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双碳目标”下的海南新发展开辟“双碳经济”新模式
2024-02-08杨净雯 林晓红
杨净雯 林晓红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打造“双碳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面对降碳、减排的压力和挑战,海南在打造“双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金融支持体系尚未建立、“双碳”科技创新制度亟待完善等。因此,海南需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通过构建健全的财税金融机制、建立碳汇交易与碳排放积分制度,支持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助推海南加速“双碳经济”的崛起,使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先行示范区,助力海南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法规,以全面倡导绿色发展,着力实现减排和增汇。绿色低碳转型不仅仅是一场经济社会的变革,更需要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关键问题,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产业升级等手段,实现“双碳”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海南作为一个有着独特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的先行示范区,应不断打造“双碳目标”下的“双碳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制定策略,更好地发挥海南的潜力,从而助力海南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一、双碳目标助力海南打造“双碳经济”新发展模式的意义
“双碳目标”对于海南打造双碳经济新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实现“双碳目标”能够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海南的发展一直以来受限于资源环境制约,以传统产业为主,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通过实现“双碳”目标,海南不仅能够加速清洁能源的应用和绿色技术的推广,还能吸引更多投资,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和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消费市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实现“双碳”目标能够推动海南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和能源消耗大的行业亟待转型,而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碳汇产业等将成为海南经济新的增长点。海南将通过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从高碳到低碳的产业结构调整。这将加速海南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为海南的产业升级提供新动力。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碳汇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海南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森林、湿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的碳汇作用,将海南打造成一个生态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提高海南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为海南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总之,双碳目标为海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助力海南打造“双碳经济”新发展模式。海南通过深入推进“双碳”目标,不仅满足新发展理念的总体要求,还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自由贸易港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海南打造“双碳经济”新发展模式的内外部优势
(一)内部优势
首先,海南拥有独特的生态碳汇优势。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系统,海南拥有广袤的海域、丰富的森林和湿地资源,其海洋、森林和湿地是重要的碳汇宝库。海南拥有高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且是国内湿地的“天然博物馆”。这一独特的生态环境为海南发展“双碳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海南具备独特的清洁能源优势。清洁能源是降碳、减排的关键,因此,清洁能源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海南豐富的低碳和清洁能源资源包括天然气、核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随着深水油气勘探技术的成熟,南海地区的能源勘探和开发取得积极进展。未来,海南将建成清洁能源岛,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将成为推动“双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优势。最后,海南拥有独特的现代产业优势。实现“双碳”目标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为产业转型提供了重大机遇。近年来,海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通过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四大主导产业,使海南打造“双碳经济”新发展模式拥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持,为海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外部动力
首先,政策为海南“双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国家及海南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这些文件明确了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从制度上支持了绿色低碳发展。同时通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支持海南建立“双碳”经济体系,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降低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目标,为海南打造“双碳经济”新发展模式提供了政策环境。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为海南的“双碳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合作机会。海南作为面向南海的重要门户,地理位置优越,连接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海南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合作、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战略要地。我国与东盟国家在碳市场、碳金融、清洁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将为海南的“双碳”工作提供市场机会和技术支持。海南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汲取国际“双碳”工作的成功经验,加速新模式的推进。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碳减排、碳市场建设、绿色金融和碳汇交易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海南通过与国际组织、国际企业和国际专家开展合作,能够快速推动“双碳经济”的发展。
三、双碳目标下海南打造“双碳经济”新发展模式的现实困境
(一)金融支撑体系亟待建立
尽管近年来,海南为发展“双碳经济”已增加了资金投入,但总量相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仍然较低。同时,实现海南的“双碳”目标所需的资金规模巨大,资金投入通常伴随着建设周期长、回报周期长、短期收益率较低、短期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等特点。因此,金融机构对于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往往表现出谨慎态度。特别是对于低碳环保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还会面临着较高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等问题,使得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进而严重制约了海南“双碳”经济的发展。
(二)“双碳”科技创新制度尚待优化和完善
