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4-02-18王娟

婚育与健康 2024年1期
关键词:护理工作整体护理心理状态

王娟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护理中的实践与思考。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整体护理;护理工作;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人员考核;心理状态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holistic nursing in nursing

WANG Jua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Xiangh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Langfang, Hebei 065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holistic nursing in nursing.Methods:Fifty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study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nursing plan,with 25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olistic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nursing,the overall nursing satisfaction,nursing quality score,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and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and nurse patient dispu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valuation scores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Implementing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work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nursing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nursing work.

【Key Words】Holistic nursing; Nursing work; Quality of nurs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Personnel assessment; Mentality

隨着护理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临床患者的需求[1]。在临床中实施新型的护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医院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水平,体现整体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的全面发展[2]。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从患者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患者的临床需求,通过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和体贴的护理,做好护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使患者住院期间的感受和舒适度提高,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对医院的声誉以及临床治疗有重大的意义[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整体护理工作能够体现护理问题,提高了临床的护理效果,本文针对整体护理在护理中的实践和思考汇报如下。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年龄20岁~80岁,平均年龄(45.4±3.5)岁;对照组年龄19岁~79岁,平均年龄(45.1±3.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针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落实护理规范性的各项操作,遵医嘱给予患者正确的用药,根据临床疾病的状态,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辅助患者做好相应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降低交叉感染以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2.1提升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所熟知的患者类型,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专科疾病的理解,采取定期培训的方法,帮助护理人员提高专科实践能力,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在临床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培训,保证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专业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效果,为患者带来舒适的感受,更能够体现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有助于护理质量的落实和提高。

1.2.2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根据护理人员承担的工作职责,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运用科学的护理工作方式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保证在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进行相关的工作措施,定期开展责任化的护理小组工作,有利于各种护理规范的落实,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制订相关的工作流程,防止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结合实际经验和临床问题,优化最新情况下的护理流程,提高流程效果。在临床中,最大限度地保证护理工作的有序发展,降低临床护理问题的发生率[4]。

1.2.3健康宣教 对患者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以及病情状态,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需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结合临床所出现的问题向患者进行讲解。在健康宣教过程中,仔细地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临床症状,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行为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更好的认知,减少患者对疾病所产生的误解。甚至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运用书面健康教育或者是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的方式,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措施。

1.2.4心理护理 整体护理工作应该针对患者的病情做好全面的分析,由于患者住院期间会出现负面情绪,内心产生焦虑和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在不同阶段与患者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做好心理沟通,通过细致的关怀以及对患者的了解,将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在临床住院期间解决患者的心理方面的措施,能够有效地树立患者的形象和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有效地参加各项护理活动,培养患者热爱生活和积极面对疾病的能力。

1.2.5饮食干预 在临床日常生活中,注意患者的饮食干预,如果患者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可以建议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可以食用粗纤维的食物,防止患者出现便秘的危险,在疾病后期,注意让患者补充蛋白质,如果患者消化功能降低,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选择合适的营养搭配,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变化。

1.2.6定期工作总结 对护理工作做好每周总结,并开展护理工作计划,对于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好整改和统计,当出现问题,应该及时查明相关的原因,制定临床解决护理问题的方案,有效地改进护理措施,对于所总结出的护理工作不足,应该及时地进行完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5]。

1.2.7合理排班 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准确地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弹性排班,使护理人员能够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下为患者进行服务,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应该注重护理工作的安全,了解患者的病情后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减轻护理人员个人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1.3效果评价(1)护理满意度评价:使用医院自制的问卷,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2)护理质量:责任心、沟通能力、耐心度、服务态度,每项满分为100分[6],分值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高,分值越低则表示护理质量越差。(3)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7]。(4)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8]。(5)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指标有应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护理文书书写及实践操作能力,各项25分为最高分,分值与护理人员能力呈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比较两组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2.4比較两组护患纠纷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护患纠纷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2.5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5所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护理工作中所带来的风险,传统的护理模式应用护理质量较差,因此会导致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形象。因此,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应开展整体护理模式,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护理风险提高基础保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负面情绪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实施整体护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的产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延芝.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之友,2021,32(5):22.

[2] 李学卫.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大视野,2021,29(12):164.

[3] 林丽丽.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20(13):132.

[4] 胡方舟,赵瑞芳,白杨,等.某三级甲等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病人特征分析及对全科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全科护理,2022,20(8):1140-1142.

[5] 潘芹.全科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30(8):79-80.

[6] 宋君艳.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智慧健康,2022,8(18):149-152,156.

[7] 宋万英.关于全科护理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3):162-163.

[8] 张亚.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养生大世界,2021,20(7):199.

猜你喜欢

护理工作整体护理心理状态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