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念不同,要和朋友互删吗

2024-02-07玛雅蓝

青年文摘 2024年3期
关键词:共同点言论经历

玛雅蓝

“认同XX 的朋友请互删”。我在朋友圈里刷到了很多类似言论,每次看到时都心里一惊。如果这些信息是某个“点赞之交”发的倒还好,但如果说这句话的是亲近的家人、朋友、伴侣,恐怕就不那么让人好受了。

和亲近的人发生价值观冲突会让人感到,原来自以为熟悉的那个人竟然有这样的一面,原来与“我们”在网上激情对骂的“他们”就在身边。你可能还会感到自己重要的一部分被反驳、否定,甚至很难再信任他们。2019 年英国脱欧公投期间,《独立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20 人中就有一人因为脱欧与家人争吵甚至断绝关系,约12 人中就有一人因此和朋友反目。

要因为价值观分歧而放弃一段重要的关系吗?

实际上,研究证明,社交网络会让人输出更多不理性的信息。人们天然倾向于关注那些会引发恐惧、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的信息,这样的倾向刻在我们的本能当中,因为避免危险对生存至关重要。此外,隔着网络,信息本身也容易被曲解。所以,当你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亲朋好友发表了迷惑言論,请记住:这时候你无法判断他真实的情绪状态,你看到的只是人类复杂情绪瞬间的一个切片。

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的影响,一个人在网络上讨论某个抽象概念的时候这么说,不代表他真的是这么想,更不代表他在实际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会这么做。那些令人血压升高的言论,有很多可能只是跟风发言。

那么,遇见意见不同的亲友,该怎么做呢?

首先,不要试图在观点矛盾的问题上说服对方,更不要攻击对方,否则很可能“赢了吵架,输了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经历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否定一个人的观念,可能意味着否认他的经历、感受和生活方式。承认自己的感受、坚守自己的立场,同时承认别人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想法可能与你不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多地关注彼此的共同点和联系。如果可以在友好的氛围下进行讨论,你们可以展开聊聊自己的观点,或许最终会找到一些共通之处,哪怕最终结论是“我们都同意我们无法达成共识”,也是达成了一种新的共识。

当然,你也可以先放下分歧,更多地关注你们之间的共同点。如果你感到谈话开始变得不友好,让你感到不舒服,可以借助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以不冒犯对方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转移话题。这是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提出的一套沟通方法,它包含四个要素:

观察:不带评判地描述对方的行为;感受:觉察ta 的行为使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将其表达出来;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请求:告诉对方你希望ta 做什么。

例如,你可以这么说:“我发现我们一聊这个话题就会吵起来(观察),这让我感到很难过(感受)。我希望和你一起度过的时光是快乐的(需要),我们可以谈点别的吗(请求)?”

总而言之,既然对方是你重要的人,你们一定分享了某些共同的东西,比如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兴趣,或者在其他话题上的一致意见。因为亲近之人的存在,我们感到回忆有了备份,未来有所期待;奶茶第二杯半价有人同享,深夜回家时有人留一盏灯。虽然互联网为我们展现了更广阔的世界,但陪伴我们体验美好或穿越风浪的,终归还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那样,爱具体的人。

(摘自“果壳”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魏克图)

猜你喜欢

共同点言论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对比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他们的言论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漂亮的生日礼物
抑郁流行时
把握好“四个全面”的五个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