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讲好新闻故事的优化路径

2024-02-05刘谭杏

传媒 2024年2期
关键词:演唱会新闻报道受众

刘谭杏

当前,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正有序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都在想方设法深化融媒改革、打造自主平台,力争成为有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但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公信力,不论是自主平台还是“借船出海”,其前提还是优质内容及传播力的打造。只有持续提升内容生产力和传播力,才可能真正成为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品质一流的新型主流媒体。在当前信息繁杂、热点频出的舆论场下,运用融媒手法扎实做好新闻报道、讲好新闻故事,就是塑造主流媒体传播力的主抓手和奠基石。

当前,越来越多的受众热衷于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移动端、小屏幕来获取感兴趣的信息,信息传播的移动化、视频化成了一种常态,并已经由单向变为了双向、多向,信息的接收也由被动变为了主动、互动。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适应新的传播形态,创新表现手法,拓展传播渠道,制作出适销对路的融媒产品,实现新闻信息、新闻故事的有效触达。

新闻的短视频化由此逐渐成为各级媒体的看家法宝。在实际操作中,新闻短视频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快捷短视频,将有限的图片资料结合简短文字快速地进行视频化处理,以实现新闻传播的“短平快”,抢占热点事件的时效窗口。这类短视频一般由值班编辑在线完成,即审即发。另一类是主题短视频,事先经过一定的策划,由拍摄小组围绕某个主题组织生动而有感染力的镜头语言,再进行后期的剪辑包装,以最短的制作周期呈现在移动端。但新闻的短视频化并不是简单地把视频节目进行裁剪、加工后发布于客户端或者网站,而是要遵循短视频的创作特点和传播规律,从受众角度出发对传播内容进行重构,对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对新闻落点进行斟酌,对呈现效果进行优化,以合乎新媒体产品的特性,实现最大范围的有效传播。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很多新闻短视频从拍摄开始就要精心设计,融入各种新鲜元素,如航拍元素。与传统拍摄相比,航拍因其独特的视角、广阔的视野,可以让受众从画面中获取不同点位的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給人极大的视觉冲击,让新闻故事的呈现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感。近年来,海口市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工程,围绕“城市更新 生活更美”的主题,海口广电融媒体团队推出了大量的新闻短视频,发布权威的政策信息,展现城市的点滴变化,讲述城市建设者的平凡故事。这其中,大量高清航拍素材的使用让短视频的专业水准拉满,配以精良的包装、到位的剪辑、适当的音乐,每一个短视频作品都能收获较好的关注度,在立体展现海口优良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把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的幸福感充分表现了出来。

2023年8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海口湾入选其中。这个以城市命名的海湾,恰好见证了这些年海口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在例行的图文报道和微文推送之后,短视频《呢喃海口湾》随即在新闻客户端“在海口”上线。在航拍镜头下,海天一色、渔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带状海岸线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一分多钟的时间里,海口的各处城市地标,如万绿园、世纪大桥、云洞图书馆、天空之山、骑楼老街等串珠成链,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文化旅游休闲长廊。而这些正是海口这座滨海花园城市的魅力所在,也是所有海口人内心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一条短视频,刷新了城市颜值,也成为城市里人们的骄傲。

可以说,新闻的短视频化已经让很多传统主流媒体找到了一条媒体融合大潮之下做好新闻报道、讲好新闻故事的捷径。这几年,人民日报社的“人民视频”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央视频”先后上线,各地的众多品牌新闻栏目也纷纷入驻抖音、快手、腾讯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加大了对短视频内容的“策、采、编、发”。同时,各级媒体时政专栏《新闻联播》的主播们也相继在各大短视频平台频频亮相。这一切都预示着,新闻短视频已经乘着媒体变革的东风在新的媒体生态格局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吸引了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也势必将重塑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出色的新闻报道往往离不开精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无疑是其中的人物。而在一个人物多样的主题性叙事场景下,如何在新闻报道里做到兼顾多方、详略有度、游刃有余,这是一个足以检验新闻从业者综合素养的重要命题。台风天里,城市的防灾减灾一线就是一个人多、事多、突发状况多的繁杂叙事场景。身处其中,记者如何从受众的视角变繁杂为有序、化繁复为简单,让广大市民通过镜头和叙述能直观地感受到防灾现场的有条不紊,助力灾后自救和生产生活的恢复,这是在防御台风特殊时期媒体人所必须要考量的。

