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天割苇记
2024-02-05陈玉民
陈玉民
当时,白天的气温都在零下20摄氏度,晚上最冷可达零下40摄氏度。
1953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晚上,在二十三团(现新疆兵团农八师一四三团)当班长的我被叫到连部接受任务。
连长伊先递告诉我说:“小张,现在有一个紧急任务,到八公里外的沙湾县乌兰乌苏三队北苇湖打苇子、砍工具把子和割树条子,每人的定额任务是:割苇子100捆(直径30厘米),砍工具把子50根,削树条子50公斤(长70厘米以上,筷子粗)。离春节还有十六天,你能完成任务吗?”我毫不犹豫回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与十二名战士背上行装,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目的地。
当时,我们住在一个只有三面墙的老磨坊里。
放下行李,我给大家分工:一人准备锅灶做饭,两人去砍红柳,三人拆除石磨,其余人跟我去割苇子扎苇把,先把住处收拾好。
三个小时后,我们用苇把把老磨坊的一面墙堵上了(將苇把子用红柳纤子穿起来做成一面墙),再把四周有漏洞的地方用苇把补好封严实,最后把毛毯挂在苇把墙的一边当门帘使用。
第二天,我们全部人马就进入苇湖开始工作了。
我给每人都分了工,有割芦苇的,有砍工具把的,还有割柳树条的。大家除了中午就着雪啃干馒头时可歇息片刻外,其余时间都在干活。
当时,白天的气温都在零下20摄氏度,晚上最冷可达零下40摄氏度。
割苇子时,挂在苇子上的雪落在战士们身上,打湿了大家的棉衣棉裤,但没有人停下手里的活儿,仍然继续埋头苦干。
到晚上收工出苇湖时,我们的眉毛、胡子和帽子上结满了厚厚的白霜,没过多久,棉衣棉裤就被冻得硬邦邦的,走起路来哗哗作响,好像是在为我们胜利归来伴奏。
回到了营地,大家围着火堆吃饭取暖,还要晾烤打湿的棉衣、棉裤和鞋子。每天晚饭后,我们都要进行二十分钟扫盲文化课的学习,每天新学两个字,做到会认、会写、会用,同时,还要巩固前面学过的字。
晚上睡觉前,我们把床褥铺在火堆四周,穿着棉衣棉裤和毡筒,戴着帽子,一个人的头枕着另一个人的腿围成一圈,把被子一块儿盖上,搭伙就睡下了。
在十六天的劳动中,炊事员也很辛苦。除了当天完成做饭任务外,晚上还负责值班,给火堆添柴、帮我们盖被子,准备第二天带的干粮等。天快亮时,他还把我们叫醒吃早饭。
等我们下苇湖后,炊事员收拾好锅灶炊具,才躺下睡上几个小时。下午,炊事员去周边捡晚上用的柴火,早早就把火烧旺,等我们回来时房里已暖和了。
在这十六天的时间里,我们每天劳动十三四个小时,只睡六个小时。但就这样,我们还是按时超额完成了连部交给的工作任务。现在当兵的孩子们可能很难感受到当年我们的艰苦条件了,也很难体会那种一心为集体的热血沸腾。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为耄耋之年的老人,至今一想到这些事,还心生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