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书法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
2024-02-15王裕能
摘 要:陶瓷书法文创产品是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独特品类,深度融合了陶瓷工艺技术与传统书法元素,具有鲜明的“国潮”设计风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与欢迎。本文紧密结合陶瓷书法文创产品的独特属性,从创新性、实用性、审美性、文化内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五个维度,深入探讨了这些原则在陶瓷书法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当代陶瓷书法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陶瓷书法;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35-00-03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创产品消费市场规模得到迅速增长,有不少设计师在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将“汉字书法元素”设计运用于陶瓷文创产品中,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文创产品类型。结合陶瓷书法文创产品的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在当代陶瓷书法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中,需要重视以下五点设计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在陶瓷书法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创新性的作用与意义
创新性即注重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新颖性与创造性,求新求异是人性的普遍需求之一。文创产品的创新性离不开创意理念的融入,“创意,顾名思义就是带有创新性的构思、策划、设计。创意作为精神活动,不完全是理性思维,其中有‘悟’和‘灵感’的成分”[1]。创意必须具有原创性,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与灵魂,也是其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创意设计方法的应用
在进行陶瓷书法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可以充分运用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移植法、设问法、模仿创造法等创意方法。头脑风暴法是借助群体智慧,由不同知识背景的开发设计者围绕同一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各自的灵感、想法等,是一种开放式的收集创意理念的方法;联想法是依据相似、接近、对比等联系思维来进行创造的方法;移植法是将某个领域成功的原理、方法、发明成果应用到另一个领域的创新技法;设问法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设计方向逐渐明确起来。例如,常用的5W2H设问法:为什么(Why)?什么人使用(Who)?什么产品或服务(What)?什么时候使用(When)?在什么地方使用(Where)?如何使用(How)?产品或服务的价格(How much)?模仿创造法是通过对自然形体或人工形体的模仿,通过“再设计”使文创产品呈现出创新的形态。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有一组《吉祥如意茶具》陶瓷书法文创产品便是运用了这种方法,该产品在造型上模仿借鉴了荷花的造型特征,茶壶的底座则模仿了早期煮茶方式的茶炉造型,增强了品茶时对茶文化历史的体验感,在文字装饰上运用了汉、满两种文字,茶壶上采用浮雕雕刻而茶炉底座则采用镂空雕刻,通体施以青釉,给人一种清新典雅的审美感受。
二、实用性原则在陶瓷书法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文化创意产品必须结合人的生活,要有实用性,最好还有些趣味性”①。陶瓷书法文创产品强调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使用场景与过程中体会其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趣,所以要重视其功能性。第一,产品造型的结构设计要合理,要适宜生产加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方便消费者使用。第二,产品要使用安全无毒的材料,且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如低温的铅釉陶瓷品种,便不适宜用在水杯、碗、盘等用来盛放食物饮料的器皿上,只能用于陈设性的陶瓷文创产品中。例如,河北省磁州窑博物馆曾推出一套《“竹、福”举一反三酒器组》陶瓷书法文创产品,该产品由磁县与法蓝瓷公司合作开发,产品造型源自竹节形态,在白瓷上以黑色的“福字”与“竹叶”进行装饰,继承了磁州窑“白地黑花”的装饰艺术风格。在使用功能方面也颇具匠心,酒杯为上下两个竹节造型,上短下长,下杯是上杯的三倍,形成上下杯的结构,可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饮酒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第三,要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注重便携性与高效性。例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曾研发设计了一款《大吉祥快客杯》,主要受众对象是经常出差或旅行而又习惯喝茶的人群。产品由一壶一杯组成,简化泡茶用具组合,造型设计上以简洁大方与轻量化为主,使产品便于外出携带与使用。壶身以浮雕手法刻有“大吉祥”红色印章,与壶身的青瓷材质形成强烈的对比,结合受众对象生活方式特点,注重在特定场景的实用功能。第四,对于一些定位比较高端的陶瓷书法文创产品,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求,选择陶瓷书法文创产品的材质、颜色、尺寸、装饰图案、文字内容等,使产品更具有多元化的应用效果,以及更加符合个人的使用习惯和审美观念。对于一些套装的陶瓷书法文创产品,还可以借鉴模块化设计的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灵活组合,实现文创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三、审美性原则在陶瓷书法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品属于人类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或附加值生产需求,它的需求弹性较大[2]。”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精神需求便是审美需求,亚伯拉罕·H.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低级别需求(如生理、安全等)、高级别需求(如尊重、自我实现等)和更高级别需求(如审美需求)。因此,审美需求是属于高层次的、满足精神层面的一种需求。陶瓷书法文创产品在设计开发中,尤其要重视产品的艺术审美效果,不仅具有形式美感,其造型、材质、装饰、工艺等也应当和谐统一,具有整体性的设计美感。只有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才能符合大众普遍性的审美情趣。先秦荀子曾指出:“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在陶瓷书法文创产品中,既要将造型元素进行不断提炼,使其更加集中、典型、简洁,这便是“粹”的运用。同时,又要注重视觉艺术效果,运用各种对比、烘托的手法,如材质、色彩、肌理、字体等的变化与对比,使得艺术效果更加丰富、耐看,这便是“全”的运用。
例如,南京浦口区曾推出了一系列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其中有一款《“诗书画印”茶具》的陶瓷书法文创产品,将“诗书画印”的传统文化元素与茶文化进行结合,书法元素运用“当代草圣”林散之的《枫桥夜泊》书法作品,从中提取了“月落”“江枫”“寒山”“钟声”八个草书字体,装饰运用于白瓷茶杯的内底上,茶针借鉴了毛笔造型,杯垫采用竹材,凹刻圆形朱印,配上简洁精美的包装设计,具有较强的现代设计美感和文化底蕴。再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曾开发设计了一套景德镇青花瓷《书房六宝》陶瓷文创产品,该产品由茶杯、茶叶罐、烟灰缸、笔架、笔洗组成。其书法元素运用了著名书法家李铎书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的作品,根据不同造型特点结合军博LOGO与回形纹进行整体的构成设计,回形纹装饰的密、书法字体的疏与背景的留白,形成非常丰富的变化,而整体视觉效果又是协调统一,给人以较强的审美感受。
