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员工职业倦怠及激励策略研究

2024-02-08张雪丽

今日财富 2024年6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银行考核

张雪丽

文章以银行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分析员工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并对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改善传统激励方法的不足,并着重从企业与个人角度出发,提出提高银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建议,并为银行业改善员工激励方式提供借鉴。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逐渐放开,金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银行的利润空间遭到持续压缩。这一背景下银行往往选择较为激进的发展模式,表现为自我加压、管理压责及延长工作时间等,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经营效益。但这种经营管理方式造成基层员工压力过大,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做好银行员工职业倦怠及激励的研究工作。

一、银行员工职业倦怠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个体承受压力持续增加,越来越多个体受到职业倦怠问题的困扰。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职工工作压力增加,单位负责人与领导人需要主动解决员工职业倦怠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员工压力。就银行一线工作来说,大量员工存在不同程度职业倦怠问题,一方面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冲击造成业绩下降,另一方面银行之间竞争愈发激烈,员工工作时间延长,使得基层员工职业倦怠问题愈发严重。

特别是现阶段国内金融行业竞争激烈,各大银行都在探索如何挖掘员工潜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有效解决员工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一定程度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激烈竞争环境下,银行不断调整内部结构、进行人事变动等,让员工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持续压力下员工会出现很多消极情绪,表现为疲累、头晕及心悸、胸闷等,容易出现焦躁、抑郁等症状。而对银行来说,员工压力过大会降低工作效率,造成客户流失。银行基层员工处于第一线,需要重复同样工作应对各种客户,容易产生倦怠感。因此,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分析工作。

二、银行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

银行基层员工每天需要接待大量客户,而且需要时刻保持工作状态。客户群体中一大部分都是普通客户,不同客户情绪差异也较大。员工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还要承受客户情绪干扰。因此,员工在工作压力积累时应及时调整负面情绪,尽量不要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避免影响到工作顺利进行。但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基层员工自身情绪调节能力不足,无法在工作压力下及时调节情绪,直接对身体与心理造成影响,甚至引发冲突与矛盾。同时,一些员工自我定位不合理,存在不理性的期盼。员工日常工作时很可能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原因在于自我认知不清晰,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不断影响员工情绪,使其工作态度淡薄,对工作认同感降低。

(二)工作因素

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银行内部进行大量的内部培训与考试,需要经常性组织员工学习,并且将学习与培训成绩纳入绩效考核,员工无法准时下班,下班后还需要总结一天的工作情况,许多员工经常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工作压力日益繁重,员工身心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很多人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而银行管理层却对员工身心健康缺少关注。

此外,工作授权集中也是影响员工情绪的因素。日常工作中员工的判断都需要授权认可,降低了员工对岗位工作的认同感。这一状况在柜员岗位有着明显体现,员工所有工作都需要提交流程,经过领导层审核后才能开展下一步工作,工作流程较为复杂,造成员工工作效率偏低,使客户等待时间过长,情绪变得急躁,引发客户投诉。

(三)组织因素

银行内部普遍存在薪酬考核不合理的现象。通常工作时间长、人员数量最多的基层员工薪资水平较低,基层员工考核量与机关差距较大,需要多条线的考核且工作任务繁重。他们需要竭力维护客户才能完成绩效任務,但薪酬却没有坐办公室的领导多,甚至也没有二线员工高,使其难免出现不满情绪,最终产生职业倦怠感。

此外,内部晋升制度不完善,存在晋升难、晋升机会少的情况,使得基层员工情绪低落,一定程度促进了职业倦怠情况的出现。

三、银行员工职业倦怠及激励策略研究

(一)转变传统激励理念

银行应及时转变管理理念,适当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做好前期调查工作,转变绩效考核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1.做好全面调查分析工作

针对银行员工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管理层需要开展全面调查分析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通过对所有员工开展调研,明确年龄、岗位等因素对员工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案。同时,需要开展分类调查工作,了解岗位责任需求、员工个人偏好等,可以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形式,充分了解员工对激励机制的看法,以便银行管理层及时对激励制度进行调整。

2.发挥绩效考核作用

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引入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与激励挂钩的方式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因此,银行需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保证激励方案切实可行。银行通过了解不同岗位工作情况,将业务工作与绩效考核融合,保证考核方案的公平合理,并定期进行调查,及时改进与优化考核方案。

