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铎书法美学思想的字体设计特征探究

2024-02-09李也田群

收藏与投资 2024年1期
关键词:字体设计王铎美学

李也 田群

摘要:本文以王铎书法美学思想为基础,从而对相关字体展开设计,以求找到汉字字体设计中的美学理论,从而唤醒人们对于传统书法的美学意识。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王铎美学思想的字体设计。

关键词:王铎;美学;书法;字体设计

熊秉明先生说:“如果哲学是高处不胜寒的峰顶,则书法是可以游憩流连的园地。”[1]书法艺术从本质上看,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一项内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王铎以独特的书风和书法成就,确立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其书法中所蕴含的艺术思想和设计美感让人钦服。对王铎书法美学思想的分析,将王铎书法美学思想中的意识运用到现代字体设计中,对字体设计进行研究,有利于传播字体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能够使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以一种更恰当的方式进行对接,使得现代字体设计具有一定的传统性。

一、王铎书法美学思想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痴庵、嵩樵,明末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有“神笔王铎”之誉。王铎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等,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

(一)尚古法

王铎一生独尊羲献,十三岁始习王羲之《圣教序》,尝自言:“《圣教》之断者,余年十五,钻精习之。”“尚古”是王铎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王铎在《琅华馆帖》中提出:“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诗文有法而后合,所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2]他在《临淳化阁帖第五·古法帖》中说:“书法贵得古人结构,近观学书者,动效时流。古难今易,古深奥奇变,今嫩弱俗雅,易学故也。”[3]“古人结构”是指笔法方面,王铎主张学习古人不能仅限于笔画、结构技法层面,而要通过技法层面把握古人的“古”。此外,王铎主张学习“深奥奇变”的古人书法,反对时下“嫩弱俗稚”的风气。这些都反映了王铎崇古的观念。

(二)创新风

王铎并不是一直遵循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学习的古人,而是以古人为基础,加上自己的创新。正如王铎在这条书法艺术之路上研究“二王”多年,甚至做到了“如灯取影,不失毫发”,但他却从最得“二王”精神的米芾那里得到了启示:“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4]其中,“不规规摹拟”是指不照着写,要推陈出新。王铎中年时期以米芾为核心,参照唐朝诸家的风格和作品,因此,实现了行草上的转折。在此基础上,王铎自成一家,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三)重抒情

明末清初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意识极端的时代。诸多矛盾交织对立造成了人们心理上极度失衡。在书法艺术中,这一时期流行自由主义、个性解放的思想,开始兴起新的浪漫主义思潮,突破了古典主义的范畴。王铎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虽然王铎出身于诗书世家,但在王铎美学中却不存在“过犹不及”“温柔敦厚”这些一脉相承的传统。或许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他通过草书的形式表達强烈的情绪,他渴望冲破束缚,努力表达内心的呐喊、悲愤。王铎一生,特别是后半生,总有一股悲愤之气郁结在心中,这也让王铎的思想和书法作品透出个人内心的情感。

二、王铎《拟山园帖》中语言表达

在书法艺术中,通过笔法、墨法、结体和章法布局传达信息和情感,是一种独特而有力的语言表达方式,传达出美感和价值。

在笔法上,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刘熙载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用笔,笔法的奥妙在于我们如何控制和运用,也就是我们运用工具的熟练度。王铎有“神笔王铎”之誉,其《拟山园帖》卷二(图1),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注重线条的律动美,在曲线中表现曲折奇特。图1第2列“趋”的横画,起笔干净利落,疾速出锋,错落有致,再如第1列“郭”的竖画,铿锵有力,气势大开。因此,王铎书法中的笔法给字体设计体现了线条的趣味性。

王铎在用墨上的胆量让人服膺,说起他的用墨,就会想到他别具一格的“涨墨法”效果。黄宾虹就曾说过:“王铎之书,石涛之画,初落笔似墨沈,甚至笔未下而墨已滴纸上。描摹不同,有天趣,竟是在此。而不知者,视为墨未调和,以为不工。此谓兴会淋漓,才一与工匠非不工,不屑工也。”[5]从这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铎把涨墨法发挥到了极致状态。《拟山园帖》在墨色上的变化枯中有湿,浓淡融合。用墨枯笔与之形成对比,表现了疏放宽绰的逸趣,虚实相间。

