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学生理想信念现状、问题关注和教育策略探析
——基于西南某医科大学的实证调查
2024-02-16施莹芳李丽琼
施莹芳,李丽琼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理想信念是指引社会前进和个人发展方向的指路明灯,是激励人们拼搏奋斗的动力源泉,是实现未来目标的精神之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这样的有志青年,成千上万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国家、人民所需要的。”2013 年6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1]。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生力军,是“健康中国”战略推进的中坚力量,“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责使命也决定了医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然而在经济发展迅速、思想文化多元、网络信息爆炸的今天,医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医科类院校需要充分把握当代医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而培养出具有崇高理想、担当时代使命的合格医学生。
1 医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概况
为更好地了解当代医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以西南地区某医科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研究。共2 042 名学生参与问卷填写,回收有效问卷2 032 份,其中男生占41.87%,女生占58.13%;5.19%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85.46%是共青团员,9.35%是群众;34.72%的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
2 医学生理想信念现状数据分析
2.1 政治理想信念方面
调查显示,大部分医学生通过日常学习和了解,能从知识层面对共产主义、中国梦等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有相应的认识,在认知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有较为坚定的信念。在“你对共产主义的了解”和“你对中国梦的了解”问题调查中,分别有64.98%、80.42%的医学生对共产主义及中国梦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在“你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看法是” 问题调查中,63.52%的医学生选择“必然会实现”,24.58%的选择“可能会实现”。但在实际理想信念的确立上,部分医学生未能在实践中将共产主义、中国梦等远大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结合。在“你认为中国梦的实现与你的关系怎么样” 问题调查中,58.23%的医学生认为“与我息息相关”,33.59%的认为与自己“有一定关系”。说明绝大多数医学生能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奋斗目标与自身间的紧密联系。然而,在“你目前在为实现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而奋斗”问题调查中,17.83%的医学生选择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其余医学生选择了“以个人生活、个人目标和发展为理想信念”。
2.2 社会理想信念方面
调查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有一定认识及思考,能从社会本位角度出发界定自己的理想追求,但在具体选择中也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注重个人理想和个人发展的现象。在“个人理想和需求同社会理想和需求发生冲突时你的选择是”问题调查中,17.19%的医学生选择“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53.33%的选择“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兼顾社会理想”,说明大部分医学生或多或少具备树立社会理想的思想认识,甚至部分医学生有较强的社会理想信念,但也体现出部分医学生对个人理想优先考虑的倾向性。在“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问题调查中,62.78%的医学生认为是“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53.77%的认为是“为社会做出贡献”。但在“你根据什么确立的个人理想信念”问题调查中,13.17%的医学生选择“国家和社会的需要”,63.91%的选择“自身的想法、兴趣或特长”。说明一方面大部分医学生有以奉献社会作为自身人生追求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在面对具体选择时,大部分医学生难以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真正结合起来,更多的还是关注个人发展。
2.3 职业理想信念方面
在与医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医学生对医生所肩负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责使命有正确且清晰的认知,但与此同时,从调查结果来看,医学生在职业理想信念方面务实化、物质化倾向明显。在“什么能够激励你奋斗”问题调查中,排在前3 位的选项是 “未来美好的生活”(76.00%)、“获得报酬”(55.97%)和“家人的期许”(52.99%),只有25.56%的医学生选择“职业的职责使命”。在“你选择工作时会考虑什么因素”问题调查中,排在前4 位的选项是“工资报酬”(81.83%)、“工作内容是否符合本人兴趣和特长”(52.94%)、“工作环境是否舒适”(48.29%)及“工作地点是在城市还是基层”(46.43%)。在“工作地点意向的选择” 问题调查中,43.49%的医学生选择 “省会城市”,39.67%的选择“其他大中城市”,选择“基层”的仅占11.12%。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报酬、大中城市、舒适的工作环境是大部分医学生的选择,而基层、欠发达地区被排除在选择之外,说明医学生比较注重物质利益、物质环境方面的追求,体现出职业理想信念物质化、务实化的倾向。
2.4 生活理想信念方面
从调查中看出,医学生在生活理想信念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比较注重追求舒适生活和自我提升,存在物质主义价值取向。在 “你希望未来自己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问题调查中,51.81%的医学生选择“舒适安逸的生活”,排在所有选项中的第一位,其余选择较多的选项有“追逐个人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47.65%)、“忙碌充实,努力赚钱”(47.55%)、“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46.62%)。同时,58.13%的医学生最希望取得的成就是“做一个收入稳定够用,有足够空闲时间享受生活的人”。由此可见,医学生对生活既有物质层面的追求,但又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对舒适的、高质量的生活有着强烈向往。在“怎样支配一笔数目可观的钱”问题调查中,51.71%的医学生选择“学一门技能”,从数据上看,除了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医学生也考虑个人能力的提升。
3 医学生理想信念的特征倾向和问题关注
从数据分析来看,医学生的理想信念包含多样化、复杂化的认知和行为,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有矛盾交织的一面,而其中存在的一些消极思想行为要引起重视。
3.1 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观念交织
与社会本位的一元化观念不同,医学生理想信念的选择和树立明显表现出多元色彩,出现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兼具、社会本位观念和个人本位观念交织的情况。因此可见,医学生对于党和国家的目标理想有了解,在认识上清楚社会理想的实现与个人间的关系,同时也渴望个人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人生理想的确立上,医学生既能从实现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来界定人生追求的意义,赞同个人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认可在服务社会中成就人生,同时也注重个人需求、个人发展和自我提升,将职业发展、职位晋升、能力提升等纳入个人理想。同时,对于传统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的观念,医学生并不完全认同,他们不倾向于在两者中做出绝对化、极端化的选择,而是希望两者兼而有之,从而实现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兼具、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兼得。对于医学生来说,其职责使命决定了需要站在社会本位的角度出发树立理想信念,若过分追逐个人利益,影响到的不仅是个人成长,甚至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要充分把握医学生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观念交织的思想特点,将医学生个人理想追求往社会理想层面引导。
3.2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产生分离
虽然医学生普遍认同要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出发点来界定个人的理想追求,但在具体实践中并非能时刻将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相结合。有的医学生在思想和认识上存在矛盾,既能正确认识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间的关系,认为国家和社会的奋斗目标离不开社会成员的努力,但同时又认为国家和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离自己太过遥远,将注意力放在个人发展方面,以实现个人理想为主。有的医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矛盾,思想上认可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观点,也能认识到医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但在树立个人理想时,将理想完全等同于个人职业目标[2],将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生活理想等排除在外。少部分医学生甚至在认识上有偏差,个人理想的树立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无论是认识、行为上的矛盾还是认识的偏差,归根结底都是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产生了分离。医学生所肩负的职责,一方面是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另一方面是助力国家和社会医疗事业发展,这些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的医学生对“健康中国2030”战略、医疗改革等知之甚少,有的医学生有所了解,但没有将认识内化为行动。因此,医学类院校要立足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引导医学生将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紧密结合。
