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游包山诗卷》窥探王宠小楷的“拙趣”

2024-02-09姚婉仪

收藏与投资 2024年1期

摘要:王宠诗文书画皆精,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晋唐,小楷尤精,简远空灵。在吴门书风的影响下,形成压抑不平而郁勃之气、冲淡平和而萧然出尘等不同风格。王宠将自身的志向抱负寄托于幽林山石之中,虽一生仕途不顺,依旧保持内心的平和淡然,风格成熟时期的作品《游包山诗卷》更是其一生品格的真实写照,通过笔墨简淡、自然率真的“灵韵”表现自己超乎尘世的澄明心境,也显露出其书写创作的“拙趣”。

关键词:王宠;《游包山诗卷》;拙趣

魏晋时期的小楷以风韵至上,尤以二王小楷最为鼎盛,这种萧散简远的境界成为后世文人不可超越的最高标准。明代书坛是继魏晋之后小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名家辈出,其中又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为最,何良浚曾评价王宠:“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出于大令,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之上。”[1]在中国历史上,书家讨论王宠小楷多以其兼具唐韵的“巧”为主,《游包山诗卷》一作中饱含了他一生的坎坷,生性平淡质朴的心境促使其以“拙”显露,用空灵、质拙的书法风格在明代书坛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笔。

一、王宠书学思想

王宠,字履仁,后更字履吉,号雅宜山人。王宠出身低微,从小生活在贫穷喧嚣的酒肆之中,世俗猜拳吆喝之声使得王宠十分厌恶城市生活,向往幽雅平和的生活。他在《赠别家兄履约会试七首》中写道:“吾宗素贫贱,被褐垂百年。”由于家庭原因,王宠自小对古玩、书画有浓厚的兴趣,并因此结识了蔡羽、文徵明等人,从而对自己的书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宠八次考试虽皆不应,但是名声大噪,跟随他学习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得他指教过的学生,大多取得高科,登显仕,而他的墨迹一生仍处于不售的状态。

王宠好恬静,高朗明洁,一切关乎世声名利的事情,不屑于此,谦逊自爱举止端庄,让王宠深得同时期的大家喜爱,与比自己大24岁的文徵明成为忘年交。在王宠的一生书学中,文徵明对他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的,但是他的性格养成与之有很大关系。王宠的启蒙老师是蔡羽,二人关系甚好,他的书学观念深受这位启蒙老师的影响,在他的人生后期中所表达的不谙世事、潇洒超逸的思想,或者说是怀才不遇之后所流露出来的无奈,皆来自蔡羽。王宠学书蔡羽后便隐居石湖,几乎与世隔绝,不过问尘世,寄情于山水与诗文书画之间,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放意山水,才高志远,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与祝允明、文徵明、陈淳并称于世,被誉为“吴门四家”。

王宠的一生极其短暂,就书法艺术而言,文徵明對其影响最大,既是良师也是益友,二人交往过程当中,王宠全盘接受了文徵明温厚的艺术气息,不以矫揉造作取悦他人,将自己的一生书学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挥到极致。

二、《游包山诗卷》中的淡然之风

《游包山诗卷》是王宠34岁时书写的小楷作品,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三米多的长卷小楷,全篇观字无一懈怠,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在这幅巅峰时期的巨作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他空灵疏散的书性、精妙绝伦的用笔以及王宠独有的气质特征,慷慨与冲淡并存,在圆融淡泊中,有着郁勃不宁的一面,追求从容中的奔逸,清秀中的杂沓,标志着王雅宜的作品走向成熟,书风旷适疏宕。

(一)单字结构之“拙”

以《游包山诗卷》当中的“绛”“赋”“道”“处”“常”为例,细观王宠结体:转折处多圆润厚重,不作棱角处理,“道”一字最为明显,转折提笔调锋顺势下压形成此形,以敦厚的形象表现“拙”趣;捺画收笔迟缓,收笔处笔锋极少,稍出即收,顿涩之感呼啸而出,抑撇扬捺,撇画出锋都较短,呈收缩之姿,捺画轻入重出,出锋含蓄藏锋收笔,在字结体中常以主笔的姿态出现,向右下重势,如“处”字,捺画竭力向外舒展,抑左扬右,右重势,视觉冲击感强烈,憨态可掬;横画多做轻微斜笔,右上取势,“赋”短横起笔露锋,收笔含蓄藏锋,长横较之起笔略顿,统一向右上取势,藏锋回笔,含蓄凝重,一露一藏,对比强烈,笔画多左轻右重,显得小巧玲珑;主笔尤为突出且相对笔画厚重,与其他的笔画形成强烈的缩减对比,“赋”字“戈”勾很明显,与左半部分的“贝”对比强烈,重心右下压,笔画厚实凝重;“冖”呈包围状,明显向右拓展,将所有笔画笼罩其中,“常”字“冖”部分向右开展,将下半部“吊”完全笼罩其中,且下半部的竖画刻意缩短,与之形成长度对比,更显憨态;字内左右两部分布局留白,给左右部分留出交错空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连结,“绛”左右两部分空间结构相对一致,中间留白,看似无关,相互错落,每个笔画安排得恰到好处,横画斜上,捺画将字势拉回倾斜于右,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从《游包山诗卷》的部分结字当中不难看出,王宠致力于运用灵巧笔法,塑造独特的“拙”形,起收笔可不理会,尤其笔画的参差错落、穿插避让、左右欹侧等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打造着质拙,无论字形结构如何,总有方式使其回归拙意,其笔画看似随意,又饱含书法的一切规律,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意想不到,妙趣横生,这种看似不经意间显露出的“稚拙”反而为其作品增添一抹淡然之意。

