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访学印象
2024-02-08康晓伟
康晓伟
2017年8月,我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赴位于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从事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转眼之间,六年多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在纽约生活学习的经历还历历在目。
了解美国大学的课堂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美国大学的课堂学习。到纽约之后,我与合作导师汉森教授沟通,确定了每个学期选修2—3门课程。汉森教授当时还开玩笑说:“访问学者没有像你这么认真选课的。”其实,我刚到纽约时,了解到访学可以有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不选或者少选课,主要是沉下来做自己的研究,偶尔与导师进行交流;另一种则是选课。我认为,既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就要融入进去,而融入进去的最好办法就是选课,真真正正地参与课堂。为了方便上课,我选择了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租房。虽然租金贵了些,但是我认为这是值得的。事后证明,我这个选择是对的。
对于美国大学的课堂文化,我第一个印象是阅读量大。我选择的那几门课,每次课都有大概30—50页的学术文献阅读材料。刚开始,我的阅读速度不快,所以会有些吃力。那段时间,我每天要么在上课,要么在阅读准备上课的内容。第二个印象是,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较高,特别是美国学生,其课堂提问能力、质疑精神都比较突出。美国的大学鼓励批判性精神,教授们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能够表达自己独到的认识被认为是有思想的表现。我选择的那几门课程偏重理论,课堂上学生的回应都比较积极,经常有同学举手发言。当然,授课教师也会经常留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展示。而我由于英语基础不太理想,大概过了快两个月,才能完全听懂授课内容。那段时间对我来说确实有些痛苦,每天上完课回到住处,大脑感觉像被掏空了一般,什么都不想干。不过,当两个月的适应期过了之后,我阅读文献的速度提升了起来,听课也进入了状态。后来我问了问到国外读书的朋友,他们说刚到美国读书时都有类似的经历,慢慢就适应了。
在美国访学的另外一个大的收获是,我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逛了逛美国东北部的几所世界著名学府,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等。这些美国的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硬件条件,当然软件条件也是一流的。我们常说一流大学主要靠一流大师,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流大学也需要一流的大楼,也就是要有好的硬件条件。比如,我所参观的几所一流大学都有一流的大楼,每个学院差不多都有独立的办公楼宇,甚至一个学院有一片建筑群,如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就由若干栋大楼组成。
不过,我更想聊一聊美国大学的图书馆文化。中国的每所大学一般都有一个图书馆,或者一个校区有一个图书馆,逛了美国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后我才发现,这些大学都有几十所图书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图书馆?原来,他们除了大学主图书馆之外,每个院系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比如哥伦比亚大学主图书馆为巴特勒图书馆(Butler Library),其他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独立图书馆等。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些图书馆往往以人名来命名,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是为了纪念前校长尼古拉穆瑞·巴特勒,教育学院图书馆为戈特曼图书馆(Gottesman Library)。这些大学图书馆组成了庞大的图书馆系统,而且藏书很丰富,硬件条件也是一流的,坐在那样的图书馆中简直是一种享受。实际上,除了图书馆之外,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建筑也以人名命名,比如Russell Hall 、Thompson Hall、Horace Mann Hall等。甚至一些会议室都是用人名来命名的。当然,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我去过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等,这种现象都非常普遍。这是美国大学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我想,我国的大学如果要媲美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国家和社会知识的中心,那么,建立一流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除了参观世界一流大学,我在纽约还有三次去中小学参观访问的经历。一次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的程贺南老师接访一个来自中国广东的访问团,他们有一个去中小学访问交流的活动,程老师请我参与。另外两次是到我同学任教的学校参观(我的一些同学是纽约市的在职中小学教师)。参观这些学校,我有一些直观的发现。第一,学校的班额都不大,教室空间比较宽敞。我参观的这三所学校,班额多在20—30人,也有个别选修课是十多人。第二,我参访一个初中一年级班级时,发现教室门口写的是在这个班级上课的老师的名字,比如Lily’s Classroom,也就是说,这个教室是Lily老师授课,所有选修这个老师课程的同学都要到这个教室来上课,即所谓的“学生动、老师不动”的学生走班上课模式。这与我们国内“教师走班,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的情况有所不同。第三,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家庭的孩子会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上课。我参访的三所学校都有一些移民学生,包括亚裔移民、欧洲移民、非洲移民等。我访问的其中一所高中,有个授课教师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上课的同学,她教英语课,也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助理。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大多是欧洲移民家庭的孩子,英语发音还略带口音。那次课是教授英文写作的选修课,大概有十多位学生。授课方式是老师先讲,讲完之后学生进行写作与讨论。因为我的到来,最后还增加了一个环节——我跟学生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他们都对我这个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感到好奇,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去过中国。授课结束后,授课教师告诉我,这些移民家庭的孩子英语基础不太好,在家有时候说母语,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教育和美国社会都是一个挑战。
总之,访学美国的这一年,我收获很大。由于纽约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哥伦比亚大学也是一所全球一流大学,访学过程中我常常能够接触有关世界不同民族、种族、文化的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这对拓宽我的视野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培养了我以全球化视野去思考教育问题的思维。正如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我感觉出国前自己就像生活在洞穴之中,认为自己所处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思维的广度有限。但在美国的那一年,我真切地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多样性和多元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行走美国,真实体验美国高等教育,面对美国基础教育,对我来说,这是了解美国教育、拓展自己教育事业难得的机会。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