2023年7月17日,第4号台风“泰利”在广东湛江市沿海登陆,登陆时最大风力达13级。与湛江隔海相望的海口受“泰利”影响,从16日开始就进入了防汛防风二级应急响应状态,海口城区一片风雨交加。面对这样一个特殊报道状态,一方面,记者要善于捕捉防御台风过程中的各种片段、事件,及时梳理各个渠道汇集而来的鲜活素材,来展现上下一心共同应对灾难性天气的精气神;另一方面,防御台风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人物对象众多,党员干部、一线工作者、志愿者等,都是媒体要报道的对象和关注的重点。在新闻故事的讲述中,他们都是主角但又要有所侧重,而不同的报道侧重点就是人物呈现的层次化。

在“迎战泰利”的特别报道中,海口广电融媒体团队根据防御台风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将新闻报道的主角区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涵盖了应对灾难性天气的主体力量。其中,台风到来前主要关注气象、交通、机场、港口等部门的各项预防性举措,体现气象预报员、港口的疏导员、交通巡检员等一线人员的不畏辛劳、坚守岗位;台风到来过程中,由于雨量突增,城市内涝风险较大,路面拥堵时常发生,此时交警和排水部门都是全员上岗,有了他们伫立于风雨中及时消除积水隐患,疏导指挥城市交通,整座城市才得以正常运转。台风离境后,路面大量枯枝断叶需要清理,被风雨刮断的电线亟需抢修,灾后生产恢复提上日程,园林工人、环卫工人、电力抢修员以及广大的志愿者都是连续奋战、只争朝夕,只为让城市尽快恢复往日容颜。

这三个层次的人物形象,既有个体的凸显,也有群像的塑造;既有微视频的片段记录,也有慢直播的过程展示。图文并茂、音视频协同,多元化的融媒报道手段让这些可敬可爱的普通人物走进了市民群众的心里,最终凝聚成一种众志成城、共度风雨的城市精神。

可见,人物呈现的层次化,不仅有效梳理了报道场景复杂而多元的人物主体,也让不同层次的人物形象都有了充分的展现机会;不仅兼顾了各方声音,还能通过融媒“组合拳”具体把握详略;既实现了政府部门的宣传需求,又契合了普通市民对于防御灾害性天气的高度关切。新闻故事的演绎由此变得进退有度,人物塑造的落细落小也更显得平易生动,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在一些地方主流媒体的官网上或者APP客户端里,程式化的新闻报道随处可见,其中大多是外来的通讯稿件。这类稿件或者源自各单位的外宣,或者是各种活动的通稿,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套话、文件语言或是专业术语。有内容但缺乏提炼,所以主题分散;有信息但不突出,所以容易被人忽视;看上去洋洋洒洒很是热闹,实际上偏离了宣传报道的规律,毫无新闻的故事性可言,其传播力非常有限,影响力也几乎为零。究其原因,在于网站的编辑在上稿之前没有做好语言的生动化。

所谓语言的生动化,就是把通讯稿件里的文件语言、专业术语、套话等进行新闻叙事化的处理,用故事来阐述道理,用例子来佐证观点,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让其变成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大白话”,不让“强调”“指出”“必须”等成为稿件里的高频词。通过语言的转化、表达形式的创新,生硬的表述富有了生气,理论的东西不再难懂,专业的知识也具有了一定的可读性,通讯稿件才会变得通俗易懂,真正成为各级媒体网站和客户端的选题来源和新闻富矿。

2022年11月,海口市新闻客户端“在海口”APP进行了新一轮的内容升级,其中为海口市各个行政区在推荐页开辟的专栏,成为各个区外宣的主阵地。作为“在海口”APP的运营方,海口广电融媒体团队每天都会收到来自海口市各区和一些职能部门的关于城市建设、服务民生、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通讯内容,既有图文信息,也有视频片段。这些内容虽然来自基层一线、真实而鲜活,但是大多立足于單位自宣,空话套话太多,亟需进行语言的生动化,转变生硬的文风,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通过编辑、主编们的文字深加工和表达形式转换,很多成就式的例行报道改头换面,变成了落在基层、实实在在的鲜活表达,漂浮虚高的文风也变得接了地气、有了生气,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和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和具体需求挂上了钩;既有事实和道理,又有情感和温度,这样的新闻报道才既有可读性的内容、又有可传播的价值,自然能获得受众的认同。

