于中等亏损状态,亏损量高于北京市[1]、辽宁省[30]、青海省[39]、陕西省[40]和全国平均水平[13]。以上分析说明,山东省水资源利用压力很大,水资源生态亏损情况较严重,需要采取更有利措施才能缓解和消除这种现象。

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分析

表6列出了山东省2001—2022年可持续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结果。从表6中可看出,200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且呈上升的趋势,平均值为3.581,由2001年的3.610上升至2022年的3.695,上升幅度为2.35%,说明山东省在2001—2022年会承受较大水资源生态压力,水资源处于不安全利用的状态。200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波动不大,平均值为1.232,由2001年的1.231变化为2022年的1.227,说明山东省水资源的生态经济协调性较好,但离1.414的最佳生态经济协调度还有不少距离,需进一步加强山东省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性。200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平均值为0.143 hm2/万元,由2001年的0.462 hm2/万元下降至2022年0.042 hm2/万元,下降幅度高达90.9%,说明山东省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现有研究表明,区域水资源利用问题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11],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是衡量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大,导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大[11],因而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逐步下降是区域水资源能保持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标志。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通过采用定量化的SD方法对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核算,能够掌握该区域用水的结构与变化情况、水资源供需平衡与可持续利用状态以

及节水措施实施的重点所在,进而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建议和依据,这是本文的创新性所在。对于山东省来说,农业部门是用水大户,也是重点节水对象,存在较大的节水空间。为此,山东省需要在节水设施的推广、节水栽培技术的采用、用水效率的提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力量。在生活用水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需要在民众节水意识的培养、对保护现有水资源的大力宣传及节水措施在全社会的普及等方面加大力度,让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深入人心,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结论

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是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在校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山东省2001—2022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计算,通过水资源生态盈亏、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等指标对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能够得到以下结论。

a)200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61.66%~79.21%)最高,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下降速率为41.248万hm2/a;生活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为5.99%~16.76%,呈上升的趋势,上升速率为13.655万hm2/a;工业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为9.81%~16.76%,先降后升,呈U型的变化趋势;生态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为0.12%~ 5.70%,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b)2001—2022年,山东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均值为0.379 hm2/人)始终大于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值为0.106 hm2/人),两者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均为负值(均值为-0.273 1 hm2/人),即所有年份均存在水资源生态亏损,且人均水资源生态亏损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山东省水资源始终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承受较大的水资源生态亏损压力。

c)与中国北方地区相比较,山东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处于偏下的水平,显著低于大部分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导致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处于中等亏损状态,山东省水资源利用压力很大,水资源生态亏损情况较严重,需要采取更有利措施才能缓解和消除这种现象。

d)2001—2022年山东省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且呈上升的趋势,平均值为3.581;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波动不大,平均值为1.232;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平均值为0.143 hm2/万元,下降幅度高达90.9%。山东省在2001—2022年会承受较大水资源生态压力,水资源处于不安全利用的状态,水资源的生态经济协调性较好,但离1.414的最佳生态经济协调度还有不少距离,需进一步加强山东省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性,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e)山东省需要在节水设施的推广、节水栽培技术的采用、用水效率的提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力量。在生活用水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需要在民众节水意识的培养、对保护现有水资源的大力宣传及节水措施在全社会的普及等方面加大力度,让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深入人心,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岳晨,刘峰,杨柳,等.北京市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J].水土保持通报,2021,41(3):291-295.

[2]欧阳兴涛,廖浩宇,姜秋香,等.基于改进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仿真及调控[J].环境科学,2023,44(3):1368-1377.

[3]徐智超,温璐,张雪峰,等.基于生态足迹的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评价[J].生态科学,2022,41(5):90-97.

[4]Ester V.Books: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1999,3(2/3):185-187.

[5]楊晓霖,潘玉君,李晓莉.西南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动态特征与预测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7(6):58-67.

[6]李菲,张小平.甘肃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空特征[J].干旱区地理,2020,43(6):1486-1495.

[7]周飞,邱卫国.2013-2019年上海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评价[J].人民黄河,2022,44(S1):51-53.

[8]张羽,左其亭,曹宏斌,等.沁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特征及均衡性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2,33 (3):50-57.

[9]刘文铮.区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耦合模型研究[J].海河水利,2022(3):98-101.

