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轮训轮岗对精神科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影响分析

2024-02-18柳猛王琦黄娟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理论知识业务水平精神科

柳猛 王琦 黄娟

【摘要】  目的  对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全科轮训轮岗,观察全科轮训轮岗前后精神科护理人员急救技能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2021-2023年医院精神科任职的护理人员共40名作为观察组,于2021年7月开始分别轮入ICU、急诊、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等各科室进行轮训轮岗培训,每个科室进行为期2个月轮训,轮岗于2023年3月结束;并根据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选取同期未参与轮训轮岗的护理人员40名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科内培训。于培训前后分别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急救思维能力和核心胜任力等相关业务水平考核,观察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业务水平。结果  培训前,两组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应对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上述评分较培训前均提升,但观察组护理人员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观察组护理人员急救思维能力4个方面(正確有效处理患者、护患沟通、评估病情、感染管理)的合格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正确有效处理患者、护患沟通、评估病情等方面的合格率均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护理人员感染管理的合格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各维度(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各维度评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护理人员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全科轮训轮岗后,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急救思维能力和核心胜任力等业务水平均有所提升,且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科内培训。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人员;全科轮训轮岗;急救技能;理论知识;业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03--04

急救技能是每个临床医护人员必备的技能,与危急患者抢救成功率和质量直接挂钩,也关乎整个医院整体应急水平[1-2]。医院精神科是省级重点专科,患者在精神症状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下,常有难以防范的危急事件发生,如自伤、伤他、异物吞服、高处跌落等,若不及时发现与抢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无法保障。且有研究显示,因精神疾病患者存在行为认知低下、情感淡漠或意志混乱等异常,在院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可高达20%以上[3]。故而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应急能力和急救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更高。目前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础学历较低,其急救知识的获取多来源于院校教育,而且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多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缺乏较为系统的急救培训,导致目前临床急救工作仍有欠缺。全科轮岗轮训是指在预定的时期内使受训者相互变换工作岗位,使其获得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的形式,可有效帮助受训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丰富自我知识储备,提高业务素养,目前在临床实施的效果较好[4-5]。为此,本研究选取精神科部分护理人员进行为期2年的轮岗轮训培训,并与未接受轮岗轮训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对比,观察轮岗轮训后对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提升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2023年医院精神科任职的护理人员共40名作为观察组,根据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选取同期未参与轮岗轮训的护理人员40名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于2021年7月前入职医院且具有1年及以上的精神科工作年限;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在轮岗轮训期间离职或休产假或长病假(1个月以上);轮岗轮训间因事外调者或外出学习者;中途退出者;考核资料缺失者。

观察组男3名,女37名;年龄22~35岁,平均28.45±3.01岁;文化程度:大专35名,本科及以上5名;层级:N1、N2、N3分别为15、18、7名;职称:护士18名,护师19名,主管护师3名。对照组男2名,女38名;年龄23~35岁,平均28.97±2.68岁;文化程度:大专34名,本科及以上6名;层级:N1、N2、N3分别为16、15、9名;职称:护士19名,护师17名,主管护师4名。两组护理人员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层级、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培训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科内培训。按照科内规范化培训标准流程和培训内容,定期开展理论讲座及技能培训课堂,培训内容包含急救基础理论、基本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等)、突发事件抢救流程及应急预案学习,课外由护理工作人员自行进行复习和练习,定期进行考核。

1.2.2  观察组  采取全科轮岗轮训培训。分为5人小组,分别轮入不同科室(ICU、急诊、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等)进行轮岗轮训培训。每科轮岗轮训的周期为2个月。

(1)组建带教团队:每科轮训均带取一对一带教的方式,带教老师均为高年资主管护师,首先进行带教老师的集中培训,邀请专家传授轮岗轮训相关理念,根据自科培训大纲进行教学流程和内容的制定。

(2)岗前培训:入科后,统一进行岗前培训后,由科室护士长进行分配带教老师。

(3)轮训内容:前4周,轮训护士排班跟随老师学习。学习分为4个阶段,每周为1小阶段,分为临床思维培训、理论知识学习、急救技能培训和应急预案学习、综合教学。①跟随带教老师熟悉科内规章制度及常规操作流程,辅助进行生命体征观察、病例书写及常规处理等,待完全熟悉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单独操作。②带教老师选取科内常见病例及典型危重症病例作为教学模板,讲解如何评估病情、突发事件处理等相关知识及护理核心知识,并在每次讲解后提问,要求学生自行寻找答案加深印象。③跟随老师参加科内急救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并要求熟练掌握,进行考核。④在此阶段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自行选取在院病例进行分析学习,并整理为病例报告,交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后4周在老师的指导下单独分管患者,进一步熟悉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并在出科前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整理学习报告留存。定期进行考核。

1.3  觀察指标

(1)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应急能力:于培训前后,采用医院自拟急救理论知识考核问卷,包括急救基础、急救理念等方面,总分100分。操作技能为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总分100分。应急能力以情景模拟(设定突发事件)和提问的方式进行考核,总分100分。

