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研究
——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
2024-02-13田少宁
张 科 宫 玮 田少宁
问题的提出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推动政策落地、孵化转化项目、培养双创人才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陆续出台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政策。2012 年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强调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2015 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的教育需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2021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要求,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综合以上政策文件,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内关于高校创新创业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体系和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也有按照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行划分的,主要针对部分省份、部分高校、特定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相关研究逐渐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扩展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就业、课程、人才培养以及经济发展等融合问题。王西阁研究了“三全育人”视角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与突破点。李辉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逻辑遵循、实践困境与行动路向。高歌研究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路径。针对西部地区高校创新创业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更多地偏向实践方法研究,缺乏对于政策、现状的深度分析,也缺乏学生从入校到走入社会的全生命周期研究。刘欢研究了西部地方高校“三创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向。许文刚研究了西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培养体系研究。综上,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提出了很多建议,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真正针对西部地区工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取得可供推广经验的高校为数甚少。
陕西科技大学近年来依靠完整的体系和政策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大学生,且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内A类赛事中屡获佳绩。基于此,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着手,反思目前其所处的现实困境,按照全生命周期培养理念找寻应对之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部地区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不少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开始重视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毕业后选择创业的学生数量逐年增长。但在良好现象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西部地区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实践平台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教学与学工职责不清晰,面上开展创新教育居多但根据学生差异性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创新教育不足,缺乏系统设计等,归纳表现为认知困境、协同困境、环境困境三点:
1.理念政策落后致使认知困境
通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西部地区工科高校正在转变教育模式,但仍然存在部分高校忽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现象,缺乏对学生意识的培养和潜力的挖掘。主要表现为:一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的良好制度设计以及完备政策体系保障不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纳入学科评估以后,多数高校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但关注点多在竞赛成绩上,缺乏适配政策,未能与国家宏观政策产生良性互动,削弱了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阻碍了政策功能的最大化利用和发挥。二是西部地区高校受制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观念传统等地域差异性,在支持或有利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政策壁垒,比如充分激励创新创业人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保障项目转化落地等制度安排不完善,直接影响了改革效益,需要因地制宜地加快政策创新与配套。三是学校在政策落实推进过程中权责不清。西部很多高校未设立双创中心,双创工作依托团委、教务处、学工部等部门完成。政策出台和落实需要多部门牵头、协作完成,在执行过程容易出现推诿、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等情况。据报道,广东省自2001 年至2016 年共出台24 项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涉及创业培训、孵化器建设、创新人才引进计划、资金管理等多方面;云南省自2008 年至2016 年只印发了11 个相关政策。政策、理念、制度的协同性和集成性不足导致西部地区工科院校存在一定的认知困境。
2.开放融合不足致使协同困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想状态要和思政、专业、企业等要素资源实现深度融合,形成人才培养“同心圆”。但西部地区工科院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明显存在开放融合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不够。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如同大学教育的双臂,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业创新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在创业道路上过分追求名利,看重个人得失,而不是创业带给社会的贡献,不利于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应落在国家人才培养上,为我们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西部地区高校有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仍然沿袭旧的标准,难以满足当下需求,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双创”的内涵,专业教育的过程也过于强调理论和基础,未能深层结合市场所需和行业前景。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各地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不仅推动了专业实践的教学改革,而且提升了专业实践的教学质量,重新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融合不够。西部地区企业资源少,受制于地域、经费、政策等缺乏与先进企业交流。在人员资源方面,与技术专家、企业管理者、实训专家等未能形成“双师”合力;在实训资源方面,学校的实训场所固定且单一,未能与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心相融相促进;在市场资源方面,学校和企业脱离严重导致学生不能了解行业前沿资讯,缺乏融合互通。
3.师资平台欠缺致使发展困境
