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路径
2024-02-05李仲科
李仲科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内部审计被赋予更重要的地位,内审部门职责要求随之增加,为内部审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从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才能胜任审计工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作用,简要分析了影响专业能力提升的因素,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01-0086-03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强调“能力建设”,为审计行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高校而言,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质量是评判审计成效的重要依据。因此,只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才能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效,为高校发展保驾护航。
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显性能力及隐性能力两种。显性能力主要包括审计人员的知识架构及技能本领等,而隐性能力主要是指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包括服务精神、工作态度及价值观等。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构成要素主要包含知识、技能、动机及职业道德四个方面。
(一)知识
知识属于一种显性能力,是顺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主要包括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工程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这就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审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推进,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财务、会计、审计、管理、法律、工程、统计、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才能应对并高质量完成日益繁重的审计任务。
(二)技能
技能也属于显性能力,是知识的深化发展,需要学以致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会直接决定内部审计人员能否胜任并落实工作。技能主要包括认知技能及行为技能两种。
认知技能可分为技术技能、分析技能及鉴别技能。技术技能主要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规则,熟练地完成工作;分析技能是指认真识别问题并制订较为适宜的解决方案,凭借对财务数据的合理分析,进一步支持内部审计的判断;鉴别技能主要是指通过分析各类条件,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行为技能包括个人技能、人际技能以及组织技能三种。
(三)动机
动机属于隐性能力,主要是指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态度,它属于最基层的隐性能力。动机是人员行为的内心体现,会直接影响审计人员素质的发挥。良好的动机,其呈现出来的是积极的工作态度及主动服务的精神。如果内部审计人员拥有较为良好的工作态度,就会妥善安排工作,积极主动地讨论问题,表达自身的意见,并及时向领导汇报相关工作,参与重要事项的讨论,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四)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也属于一种隐性能力,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品性之一。职业道德包括专业行为规范及道德标准。没有职业道德的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受道德的约束,无法真正胜任审计工作。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主动遵循内部审计职业道德准则,在落实各项审计工作期间,要尽可能公正、客观、独立、保密,对各类问题都要作出公平客观的评判[ 1 ]。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是专业性较强的职能部门,承担着高校各类审计监督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提高审计质量,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具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成效的具体体现,其质量高低会影响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对于高校来说,内部审计质量对于确保其实现稳定的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审计质量控制极为关键。审计质量控制主要是指相关人员为进一步保障审计质量,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可以说,审计质量控制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关键,凭借合理的质量控制,可以降低审计风险,推进审计程序的实施,保障审计工作成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内部审计的业务量也呈大幅度上涨趋势,审计風险也随之增大。在此背景下,审计质量控制愈发重要,只有落实此项工作的人员的专业能力达标,才能加快质量控制步伐,顺利履行各种职责,提高发现风险的概率[ 2 ]。
(二)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发展
内部审计工作具有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是完全孤立于高校的其他各项工作而存在的,相反,内部审计是服务于高校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的。高校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任务,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内部审计是以旁站监督的方式发挥作用,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高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工作站位,提升专业能力,不仅善于发现风险和问题,为高校堵塞漏洞、防范风险,而且要站在高校发展的高度,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的意见建议。
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但是高校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内部审计人才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困境。影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部分。
(一)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指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以外的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和继续教育机制。高校是否足够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是否制定具体可行且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如高校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通道和继续教育,将大大激励内部审计人员提升自身能力。
其次,内部审计工作的条件和方法。内审工作条件的改善和方法的改进,将极大地便利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提高效率。在强调科技强审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的审计需要,高校应不断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将大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审计工作中,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二)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与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相关的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自我发展规划。即使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通道和工作条件,如果内部审计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也将错失提升专业能力的机遇。良好的发展规划可促使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投身审计事业,激发对审计工作的热情,开拓创新,改进方法,提升专业能力。
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与协调意识。实施高校内部审计程序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审计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审计部门与学院之间、审计部门与所属企业之间等,对于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沟通技巧。只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与协调意识,才能提升其沟通协助能力,消除障碍,化解难题,取得良好的沟通成效,使审计工作提质增效。凭借良好和谐的互动,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帮助人员快速抓住重点,为提升其专业能力提供平台[ 3 ]。各高校的发展情况不同,影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的因素也存在差异。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在具体分析时需要整体把握,促进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
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带来了诸多挑战。首先是专业知识更新的挑战,其次是风险意识强化的挑战,最后是沟通交往能力提升的挑战。
(一)严格规范高校内审人员职业准入体系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工作实现了升级转型,高校普遍独立发展审计部门,建设高素质的审计专业队伍。为此,高校必须严格规范相关内审人员的职业准入体系制度,使之符合学校的发展需要,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配置。此外,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审计效率[ 4 ]。
(二)为内审人员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
高校内审人员作为高校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之一。
首先,应与其他职能部门人员一样,平等享有职业发展的机会。
其次,因为内审人员专业的特殊性,还需要依据其专业特色提供特定的发展通道,比如职称评审方面按照内审人员专业特色提供相应的评审方向。
最后,将内审人员适当安排在其他职能部门、学院等单位轮岗,有利于增进其对其他单位业务的了解,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对内审人员的职业继续教育
落实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继续教育,要严格依据国家和地方发布的继续教育条例和规定,向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包括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自行组织的政策、业务学习,以及派出审计人员参加外部机构举办的业务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制度,学习需要的专业知识。高校应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及时分析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制定继续教育的政策措施和具体要求,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权利。
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紧紧围绕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做到与时俱进。为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深化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队伍,需要内审人员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四)适当开展审计业务交流
為借鉴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高校需要加强审计调研,适当开展审计业务的交流。不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之间通过沟通交流,把握共同关注的审计重点,探讨工作难点和解决措施,研究审计发展方向,发现不足,取长补短,实现典型做法互学、专业能力互长。
此外,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高校内审人员可以在业务交流中了解到其他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为实现科技强审、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实现大数据审计分析,促使内部审计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五)加强内审人员专业能力考核
为保障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能够顺利、高质量地完成审计工作和任务,具备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高校应加强对内审人员专业能力和工作成效的考核。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内审人员考核标准,定期考核内审人员的工作完成进度、审计质量、取得成效等,进而对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价。一方面,利用奖励措施,激发考核优秀的内审人员提升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开展科学评价,鼓励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内审人员有针对性地弥补短板,提升技能。定期评价考核还可以促进内审人员遵守工作纪律,增强主动作为,规范自主行为,增强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意识,落实关口前移,做到监督与服务协同并进[ 5 ]。
(六)严格把关和控制内审人员的审计质量
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强化审计质量的把关和控制可以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因此专业能力和审计质量是相互促进的。
首先,建立较为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质量标准和要求,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其次,建立多层级的工作复核机制,及时发现内审人员工作的不足,通过补充审计程序和完善审计工作底稿、报告等措施改进不足、提高质量。
最后,以风险和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转换审计模式,改进审计方法,使内审人员时刻注重提高审计质量这一工作要求。
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非常重要,可从高校内审人员职业准入体系、职业发展通道、职业继续教育、审计业务交流、专业能力考核、审计质量把关和控制等方面探讨提升高校内审人员专业能力的途径,进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队伍,助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1]崔春燕.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提升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1(04):65-68.
[2]董兆武,孟令虎.专业浓缩精品 沟通铸就未来—关于新建高校内部审计探析[J].价值工程,2020(19):185-186.
[3]郭宏.高校内部审计成本管理与控制[J].财会通讯(理财版),2020(02):46-48.
[4]刘红梅.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及改进路径[J].中国内部审计,2022(12):38-40.
[5]王超辉.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3):5-8.