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化视角下新主旋律电影的生产与表达

2024-02-05常诚邓烨

传媒 2024年2期

常诚 邓烨

摘要:国产电影的工业化进程,革新了新主旋律电影的内在性生产逻辑,重塑了新主旋律电影的外在性表达方式。在生产逻辑层面,具体表现为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类型化的市场运作、技术化的实现手段、持续化的创新动力;在表达方式层面,新主旋律电影从世界观概念、主题立意、角色塑造、视听表现等多个维度都表现出了瞩目的突破与创新。工业化视角下的新主旋律电影愈发有票房号召力、强大的引领作用,持续驱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突破。

关键词:电影工业 新主旋律电影 影视表达

2023年春节档成为后疫情时代下带动电影行业复苏的关键档期:7部国产电影在大银幕上映,类型涵盖科幻、悬疑、历史、动画、体育各方面,总票房高达67.48亿元,表现出强劲的票房长势与影响力,为电影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汲取了现代电影工业技艺的新主旋律电影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从题材选择、表现手法、制作技术和管理流程上都向世界看齐,完成了高水准的作品表达。当下的主旋律电影不但在市场上越来越卖座,而且驱动整个电影产业升级突破,表现出行业与社会层面的引领作用,已然跃升进阶到了“新主旋律电影”的阶段。笔者从工业化视角审视近年来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新主旋律电影,从生产与表达两个维度切入,剖析新主旋律电影内在性的生产逻辑与外在性的创新表达。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初,“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电影生产理念被提出,并创作出一批经典的主旋律电影,如《开国大典》(1989)、《焦裕禄》(1990)、《毛泽东的故事》(1992)等。传统主旋律电影在题材上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聚焦真实事件和人物,以宏大的叙事手法见长,兼具艺术高度、情感浓度与纪录价值。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国产商业电影与海外引进大片的夹击下,主旋律电影迎来困局,模式化的创作难以吸引票房,大众对主旋律电影的观影热情进入低迷态势。

21世纪以后,主旋律电影在沿袭主流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不断突破。自2010年以来,中国电影迈入蓬勃发展期,主旋律电影也趁势加速转型,在创作上游融入商业元素,着力建构主旋律的类型化演变之路。2013年,博纳影业与徐克导演合作拍摄的《智取威虎山》,成为主旋律在3D商业大片的一次成功案例,以接近9亿元的票房夺得当年贺岁档票房冠军。此后,《湄公河行动》(2016)、《红海行动》(2018)、《中国机长》(2019)等一大批新颖的主旋律电影涌现出来,以类型化的叙事方式和商业化的运作手法,打开了主旋律电影的新市场。近年来,《流浪地球》《战狼》等系列电影的出现,将主旋律电影再度推向一个新阶段,从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维度上,完成了“主旋律电影”向“新主旋律电影”跃升的真正蜕变。

当下,新主旋律电影已经成长为中国电影工业的核心力量,并且表现出卓越的市场票房号召力,《长津湖》(2021)、《战狼2》(2017)分别以57.76亿和56.89亿的票房,占据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另外,新主旋律电影具有带动重要档期大盘增长的能量,在持续推动电影产业内在升级的同时,也在不断引领着中国电影持续创新和走向世界。