在结体上,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处不嫌疏,密不嫌密也。”可见,“互相乘除”就是将疏密形成鲜明的区别。如《拟山园帖》(图1)第二卷,字态俯仰顾盼、疏密开合、纵横得势、气势雄浑。运用单字结构的大小、浓淡、粗细和轻重来创造对比效果。对于单字线条的运用也非常独到,能够灵活地运用长短、刚柔、左右和上下牵连等因素来塑造字形。

在章法上,王铎十分重视“言外意”“无字处”之妙,强调在“有意无意之间”的节奏感以及“错综复杂”的“布局、布势”。因此,他的章法节奏掌握得非常准确,王铎的《拟山园帖》整体表现了肆意求奇的原作章法。字与字的连结上必配合重心及轴线的变化方向,来做下一字的承接与转折。他会利用墨块或重心位移来改变轴线的角度。最后,在章法上总是能够使轴线连接顺畅。通篇看,乱中见整,每一组字都与另一组上下呼应,使整体章法饱满。

三、以王铎《拟山园帖》为题的字体设计

本文节选《拟山园帖》卷二中的一首诗《登兖州城楼》作为本节课题实践主题(图1)。诗文内容为:“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一)笔形概述

笔画是由点和线构成的,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作笔形。以书法上的“永”字为代表,其有八种主要笔形,所以才衍生出“永字八法”之说。汉字博大精深,每个字及偏旁都有自己的本义和所蕴含的道理。因此,在设计字体之前,我们得理解它所要表达的意趣和美感。王铎在《拟山园帖》卷二(图2)里,把一些偏旁部首归纳再转化为视觉图形字体设计,如“言字旁”“双人旁”“三点水”的具体形状的概述,将用笔转化为现代字体设计,具有一定的辨识度和艺术性。

(二)结字分析

结字基本从框架、线的倾斜度、结字的角度、中宫与四边、奇正、字与字的避让、平衡与均衡等方面来分析。《拟山园帖》很多字是欹侧的形态。通过上下调整、多重笔画仰俯变化调整,字体造型既具备欹侧取正的特点,也具有动态起伏又平衡的特点,使左右对应笔画并对其部件进行一定的倾斜,会使与转侧的结构规律变化更为契合。转侧顾名思义是借助左倒左、右倒右,或左倒右、右倒左的方式,来实现斜中取正的效果,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三)墨色变化

汉字书法字体设计和书法一样,将书法创作融入字体设计可以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通过墨色变化达到创作效果。字体设计作品可以从书法的浓淡体现,字体设计与书法作品一样,字与字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过于留白或过于拥挤都会失去字的美感。单个字的留白、单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再到整体的空间,都会影响视觉体验,处理得当会使关注视觉体验改善。处理不好则会影响视觉传达效果。如图2所示,笔者通过把书法字体外轮廓转化为几何图形,用几何图形之间的黑白对比来体现书法中墨色之间的美感。

(四)章法完善

王铎的书法章法讲究字间联系、行与行的空间,在款字及钤印等形式的技法上独具匠心。章法是在设计过程中,遵循某一美学原则。字体设计一般是以传播为主,吸取各个碑帖的创作意境。在书写《拟山园帖》时,王铎强烈的笔势连带呼应之感,在拓而为大的过程中增加了笔墨变化与字势的跌宕起伏之感。此外,空间的切割也具有极强的次序观念,其理性处置效果也相对较强,在狂放的草书中能够展现冷静而又极具条理的效果。根据经典书法字体外轮廓绘制的规整几何图形(图2),在整体视觉上可达到平衡的效果。

四、结论

本文从我国书法家明末清初的书法家王铎的美学思想入手,分析了王铎书法的风格,为书法创意字体的设计提供了美学上的理论依据,并对其字体进行整体归纳,从而为书法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人的审美需求是在不断变化和更新的,书法设计应该在古人笔法的基础上,尊重人的情感,根据生活和自然产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并对其进行精雕细琢。只有这样,才会给人留下美的体验。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吉林省工科院校美育教育發展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GH23323)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李也,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书法文献。

田群,女,土家族,湖南湘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书法与设计。

参考文献

[1]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M].北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2.

[2]杨广馨,苏士澍.中国书法文化丛书·行书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21:5.

[3]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0:07.

[4]朱天曙.书法答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5]黄宾虹.黄宾虹文集·书信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字体设计王铎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止哭神器”等十五则
止哭
纯白美学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探析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字体设计研究
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浅谈字体设计在商业运用中的创新与表达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