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敏灸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效果观察

2024-02-18胡佳胡晴谢小丽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排空舒适度胃肠

胡佳,胡晴,谢小丽

糖尿病胃轻瘫(DGP)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可引起胃动力紊乱、胃排空延迟等变化,降低患者消化功能,诱发早饱、恶心呕吐、腹胀等多种症状,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久之还可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影响工作及生活[1]。目前,临床对于DGP 多在促胃动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护理措施干预,以减轻疾病症状。但常规护理整体效果有限,不利于迅速缓解疾病症状[2-3]。中医将该病归属于“消渴”“痞满”等范畴,认为本病与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关系密切,还需做好针对性干预。热敏灸是中医特色技术,借助灸火热力可温和刺激人体穴位,激发穴位作用,且可寻找到热敏化腧穴,灸力刺激后可产生特殊热敏灸感,进一步增强防病治病之效[4-5]。中药热奄包亦是中医特色手段,借助热力熨烫特定部位可产生温热效应,有助于扩张局部血管,并加快药效渗透进入体内,产生活血行气、温通经脉等多种功效[6]。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热敏灸联合中药热奄包干预在DGP 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高安市中医院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收治的70 例DG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5 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K202115)。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30~75 岁,平均年龄(51.26±5.12)岁;糖尿病病程3~12 年,平均病程(7.59±1.13)年;文化水平:24 例初中及以下,11 例高中及以上。观察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31~76 岁,平均年龄(52.28±5.21)岁;糖尿病病程3~12 年,平均病程(7.63±1.15)年;文化水平:23 例初中及以下,12 例高中及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7]中诊断;经B 超等明确胃排空延迟、胃动力紊乱;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早饱等症状;认知正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肝肾衰竭;伴有急性并发症;存在胃肠道肿瘤;伴消化道器质性病变;伴有局部皮肤破溃、感染等。

1.3 方法 两组均做好降糖措施,并予以多潘立酮调节胃动力。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①健康宣教:将健康手册发给患者,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病因、危害性、治疗手段、护理方法、预期康复效果等多方面信息,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并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疑惑,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认知误区。②心理呵护:时刻关注患者情绪变化,耐心沟通,掌握不良情绪产生原因,针对性疏导患者内心顾虑,并可列举康复病例,告知积极配合临床工作,即可快速康复,以树立患者治疗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③饮食管理:制定科学、个性化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多摄入低纤维食物,并以半流食或流食为主,尽可能做到少食多餐,避免增加消化负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热敏灸、中药热奄包干预。①热敏灸:选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位,常规消毒后,取患者仰卧位,使用华佗牌灸用纯艾条温和灸上述穴位,寻找热敏化穴位,当出现扩热、透热、传热等热敏现象后,则为热敏腧穴;明确热敏穴后则对其持续进行温和灸,直至热敏化现象消失,1 次/d。②中药热奄包:取菟丝子30 g、丹参20 g、山药20 g、吴茱萸12 g、厚朴10 g、枳实10 g、苍术10 g、莱菔子6 g、大青盐500 g,装入特制布袋内,将布袋封口后置于微波炉内加热2~3 min;之后取患者仰卧位,布袋温度适宜后放于腹部顺时针按摩,再放于肚脐上停放20 min,2 次/d。两组均干预4 周。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评分:干预前及干预4 周后,两组均以4 级评分法评价早饱、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症状,每项0~3 分,对应无、轻、中、重度,得分越低越好。②胃动力学指标:干预前及干预4 周后,两组均经超声测定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差异。③胃肠激素水平:干预前及干预4 周后,两组均采集3 mL 静脉血,分离血清后测定胃动素、胃泌素及生长抑素水平差异。④舒适度:干预前及干预4 周后,两组均以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舒适情况,包括生理(20 分)、心理(32 分)、精神(28 分)、社会文化和环境(32 分)4 个方面,共28 项,每项分为1~4 分,评分范围28~112分,得分越高越好。⑤生活质量: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两组均以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评价,共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4 个领域,各100 分,得分越高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单位: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35 35早饱干预前2.35±0.28 2.33±0.26 0.310 0.758干预后0.89±0.12 1.05±0.14 5.134<0.001恶心呕吐干预前2.39±0.32 2.41±0.34 0.253 0.801干预后0.78±0.11 0.97±0.13 6.601<0.001腹痛干预前2.24±0.27 2.28±0.29 0.597 0.552干预后0.92±0.14 1.15±0.17 6.179<0.001腹胀干预前2.29±0.25 2.32±0.27 0.482 0.631干预后0.72±0.13 0.94±0.15 6.557<0.001

2.2 两组患者胃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胃收缩频率高于对照组,胃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胃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35 35胃收缩频率/(次·min-1)干预前3.48±0.43 3.52±0.45 0.380 0.705干预后7.89±1.14 5.87±1.02 7.812<0.001胃排空时间/min干预前140.51±10.35 140.65±10.43 0.056 0.955干预后85.41±6.34 92.41±7.12 4.344<0.001

