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导向下的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24-02-13钱涌宁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

钱涌宁

引言

作为高校跨语言交际人才的主阵地,高校英语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点课程。随着国家对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视程度的提升,高校英语同时承担了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又兼具一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责任。课程思政是一种旨在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的综合教育理念。作为学习国外语言、文化的专门性课程,近年来我国政府、各大高校都对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高度重视。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始终存在教学课程规划割裂性严重、教学内容过于单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因此,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着重分析了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策略,旨在为推进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问题

1.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自2014 年正式提出课程思政这一理念至今,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英语课程都已经尝试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进行融合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为改革力度大、覆盖范围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1)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力度大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各学科近年来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对于英语这种大量接触西方文化、知识、语言的课程而言,更需要借助课程思政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因此,我国政府、高校、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这一课题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力度始终较大。一方面,高校、教师针对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逐渐开始尝试构建新的教学课程规划,开发新的教材,以丰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了一批英语专业知识可靠、思想政治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已经成为高校开展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2)高校英语课程思政覆盖范围较为广泛

从理念核心来看,课程思政主张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可见课程思政这一理论本身具有极为广泛的覆盖效应。从高校英语这一单一课程来看,开展课程思政则意味着须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各个板块,不仅包括传统的听说读写译等,还包括传统英语教学工作以外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综合而言,目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覆盖范围已较为广泛。

(3)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从重视程度和实际教学改革力度来看,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环节的融入时间还不足10年,许多高校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课程规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

2.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存问题

(1)课程规划视角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从这一要求来看,目前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课程规划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面,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课程规划没有完全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融合。大多数高校的英语课程思政规划仅限于在英语授课过程中以单元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思政工作开展初期,这种以教学单元形式构建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尚可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但随着教学工作的展开,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将英语知识、沟通技巧等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结合。

另一方面,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课程规划没有凸显英语学科的特色。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语,具有极强的跨文化、跨语言交流实用性,同时又兼具极强的文化属性。对于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而言,可以利用语言的文化特征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等。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语课程思政规划并没有专门对英语文化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进行研究,也缺乏对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

整体而言,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规划尚处于较为低级水平,课程规划并不符合一般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

(2)教学理念视角

教学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基本的态度及观念。近年来,虽然高校在全面强调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高校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认识水平也逐渐提升,但课程思政毕竟属于新兴事物,仍有不少英语教师在教学理念层面存在问题。

一方面,有部分英语教师偏执地推崇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理念、西方教学方法等,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存在偏差。在这种格外偏重西方文化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难以完成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任务,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很多英语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过度强调民族文化、民族性,将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完全对立,在教学中一味以批判的形式开展工作。这种过度强调民族性的教学理念容易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对于需要经常接触西方文化的英语课程教学而言,同样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以上两方面来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应格外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平衡与交融。

(3)教学内容视角

教学内容是影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科学、恰当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所使用的教学内容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缺乏专门的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材。部分高校使用的英语课程思政教材大都是教师个人编写的教材甚至是临时的讲义等。这种教材或讲义具有获取难度低、编写灵活性强等特点,但也反映了高校普遍面临缺乏英语课程思政专门教材的现状。短期内缺乏权威部门或学者出版的英语课程思政教材,将会成为阻碍高校开展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影响因素。

另一方面,学校、教师编写的英语课程思政教材普遍存在内容零散、文化主题缺乏提炼等问题。这种教材未能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进行深度融合,既不能很好地用于英语教学,又难以对学生实现思想引导。

因此,从教学内容视角来看,我国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及教学环节使用的教学内容普遍处于初级状态。

(4)考核工作视角

课程思政教育的考核工作本身具有较高的难度。对于偏重于德育工作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而言,有时很难通过期末试卷等终结性考核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评判。目前,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过度依赖期末评价,缺乏完善的、贯穿始终的考核方式。

一方面,我国部分高校开展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尚短,考核体系还不完善,只能片面地对学生的英语课程思政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而不能较好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

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都是在学期末考核,普遍缺乏日常课堂学习的即时性考核。这种考核模式会严重影响思政教学的效果,给教师、学校营造出一种虚假的成就感。

