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2024-02-08张雅芬

今日财富 2024年6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才农业

张雅芬

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关键。结合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情况来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不佳,人才流失严重,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作用,缓解农村人才流失,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为农村发展助力。基于此,本文以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人力资源作用为研究对象,分析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力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以及价值,剖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旨在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明确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扭转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人们认识到人才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但农村人力资源的储备量以及思想观念明确落后于城市。因此,要想切实保证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位,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就要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持续向农村经济建设输送人才,扭转农村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借助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可以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以技能培训和人才分配为主要手段,全面挖掘劳动力的潜能,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以及分配质量,为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积极开展高质量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管理,大力开展教育培训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知识的宣传工作,旨在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专业素养,带动农村生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前,农村人口素质较差、专业人才短缺成为抑制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整农村人力资源对实现乡村振兴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价值

1.缓解人才流失现状,促进城镇化进程

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反映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效果。随着城镇化发展逐渐深入,农村青年应当成为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可面对生活的压力,农村青年往往会流向城市,寻求更多的就业及发展机会。长此以往,农村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知识型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农村转型发展受困。因此,要大力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引导知识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缓解当前农村人才流失的困境,助力乡村振兴伟大目标的实现。

2.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

受历史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水平较低,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质量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致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为此,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背景下,借助人力资源开发,吸引专业人才助力农村发展,鼓励大学生参与返乡建设,不断提升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为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3.有利于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链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匹配。大力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能够不断挖掘高素质人才投入农村产业链建设,为扭转当前农村产业链困局提供力量。专业人才能够提升工作质量,能够加快工作进度。在农业产业链建设中,对于专业种植人才、采购人才、销售人才等需求较大。通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引进高素质人才,可以帮助农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奠定基础。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短缺

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以及资本逐渐向城市转移,成为影响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产业发展受限,导致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同时,对农业生产投入较少,难以提升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难以与城市发展水平媲美。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兼业型”以及“全职型”为主。随着农村人口流失逐渐加重,劳动力转移向“全职型”倾斜,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短缺。

(二)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不高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生产者以及经营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但是,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高中以及大专学历占比较低,进而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水平无法得到提升。近年来,国家意识到农村人口素质的短板,不断加大专业技术以及教育投入。但是培训效果不佳,参训人员的整体年龄偏大,思想观念较落后。

(三)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市场占额不断萎缩,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同时,由于农村的教育条件以及生活条件较差,为了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农民转为城市人口的趋势不断加深。为了扭转这一现象,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就要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网络+农业”“众创入乡”等乡村振兴手段,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升级发展的目标。在这个背景下,农村电商产业以及旅游业飞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对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农村的生产管理方式趋于信息化,需要大量信息技术人才以及市场营销人才支撑。但是,当前农村高质量、知识型、技术型、现代化人才缺口较大,无法支撑起农村经济发展,导致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受限。

(四)缺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机制

农村受资源以及资金等因素的限制,没有构建起完善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首先,教育保障机制相對落后,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优先向城市倾斜,农村地区的失学率远高于城市,导致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较低,不利于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其次,农村的医疗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农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疗设施落后,医疗团队的专业能力较低,对于重大疾病的抑制能力有限,农村“看病难”问题较为严重。从农村环境以及职业发展角度来看,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不愿意留在农村,医疗人才流失严重,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另外,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不到保障,收入保障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下降,与现代化农村发展产生偏差,影响乡村振兴的推进。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整改策略

(一)提升农民的知识储备,创新思想观念

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养,扭转传统发展观念是重点。只有引导农村人口与新时代发展思想接軌,完善专业技能以及思想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保障。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将新媒体技术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融合,借助短视频平台宣传现代化农业相关知识,可以潜移默化地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促使他们主动了解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积极地参与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去。同时,地方政府要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以提升就业为目标,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职业教学体系,提升农民的整体文化素养以及专业技能。在针对农民的专业教育培训中,应强化“互联网+”的应用,收集海量的培训资源,制定符合当地农民需求的教学计划。要以直观教学为主,便于农民清晰地接受知识点,提升教育培训效果,为推动现代化农业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立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源保障机制是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稳步开展的关键。首先,政府部门在政策以及资金方面给予农村一定的扶持,提升返乡青年薪资福利待遇,拉伸人力资源开发黏度,拓宽农村人才发展空间。其次,改善农村教育条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到下乡支教活动中,将该活动列入教师等级评定的重要选项。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注入力量,提升农村教育环境以及教学质量,提升农民整体文化素养。另外,要完善农村医疗保障机制。政府部门可以与医学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引导医学院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医疗工作。为了提升人才吸引力,在购买住房、薪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积极与大型医院开展合作,派出专家定期到农村出诊,为农村培训医务人员,缓解农民“看病难”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大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拓宽农村人才引进渠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发展资源更加倾向农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于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较高,要综合考量当地农业特点,引进适当的生产设施,提升当地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例如,在网络环境影响下,销售能力较强的农村地区,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为该地区建设厂房注入扶持资金,同时吸引社会资本与本土企业合作参与农村厂房建设,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农产品的销路,还能增加双方的经济收益,实现农村数字化经济发展目标。另外,为了保证数字化农业经济发展,还要为其注入人才力量。比如优化人才引进以及招聘形式,积极与现代化的招聘形式融合,引进BOSS直聘、智联等招聘软件,借助近景APP,直接展现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氛围,加大农村工作的吸引力,聚集更多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四)助力改善农村环境

为了提升农村人才吸引力以及黏度,应积极优化农村环境,加快医疗、教育、卫生、交通等设施建设,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增强人力资源留守农村建设农村的意愿,提升乡村振兴建设步伐。另外,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改善农村资本短缺的现状,激发农业经济活力。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期间,要具备发展眼光,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不仅要提升内部人力资源的专业素养,还要吸收外来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以及高学历的大学生。另外,接受外界的新思想,对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至关重要。同时,要扭转农民传统的生活模式。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思想引导,提升科技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效果,为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五)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乡村振兴引路人

在乡村振兴中应强化党支部以及村委会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首先,以基层干部带动全体村民,定期开展村干部培训会,传授专业的农业生产知识,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村级领导班子自身要重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领导班子成员的文化素质,并将综合素质提升纳入对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的选拔考评中,使他们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以促进乡村振兴为己任,成为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引路人。再次,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切实落实到位。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不断培养、选拔,储备优秀农村干部,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另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为了提升地方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提升干部福利薪酬待遇的同时,制定公开公正的晋升路径,保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到位。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发现人力资源与农村产业发展不匹配的现象较为严重。“三农”问题尚未解决,抑制了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因此,应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管理,建立符合当地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