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玛蒂尔达》:像小孩一样不内耗

2024-02-07李松蔚

青年文摘 2024年3期
关键词:内耗玛蒂尔坏人

2023 年冬天,可能半个北京的小孩子都去看过《玛蒂尔达》。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误以为它是一部儿童音樂剧。

事实上,虽然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但这个故事首先是讲给成年人的。听听剧场里来自大人的欢呼和掌声吧。秋千飞起时,礼花炸开时,小女孩仰头叉腰昂然站立时,反倒是带孩子观剧的中年人率先流下了热泪。领教过这个世界的恶意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的爽感。

罗尔德·达尔的原著《玛蒂尔达》早已深入人心,它讲述了一个天才小女孩在恶意环伺的世界里如开挂一般的传奇人生。玛蒂尔达从出生便被父母憎厌,每天生活在嘲讽和打压中,好不容易上学之后,又遇到厌童且暴戾的川奇布校长。这种设定在真正的儿童观众眼里,想必是匪夷所思的奇观:哪里会有这么荒谬的世界?

只有被反复捶打和折磨过的人,才知道作者在这个小女孩身上寄托了怎样的向往。很多人喜欢玛蒂尔达对着大人那种酷酷的、不卑不亢的语气。这意味着在一个荒谬到无以复加的世界里,一个人可以近乎纤尘不染地护佑自己的内心。但这是童话,你我更熟悉的一种叙事是小时候受过伤,即便年龄增长,内心仍然活在当初的阴影下,终日在自卑、自我否定中折磨内耗。哪怕有足够的勇气,在强大的恶意面前,仍然感到力有未逮。

所以玛蒂尔达才被称为一个奇迹。她怎么可以视那些明枪暗箭如无物,生活得那样轻盈?

达成这个奇迹的所有要素里,最关键也最难实现的一环是,她一直坚持自己的身份,绝不因外界的审视而有所动摇。在这部音乐剧里,这一事实以最简单的方式被反复传递。每当父亲喊她boy,她就平静地澄清:I am a girl。既不愤怒也不哀怜,只是说出事实:我就是我。

身份是我们存在的根基。确认了这个基础,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就知道去哪里安放自己。而所谓内耗,就来自对身份的动摇:我的存在是一个错误吗?我是我,而我是否“不应该”是我?……一旦进入这种怀疑,自己身上的一切就全是问题了:别人都说我怪,会不会我真是个怪胎呢?父母说看书很蠢,也许我对书籍的迷恋真的很变态?

这也是故事振奋人心的地方。玛蒂尔达一丝一毫的犹豫都不曾有,父亲咆哮着把书撕掉,她就默默把书页捡起来粘好。她很清楚这就是自己,没有一丁点需要修正的地方。

内耗的人活在一个隐蔽的陷阱里:只要我足够努力或完美,坏事就不会发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生活已经很糟糕的时候,还要进一步折磨自己:一定是我还有哪里没做好吧?更糟的是,这种逻辑还会被坏人利用。只要对方站在“规则”的一边,激发你的自我审视——你总可以找到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那么很好,你遭遇的一切就是罪有应得。

摆脱这个陷阱的秘诀,就是理直气壮做回自己,而不是追求做别人口中“更好的自己”。如果有什么道理是这个童话可以教给孩子的,那就是你只要做好自己,就足以成为对付坏人的武器。

不需要战斗,只要自己过好了,试图“吸食”或操控你的人就会无所凭依。玛蒂尔达看书为什么会让父母不爽?原著这样解释父亲的心理:更令他感到生气的,也许是看到她竟从他不知道的什么东西中得到乐趣。那对他来说不啻一记重拳:孩子自己就过得很快活,哪儿还有让别人利用的空隙?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那么渴望破坏,以此宣告自己的权力:不许无视我。

那么对他们最有力的回击,就是继续快活着。

剧里有一个超出原著的改编。结尾时玛蒂尔达获得了一个机会可以惩罚她的父母。小女孩思考了一下,说出这么一番话:他是我的爸爸,我是他的女儿,这本身就是对他的惩罚了。

这其实就是普通人能追求到的最现实的反抗。按自己的方式活着,无论别人有多反对,你都不会为他们改变。对于爱你的人,你是一个奇迹;而对于恨你的人,你就是足够有效的惩罚。

所以这个故事歌颂调皮,“Sometimes youhave to be a little bit naughty”,庆祝小孩的恶作剧。戏里有一段特别有力量的唱段,大意是,他们这样是不对的,遇到不对的事就要纠正。假如什么都不做,就意味着允许别人这样对你。——你看,主动权永远要拿回自己手里:如果道理不在我这边,那我就不讲道理地保护自己。

生活中的恶意常常没有道理可讲,索性就把它当作这个世界的出场设定,世界上就是有坏人——与其跟坏人费尽口舌,不如跳脱到逻辑之外,“偶尔你需要有一点调皮”。你可以把所有精力一点不浪费地,全都用到自己想做的事上。

(摘自“李松蔚”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内耗玛蒂尔坏人
如何拯救陷入“精神内耗”的自己
编辑部内耗研究室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坏人长什么样
不像坏人
警察教你识坏人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