在海南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制度亟待优化和完善。虽然海南省已发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包括《关于开启自由贸易港科技创新新征程的意见》《海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海南省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这些政策旨在聚焦特色领域,提供技术支持,以满足人民生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海南在“双碳领”域科技创新的时间相对较晚、起点较低,整体科技水平相对滞后。例如,尚未制定具体的“蓝碳”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专项行动方案,这可能导致“蓝碳”研究偏离方向,从而影响了“双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进程。此外,“双碳”研究与市场的发展容易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发展伴随一定的风险。为应对这些挑战,海南亟待建立更为完善的激励机制以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确保“双碳”科技创新的顺利推进,使相关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实际应用。
(三)发展清洁能源的土地和市场空间相对有限
海南拥有有限的陆地面积,其中大部分用于农业,用于工业和清洁能源设施的土地有限。这制约了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外,海南的市场空间也受到限制,整体消费能力较低。虽然近年来该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逐渐提高,但仍然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引进、推广和开发低碳环保产业和先进技术设施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因此,为实现“双碳经济”的目标,海南需要寻求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资源,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并提高市场容量,促进双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工业科技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短板
截至2022年,海南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仅占GDP的19.2%,而工业增加值占比更低,仅为11.2%。同时,全省仅有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高级技能人才的占比仅为0.48%,工业科技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短板,这种状况制约了海南“双碳经济”的发展。
四、“双碳”目标下海南打造“双碳经济”新发展模式的途径
(一)完善“双碳”金融支撑体系,打造财税金融新模式
首先,海南应制定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双碳经济”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专项资金能够有效用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低碳环保企业创新发展、绿色产业园建设以及推进高耗能产业升级,为“双碳经济”提供财政支持。其次,探索特殊税制,利用自由贸易港的特别授权立法权,根据不同能源类型和使用效率,调整企业税率,为节能减排企业和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措施,逐步建立与自由贸易港定位相匹配的“双碳经济”财税制度。最后,强化金融体系支持力度,打造国内绿色金融开放先行区,进行绿色金融改革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向低碳环保企业、绿色产业项目和低碳能源项目提供資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创新低碳减排质押融资业务,以及拓宽“双碳经济”融资领域,特别是结合海南的海洋资源优势,推动海洋产业的低碳发展,加速高碳企业的转型,大力支持“双碳经济”的发展。
(二)借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碳金融中心
首先,利用海南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可以创新碳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积极发展碳汇金融业务。通过发行碳汇债券、设立碳汇基金、推出碳汇信托等金融工具,以吸引全球碳汇项目投资者,并为企业提供碳汇融资支持。逐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碳金融市场,吸引全球碳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来海南投资,为碳汇交易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其次,可以借力一带一路建设,利用海南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碳汇资源,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碳市场交易,构建碳汇交易国际合作的桥梁。海南可以作为碳市场的“超级链接”,将碳汇项目与全球市场连接,推动碳市场的国际化,吸引跨国企业和投资者,为全球碳交易提供更多机会。再次,大力发展蓝色碳汇交易,充分利用海南的海洋资源优势。通过建立国际蓝色碳汇交易中心,率先实施蓝色碳汇试点项目,制定蓝色碳汇标准和相关制度,为全球蓝色碳汇交易提供示范和借鉴。最后,推动碳排放积分制度先行先试。海南可以在自由贸易港内率先实施碳排放积分制度,为企业设定碳排放限额,鼓励采取低碳和清洁生产方式,以获得碳排放积分,加速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应用,吸引更多绿色企业前来投资和发展,为海南的“双碳经济”搭建更加坚实的金融支撑体系。
(三)优化能源结构,打造清洁能源发展新模式
首先,海南可以继续加大清洁能源投资,特别是在太阳能、风能方面,充分利用其气候和地理条件,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力发电项目,以满足自由贸易港的能源需求。其次,海南还可以推动能源利用技术创新,鼓励新能源科技的研究和发展。引进高效的能源储存技术,以确保清洁能源的稳定供应。同时,应支持本地企业投资于清洁能源产业,培养绿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最后,政府可以采取激励措施,如减税政策和补贴计划,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参与清洁能源项目,助力海南能源经济结构的优化,减少对传统高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实现“双碳”目标。
(四)加强国内国际合作,打造“双碳”科技创新体系
海南应积极加强“双碳”科技创新力度,促进国内和国际合作研究。首先,海南可以主动开展国际合作,积极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整合国内外“双碳”研究力量,以加快“双碳”科技创新进程。其次,可以借助博鳌亚洲论坛等交流平台,设立“双碳”科技创新合作议题,与国内外组织机构展开合作,共同研究“双碳”前沿技术和实施策略。再次,可以抓住“RCEP”协定的实施机遇,聚焦海洋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示范合作项目,吸引更多伙伴加入。最后,加强与粤港澳地区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双碳”科技创新联动发展。海南应充分利用其地域和政策支持优势,构建完善的“双碳”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双碳”科技创新,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关键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海南正在积极探索新路径,打造“双碳经济”新模式,以实现“双碳目标”下的海南新发展。通过优化能源经济结构、加强“双碳”科技创新、建立金融支撑体系、推动碳汇交易和碳排放积分制度的建立,在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碳汇交易等领域取得突破,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发展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重要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相关链接
双碳是指碳达峰和碳中和。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通俗来讲,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年达到了最大值,之后进入下降阶段;碳中和则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组织或整个社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吸收、工程封存等自然、人为手段被吸收和抵消掉,实现人类活动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一些地区干旱、台风、高温热浪、寒潮、沙尘暴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强度增大。碳排放与能源种类及其加工利用方式密切相关。目前,全球范围内能源及产业发展低碳化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各国纷纷出台碳中和时间表。
我国近年来减排成效显著,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我国主动提出“双碳”目标,将使碳减排迎来历史性转折,这也是促进我国能源及相关工业升级,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双碳”目标不是要完全禁止二氧化碳排放,而是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促进二氧化碳吸收,用吸收抵消排放,促使能源结构逐步由高碳向低碳甚至无碳转变。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而能源革命将是这场系统性变革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