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技能竞赛驱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探索

2024-02-15任晓旭纪慧张也吕莹林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医学生竞赛医学

任晓旭 纪慧 张也 吕莹 林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内核,全面涵盖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1-2]。党中央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倡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3-4]。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医术精湛,更在于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医务工作者。从国家战略意识形态的角度,“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新目标、新方向[5]。医学技能竞赛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执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以引导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学、修德、立志、成才,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1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意义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高素质医卫人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现实要求,关系到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的战略建设[6-8]。医学高等院校应当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必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感知和领悟。生活中的点滴经历是核心价值观生根发芽的土壤,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并切实践行,从而增强认同感,这一过程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9-10]。当今,我国正处于世界经济浪潮的中心,在培养接班人的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视角认识世界发展的动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爱党爱国、至善精诚、自强奉献、追求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13]。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特色,理论与实践存在“两张皮”现象化[14-15]。授课教师由于专业知识教学任务繁重,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6]。国内研究多以“课程思政”的理论课研究为主,对实践教学的研究较少,对“课程思政”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如何构建思政教育课程体系[17]。然而,“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如何实践,充分彰显其内在价值,以达到育人的最优效果。以“三全育人”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单一的专业维度拓展至人文、素养、德育等多个维度,形成思想政治育人的新模式,总结建构一套实操性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应用、适用于应用型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育人实施方案,营造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育人环境,打通各类人员、各门课程、各项活动、各个环节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2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状,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掌握目前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课程思政”与医学技能竞赛相融合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本次研究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各院系各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组织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活动实施结束,通过问卷星APP 平台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项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效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00 份,收回有效问卷488 份,有效回收率为98%,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从表1 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医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容与医学生个人生活、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等密切相关,当国家、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以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对学院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但是部分学生对于教育的感受不够具体,不够深刻;较大比例的学生认为“渠道单一”是影响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因素,认为医学技能竞赛等第二课堂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表1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效果调查问卷结果

表2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状评价[名(%)]

3 医学技能竞赛驱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探讨

近年来,齐齐哈尔医学院通过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人文思政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实现了由知识本位教育模式向突出能力培养教育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成长为专业知识技能扎实,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职业素养、人文素质综合发展的应用型医学人才。针对“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打通四个课堂,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为基础,拓展第三课堂、第四课堂:建立一体化、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系统,开展特色大学生社团活动,构建立体式社会实践活动体系,举办创新型专业学科竞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实践中强化多学科融合,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思辨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紧紧围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特色应用型医学院校,切实增强医学生解决错综复杂的医疗卫生实践问题的能力,提升岗位胜任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主动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注重转变教育观念,从知识灌输向知识探究转变,从专业教育向全人教育转变,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展基础医学知识竞赛、医学机能实验学技能竞赛等活动,较好地从“课程思政”角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竞赛活动中,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热情,推动学风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以竞赛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成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将医学竞赛模式贯穿在医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和感性教育与实践体验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新时代要求的培养“德才兼备”医学人才的实践途径,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建设提供指导。将竞赛成果融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规划设计优秀的竞赛项目和竞赛内容,实现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思政要求的有机结合;二是在对于获奖学生的表彰上,着重突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先进事迹,树立学习榜样,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在竞赛活动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观摩,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赛事的氛围,并通过校园媒体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氛围,促使优秀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传播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医学技能竞赛的育人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医科”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立德树人为核心——医学技能竞赛为载体的全过程育人路径”,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氛围,促进学风建设,实现与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形成全过程育人格局,培育具体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在此基础上,本院举办了各种校级基础医学大赛与实验技能大赛,竞赛内容紧扣基础学科的教学标准,以培养学生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作为依据参考,推荐成绩优异者参加国家更高级别的相关赛事。医学技能竞赛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以职业精神、执业能力、社会适应为导向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引导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奉者、诠释者、践行者。

猜你喜欢

医学生竞赛医学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