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2024-02-08李晓清

今日财富 2024年6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

李晓清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资金风险,促使其更加稳定地发展,避免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实践中,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管理情况来制定应对策略,以确保其预算管理科学、合理。本文旨在探讨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改进方法。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事业单位要不断提升竞争力,重视财政管理改革,将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到其中,帮助事业单位解决资金周转问题,避免事业单位承担不必要的财务风险。现阶段,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仍存在没有全面落实的问题,如执行力度不够大、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进而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水平。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促使事业单位能够有效利用资金,减少不必要的资金使用风险。同时,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及宏观调控能力。

(一)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

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具有限制性,如果不能保证资金使用率,容易导致事业单位资金链断裂,致使后续行政效率受到不利影响。从当前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存在资金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存在资金浪费现象,无法充分发挥出资金的利用价值,导致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受到限制。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预防这一现象,通过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加强对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的监管力度,促进资金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这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

(二)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事业单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解决原先行政效率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充分发挥管理优势,这样才能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将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到事业单位各环节中,有利于规避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止产生资金滥用现象,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财政拨款是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支撑,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考虑到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将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到其中,能够为促进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具有诸多应用优势,如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优化管理流程等,这为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减少了财务风险,提高了财务管理质量。

(三)提升事业单位宏观调控能力

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是依靠财政资金开展的,因此事业单位要确保资金运用的合理性,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水平,以此积极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更好地把控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保证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运用合理,不断强化事业单位的资金统筹兼顾能力,从而为后续事业单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为了能够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首先需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但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且没有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无法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但部分事业单位不仅基层工作人员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领导层也存在这一问題,没有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忽视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继而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

此外,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关管理人员也难以规范工作行为,这就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容易产生各种财务风险,最终造成全面预算管理效果不明显、流于形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不规范

要想顺利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要规范整个管理过程,但部分事业单位存在全面预算管理规划不科学的问题,这给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一些事业单位仍然只运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只采取管理预算计划内资金的形式,而预算外的资金可以自行处理,难以有效规范资金的使用行为,这就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进而出现各种管理问题。

另外,一些事业单位存在资金预算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如基础支出为人员经费、日常开销,而有时会明显超出预期分配的范围,导致预算管理失衡,不利于维护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效果。除此之外,监督机构的建设也不够完善。一些事业单位没有投入相应的资金,导致监督工作开展受到限制,而且形式化导致监督工作缺乏有效性。

(三)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不清晰

造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质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容易增加财务管理的难度,无法灵活应对各种财务管理问题。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把控资金、业务等,需要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这样才能规范管理秩序,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现象。全面预算管理应该认识到财政预算内容之间的联系,分清预算管理的主次,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完成管理任务,避免产生管理分散的现象,从而更好地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四)没有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要想有效落实,就要培养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可以充分掌握全面预算管理方式。因此事业单位应完善管理队伍的组建,确保能够有序管理财政资金,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管理问题。但从当前来看,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组建专业的预算管理队伍,存在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致使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无法将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到位,导致其财务管理水平不高。虽然大多数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陆续引入相应的人才,但由于事业单位的编制有限,难以留住年轻人才,这就给后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改进方法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事业单位应该制定具体的改进策略,不断强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并结合实际管理情况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管理流程,降低各种管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方法:

(一)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认识

事业单位应该强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促使各部门都能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配合相关工作,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全面预算管理,就要形成全员参与的理念,改变只有企业领导、财务部门参与的形式,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加强各部门有效的沟通与协作,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时期的发展挑战,事业单位应该及时转变管理思路,打破原先的思维限制,明确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这样才能发挥出有效的管理效果。事业单位不仅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更要加大思想方面的指导,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可以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吸收新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推行不能仅仅依靠政策扶持,还要改变预算管理形式化的现状,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有效落实预算管理理念。目前来看,虽然事业单位已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存在全面预算管理形式化的问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对管理流程统一规范,导致各种管理问题频发。针对这一情况,应该按照《预算法》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施井然有序的财务管理工作,并组建专门的监督部门,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这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的效果,从而规范资金的使用,防止资金支出不合理。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管理核心,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能够有序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且要将監督工作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发挥出有效的监督作用,进而制约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另外,事业单位要在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明确部门职责,要求全员参与,这不仅能够起到各部门相互制约、监督的效果,还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大管理执行力度。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贪污腐败,应该严格监督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全过程,确保每一笔资金支出都能认真记录,加大对资金使用的管理,落实专款专用,以此提升资金的使用率。

(三)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应该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符合实际情况,从而规范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这有利于更好地引导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防止实际工作中与目标产生偏离,尽量减少疏漏现象。因此,事业单位要综合考虑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具体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来制定管理规划,将事业单位所涉及到的业务、运行开支等考虑到其中,合理规划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二是围绕事业单位的工作重心,合理规划各项工作内容,确保预算分配具有科学性,如人才经费支出较大,则要加大人才专项资金投入。三是精细化目标,将预算管理目标分为总体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不可随意进行更改。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按照每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来进行调整修订,如果事业单位经历重大事件,就需要增加预算支出;如果单位拥有大量闲置资产则要适当减少预算,确保资金支出安排合理,最终达到预期制定的目标。

(四)加强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高质量的管理人员作保障,因此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入专业能力强、素质水平高的管理人员,以组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事业单位对当前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够大,因此可以采取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当前已有人员进行培养,如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较为稳固,则可以选择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使其具备新兴的管理理念,并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能力,从而发挥出人才的优势,为推动事业单位发展贡献自身的价值。

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从健全人才管理制度上着手,注重预算编制方面的培养,促使他们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学习和认识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这对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着积极影响。人才培训可以实施集体培训,或者采取骨干人员培训的方式,挑选具有潜力、年轻的管理人员参与到培训活动中,为他们配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加大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建立一个信息管理平台,实施统筹管理,这有利于强化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从而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另外,凭借信息管理平台,员工之间能够展开有效的交流、沟通,及时分析、解决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管理问题,进而充分发挥出相关人才的管理作用和价值,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语: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以此来维护事业单位发展的稳定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因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效果不理想。对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大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并组建高质量的预算管理队伍,从而更加灵活地应对变化与挑战,最终完成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