(二)章法之“拙”

蔡邕在《九势》中提及章法:“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2]《游包山诗卷》便是如此,注重字间的行气流畅感,每一行字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大小错落排布不规则,在字形“拙”中整体略显灵动,不至于死板毫无生气。全篇中,字与字之间没有产生跳脱,笔画粗细相对匀整,在主笔收尾处做钝化处理,其余笔画藏而不笨、露而不芒,可爱而有生趣。纵观全篇,虽字字独立,却又彼此照应,血脉贯通;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偃仰向背,穿插避让,给人以不激不厉、恬逸萧然的意境。宋代书家苏轼曾说过:“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王宠的《游包山诗卷》结体“宽绰而有余”,疏宕雅秀,以空灵取胜,形断意连,顾盼有情,古拙当中自有妍巧出现。从整个篇幅看,王宠的撇画短,有收缩之感,而捺画长,则显得舒展大方,部分字如“明”“坤”“扪”等含有隶意,显古朴敦拙之韵;横折多用圆笔,将笔势向外拉,用劲灵巧露拙,显得遒劲丰润;钩挑短而简洁,含蓄深沉,极具张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王宠这份游历包山所作的《游包山诗卷》曾被好友文嘉誉为“天才妙绝”,他一生都在追求法度严谨,他的每一件作品都绝无率尔操觚,应付了事,看似古拙的外表下是王宠对于书法作品的深度认知,这幅作品展示出的书风也成就了王宠。文徵明曾说:“书画虽小事,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有细入毫发者。”[3]书愈老字愈精,王宠这篇佳作所包含的结体、章法、结构正是他经历丰富生活之后形成的风格,以拙形会巧意,同时期其他文人书家所展示出的精巧作品更加凸显出王宠的古拙质朴之风。

三、王宠小楷对后世的影响

在明代一派流美遒媚的书风中,王宠展示出来的含羞内敛,质拙古朴的风格不同于时人所看到的风向,竭力展示自我个性,表现任情恣性,融情入书,萧散冲逸的风格为后世学习创作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提道:“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4]学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了扎实的书写基础才能更好地创作作品,只有技巧成熟,才能够做到法为我所用,化“不工”为“极工”,正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讲:“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5]只有在书法技巧上达到纯熟的水平,才能够达到一种自然之境,随心而动,王宠短暂的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经典作品很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前期所打下的基础都是为后期的创作做准备,王宠正是深谙此理,才会在前期刻苦专注于临习前人书帖,以求创作过程中能更加随性书写,独树一帜。

王宠写书的气质与他人有显著不同,屡屡书写都是笔跃于纸,悬空起笔,逆锋顺势而为,看似漫不经心、随意而为,实则笔笔相连、气韵相通,这也是其书帖的重难点,后人往往顾其一而无法顾其二,这也是王宠能够在书法史上留名的一个原因。只有在不断临习王宠书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感悟到,他的用笔、结体和章法的趣味,“意在笔先”“势去不可遏”,以最为巧妙的用笔,点缀拙趣,完成自己脱离“巧”形,成為“拙”趣的转变。

四、结语

王宠在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中,不断突破自身,从未停止对书法的追求,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断去探索书风,钻研临习晋人书法,追溯晋唐文人,取法高古,冲破“台阁体”的僵化刻板、大小一致、千篇一律的书风藩篱,运用各种笔法变化,加之自我对书法的深刻认知,所形成古拙质朴、萧然出尘、含蓄内敛的书法风格,彰显强烈的个人风貌,章法有列无行,起笔藏而不露、收笔敦厚滞涩,字形拙而不笨,所形成的独树一帜的风格为明朝书坛注入新鲜血液,并且成为与祝允明、文徵明等书法大家齐名的大家。创作中的王宠似乎将自己一生的不顺和无奈都写进了笔墨,融情于纸,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为书法做出不可小觑的贡献,给后人留下大量的绝世珍品,对后世书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者简介

姚婉仪,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书法艺术。

参考文献

[1]何良浚.四友斋丛说[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2]蔡邕.《九势》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1.

[3]黄佐.《将仕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见《文徵明集·附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刘熙载.《艺概·书概》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1.

[5]孙过庭.《书谱》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