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需要外部保障,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以外部资源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目前西部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外部资源有所欠缺。具体表现为: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不完善。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单一,大多数仍局限于课堂教育,且缺乏对学生分层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整合教学、学工、研究生以及科技服务社会等资源方面显现不足。高校现有的实践平台多数依靠创新创业竞赛,重理论而轻实践。经调研发现,陕西省内超过90%的省属高校缺乏校内实践平台,学生团体由于缺乏市场经验和能力不足等导致创业失败率高。部分学校以校企合作的名义吸引学生,但实际上学校和企业之间缺少往来,联动不足,导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边缘化。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积极性与教师的能力与专业素质有着正相关的关系。高校必须要做好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工作,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打造一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然而,西部地区工科高校受制于地域、师资等,导致没有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许多学校选择从校外聘请经验充足的教师,包括外来企业家、创业校友或者科技竞赛的评委等,但人员流动性较大,授课缺乏系统性,在重视程度与授课实效上定会大打折扣。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校内的非专业教师来承担,如由辅导员或者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来授课,但由于缺乏实际创业经验,讲课内容多基于课本理论进行教学,实操性不强。长此以往,受制于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环境困境导致西部地区工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半途受阻。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应对之策
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观察顾客是怎样随着时间演变而产生不同需求的,再通过不断改进产品和技术来满足顾客的这些需求,进而提高产品对顾客的适应度和满足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从意识、基础、潜力、能力到相应实践活动层面所开展的全方位教育,其核心要义正是针对不同学龄学生特点分级分类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贯穿其学涯全阶段,从而构成了以学生需求为核心,随着时间推移多维度不断推进的教育体系。由此可见,该理论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高度吻合,从时间维度上看,全生命周期主要是指学生在入学到毕业的学习期间,实现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从对象维度上看,全生命周期是通过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有针对性、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陕西科技大学借助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一种在时间维度上螺旋上升、内容不断丰富、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的动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了西部地区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认知困境、协同困境和环境困境。
1.以入学教育为平台,拓宽双创教育宣传渠道,培养双创意识
大学之前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理念更加偏向应试教育,基本没有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与相关培训。高校针对刚入校的大一新生,使创新创业在其懵懂的大学概念中生根发芽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后期潜力挖掘及能力培养也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应积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邀请专业教师、往届科技竞赛获奖者、博硕士研究生、高年级学长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宣讲团,通过理论宣讲、论坛、沙龙等普及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组织大一学生参观创新创业活动中心、科技孵化中心、创新创业成果展厅等,通过举办优秀创新作品展的形式让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利用国家各类科技竞赛平台,组建参赛团队,以高年级为主,带领一年级学生共同参赛,让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备赛的过程中得到自然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如软件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在模拟与训练中不断培养学生,同时也能起到多学科协同育人的良好效果。
2.以课堂教育为阵地,普及双创教育理论知识,夯实双创基础
课堂教育是为学生灌输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最直接的途径。高校应针对大二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启蒙,普及基本的理论知识,如创新创业途径、商业逻辑、市场调研与分析等,可以为后期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多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仅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或作为修学分的工具课,课程本身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课堂的签到率不高,学生存在严重的缺课情况,教师的授课方式、考评体系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创新创业课不仅仅关注学生是否掌握理论知识,关注重点应是学生的多元成就和综合素质,教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在创新创业课中是否能认真配合小组成员完成工作,是否能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以及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等,教师的任务不是单向输出课堂知识,而是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和团队合作教学等,通过积极与学生对话互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真正将创新创业课程打造成为学生喜爱、助力成长的金课。
3.以实践训练为抓手,搭建能力梯度提升平台,挖掘双创潜力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绝大多数受限于课堂,缺乏实践环节,存在覆盖面广但针对性不强的特点。高校应从两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一是成立校属的创新创业社团,负责收集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并组建项目孵化库,面向全校学生选填志愿,以项目与学生进行匹配,进而引入专业教师、研究生进行指导,负责人以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为主,涵盖大一大二学生,针对学术前沿、专利申报、论文撰写、科技竞赛等进行培训,提前培育双创项目,储备创新人才,解决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归口不清的问题,有效打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最后一公里。二是紧抓社会实践平台,采取多元方式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应结合专业、好的理论项目、好的选题到企业、到孵化中心、到社会去选择合适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科技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再回归实验室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人才培养闭环。
4.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反哺,构建三位一体新格局,提升双创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旨在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国家对创新人才需求的迫切性,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学校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创客中心、孵化基地等,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将脑海中的想法变得系统化、理论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邀请杰出校友与大二、大三学生开展座谈,使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明晰目标并提高自身能力,实现与社会的良好对接。高校也应为大三、大四学生多创造进企业实习的机会,只有让学生走进企业、走进行业才能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行业认知,才能明白如何改进、如何创新,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在理论中得到升华。因此,高校要用好企业这个大课堂,构建企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形成闭环人才培养体系。
结语
随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创新创业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与改革力度会越来越大,西部地区工科院校面临的认知困境、协同困境、环境困境依然十分显著。西部地区工科院校要切实解决现实处境,需要借助全生命周期理论,以大学生学涯为周期,加强顶层设计,加快观念转变,整合平台资源,构建“培养双创意识、夯实双创基础、挖掘双创潜力、提升双创能力”分层分类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