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护理知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运用分析

2024-02-15管秀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隐性内科效能

管秀艳

护理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强,护生在进入护理岗位前需要接受临床护理实习,尤其是心血管内科病种多、病情变化快、患者数量多且年龄偏大,导致护理难度较大,更加需要护生充分掌握护理技能知识、提高临床沟通能力,所以如何在心血管内科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逐渐成为护理带教重难点[1-3]。以往心血管内科主要采取传统带教法,难以激发护生潜能,增强服务意识及沟通能力[4-5]。隐性护理知识是护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积累、创造的工作经验、技术、思维、方法,具有隐藏性、主观性、难以度量性等特征,若是能够将其挖掘出来,并且在不同主体间传递、共享、流动、交流,有助于护生形成自身工作习惯及方法、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及态度,提升护理质量,不过关于其应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尚待验证,因此,本文就隐性护理知识运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9 月—2022 年6 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70 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知情且接受研究方法。排除标准:无热爱学习的心态者;中途请假时间≥1周者;拒绝配合研究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各35 名。对照组男2(5.71%)名,女33(94.29%)名;年龄18~24岁,平均(21.0±0.8)岁;大专20名(57.14%)、本科15 名(42.86%)。观察组男1 名(2.86%),女34名(97.14%);年龄18~25 岁,平均(21.3±1.0)岁;大专23 名(65.71%)、本科12 名(34.29%)。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2 组教学时长均为8 周。

1.2.2 对照组采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带教老师结合学校实习大纲展开带教工作,包括讲解且示范护理操作,结合个体情况锻炼操作技能,争取达到教学目的,另外,护生在入科时由护士长介绍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及护理工作特点,再分配带教老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隐性护理知识。

1.2.2.1 带教老师

(1)作风良好:带教老师热爱护理事业,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技术过硬,操作规范,注重同事间相互协作,不在护生面前抱怨、埋怨护理工作,具有饱满的情绪及精神状态,另外,还需关心、理解患者,时刻注意自身言行举止,从而以身示教;(2)经验丰富:带教老师不仅是护理工作的实践者,也是带教活动中的教育者,所以既需具备丰富临床工作经验,又需具备教学技能,富有教学意识,通过在临床带教时多启发、引导护生,以及善于结合教学形式、内容,激发护生灵感,激发学习兴趣。(3)表达较强:现代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能够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向患者展开多角度、全方位护理,所以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既能反映带教教师精神风貌、文化素养,也能体现带教教师综合素质。因此,要求带教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做到临床教学语言精练、清晰、准确、规范等。(4)不断学习:带教教师不仅需要不断学习心血管内科护理知识,掌握急救技能、专业操作,还需注重拓宽知识内涵及范围,以及善于总结工作,将自身工作技巧、体会、经验等记录下来,之后在带教期间结合护生特点有针对性地传播隐性护理知识。

1.2.2.2 护生评估。

护生普遍年龄小,多数为独生子女,社会阅历浅,缺乏吃苦精神,或是不热爱护理工作、缺乏主动学习精神,文化基础差,欠缺沟通能力,缺乏工作热情等。入科时让护生简单介绍本人情况,查看个人自我小结,评估其实习工作能力、思想动态等。

1.2.2.3 带教安排

(1)道德教育,包括在带教期间引导护生注重自身形象及职业态度培养,其中自身形象包括言行、仪表,职业态度包括关心理解患者、培养慎独精神、树立积极的专业观、用心体会护理职业的责任与作用、学会移情及换位思考、热爱护士职业等。(2)关爱护生:带教期间带教老师应当尊重、关心、关爱护生,对护生持接纳、友好的态度,主动与护生交朋友、沟通,了解其专业知识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同时诱导其产生内在学习需求,及时肯定护生的进步,鼓励其参与各类临床护理实践,不断激发护生创新思维、求知欲。(3)沟通技巧:带教老师带教期间注意向护生传授护患沟通技巧,指导其结合患者心理、年龄、理解能力等进行护患沟通,沟通时尽量采用普通话,但也要努力掌握当地方言,以便减少沟通障碍,另外,说明沟通期间要点,例如音调适中、情感饱满、语言清楚且明确、态度温和。此外,注重姿势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例如沟通时距离适当、姿势自然、面带微笑、双眼注视患者,而在患者极度痛苦时给予同情、关注的目光。(4)培养能力:一是带教期间详细讲解、耐心指导护生学习心血管内科护理实践技能,监督护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操作时先示范,再让护生操作,带教教师从旁指导,及时纠正、补充不妥之处,逐步提高独立工作能力;二是借助护理查房、典型病例讨论、讲课、护理文书书写等形式提升护生综合能力;三是利用有利因素增强带教效果,例如抢救患者时让护生观察、配合抢救等,并且在抢救后进行问题小结,培养问题解决、思维分析、观察能力等。