四、文化内涵在陶瓷书法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提升作用
(一)传统文化元素要注重创新性呈现
“中国文化当中,有非常非常多的资源可以挖掘,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资源异常丰富……应该说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3]。”但是,当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时,需要考虑到是否能与当代的社会生活相适应、是否能给人带来较强的体验感等因素。在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了全新的演绎与呈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如《宋韵·状元杯》陶瓷文化创意产品,造型灵感上来源于官帽,杯身为黄砂釉、杯盖为黑釉,古朴敦厚,杯身上装饰以圆形印章形式的“状”“元”二字,一前一后,白文黑地,字体采用了宋体阳文,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又蕴含着“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
在创意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现代设计的手法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性的呈现,借助文创产品的载体,在带给消费者以实用功能与审美感受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通过产品诠释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同时也要注意文创产品的艺术格调,避免格调低下庸俗。“真正有市场、跨越时空都有生命力的文化产品是有人文内涵的,是有精神高度的[4]。”文化要素的植入是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普通产品的核心之所在。例如,苏州博物馆曾在2013年为“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浓厚人文内涵的文化创意产品,其中有一款名为“衡山杯”的陶瓷杯,杯身为汝窑青瓷釉色,造型上圆下方,方形杯底设计成一枚印章,印章内容为“衡山”两字的阳文篆书,底色施以红釉,形成强烈对比。杯盖采用楠竹制成,其上以激光雕刻“徵明”两字落款以及“衡山”的方形印章元素,杯盖翻转后又可以作为杯垫或小碟子使用,方便好用,颇具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这件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曾获得了2016年6月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让文物活起来——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联展”相关评选活动“文博传承奖”。
(二)文化故事要考虑适宜性的呈现
《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中提出了从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两方面入手,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深度发展的观点。“首先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立足本土,创造出‘有根的’艺术……其次要立足现实,使文化产业获得现实生活的滋养[5]。”具体到陶瓷书法文创产品的开发,运用的汉字书法元素应该具有背后的“文化故事”,并使之成为产品的灵魂,同时也是产品宣传时的主要卖点。例如,书法文字内容源自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经典诗文等,或是来源于当代的社会文化、能够反映时代特征与审美的文化符号元素,借助陶瓷文创产品的载体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书法文字内容的适宜性,如文字内容需要适宜于受众对象的文化水平和使用场景的特点,同时还要适宜于社会环境,传递一种乐观的、积极的、文意内容清晰明确的内容信息,而不能是负面的、反动的、文字内容容易引起歧义或误解的内容信息。例如,《李清照·刻瓷盘》陶瓷作品 ,整体设计采用图文并茂式的构成形式,中间刻绘李清照的形象,背景以双勾金文的手法刻写李清照著名词作《一剪梅》,再以小字草书落长款并钤印,装饰元素变化丰富,艺术风格内敛深沉,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使人在观赏时受到古典诗词潜移默化的熏陶。
五、知识产权保护在陶瓷书法文创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大,国内各大文化文物单位纷纷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陶瓷书法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需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可以从品牌、专利与版权(著作权)三个方面进行保护。品牌是用来识别企业产品的某一个名称、某一句词语、某一种符号、某一类图案或是它们之间的组合,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用以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6]。通过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促进产品的销售起着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协助树立企业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申请注册品牌商标,可以使文化创意产品得到法律保护,或是防止其他竞争者仿制假冒,或是通过对外合作、对外授权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效益,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六、结束语
随着文化产业的逐渐繁荣,作为文化创意产品中的独特品类,陶瓷书法文创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具有广阔的创意设计空间以及市场前景,也将能够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提出的五个设计原则,对于陶瓷书法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创新性原则使文创产品具有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实用性原则确保了产品的功能性和用户满意度;审美性原则提升了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文化内涵赋予了产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价值;知识产权保护为设计者的创意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遵循这些设计原则,有助于设计出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陶瓷书法文创产品,不仅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现代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文创产品设计与陶瓷书法文创产品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举.文化创意学[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17.
[2]魏鹏举.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与特征[J].文化月刊,2010,(08):51-53.
[3]王曙光,黄桂田.文化与产业——中国产业与文化变迁的因应之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向勇.文化立国[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
[5]李凤亮.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
[6]胡俊红.设计策划与管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