[10]王刚毅,刘杰.基于改进水生态足迹的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以中原城市群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1):80-90.

[11]安慧,范历娟,吴海林,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淮河流域水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5):1076-1087.

[12]夏军,刁艺璇,佘敦先,等.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及承载力分析[J].水资源保护,2022,38(3):1-8,24.

[13]马晓蕾,郭婷文.中国水生态足迹与承载能力时空演化研究[J].人民黄河,2022,44(6):81-87.

[14]邵骏,卢满生,杜涛,等.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及其驱动因素[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1,38(12):19-24,32.

[15]VANOEL P R,MEKONNEN M M,HOEKSTRA A Y.The external water footprint of Netherlands:geographicallyexplicit quantification and impact assessment [J].Ecological Economics,2009,69(1):82-92.

[16]WANG S,YANG F L,XU L,et al.Multi-scale analysi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Liaohe Basin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s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53(15):158-166.

[17]YU Y,HUBACEK K,FENG K S,et al.Assessing regional and global water footprints for the UK [J].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5):1140-1147.

[18]REES W E.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J].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19]张凯,吴凤平,成长春.三重属性的承载力约束下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动态演进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21,42(12):5757-5767.

[20]CHEN P,SHI X Q.Dynamic evalua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arget correlation degree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22,93(2).DOI:10.1016/j.eiar.2021.106734.

[21]DU W P,YAN H M,FENG Z M,et al.The supply.consumption relationship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und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J].Resources,Conservation & Recycling,2021,172.DOI:10.1016/J.RESCONREC.2021.105679.

[22]CHEN H Z,XU J F,ZHANG K,et al.New insights into the DPSIR model:Revealing the dynamic feedback mechanism and efficienc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2,348.DOI:10.1016/j.jclepro.2022.131377.

[23]LIU K,TAO Y M,WU Y,et al.How do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ffect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Evidence from Chinese provinces panel data [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20,18(2):97-102.

[24]ZHANG Z F,XU H D,SHAN S S,et al.The Impa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n environment and public health — evidence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in Chin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2,19(9).DOI:10.3390/ijerph19095361.

[25]位帥,方群生,何沛英.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法的中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J].人民珠江,2020,41(8):26-33.

[26]董立翔,叶永波,顾毅.基于改进模型的台州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析[J].人民珠江,2018,39 (12):116 -123.

[27]张义敏,张晓琳,陈畅.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广东省及珠三角九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人民珠江,2022,43(4):31-40.

[28]岳晨,钱永,崔向向,等.福建省 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J].水土保持通报,2022,41(6):282-287.

[29]陈正雷,陈星.山东省水生态足迹时空分布与驱动效应研究[J].人民黄河,2020,42(4):76-80.

[30]郭荣中,申海建,杨敏华.基于灰色模型的长沙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预测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 (4):195-200.

[31]张振龙,孙慧,苏洋.新疆干旱区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的动态特征与预测[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 (12):1880-1888.

[32]郭晓娜,苏维词,杨振华,等.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水生态足迹分析及预测[J].灌溉排水学报,2017,36(2):69-75.

[33]黄佳,徐晨光,满洲.基于生态足迹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人民长江,2019,50(2):115-121.

[34]张诗倩,赖锋,秦欢欢.基于SD模型的山东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人民珠江,2021,42(2):61-67.

[35]黄林楠,张伟新,姜翠玲,等.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J].生态学报,2008 (3):398- 405.

[36]NICCOLUCCI V,GALLI A,REED A,et al.Towards a 3D nat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geography [J].Ecological Modelling,2011,222(16):2939-2944.

[37]DONIGIAN A S.Watershed model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the HSPF experience [J].Proceeding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Federation,2002 (8):44-73.

[38]李偉.苕溪流域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9]朱向梅,王子莎.黄河流域水足迹公平性分析研究[J].环境生态学,2022,4(2/3):83-89.

[40]张淑兰,张海军,张盉儆,等.陕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及其可持续利用分析[J].人民长江,2021,52 (4):130-136.

猜你喜欢

系统动力学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The improvement of camp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系统动力学关联分析模型
山东省即墨市
大学生网游成瘾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基于SD模型的文化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仿真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东省农村消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