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价值引领与教学路径及效果的探究
2024-02-13张启云
张启云
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引领,铸魂育人是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指向。围绕这一价值引领和价值指向,坚持教学的基本政治要求,不断探索可行有效的教学路径,提升教学效果,是思政课教学持续深入进行的客观要求。充分认识高校思政课固本培元的价值引领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情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路径。本文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引领的基础上,探索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路径,并结合教学实践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凸显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确立思政课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思政课教学铸魂育人作用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导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去分析和研究问题。学生可以问题为导向,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热情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成长为有理想、有责任、有知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培育“三观”为魂,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主要表现在“三观”教育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引领学生正确处理校园人际关系、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正确规划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价值引领,因此,“三观”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大学阶段是青年成长的阶段,大学生心智尚处于成熟与未成熟之间,并未真正步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他人误导,因而看问题、想事情有时往往不够全面,甚至会出现偏激偏执的情况。少数学生因缺乏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及法治意识,在处理校园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和社会认识时不够理智,行为偏激,可能会引发极端的行为后果,所以在校期间的“三观”培育尤为重要。高校思政课教育能使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培育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传承自强不息的红色基因,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向。教师可从优化教学内容、创造教学氛围等方面强化“三观”教育,发挥铸魂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
第二,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学效果。所谓价值引领,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魂,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指向,是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各门课程应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在教学中,要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领作用,各门课程教学既相互分工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要以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打基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明历史、理线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了解国情,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最终落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上来,这是各门课程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各门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多层次地“精准滴灌”,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旋律。
第三,注重思维培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模式,使其能将科学思维模式融入专业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性教育,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把知识教育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人们的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训练的影响,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与社会实践、经验积累密切相关。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前置作用,人一旦具备了科学思维能力,就会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发现复杂事物背后的本质联系,进而为理论研究和开展实践选择优质路径,“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因此,大学期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对于专业领域技术学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教师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到专业课教学的过程,就是以普遍原理指导具体实践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坚持实事求是,深入探究事物的本来面貌,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辩证思维方法,锻炼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可将历史思维模式融入辩证思维,以古观今,把握时代发展规律。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能力,这是思政课教学的独特优势。抓住这一优势,就能把握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不同思路,促使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优势互补。
第四,接续“红色基因”,树立崇高理想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淬炼出的精神品质。传承好、发扬好“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政课堂价值引领的重要表现。红色基因中所包含的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一心为民、勇于担当等特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特征,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品质,要把这些品质接续下去,让祖国新时代的有为青年“遗传”好这种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地嘱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而志气、骨气和底气在学校教育中更多的就是依靠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够在详实的史实基础上,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以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为基准,清晰而深刻地给学生彰显出中国人固有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旗帜鲜明地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定不移地讲好“红色基因”。思政课堂可将红色种子根植于学生的血脉,将爱国主义精神融于学生的生命,将红色成分渗透到学生的价值准则中。
探索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路径
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凸显价值引领作用,发挥铸魂育人功能,通过具体可行的路径实施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具体可行的教学路径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方式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教学对象和专业特点而异,既要遵循统一的教学原则,又要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起到殊途同归的作用。
第一,夯实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第一“要”就是“政治要强”。所谓政治要强,不仅指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端正、政治纪律严明,更是指政治理论水平要高。因此,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理论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高校应夯实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基础,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知其然,且要知其所以然,熟读经典但又不唯经典,做到“三个结合”,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在结合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寻找和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路径。系统而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知事物发展历程,是教师打造高质量思政课的理论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自觉肩负起发展、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使命,把经典理论融会贯通,真正让马克思主义走进学生的内心,化为学生认识世界、参与实践的理论指导。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高校思政课虽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但作为一名出色的思政课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学历层次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需要,这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例如,文科类学生对中国故事更感兴趣,而理科类学生则更愿意从数据中总结规律;本科学生的理论功底不错,可以在教法中采取从“一般到特殊”的形式,即从理论到案例,甚至可以延伸理论,以拔高学生的认知层次;高职类学生实践能力较强,可由经典案例出发,通过大量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将教学内容上升到理论层面,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总之,讲好思政课,应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更好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第三,构建学生“喜闻乐见”思政话语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是思政课教学铸魂育人的应然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语境下,应构建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话语体系,以更加朝气蓬勃的风格,彰显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在保证“政治性”的前提条件下,多为思政话语体系注入新活力,促使思政话语体系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喜闻乐见”的思政话语,一要坚定“思政”立场,“喜闻乐见”不是不讲原则、没有规范;二是要尊重多元化,以“平等自由”为依托,构造轻松自然的教学场景和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学习思政课的快乐;三是要把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提炼关于真善美的思政话语,既让学生“如沐春风”,又“入木三分”地接受教育,即做到教师有爱、学生有趣。
第四,采取翻转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可从各种网络渠道获取信息。他们思维灵活,不受传统观念的约束,不以僵化的方式看待事物,会主动通过互联网查询信息、获取知识,但这也为开展思政教育增加了难度。传统思政课教学中“满堂灌”式的讲授、陈旧的案例说教,很难提高思政课堂的“抬头率”。高质量思政课应是人人参与课堂、人人收获知识、人人得到启发,这就需要思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探索未知领域。翻转式教学是指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与学生“互换身份”,由过去的教师“一言堂”到学生自己的“小课堂”,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也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小组分工协作、查阅资料,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得出结论,并制作成小视频在课堂上展示。在翻转式教学中,学生课前带着问题、课中带着热情、课后带着思考,会满载而归。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展示进行点评,以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强化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实践的唯一标准,多种教学路径的综合运用,必须落实到教学效果的稳定提升上。这就决定了教学路径不是“花架子”,不是“套路”,而是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紧密联系的务实策略。采取多种具体可行的、务实的教学路径,目的就在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思政课教学价值引领和铸魂育人的价值目标。因此,高校必须强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以此促进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守政治底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是否增强当代大学生明辨是非的政治判断力,是否促进当代大学生对党中央精神的政治领悟力,是否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党中央精神的政治执行力。当今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相互碰撞、相互摩擦的局面。例如,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锋、平均主义与竞争意识的争持,等等,充斥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坚守政治底色,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任何时候,都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政教育应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聚焦国内外热点问题,讲好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文化;坚持政治方向,守好政治底线,不忘初心使命,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坚守政治底色,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课程内容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具体方式,以达到切实有效、可闻可见的教学效果。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学生的文化涵养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文化自信与文化涵养是相互支撑的,没有一定的文化涵养,就是在奢谈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的理念引导学生稳定提升文化涵养,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领悟,以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这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要路径。高校是传承、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镇,思政课教学要以文化自信为导向,以提升学生文化涵养为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鲜活生动的教学措施,厚植学生的文化涵养,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力量,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成为引导教育教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三,分工与协作激励引导,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校思政课堂成效是否显著,往往与学生的参与度、探索欲、积极性有关,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翻转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能力。其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不仅提升了学生上讲台讲话的勇气,又使其加强了对课程知识点的把握;锻炼了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鼓励、合作竞争,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相较于传统的、“缺乏生机”的课堂,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的信心,提高了上课“抬头率”、听课“点头率”,让学生真正喜欢思政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加强全党的理论武装,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深刻地凸显了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说明思政课程不仅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者进行理论向导的功能,又为新时代青年认识与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撑。打造高质量思政课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是全方位铸魂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