工业化模式革新了新主旋律电影的内在性生产逻辑,为该类型作品提供了强有力的结构性支撑,具体表现为流程标准化、作品类型化、手段技术化、创新持续化。

1.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有助于新主旋律电影摆脱依赖经验的创作瓶颈,突破“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规模化地生产出能够与商业电影对标的高质量作品。事实上,科幻类型对标准化的诉求尤为强烈,因为科幻电影的制作周期普遍较长,且需要调度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CG)特效等更庞杂的制作资源,建立现实逻辑之上的宏大想象力。《流浪地球》在生产流程上做出了助益于整个行业的探索。第一,搭建标准化的制作体系。《流浪地球》和北京电影学院合作成立了“电影工业化实验室”,梳理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制作标准,从预算管理、市场评估、制片排期等验证标准的可行性与通用性。第二,实现分工细化。精细化的统筹与分工,让电影的每一个制作环节可控、可调,达到极致的效果,例如,《流浪地球》的特效制作细化到三维特效(建模、动画、渲染等)和后期特效。概言之,标准化的流程主张以“项目”为导向进行电影生产,可以提升制作效率、积累技术经验,大幅降低新主旋律电影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2.类型化的市场运作。传统的主旋律电影往往以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在类型和风格上较为局限。而近年来《战狼》《满江红》《一点就到家》等新主旋律电影表现出类型化、商业化、风格化的转变,拓展了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方式和受众范围。例如,张艺谋执导的《满江红》融合了悬疑、谋略、喜剧、古装等多重元素,以浓郁的风格特色阐述家国大义这一深刻主题,故而有媒体评价“张艺谋在玩一种很新的主旋律”。事实上,电影类型化的发展与商业密不可分,发达的电影类型代表了市场的成熟,有助于观众从庞大的市场中做出选择和判断,取得可观的市场表现。例如,讲述电商下乡和乡村脱贫故事的《一点就到家》,将类型趋向于青春励志电影,尝试了“轻喜剧”的风格化叙事,让剧情和视听表现饱满而富有想象力;在主角阵容上,邀请刘昊然、彭昱畅、尹昉等青年演員出演;最终,这部电影凭借清新的青春风格和精确的受众定位,成功拿下超3亿票房。

3.技术化的实现手段。技术是推进电影工业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工业化框架下的新主旋律电影,在拍摄、画面制作、道具、团队协调等多维层面都需要借助于前沿技术。例如,《流浪地球2》里有大量的海外拍摄需求,而导演一人“分身乏力”,团队便引入云技术进行协调,导演借助云直播便可同步执导国外的拍摄工作,利用云数据传播处理远程资源。在核心的内容制作层面,《流浪地球2》在国内首次引入了虚拟化制作平台,导演可借助虚拟技术将所有的镜头和细节提前预演一遍,这种新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现实拍摄成本。此外,《流浪地球2》还将3D打印、激光雕刻等跨界技术应用于道具制作、借助AI特效技术还原了刘德华等演员年轻时的面容状态等。可见,电影领域的可用技术范畴正在不断延伸,这些数字技术和硬件技术从不同层面支撑了电影制作的全流程,极大地提升了制作效率和视听表现力。

4.持续化的创新动力。对于电影生产,尤其是对于新主旋律题材而言,持续创新一直以来都是行业难题。当下的工业化进程,通过机制和政策赋能,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为“飘忽不定”的创新带来了规模化、可持续的生成路径。在宏观层面,地方政府和企业集结资源,着力打造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丰富的展播活动、鼓励国际化发展,为电影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提供了稳定的创作环境和良好的产业生态。在微观层面,国内的电影创作者建立了与好莱坞不同的风貌,在新主旋律电影中展开了全方位创新实践:一是内容上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中挖掘新意;二是形式和技巧上敢于突破,“小切口、大情怀”的单元模式电影令人眼前一亮。近年来,新主旋律题材下的佳作不断涌现,从侧面反映出了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创新动力。

中国电影日渐完善的工业化进程,不仅影响了电影内在性的生产逻辑,悄然之间也重塑了新主旋律电影的表达方式。近年来的新主旋律电影在世界观概念、主题立意、角色塑造、视听表现多个维度,均表现出瞩目的创新。

1.增强世界观的延展性,打造系列化国民级IP。系列片的生产,是电影工业化框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化的电影制作,对整体流程的工业化要求较高,它需要完全以产品的视角生产电影,推进单部电影向品牌化、IP化转型,让成功的电影元素在系列中复制,延长影片的商业生命力和跨媒介影响力。近年来,新主旋律电影也在系列化上做出积极探索,出现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我和我的家乡》的“我和我的XXX”系列;“战狼”系列在续作上表现出强劲的票房号召力,《战狼2》连续4年占据中国票房总冠军的位置;《流浪地球》亦成为国民级IP,在刘慈欣原著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宏大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流浪地球2》便是第一部的前传,往后亦将持续推出续作。工业化转型带来的“IP系列化”思路,为新主旋律电影的内容创作增添了更多商业考量,围绕“电影宇宙”的开发也为观众创造了更加沉浸的观影体验,有益于新主旋律电影的长效发展。

