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

2024-02-08宋欣妍

今日财富 2024年6期
关键词:信贷态度约束

宋欣妍

本文利用2023年对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8个乡镇的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和IV-Heckprobit模型对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对风险态度所产生的中介效应进行探究,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分别向政府、金融机构、农户提供政策性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依托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拓展乡村金融服务范围,不断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但越来越多的农民在接受数字金融服务时,缺乏对于贷款、支付、理财等相关功能的认知,数字金融素养成为农户新的信贷约束。

关于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相关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但是有关金融素养,尤其是数字金融素养相关文献较为缺乏,且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中观或宏观角度,对微观层面的分析较少。本文利用对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农村地区的微观调研数据,考察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约束在正规与非正规渠道上的程度,并探究农户数字金融素养对其影响以及风险态度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以期能为延安当地农村信贷约束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为了从实证角度考察“数字金融素养——风险态度——农户信贷约束”这一影响机制是否成立,本项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选择风险态度作为中介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农户信贷约束指标,核心解释变量为数字金融素养,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其影响机制是否成立,并提出相应假设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农户的数字金融素养会显著提升信贷需求,同时也会缓解信贷约束,且在正规渠道中的作用要比非正规渠道更为明显;假设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农户数字金融素养可通过风险态度间接影响其信贷约束水平。

三、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一)数据来源

样本数据由课题小组对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调查所得,选择洛川县作为调查区域,主要是考虑到洛川在延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根据延安统计年鉴,2020年,洛川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9.05亿元,位于延安市13个市区中第二位;农业增加值高达325700万元,排在第一位;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56元,位居延安市第一位。我们对延安洛川县槐柏镇、土基镇、旧县镇等8个乡镇农户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农户样本能够代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地区的总体分布特征。

(二)变量选取

本文重点关注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将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划分为正规与非正规两种渠道,分别研究数字金融素养对其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加入风险态度变量,探究其在以上影响机制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

1.调查问卷

本文对数字金融素养、农户信贷约束与农户风险态度指标进行具体划分,并且加入农村金融环境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1,其中,我们将数字金融素养指标分为主观金融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利用数字设备进行金融操作能力兩部分,后者具体分为数字支付、数字理财、数字借贷三方面。具体问题如:您对P2P借贷、电商金融、众筹等事物的了解情况如何;您平时是否关注银行利率的变动;您是否拥有智能手机、电脑,是否开通宽带;您是否能够独立下载手机APP;您是否使用过网上信用支付(如蚂蚁花呗);您家庭是否有存款;您是否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您是否会通过手机APP进行网络贷款;您是否会用手机网络浏览、搜索金融类数据或信息(如股票、理财)等。

为了解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和非正规信贷需求以及信贷约束的现状,我们设计问卷2,假设近三年来,由于借款需要与银行或信用社等打交道,最符合您现实状况的信贷是哪一种?假设由于借钱需要与亲友、邻居或者贷款公司等打交道,最符合您现实状况的借贷方式是哪一种?问卷选项包括A不需要借款;B想借,但没有申请;C申请了,但没批一分钱;D借了,只借了一部分;E借多少,就批了多少。

为了解当地农村金融环境,我们设计问卷3,将农村金融环境指标分为机构密度、金融设备、政策环境、政策宣传、服务质量这五个不同的方面。具体提问:离您居住地最近的金融机构是?您从居住地步行到最近银行所需花费的时间是?你们当地有几个移动网络基站?您所在的村是否有自动存取款机?您是否进行过土地、宅基地确权?假如您进行农户信贷,银行一般支持什么做担保?当地政府或者您的村庄是否进行过金融扶持政策宣传?在银行申请信用贷款后一般得到资金需要多久等。

为研究风险态度的中介效应,我们设计问卷4,农户风险态度指标,分别从金融知识角度对风险的认知以及性格角度对风险态度的偏好两方面进行阐释。设计提问:假设现在给您10万元,并且您预期股票价格会上涨,以下几种投资方式中您认为哪种风险程度最小?如果让您来申请一笔贷款,您认为下面哪些做法是正确的?投资理财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此您能接受的最大损失程度是?