跨文化交际理念与英语课程思政的融合价值

1.跨文化交际理念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价值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对于英语课程教学工作而言,一方面,跨文化交际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前适应以英语为语言的交流场景,可增强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环节融入跨文化交际理念,能够为学生带来更精准的学习思路,掌握跨文化交流场景下词汇、语法的具体使用,避免在交流环节出现中式英语或其他失误情况。

2.跨文化交际理念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价值

课程思政强调道德育人、文化育人。跨文化交际作为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对不同文化人员开展交流的必需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后,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宗教等,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发现其他文化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引下帮助其他文化环境下的人进行改进,实现共同进步。

3.跨文化交际理念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融合价值

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交流的日益频繁,政府、企业等对翻译人才的要求已经逐渐由高水平的翻译型人才转变为具有高综合素养、高翻译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在我国对外交流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的政府、企业工作人员开展更为高效的沟通。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对这类复合型人才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能够更好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使其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保持文化自信、思想独立。

跨文化交际导向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1.制订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总规划

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在构建和制订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总规划过程中要时刻遵循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本文认为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总规划的制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要立足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人成长。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时,要将价值塑造作为英语教学工作的首要工作,在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融入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等育人方式。

其次,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高校英语课程思政需借助跨文化交际理论,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不断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及对我国现行制度的自信。

最后,在英语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方面,要制订更为全面的教学计划,将语言能力、综合文化素养等内容融入教学规划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的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

2.坚持文化比较教学理念

跨文化交际理念的融入必然会带来中西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比较。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时,英语教师不必故意避免这种文化比较或冲突,而应该利用二者的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其健康成长,实现全面进步。

在文化比较过程中,需对不同文化的内核进行充分提炼和总结。文化内核、核心价值观等既是决定和影响文化群体行为的根本,又是形成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环境、个人行为的根源。英语教师作为充分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主体,需对不同文化的精神内核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充分比较学习中西文明,对于西方文明中的优点要学习和掌握,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同样也要学会摒弃和批判。

另一方面,教师应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对比中西方文化时要扬长避短,在不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且不会使其形成逆反心理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展现中华文明的优势,以避免学生出现文化自卑、民族自卑等不良心理。

3.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多元教学内容指的是一种能够将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思政教学等融为一体的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需要高校、教师等通力合作,用以下三种形式联合构建。

首先,学校及英语教师要全面丰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从文化的角度对原有的以语言学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进行丰满,将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等的理念及核心思想融入其中。教学中应注意,要尽可能避免因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影响思想道德培育,在教学内容中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其次,英语教师及思政教师需要通过携手联合的形式依托传统教材深度挖掘关于跨文化交际、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由于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高校英语课程思政高等教育教材,高校需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灵活开发适合自身培养特色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及时解决现有教材中的不合理、不科学问题,将内容零散、缺乏主题提炼的内容进行替换,重新梳理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之处,以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

最后,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与教学内容有重要关系,但高水平的教学内容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轻松、吸引力强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充分的引导作用,避免了灌输式教学沉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采取多元互动考核

思想道德水平的考核必然是动态的、波动的,通过期末的一次书面考试很难得到准确的评判结果。因此,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中,要着重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方式。

首先,考核的内容要多元化。在对学生的英语课程思政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时,学校可以用笔试、面试、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从多个角度、维度掌握学生的思政素养,并以考核结果作为检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多元化的考核内容提升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

其次,考核的目标要多元化。英语课程思政的考核目标并不一定要局限于英语知识、技能或思想政治等方面。在跨文化交际导向下开展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时,学校、教师可以将教学考核目标定位于考核学生在跨文化场景下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等,通过多元化的考核目标督促学生提高对自然文化、社会文化和自我修养的重视。

最后,课程思政考核可以通过互动形式开展。例如,学校可以笔试、面试等方式考核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生也可用笔试、面试的形式对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通过二者的互动更全面地考核教学,既能体现思政教育的公平公正,又能让各主体及时发现各自的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改进。

结语

在课程思政理念要求下,高校英语教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本文认为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目前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普遍在教学规划、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方面存在问题,需借助跨文化交际理论、课程思政理论等进行深度优化,充分提炼中西方文化与英语教学工作的结合点,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水平。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