2.强化故事主题立意,发扬中国文化精髓。传统的主旋律电影有一套宏观叙事的模板,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特征,价值阐述的角度相对单调,容易产生审美疲劳。2010年后诞生的新主旋律电影,在主题立意上更加贴近新时代的话语方式,展现出丰富性、立体性、多面性的主题特色。第一,故事主题维度更加丰富,大量新主旋律电影的主题设计由“单核”转为“多核”。例如,《流浪地球2》讲述的是人类应对“太阳危机”灾难的故事,其故事的议题涵盖了“数字生命”(图恒宇分支剧情)、“人工智能”(Moss分支剧情)等深刻议题,并勾连起爱情、友情、父女情、师徒情、战友情等多重故事脉络,在情感的自然流淌中,串联起宏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不露痕迹地传递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中国式精神底蕴。第二,新主旋律的视角构建更加立体。传统主旋律习惯于“自上而下”地输出宏大价值,而新主旋律电影则以多视角对宏大命题进行解构,使得抽象的价值观变得立体可感。例如,《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发生在祖国大江南北的7个历史瞬间,以小人物的动人视角见证关键国家大事件,层次递进,富有张力。第三,新主旋律电影对中国精神的挖掘与运用更为流畅深入。例如,历史小品《满江红》、谍战大戏《懸崖之上》、撤侨故事《万里归途》等,都开拓出了新颖的中国式题材。

3.注重人物典型性塑造,赋予角色现代性特征。21世纪初的主旋律电影普遍存在角色扁平化问题,主人公秉持绝对正确的理念与行为,近乎完美的形象与观众之间构成了一定的距离感。新主旋律电影对小人物与大题材之间的处理更加平衡,力求唤起观众共鸣。例如,《红海行动》中的蛟龙突击队队员,虽然在片中承担着关键的“英雄”定位,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突出的性格特质,队长与爆破手一个严肃果敢、一个开朗阳光,构成了鲜明的性格反差;同时,英雄角色也有自己的弱点,队员石头在战斗的时候就喜欢吃糖,因为小时候总被妈妈打,吃糖就不觉得疼。这些细节,不仅赋予了角色更突出的戏剧记忆点,同时也更贴近观众的情感。另外,新主旋律电影在处理历史人物的时候,会给予符合当下时代的性格注解。例如,《满江红》中的角色虽为“古人”,但融入了现代性特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功能定位;片尾“假秦桧”的《满江红》极致表演,更是彰显出魔幻与疯癫的夸张色彩,让历史人物变得复杂立体起来,这种角色的矛盾与挣扎正是现代戏剧的特质。

4.着重提升视听表现力,打开电影的想象空间。在视听表现上,新主旋律电影的探索愈发大胆开阔,充分发挥电影的蒙太奇和特效优势,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幕又一幕的震撼奇观。《流浪地球2》制作了超3000个特效镜头,呈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未来感和细节充沛的科技景观,其中包含了大量前所未见的原创场景,如地下城、太空电梯、冰封地表等;创作者的想象力映射在银幕上,为观众创造了深层次的心灵震荡。除却特效的应用外,新主旋律电影在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也有突破传统的尝试。例如,《我和我的祖国》中由陈凯歌执导的单元《白昼流星》,讲述的是“扶贫”故事,但导演通过两个少年的视角,将“神舟十一号”化为白昼中一颗奇迹般的流星;少年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骑马追“流星”的画面,充满了浪漫苍茫的诗意。这个场景突破了扶贫题材一板一眼的视听表达,用极富想象力的镜头语言彰显出扶贫主题下“希望”的内核。

在中国电影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新主旋律电影担当着重要的推进力量。当下愈发清晰的工业化框架,为新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和生产提供了持续正向的技术、理念、产业支撑。成功的新主旋律电影,必须能适应行业的变革,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因此,新主旋律电影要从实践层面,提高对不同类型元素的组织和驾驭能力,提升主题丰富度,磨炼市场敏锐度,在传递主流价值的深度性和多元性方面下足功夫,在形式和技术上持续出新、出奇、出惊喜。新主旋律电影的崛起,受益于国产电影工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不断推陈出新的新主旋律电影也将反过来推进国产电影工业化向纵深处发展,促进中国电影事业繁荣发展,在世界舞台上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常诚系山西传媒学院表演学院讲师

邓烨系河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二级导演

参考文献

[1]陈刚.新中国电影工业化意识的历史脉络[J].当代电影,2021(05).

[2]张明浩,赵航.论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下的系列化生产[J].电影文学,2022(14).

[3]贾秀清,齐翊帆.论工业化进程中国产电影审美价值体系的构建基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6).

[4]宋迎迎.《流浪地球2》幕后的“科技范儿”[EB/OL].(2023-01-31)[2023-03-29].http://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 01/9718bc53130f45d680f7c20754016fd7.shtml.

【编辑:杨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