同时,银行在设计激励方案时,要兼顾不同岗位特点,员工学历、性别等因素,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选择相对应的考核方案,确保激励的公平性。如此,才能结合绩效考核的结果为其匹配合理的激励标准和奖励等级,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二)科学运用激励机制

银行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科学运用激励机制,切实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发员工日常工作积极性,做好舆论正向引导,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营造正向舆论氛围

银行通过构建激励机制有效引导内部舆论走向。对此,银行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企业文化,在内部形成人性化管理氛围,并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门要制定物质及精神激励方案,表扬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在银行内部形成正向的舆论氛围,使员工彼此之间相互帮扶、共同进步。

2.实施多元化的业绩考核

激励机制使用时需要考核每个岗位的业绩情况,并分时段、多维度开展,保证绩效考核方案的公平合理。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搭建多维度的考核体系。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员工互评、部门评价及上级考核等,不同评价主体对应不同的评价指标,充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银行效益。

(三)搞好人员管理工作

银行想要发展,不仅要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统筹安排,还要有一批能力出众的技术人员做为保障。为此,在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一定要加强对科技型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结合实际为其量身打造一套合理的晋升制度,以此吸引更多拥有先进技术的人才加入。同时,为促进技术人才创造力的发挥,需要结合其技术特点给予一定的特殊照顾,比如独立的办公空间、适当放宽的权限等。银行想要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吸引各种不同层次和特长的人力资源,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以及合理职位安排。为此,银行必须从内部打破传统“职称”对于人才的束缚,凭能力上岗,加大力度引进复合型技术人才,实现银行内部人员的提质增效。

通过调查发现,导致银行一线员工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是人岗匹配度太低。因此,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银行首先要明确各岗位需求,然后根据需求科学合理地选人、用人。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对所聘岗位进行精准定位,在关注应聘者学历和工作经验的同时,还要关注其性格、能力等内在因素。比如一线柜员岗位,在招聘时除学历要求外,还要对应聘者的性格、交际能力以及抗压性等进行关注,在保证其具有严谨工作态度的同时还要有耐心,热心、讲礼貌。而对于客户经理这一职位,则需要应聘者有极高的专业素养以及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营销重点,清楚表达。因此,在招聘时,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定位,不仅能更快速吸引符合要求的应聘者,提升人岗匹配度,同时对于减少职业倦怠有一定促进作用。

(四)有效缓解工作压力

为使银行内部员工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必须为其量身打造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以及评估准则,并且要因地制宜,结合各部门岗位特点、工作内容等进行个性化调整。同时,对于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一定要积极听取基层职工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严谨且科学的谋划。针对考评中规定模糊、阐述混乱的标准进行针对性整改,构建出适用于银行各阶层、大家都认可的管理体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研究发现,如果一段时间内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其资源处于持续消耗状态而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和满足时,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产生抱怨。但工作压力未必全是坏事,工作压力的性质不同,对于工作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所以,银行和员工在面对工作压力的问题上,一定不能盲目,需要对其性质进行鉴别,然后通过有效的方法来释放和缓解这些压力。比如,对于挑战性压力,需要将其正面效应发挥出来,以此激发员工斗志。所谓的挑战型压力,是指员工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以及对身边资源的利用来完成的工作任务,并在此过程中使自己得到能力以及知识的提升。为此,银行在为员工施加挑战性压力时,需要从其可承受性以及激励性入手,既能引导员工通过自身的坚持以及努力战胜这种性质的工作压力,又能配合激励考核,确保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努力,提升能力,克服困难和压力。

(五)制定可行的职业规划

银行基层员工需要明确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准确定位,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據自身情况精准判断自己所处职业的发展阶段与需求,准确定位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进行持续调整,使自身能力与职业目标不断融合,充分发挥自我价值。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避免职业生涯规划偏轨,及时纠正错误与偏差,切实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作用。

此外,银行基层员工扮演的工作角色与家庭角色,两个都需要重视。员工要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只有家庭和谐,才能为员工提供工作的信心与动力。日常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全身心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误差,不把负面情绪带回家中。这就需要员工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健康知识,并定期接受心理咨询,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结语:

针对银行员工存在职业倦怠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方案,做好员工激励工作,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提高员工工作质量与效率。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常见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银行考核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存梦银行”破产记
银行激进求变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