3.3 感性认同和理性实践出现矛盾
虽然医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但却没有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主观世界的认知和客观世界的实践出现了分离[2],知行不一,甚至相反。当前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激发了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医学生由此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表现出高度的认同感,同时也非常清楚自身所肩负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责使命,认可建设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观念。但这种认知上的“应然”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成为行为上的“实然”。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医学生个人认知与认同未能彻底融入具体实践,对个人应如何肩负起医学生的社会职责缺乏深入思考,在理想信念的树立中将个人取向列于社会职责之前。大部分医学生在校的学习目标是未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很少结合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方针战略及医生的崇高职责树立远大理想。医学生理想信念上出现感性认同和理性实践的矛盾,也反映出医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水平较低,未形成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和行为,因此需要引导医学生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3.4 物质追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凸显
医学生理想信念的选择和树立明显带有个人化的意识及取向,其中医学生最为关注的是物质追求和自我实现。医学生往往会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确立个人理想,在取向方面更倾向于选择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实质性回报的目标和行为,注重个人成绩、收入报酬等物质利益。但医学生考虑物质需求时又不仅仅局限于物质需求,在此基础上,他们还重视个人兴趣发展、个人素质提升和个人价值实现。如在学校里,相比理论课程,医学生对解剖、实验等实际操作类课程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很多医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申报项目、撰写论文,既考虑为今后就业增加优势,同时也希望提升、发展自己;在就业方面,报酬、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等是医学生着重考虑的因素,希望今后有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广的提升平台。物质追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凸显也体现了医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回报、轻付出的问题,若不加以引导,可能会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价值观。
4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策略
针对医学生理想信念中存在的问题,医科类院校应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法,增强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
4.1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引领,提升价值引领力
医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医科类院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为引领。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奋斗目标,挖掘党和国家各项目标战略中与人民健康、医疗领域相关的内容,阐释目标实现与医学生自身间的关系,让医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增强医学生的担当意识,引导其树立为人民健康、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要督促医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引导其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以此为坚定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4.2 从关心医学生成长成才入手,提升教育渗透力
医学生在追求理想上体现出了较为务实的特点,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若就为理论而说理论或一味地否定个人理想,显然会降低教育成效。这就需要结合医学生实际,从医学生较为关心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角度出发,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1)医科类院校要关心关注医学生学业、就业及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党和国家关于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等帮助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让医学生深刻感知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其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奋斗目标。(2)紧密结合医学生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医学生个人成长情况,引导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正确辨析外部世界的各种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4.3 探索贴近医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提升表达亲和力
目前大部分医学生为“00 后”,其思想行为在宏微观因素影响下发生了深刻变化,因而要结合医学生特点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在教育素材方面,着重从历史角度出发,选取那些平凡又伟大、生动且感人的青年人物事迹,特别是医疗行业人物,从个别引申到群体,讲述不同年代青年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奋斗目标做出贡献的故事,从而引发医学生共鸣,引导其思考如何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教育方式方面,结合当前医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融入短视频、图片等医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将理论性的表述转化为生活化的、贴近医学生表达习惯的语言,将目前流行的网络用语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以此提升医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
4.4 开展多重实践教育活动,提升实践体悟力
医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可通过实践去解决。一方面,可组织医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临床观摩学习、临床见习活动,走进基层、走进乡村、走进群众,通过开展义诊、健康知识科普、急救常识科普、用药指导等活动,让医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升实践能力,促使其学以致用,将个人对理想信念的认知通过实践转化为服务患者、履行职责的实际行动,同时又在实际行动中提升了医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水平,使其做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要结合就业指导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医学生主动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志存高远,拼搏奋斗,在实践中逐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医学生在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中感受自身与社会、人民间的紧密关系,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升思想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行,切实担当起属于新时代医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5 结语
医学生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力量,因此,医科类院校需要了解当前医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和特点,了解其所思、所想、所需,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堪当大任的新时代合格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