2.3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胃泌素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35 35胃动素/(ng·L-1)干预前495.62±42.58 495.41±42.49 0.021 0.984干预后342.41±30.25 387.46±33.24 5.930<0.001胃泌素/(pg·mL-1)干预前22.35±2.14 22.38±2.17 0.058 0.954干预后29.85±2.27 26.34±2.24 6.511<0.001生长抑素/(ng·L-1)干预前19.14±1.42 19.18±1.45 0.117 0.908干预后9.24±1.03 11.54±1.12 8.943<0.001

2.4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GCQ 评分中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4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s)单位: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35 35生理干预前8.25±1.14 8.22±1.12 0.111 0.912干预后15.52±1.55 12.45±1.42 8.640<0.001心理干预前14.22±1.46 14.19±1.43 0.087 0.931干预后25.63±2.34 22.39±2.25 5.905<0.001精神干预前12.35±1.43 12.42±1.45 0.203 0.840干预后21.65±2.34 18.72±2.19 5.409<0.001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35 35社会文化和环境干预前15.14±2.09 15.18±2.13 0.079 0.937总分干预后27.85±2.26 24.14±2.19 6.974<0.001干预前49.96±4.35 50.01±4.43 0.048 0.962干预后90.65±6.58 77.70±6.12 8.526<0.001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各领域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单位: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35 35生理干预前56.32±5.19 56.25±5.14 0.057 0.955干预后87.45±6.12 80.17±5.68 5.158<0.001心理干预前54.93±5.12 55.03±5.15 0.082 0.935干预后85.92±5.81 80.05±5.32 4.408<0.001社会干预前58.48±5.45 58.62±5.47 0.107 0.915干预后89.41±4.32 82.36±5.02 6.298<0.001环境干预前57.33±5.26 57.24±5.22 0.072 0.943干预后90.05±4.21 84.74±5.13 4.734<0.001

3 讨论

DGP 病因复杂,临床认为在高血糖状态下,会引起自主神经病变、胃肠激素分泌紊乱等多种变化,可促使胃神经肌肉功能障碍,造成胃调节功能受损,从而出现胃肠动力减退、胃排空延迟等现象,影响正常消化能力[8-9]。同时,胃肠道微血管及平滑肌病变,也可引起胃肠道缺血、胃肠细胞功能破坏,使得胃排空延迟等发生。而DGP发生后可反复出现早饱、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无法进食,不仅增加营养障碍风险,久之还可危害患者心理健康,滋生焦虑、烦躁等多种情绪,增加心理疾病风险[10-11]。因此,还需及时开展针对性干预,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干预后胃收缩频率高于对照组,胃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胃泌素高于对照组;提示热敏灸联合中药热奄包干预可加快疾病症状消失,改善患者胃动力学指标,纠正胃肠激素紊乱。分析原因为,西医方面多在改善胃动力的基础上配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病情好转。而常规护理多为健康宣教、饮食管理、心理呵护等,虽可减轻胃肠负压,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但常规护理干预在症状改善方面效果欠佳,无法迅速缓解患者痛苦。中医认为,该病患者素体脾胃细弱,消渴日久,可致五脏受损,引起脾胃升降失司,故而影响胃肠动力。故在常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联合中药热奄包干预,其中热敏灸灸治效果更强,可加快气血运行,纠正脏腑功能紊乱,且灸治的穴位中脾俞能益气养血、健脾和胃;胃俞能和胃调中、健运脾气;中脘能和胃健脾、消食导滞;足三里能调理脾胃、温中补虚;在热敏灸下找到热敏化腧穴后,借助其特有扩热、传热、透热作用,能产生小刺激大反应,提高穴位及温热刺激作用,进一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排空能力[12-13]。同时,中药热奄包是将加热后的中药包外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借助热蒸气可扩张毛细血管,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且热效应下可帮助药物更好渗透进入深处,以达到调和气血、温经通络之效[14-15]。本研究中药物选用菟丝子能补益肝肾;丹参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山药能补脾健胃;吴茱萸能降逆止呕、散寒止痛;厚朴可下气除满、燥湿消痰;枳实能化痰散痞、破气消积;苍术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莱菔子可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大青盐能凉血止血、润燥;诸药合用能够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以缓解疾病症状。两者联合之下可更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故可促进疾病症状消失,纠正胃动力学及胃肠激素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GCQ 评分中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热敏灸联合中药热奄包干预在DGP 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为,在热敏灸联合中药热奄包干预下,可更好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动力恢复,从而加快DGP 症状消失。而疾病症状消失后则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舒适度,从而减少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的滋生,以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热敏灸联合中药热奄包干预可改善DGP 患者胃动力学指标,缓解疾病症状,提高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排空舒适度胃肠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