2.控制变量

3.模型选择

在研究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时,用来研究信贷约束的农户是从哪些具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中选取的,而并非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存在一定的样本选择性问题。同时数字金融素养还存在内生性问题,包括遗漏变量问题,测量误差问题以及双向因果关系问题等,因此,本课题采用IV-Heckprobit模型,以有效克服内在机制及样本选取带来的问题,同时为保证结论的准确与可靠,本文以受访者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作为工具变量。

为了进一步讨论数字金融素养是否能够通过风险态度影响农户信贷约束,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综合验证风险态度是否在数字金融素养和农户正规信贷约束中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四、结果分析

(一)基准模型回归分析

IV-Heckprobit模型包括了四个方程,分别是正规和非正规信贷需求、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约束的方程。根据IV-Heckprobit模型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分析:

第一,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数字金融素养的不断提升,农户更有可能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可能是由于拥有较高的金融知识,使得他们更加熟悉正规金融的流程,从而激发他们寻求正规渠道资金的欲望。

第二,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户非正规信贷需求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随着数字金融素养的提高,农户对新生的投资公司、小贷公司等的金融产品排斥情绪减少,辨别和认知的能力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获取信贷资金的渠道。

第三,数字金融素养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正规信贷约束,这意味着数字金融素养越高,农户更有可能成功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因为拥有较多的金融知识,他们就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寻求匹配的金融产品、合理的增信措施等来提升他们的资质,从而為自己争取更多的贷款机会。

第四,数字金融素养对非正规信贷约束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民间借贷: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款、投资公司、小贷公司等非正规组织,由于非正规性,使得大多数农户不了解、不认可,但随着农户金融知识的不断提高,可能会打消其潜在的顾虑,同时由于非正规信贷组织门槛低,贷款资金获得率高,使得农户即使在利率水平偏高的情况下也愿意去尝试,从而缓解遭受非正规信贷约束的可能性。

(二)中介效应检验分析

前面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数字金融素养和风险态度对其所受到的信贷约束确实存在显著的影响,那么具体的影响机制如何呢?

进行Bootstrap检验,使用500次bootstrap抽样,得出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95% CI):[-0.18,-0.05]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X对Y的间接效应在-0.18到-0.05之间,这个区间不包括0,说明中介效应是显著的。数字金融素养显著正向预测风险态度,即数字金融素养较高的农户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此外,数字金融素养显著负向预测农户信贷约束,即数字金融素养较高的农户往往面临较低的信贷约束。当引入风险态度作为中介变量后,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户信贷约束的预测作用减弱,但仍具有显著性。风险态度显著负向预测农户信贷约束,即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农户往往面临较低的信贷约束。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土基镇、旧县镇等8个村镇的农户调查数据,在考虑内生性和样本选择性的前提下,研究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风险态度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数字金融素养能够促进正规和非正规渠道的信贷需求,能够显著增加整个信贷市场的供给;进一步来看,会缓解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约束,从而改变信贷市场状况。第二,数字金融素养对正规信贷需求的刺激作用要强于非正规信贷需求,对正规信贷约束的缓解能力要强于非正规信贷约束。第三,风险态度在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农户数字金融素养的提高,会使得其趋于风险偏好型,缓解信贷约束,进而会提高其信贷获得水平。

(二)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对此分别针对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个人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提供解决方法。

1.政府

对于政府:第一,以培育信用意识、倡导信用理念为目的,积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培训宣传、信用主题培训活动等,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广告大屏、宣传标语等对农村信用主题活动进行立体式、矩阵式的宣传,逐步形成重信誉、守信用的良好环境。第二,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农村数字化平台建设,利用物联网、数字金融等有效整合行业资源,组建标准化产品、农产品等各类数字化供应链。推动乡村金融服务的适农化改造,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联合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制定支持农户获得信贷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利率、提供担保机制、设立专门的农业金融机构等,以促进正规信贷的发展。

2.金融机构

对于金融机构:第一,深入研究区域农户的生产经营特点、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针对农户的差异化需求进一步细分客户层级、类别,开发出适应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积极探索线上普惠金融产品,开发基于土地权属、种植规模、农业保险等涉农数据的金融创新产品。目前农村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普遍应用,成为农户最容易接触和掌握的线上途径,可以联合政府部门打造基于这些平台交易背景的数字化普惠供应链平台,通过订单融资、数据驱动、过程控制,解决农户无抵押、无担保的融资痛点。第二,充分发挥金融顾问机制作用,聚焦农户需求,主动送政策送服务,将金融知识宣传纳入日常涉农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县域、乡村网点转型升级,设置信贷业务客户经理,增加金融教育和咨询服务等相应的业务职能,拓宽业务服务范围和内容,延伸业务半径,下沉金融服务,提供有关数字金融和风险管理的信息,帮助农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金融产品,减轻他们的信贷约束。提供农户信贷资料清单,服务场所公示、采取专题讲解、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方式,提高贷款综合办理效率。

3.农户

对于农户:第一,农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脑等媒介接触了解农村政策、农业技术、农产品信息等,开阔视野、开放思维,主动参加培训课程或在线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字技能和金融知识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金融工具,以满足他们的信贷需求。第二,农户可以通过参加风险教育和培训,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培养偏好型风险态度。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获得水平。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2003年出生,陕西西安人,本科,专业:金融学。

猜你喜欢

信贷态度约束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不等式约束下AXA*=B的Hermite最小二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