1.3 观察指标

(1)从基础知识(100 分)、病例分析(100 分)、技能操作(100 分)3 个角度考核,分值高则带教效果好;(2)综合素质:从工作态度(20 分)、业务能力(20 分)、医德学风(20 分)3 个角度评估,分值高则综合素质强[6];(3)自我效能:参照王才康[7]翻译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共10~40 分,分值高则护生自我效能感强;(4)沟通能力:参照杨芳宇等[8]研制的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共58 个条目、6 个维度,总分174 分,分值高则护生沟通能力强;(5)护生满意度:从课程安排(20 分)、教学内容(20 分)、教学计划(20 分)、教学方式(20 分)、关心学生(20 分)5 个角度评估,分值高则护生满意度高。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考核成绩、综合素质、自我效能、沟通能力、护生满意度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两样本均数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基础知识、病例分析、技能操作成绩对比

实习前,2 组基础知识、病例分析、技能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观察组基础知识、病例分析、技能操作方面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观察组基础知识、病例分析、技能操作成绩对比(分,±s)

表1 对照组、观察组基础知识、病例分析、技能操作成绩对比(分,±s)

2.2 2 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医德学风评分对比

实习前,2 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医德学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观察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医德学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观察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医德学风评分对比(分,±s)

表2 对照组、观察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医德学风评分对比(分,±s)

2.3 2 组自我效能、沟通能力对比

实习前,2 组自我效能、沟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效能、沟通能力成绩对比(分,±s)

表3 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效能、沟通能力成绩对比(分,±s)

2.4 2 组护生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关心学生方面的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照组、观察组护生满意度对比(分,±s)

表4 对照组、观察组护生满意度对比(分,±s)

3 讨论

临床科室实习是帮助护生掌握专业技能及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护理带教质量[9-10]。以往心血管内科护理带采用常规带教法,难以激发护生潜能、调动护生兴趣、培养主动服务意识等,教学效果欠佳。本研究观察组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隐性知识是根植于个体实践经验或头脑中的一类知识,包括技能、诀窍、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教师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合理运用隐性护理知识,使其外部化、社会化、内部化、组合化。在这个过程中,护生传递、流动、共享和交流隐性护理知识,有利于提升护生的考核成绩和综合素质[11-12]。

本研究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面对不同环境挑战或是新事物时存在的一种自信心,自我效能感较强地护生对自身充满信心,更加相信自己可以有效应对各种事情,所以在生活、工作、学习时会更加主动、积极;对于实习护生而言,由于缺乏临床护理经验、护理知识等,容易产生不自信心理,继而影响学习效果,故有必要评估且改善护生自我效能感,而从研究结果来看,通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采用隐性护理知识,更有助于提高护生自我效能感,可能是因为常规带教方式忽视了护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使得其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呈现,容易打击护生的学习自信心,影响自我效能感,而隐性护理知识教育中带教教师可以规律地向护生分享护理体验,既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综合能力,也能让护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护生责任心与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13]。

本研究观察组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护生在校学习期间以被动学习理论知识为主,缺乏沟通技能,同时常规带教模式下缺乏护患沟通机会及技巧,亦会影响护生与患者沟通的自信心与积极性,降低与患者沟通的意愿,从而会影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本次在观察组护理带教工作中采用隐性护理知识,通过向护生表述护患沟通期间隐性沟通技巧,以及借助案例考核、模拟演示等进行显性知识内化及传播,可以帮助护生尽快融入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增强沟通能力[14-15]。

本研究观察组护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满意度是个体对于所处环境的一种主观、积极评价,对于护生而言,其满意度通常受带教老师知识技能水平、评价、带教方法,自身期望值、师生关系等的影响。总体实习满意度既会影响护生对于护理职业的看法,也会影响其职业发展,所以有必要注重护生满意度的评价,而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常规带教模式内容简单,无法营造良好实习氛围,帮助护生适应实习环境,加之无法引导护生尽快熟悉基本护理操作,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丰富业务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等,故难以取得护生认可[16-18];隐性护理知识通过不断且持续地向护生传播职业道德、实践技能等方面的隐性知识,能够营造倡导学习、崇尚知识、鼓励创新的氛围,促进护理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有助于护生养成职业能力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后期迈向护理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故能提高护生满意度。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隐性护理知识应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鉴于本研究观察时间短、带教方法欠完善、入组人数偏少,均可能影响最终结果评定,故今后尚需改进上述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将隐性护理知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沟通能力和护生满意度,增强护生的自我效能感。

猜你喜欢

隐性内科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