(2)急救思维能力:于培训后,参考文献自拟急救思维能力调查表[6],表内包含4个方面(正确有效处理患者、护患沟通、评估病情、感染管理),均为问答题,答对计1分,答错不计分,每方面20道题,单方面总分20分,得分16分及以上为合格。

(3)核心胜任力:于培训前后,分别采用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7]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核心胜任力的评估,量表中含5个维度,即个人特质(8条)、临床护理能力(13条)、人际沟通能力(5条)、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4条)、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12条),共42个条目,各条目评分均为1~5分,总分42~210分。分数越高,说明能力越好。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年龄、各项业务水平评分等计量资料经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应急能力比较

培训前,两组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应对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上述评分较培训前均提升,但观察组护理人员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人员急救思维能力比较

培训前,观察组护理人员急救思维能力4个方面(正确有效处理患者、护患沟通、评估病情、感染管理)的合格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正确有效处理患者、护患沟通、评估病情等方面的合格率均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护理人员感染管理的合格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比较

培训前,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各维度(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各维度评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护理人员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精神科患者因病情复杂多变,常有难以防范的危急事件发生,故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在应急能力和急救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更高[8-9]。但目前医院精神科护士的急救知识多来源于院校教育,缺乏系统的急救培训,临床急救工作仍有欠缺。全科轮岗轮训是临床常用来培养新职工的模式,对新职工临床思维的开发及定岗具有较好的效果。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老职工的全面培训中,通过短期内的工作岗位交换,获取不同岗位工作经验,可有效帮助受训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丰富自我知识储备,提高业务素养。陈殷钰等[10]将该模式带入层级进阶培训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刘爱花等[11]研究结果显示,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急救专业轮训,可有效提高其急救认知和急救技能。以上文献均证实该模式在临床培训的有效性,为此,本研究将该模式带入至精神科急救护理培训中,结果显示,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应对能力评分较培训前均有上升,且观察组护理人员以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经急救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应对能力均可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参与全科轮岗轮训护理人员的以上各方面能力提升程度明显优于未参与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通过轮岗轮训可帮助护理人员对全科急救知识了解的更为全面,其通过短期调动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职业获益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其急救相关能力。

研究显示,经全科轮岗轮训培训后的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正确有效处理患者、护患沟通、评估病情的急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通过不断的接触新工作岗位,学习不同的专业技能,更能激发其思维能力,并在带教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利用案例式带教法进行病情评估、突发事件处理等知识,还采取问题引导式带教法,在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更能发散思维,沈以[12]研究中也提到问题式学习教学法联合临床案例学习可有效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研究显示,经全科轮岗轮训培训后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核心胜任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岗位胜任力更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轮训轮岗过程中,设立了阶段性教学,首先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更能快速的适应岗位,了解岗位性质,再重点对科内常见病例及典型危重症病例的护理核心知识进行讲解,对岗位性质进一步熟悉,再跟随参与科内急救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急救认知及能力,在最后综合性培养的过程中,带教老师作为引导者,让学生独立进行病例分析,有利于提高病情评估分析能力,而后老师的指导下单独分管患者,进一步熟悉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岗位胜任力。且在每次出科前要求整理学习报告,在复习的同时有效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我。

综上所述,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全科轮训轮岗后,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急救思维能力和核心胜任力等业务水平均有所提升,且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科内培训。

4  参考文献

[1] 田晓岚,朱晓萍,刘聪香.急救技能培训对提高护理应急队员应急水平的作用探讨[J].上海护理,2018,18(1):59-61.

[2] 应樱,詹王珍.Mini-CEX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79-82.

[3] 吕月娣,姜杨,沈校康,等.案例演练模式对提高精神科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评价[J].浙江医学教育,2017,16(3):23-25.

[4] 冀术明,高雅,郑荣寿,等.某三级肿瘤专科医院行政管理岗新员工个性化轮岗培训初步实践[J].中国医院,2021,25(6):92-93.

[5] 宇琪.心内科CCU轮岗护士3个月规范化培训及其成效[J].医药卫生,2021(4):262.

[6] 李宁.情景演练提高急诊监护室护士急救技能水平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7):952-954.

[7] 胡波,杨莘,刚婷婷,等.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0):67-69.

[8] 陈美玲,苏圆圆.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18-119.

[9] 韦少俊,李秋菊.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7):177-180,184.

[10] 陈殷钰,卢慧琴,陈薇薇.特岗轮训在护士层级进阶培训中的实践与成效[J].浙江医学教育,2021,20(1):27-29,53.

[11] 刘爱花,黄清,甘永雄.基层医务人员对急救能力的认知情况和培训效果分析[J].浙江医学,2022,44(20):2243-2246.

[12] 沈以.问题式学习教学法联合案例分析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2):134-136.

[2023-08-30收稿]

基金项目: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医学院)校级课题(编号:2021LCY005)

作者单位:437100 湖北省咸宁市,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理论知识业务水平精神科
202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实践与思考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在教育教学中丰富自己
高校食堂经营管理
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项目的衔接研究
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产生的影响研究
浅谈当名好出纳应具备的条件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