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医学生体育教学工作的探索
2024-02-18周小霞
周小霞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0)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育人要求,指的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校在进行医学生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将全人教育落实于体育课堂。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
“三全育人”理念萌芽于20 世纪50 年代,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所有教职人员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都应该突出德育为先的重要性。而“三全育人”理念就是围绕这一点进行详细阐述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正确方向,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中完成德育任务的重要抓手。“三全育人”理念中的全员育人是指学校所有人应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积极参与育人工作;全过程育人是指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而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还应该将各项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而筑牢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将学生教育与学生管理衔接起来。除此之外,党的十九大向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在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同时,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型人才,引人以大道、育人以大德,开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二、“三全育人”理念在医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所有的专业学习过程都包含了学生和学生间、学生和集体间的联系,所以要想让受教育者对各专业学习、理论实践产生正确认识,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就需要处理好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三全育人”的理论和当前社会发展观等观念相适应,包含了观念上的教育[2]。学生在个人成长与专业学习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观念,并且还要适应时代特点与社会需求,让自己在沟通上实现良好的精神传递。此外,学生还需要把握好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代特点,这样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上,才能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与理论实践当中,并且能够在自身的成长上客观地衡量利弊。
(二)有助于提升高校德育实施水平
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在重视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教师应注重学生差异性与品格塑造,而不能像以前一样,进行单一、片面的医学专业教育[3]。“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不仅丰富了原有的教育理论,还为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其理论意蕴逐渐渗透到教育当中,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开展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使得医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前提下,养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有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当前,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该专业具有较为鲜明的多元化特点,而且在学科与专业内容上涉及面广,不同地区与民族的传统医学同样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就现代医学生教育管理而言,各专业包含多种门类专业知识,而且专业教育与研究领域也包含了法医学、检验医学等[4]。按照“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医学生应该在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基础上,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教育。高校应从人本理念出发,让受教育者能够通过专业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因此,应该针对医学生的基本需求实施教育,从而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帮助医学生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四)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体系
在开展医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在理论体系与内容分布方面,医学专业拥有比较系统、完善的结构,所以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还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教学方式转变。“三全育人”重视培养思维模式与思想品德,并且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势相适应。
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医学生体育教学工作的育人实施路径
(一)全员育人,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1.做好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培训工作。在开展医学生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时,为了能够提高体育课程育人的效果,学校应重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力度,努力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并结合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建立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培训规划,从整体上激发体育教师开展育人工作的热情。
第一,重视教师教学工作的全类型。为了提升教师业务能力,高校应通过全类型教师培训不断拓展教师发展的宽度,并利用合适的方式和手段来增强教师的基本功,向“金课”“金师”的目标前进[5]。另外,为了确保教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高校还可以开展多方面、全类型的教师培训,比如专项学术研讨、教学竞赛比拼等多样化的活动。
第二,重视教师职业生涯的全周期。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师职业生涯的全周期培训应涉及师德师风和教学提升,主要包含新教师入职和教师在岗培训。其中岗前培训是决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所以这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全周期培训中最重要的内容,学校应做好体育教师岗前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第三,重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全手段。主要包含:多维度交流、成果时效短,以及线下有深度、线上有广度[6]。在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为了能够对体育教师进行高效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体育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第四,重视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全范围。应涉及校级培训、学科专业培训等多个层次的内容,充分调动各级体育教师广泛参与,提高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2.强化体育教师育人主体意识。教师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关键。所以学校要想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加强现有的师资力量,不断加大对体育课程育人的队伍建设力度。教师需增强自身育人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好课程设计,还应该合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应该将课程思政当作一种信仰,用心、用情、用爱教授学生,并且还要发自真心地热爱自己的事业与岗位。教师是教学中的“第一主角”,所以在开展高等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提高体育教师育人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强化体育课程育人效果,主要包含了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的能力、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学方法运用和创新能力,以及思想政治育人能力等。
(二)全过程育人,让思政理念贯穿体育教学全环节
1.在教学上实施“一课三融”。“一课三融”是指理论与实践、线下与线上、“学”与“玩”真正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对于达到全面育人目标和课程思政的目标,以及促进体育教学方法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线下与线上相融合。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工具,把所用到的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将和线下课程相关的学习内容和视频传送到线上平台,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学生的反馈数据与评价信息收集和整理起来,并结合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自我反思,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另外,线上平台对实现因材施教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随时查找教学内容,更好地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体育与许多学科都有一定的关联,比如教育学、心理学、运动医学等。在体育课程中,基本运动技能知识以及运动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的理论性强,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通过体育教师讲解的方式呈现。学生要想真正地达到“知行合一”,在学习时就不能脱离理论支撑,而是要充分地理解这些知识,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才能真正掌握好这项技术动作。
第三,“学”与“玩”相融合。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还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终身体育意识[7]。在以前,高校体育课程大部分都是以“讲—学—练”的教学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针对学习项目引入合适的体育游戏,将“玩”和“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让他们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
2.在评价中注重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传统的以体育测试成绩进行给分的终结性评价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学生的体育水平各不相同,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可以对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练习过程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鼓励性评价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及表现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和感受到各种体育精神,这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使课程思政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全方位育人,以学生为本创新教育方式
1.采取偶像激励式课程育人方法。为学生讲述奥运健儿的故事,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而且能够让他们受到体育偶像的感染,激发起他们对运动的热情,促使他们树立主动提高身体素质意识。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将个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并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优化课堂成效。
2.创建体验式课程育人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思政时,不仅要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还要着重考虑本学科的特点。教师可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适当地贯穿到体育教学当中,从而逐渐形成具备体育特色的思政育人模式,更好地实现该学科的教育目标。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设计具备挑战性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去挑战困难、战胜困难[8]。
3.通过体育竞赛促进课程育人。要想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学科的特点,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还应该遵循学生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技能水平和专业特点的体育竞赛项目,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加入其中,在体验体育竞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助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4.重视学生感受与反馈。合理安排学习任务与训练活动,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具备这种基本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练习时的反馈,这样能够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课堂训练计划,从而更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课后走到学生队伍中去,密切关注他们身体与心理上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不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合格医学人才的责任和使命,还需要将满足人民健康事业的需求作为重要目标。为此,在进行医学生教育教学时,高校应该构建体育课程长效育人机制,树立长期育人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使思政教育理念与体育内容相互融合,确保教学目标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还要注意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构建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内容系统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