我们常说的爆款新闻,是热点事件的持续大范围传播,之所以会持续传播,是因为该事件的发展或者结局契合了很多受众的认知、观点以及情绪,他们或者为新闻事件中的故事、情节所感染,或者被里面的人物命运所吸引,所以自觉地成为持续传播中的一环,就像湖面上激起的涟漪一样,一环接一环地往外传播。从这个角度来说,热点事件的裂变式传播其实也是一种情绪传播。

传播的情绪化特征提示着我们,要想做好新闻报道、讲好新闻故事,就必须要尊重受众的感受,要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对这种所思所想适时进行有效引导,融入到对新闻事件的评述中,这样才能极大概率引起受众的情绪共鸣,从而产生情绪传播。如果忽视了受众感受,在报道中自说自话、孤芳自赏,从未想到与受众平等、真诚地交流,这种自以为是的传播无形中就斩断了情绪共鸣的连接点,最终成为一种无效宣传。

在演唱会报道中,对于歌手各方面的报道就要特别注意情绪化传播。在当前,“粉丝经济”和“演唱会经济”已经是国内各大城市做大做强“演艺+文旅”品牌的不二法宝,通过一场演唱会激活一座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2023年在海口,从5月的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到6月的周杰伦世界巡回演唱会,再到8月的“天后之夜”演唱会,每一场演唱会后面都是万千粉丝的关注,每一条新闻报道和有关歌手的短视频都会在粉丝群中产生高热度的转发,这种对歌手的热爱成为传播情绪化的天然属性。把握好这种传播特性,我们的新闻报道,无论是信息发布类的图文还是故事挖掘类的视频,都能收获较高的关注度。比如,短视频《时代少年团“理想之途”海口演唱会 星光汇聚椰城点亮活力海口》,浏览量190万+;综合推文《火了!周杰伦海口演唱会“引燃”城市消费热》,阅读量10万+。

周杰伦世界巡回演唱会海口站一连开了四场。循着传播的情绪化规律,媒体人应设身处地为粉丝们着想,这几天时间里,粉丝们除了观演,还会做些什么呢?我们的新闻报道该如何引导和延展开来?事实给出了答案。不少粉丝在海口展开了“深度游”,打卡海口美食美景,享受椰城别样风情。海口的政府部门、各经营主体也都纷纷抢抓机遇,推出丰富的文旅产品和多样的促销形式,让粉丝们畅玩海口,从而带动文旅消费,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口碑。围绕这些方面,我们的新闻报道也精彩纷呈。

一场演唱会后,粉丝们挥洒了激情,所在城市用全方位的服务赢得了口碑。与其说这是歌手、粉丝和举办城市之间的共赢,还不如说是大家双向奔赴之后达成的一种共情。这种人们彼此理解、相互体谅、换位考虑的情感和情绪,让我们的新闻融媒报道也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代入感,传播的影响力自然呈几何倍数扩大。

在媒体融合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媒体已不光是新时代的记录者,同时也要和这个时代一起成长,才能实现同频共振。对于媒体人来说,每一个历史节点、每一个特殊时期磨砺、积累出来的报道经验都弥足珍贵。在今天融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开展、新闻故事的演绎和推进,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都成了一种最基础的元素,全媒体的融合报道手法才是宣传推广的亮点。不论是新闻的短视频化、语言的生动化,还是人物的层次化、传播的情绪化,都是全媒体融合报道手法的一种具体操作和业务实践,需要媒体从业人员的进一步探究和延展。

事实亦证明,在全媒体时代只有打破常规、重新排列组合上述基础报道元素,从而衍生出诸如创意海报、主题短视频、图解手绘、综合推文、移动直播、超链接、H5等融合形态的各种新媒体产品,才能让传统新闻报道推陈出新,让新闻故事的讲述不再流于套路,成为各个流量平台的热点,吸引受众的高关注度,从而助力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打造和提升。

作者系海口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事业部编审、主任记者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演唱会新闻报道受众
My Dream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春天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